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成都龙泉某兔场疑似兔病毒性出血症(RHD)发病兔的病料进行细菌学检查以及血凝性、特异性鉴定,并进一步进行致病性鉴定。结果表明:RHDV LQ株对人"O"型红细胞具有高度血凝性,血凝效价达10×212;RHDV抗血清可特异性抑制RHDV LQ株对人"O"型红细胞的凝集;RHDV LQ株对家兔的LD50为10-6.87/mL,是一株对家兔具有高致病力的强毒株。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发病兔场兔的死亡病因并对其病原进行鉴定分析,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病毒分离、纯净性检测、血凝性检测、致病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免疫原性试验以及qPCR和测序鉴定,用病死兔病料组织接种健康易感家兔,成功分离到1株兔出血症病毒。分离株病毒不含细菌、霉菌、支原体;对人"O"型红细泡的血凝效价为1∶1024;分离株病毒能够使健康易感兔在96h内全部死亡兔病毒性出血症;兔出血症病毒阳性血清对分离株病毒具有中和作用;用分离株病毒制备的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分离株病毒通过qPCR测序鉴定为RHDV毒株。  相似文献   

3.
4.
兔病毒性出血症研究概况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对易感兔致病率可达90%,病死率高达100%。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体外培养、分子生物学、病毒的检测和疫苗等方面做了系统深入综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5.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对易感兔致病率可达90%,致死率可达100%。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病原学、流行特点、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其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兔出血症 (Rabbithaemorrhagiedisease ,RH) ,俗称兔瘟 ,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abbithemorrhagicdiseasevirus,RHDV)引起的急性、流行性、烈性传染病 ,以实质器官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为特征 ,1 984年刘胜江等在我国江苏省首次发现本病 ,朝鲜、韩国、意大利等国也相继发现本病 ,并于1 991年蔓延至前苏联和欧洲大部分国家 ,墨西哥和澳大利亚也有本病发生[1] 。国内外学者在该病的病原及诊断方面均作了大量研究 ,现就笔者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报告如下。1 病原及分子生物学RHD病原为RHDV ,在分类地位方面 ,我国徐为燕 (1 989)将此…  相似文献   

7.
应用Dot—ELISA检测兔出血症病毒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兔出血症病毒(RHDV)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兔病毒性出血症 (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 RH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传染性极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是兔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目前所有已测的兔的品种(系)都表现出对该病的易感性,但在自然条件下, RHDV只感染年龄较大的家兔, 2月龄以下的仔兔自然感染时一般不发病。该病自 1984年春在我国江苏无锡、江阴等县市首先暴发后,迅速流行蔓延开来,迄今为止,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所有省份都有 RHD的流行报道。此后朝鲜于 1986年开始…  相似文献   

9.
用兔出血症病毒西藏株人工感染3月龄左右家兔,分别于接种后8,16和20-26h扑杀,对心,肝,脾,肺、贤,脑肠,胸腺,圆小囊,骨髓等作肉眼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感染后8h,肝,肾,心实质细胞表现一定程度的病理损伤,其他器官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充血,瘀血等变化;感染后16h,各器官的呈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出血及透明血栓形成等病变;濒死期全身器官均受到严重损害,微血管内形成大量透明血栓以及出血,水肿,炎性  相似文献   

10.
兔出血症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兔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死率可高达100%,给养兔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章主要从基因组结构及功能、编码的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基因疫苗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兔出血症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为进一步研制兔出血症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及诊断试剂提供理论基础,以期能更有效地防治此病。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氯仿,聚乙二醇一硫酸葡聚糖钠盐二相系统和蔗糖密度梯离心法,从患兔出血症死亡兔肝组织中提取,纯化病毒。该病毒粒子无囊膜,呈20面体对称,直径一般为33-37nm。共三角剖分数T=3,共有32个子粒,每一子粒为中空,外径为9nm左右的圆形轮廓。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以纯化的兔出血症病毒免疫BALB/C鼠,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分泌抗RHDV单抗杂交瘤细胞17株,其中有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单抗的ELISA效价为1:409600,1:4096;5株单抗具有血凝抑制活性。兔抗RHDV高兔血清对17株McAb的ELISA抑株为IgG2b。各株McAb与欧洲棕色兔病病毒无抗原交叉反应,也无沉淀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7.
<正>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家兔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其中尤以青壮年兔和成年兔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但哺乳仔兔不发病。给养兔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兔病毒性出血症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形态及理化特性、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诊断、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的疫苗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1.病因兔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或称兔出血症。本病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死前发出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 3个不同代次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进行了最小致死量测定 ,并对经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F1代毒种繁殖冻干的 1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F3 代毒种 (1998.4 .6冻干 )进行了血凝性、特异性、最小致死量、免疫原性鉴定。结果表明 ,三个不同代次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在 -70℃条件下分别保存 15年、10年、15年 ,其最小致死量均可达到 10 - 4稀释 ,家兔 3/ 4死亡 ,符合规程要求 ;繁殖毒种的鉴定结果也可达到规程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