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崂山茶区茶叶瘿螨大发生原因分析和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崂山茶区是我国茶树栽培的北缘,虽有多年的种茶历史,但大面积种植还是近几年的事。该茶区栽种的苗木或种子全部由南方引进,在引进苗木的同时,寄生在茶树上的病虫害也随之带入,茶叶瘿螨就是其中之一。2000年8月,笔者在青岛市东崂茶业有限公司茶园发现茶叶瘿螨点片发生,经防治,没有大面积蔓延。2002年7月,在青岛市云头崮茶叶有限公司茶园发现该螨在小范围内发生,至9月份,便蔓延至整个茶园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县茶园逐渐蔓延着螨类的危害。在危害茶树的螨类中,据初步调查有茶橙瘿螨、短须螨和茶叶瘿螨三种,其中以叶瘿螨发生量较多,为害面积较大。1984、1985年的7—8月,我们应用美国有利来路化学公司提供的73%的克螨特(Comite)乳剂对茶叶瘿螨进行了田间试验,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三氯杀螨醇兼具有杀成螨、幼螨、若螨和螨卵的效果,因此对茶树上的多种害螨[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ce Watt),茶叶瘿螨(Calacarus carinatus Green)、茶短须螨(Brevipalpus obovatus Donn)、咖啡小爪螨(Oligonychus coffeae Nietner)有良好防效、残效期长。世界主要产茶国均将此药作为茶园杀螨剂的首选品种。我国茶区的害螨不但种类多,而且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是夏秋茶期影响产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茶区也已在茶园中应用三氯杀螨醇防治,但它究竟是否适宜于茶园中推广,为此,1980年曾对三氯杀螨醇的安全使用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茶橙瘿螨是茶树主要害螨之一,在高山有机茶园主要发生在7~10月份以后,为害夏暑茶和秋茶,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99%绿颖乳油100~250倍对茶橙瘦螨均具有良好的室内毒力效果;在荼橙瘿螨的发生高峰期前喷施100—250倍液,防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捕食螨控制茶叶害螨生物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茶园释放两种食虫性螨,用以控制茶叶害螨.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释放食虫性螨试验区第10天和第30天茶橙瘿螨虫口密度比对照分别低62.81%~93.19%和48.49%~64.52%,其效果优于化学防治区.  相似文献   

6.
三氯杀螨醇的停用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5年4月,农业部会同化工部、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全国植保总站、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国家商检总局、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在北京专题讨论三氯杀螨醇在茶叶生产中的使用问题并决定停止在茶叶生产上使用三氯杀螨醇.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对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贸易具有重要意义的决定.三氯杀螨醇是50年代由美国Robm&Haas公司开发的杀螨剂品种,70年代后期起曾在我国茶园中推广应用,因其兼有杀成螨、幼螨、若螨和螨卵的效果,对茶树上的多种害螨,如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爪螨等均有良好的防效,且残效期长.因此,世界主要产茶国(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均将此药作为茶园杀螨剂.尽管三氯杀醇具有良好的杀螨效果,但也有许多缺陷.作者曾在1981年撰文“三氯杀螨醇在茶园中应用问题的讨论”(《中国茶叶》1981年第三期),对该药的应用问题进行讨论,10多年来,这些问题已经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7.
茶叶害螨对茶树的为害性仅次于小绿叶蝉,在福安发生种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瓜螨和侧多食跗线螨等,据笔者近年调研,其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匡海源  林坚贞 《茶叶》2002,28(2):84-85
茶小叶刺瘿螨Phyllocoptacus camelliae Kuang & Lin sp.nov.属于瘿螨科Eriophyidae,叶刺瘿螨亚科Phyllocoptinae,顶背瘿螨族Tegonotini.寄主为茶叶Camellia sinensis,分布在浙江省苍南县和德清县.  相似文献   

9.
茶叶螨类是茶树上为害性仅次于茶叶蝉的一类重要害虫,安溪县原发生的主要种类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爪螨和侧多食跗线螨(黄螨).近年来,我们在安溪县虎邱、西坪、安溪县茶科所的病虫调查与测报过程中,发现一种黄色的蜘蛛,其形态特征和为害情况与上述五种螨类不同.现将初步调查观察的形态特征和为害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灭螨灵对茶树害螨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害螨的种类多,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对茶树的为害严重。目前,化学防治仍是茶树上防治害螨见效最快的防治方法。然而,目前茶园中使用的农药多为杀虫剂,对害螨的防治不很理想,再加上长期连续使用已使害螨产生抗性,天敌数量下降,害螨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为害日益猖獗,因此,目前茶叶生产上迫切需要适合于茶树上应用的杀螨剂品种。灭螨灵是一种杂环类杀螨剂,对瘿螨、跗线螨、叶螨等害螨的卵、幼若螨和成螨均有良好的效果,且速效性好,残效期较长.并兼有杀虫效果。1992~199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浙江省温州农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11.
国家标准GB 2763.1—2018作为增补标准于2018年12月2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新增茶叶中百草枯和乙螨唑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值。百草枯和乙螨唑分别是我国茶园中禁限用农药和未登记农药,不允许在茶园中使用。然而,百草枯曾是我国茶园草害防治的主要化学农药之一,由于其理化特性与环境行为,导致茶叶中仍存在百草枯残留的风险隐患。尽管乙螨唑未在我国茶树上登记使用,但由于茶树害螨发生以及乙螨唑的防治效果,茶叶中存在违规使用未登记农药的潜在风险。因此,国家标准新增两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应引起业界对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视,实时监测茶叶中百草枯和乙螨唑的残留水平,确保茶叶农药残留低于限量标准,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和茶叶消费安全。  相似文献   

12.
57%炔螨特乳油防治茶叶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螨为江西茶树主要害虫之一,在江西一年发生11—13代,夏秋季节高温干旱发生严重。以成、若螨危害茶叶,初期症状不明显,渐致叶片失去光泽,叶色转暗,叶脉变红,继则叶片失水变薄、皱缩、变红,如同火烧。此试验选在夏秋茶叶螨发生高峰期。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57%炔螨特乳油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提供;73%炔螨特乳油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产品,市售。1.2供试地概况试验地点选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试验茶园,地势平坦,土质良好。茶树品种为白毫早,成龄茶园,双行种植,茶树长势良好,田间管理均一致。1.3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  相似文献   

13.
南平市现有茶园面积近60万亩,茶叶有绿茶、花茶、乌龙茶等多个品种,且出口居多.茶橙瘿螨在我市茶区较普遍发生,年发生面积7万亩左右,严重影响了我市的茶叶品质,茶园一般叶受害率达15-20%,失管茶园受害严重,由于茶橙瘿螨虫体小,肉眼无法看见,等到看到为害症状时,虫口密度已相当大,并造成严重的为害.  相似文献   

14.
我国茶树病虫发生防治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病虫害是茶叶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三十多年来,我国对茶树病虫害的种群组成和变化,主要病虫和天敌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防治策略和理论以及具体防治方法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几个方面对茶树病虫的发生和防治的进展进行讨论,并对本世纪末期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一、茶园病虫种群结构我国茶区幅员辽阔,病虫种类繁多,已有记载的茶树害虫400多种,病害100多种。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茶丛茂密郁闭,茶园微气候和营养条件变幅较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茶园病虫区系。原来的优势种一般仍然保持优势地位,主要害虫种类有:小绿叶蝉、螨类(茶橙瘿螨、茶叶瘿蟥、跗线螨、茶短须螨)、尺蠖类(茶尺蠖、油桐尺蠖、云尺蠖、木(木尞)尺蠖)、刺蛾类(茶刺蛾、扁刺蛾)、茶毛虫、茶小卷叶蛾、蚧类(蛇眼蚧、椰圆蚧、角蜡蚧、长白蚧)、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茶叶可持续发展,有效地控制茶园害虫、害螨的为害和保护天敌及降低农药残留,提高茶叶经济效益。笔者于2008年冬季在螨类、叶蝉类、粉虱类等吸汁性害虫发生较多的周宁七步乡(海拔790m)和玛坑乡(海拔500m)茶园使用石硫合剂进行清园处理试验,取得显著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咖啡小爪螨,茶叶瘿螨,加州短须螨是斯里兰卡和印度茶树上的重要害虫。在斯里兰卡发生特别严重的是鸟瓦地区,该地区受东北季风雨的影响。螨类是干旱季节型害虫,暴发成灾是在季风雨相间的干旱期。但是这种关系在以前并没有认真研究过。本文  相似文献   

17.
三种药剂防治茶橙瘿螨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现有茶园面积近45万亩,茶橙瘿螨年发生面积7万亩左右,茶园一般叶受害率达15-20%,失管茶园发生达60-80%,严重影响了我市的茶叶品质.茶橙瘿螨以成若螨吸取茶树汁液,被害叶片失去光泽,叶色呈黄绿色,主脉变红,叶背出现褐色锈斑,受害茶园初期集中在局部枝、丛为害,出现"发螨中心",以后向外扩展至全园.为害严重时枝叶干枯,茶园呈现一片铜红色,并大量落叶,茶树枯死.由于茶橙瘿螨螨体小,肉眼无法看见,等到为害症状看到时,螨口密度相当大,并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ae(Watt)属蜱螨目Acarina,瘿螨科Eriophyidae。六十年代以来,成为我国茶树主要害虫之一。为害猖獗时,嫩叶干枯,茶园一片铜红色,状似火烧,后期严重落叶。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和室内试验,测定了几种新药剂对茶叶瘿螨的防效.结果表明,99%矿物油乳油100~200倍和0.6%苦参碱水剂1000~2000倍、0.3%印楝素可溶液剂500倍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500倍,药后7 d的防效均在90%以上.矿物油和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叶瘿螨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殷坤山  肖强 《中国茶叶》2002,24(5):14-15
近年来,在茶园中看到一种茶芽卷成条状,新芽不发和芽头枯焦脱落的现象,经观察鉴定,这是一种瘿蚊危害所致,暂定名为茶叶瘿蚊。该虫属双翅目、瘿蚊科(Cecidomyiidae,学名待定),迄今未见有关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