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2000—2018年河南省玉米品种利用情况,指出了河南省种植玉米品种数量在逐年增加、主导品种的主导地位在下降、生产上面临品种更新换代的压力,系统阐述了河南省玉米育种与品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南省玉米品种的利用原则。  相似文献   

2.
2017-2018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和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河南省不同生态区生产条件、气候灾害和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河南省小麦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提出2017-2018年度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品种布局和利用意见.介绍了部分适宜河南省生产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近两年新审定的小麦品种及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并提出了这些品种的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国岭  李培 《中国种业》2021,(12):54-56
回顾了1949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小麦品种的演变历史,总结分析了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对产量的贡献,探讨了小麦品种繁育、推广新途径,为今后漯河市乃至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品种审定制度是政府降低品种使用风险,保护育种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利益,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河南省是全国成立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较早的省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审定程序,完成7次审定委员会换届工作,审定(引种)主要农作物品种1737个,这些品种对促进河南省农业生产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省品种审定工作是全国的一个缩影,通过回顾河南省品种审定现状以及建章立制过程,思考品种审定的未来,达到总结经验、改革创新、完善审定制度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地指导河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品种合理布局,采用品种灰色布局原理与方法,对河南省2007-2008年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郑丰99515、W3242、花培87-8综合性状较好,适应性较广,应当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通过与品种区域试验联合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进一步证实了品种灰色布局原理与方法切实可行,对于小麦品种科学合理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种业导刊》2011,(6):42-43
导语: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七届一次会议于2011年4月审定通过了小麦、油菜、玉米、水稻、大豆、花生、棉花、西瓜等8种农作物共83个新品种。为便于读者及时了解河南省审定品种信息,我们本期先将2011年河南省审定品种目录刊出,品种介绍部分将随后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7.
2013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及秋播布局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南省各市(县)品种考察的基础上,经过有关专家论证,提出河南省2013年小麦品种利用及秋播布局意见,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8.
GGE双标图在河南省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研究了河南省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与环境的互作关系,科学评价参试品种与试点,为品种审定及试点遴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可直观分析农作物两向数据的GGE双标图对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品种与试验点环境间的关系、各试点的代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河南省夏播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理想品种为‘豫花55号’,能有效地选择高产稳产品种的试点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洛阳市农林科学院。  相似文献   

9.
柳棉二号棉花品种是河南省长河种业有限公司杂交选育的单价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亲本品种来源:1138—9×2725,转基因生物名称:GK94。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届十次会议审定,品种审定编号:豫审棉2010001。  相似文献   

10.
对2006-2016年河南省玉米品种利用情况进行分析表明,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的玉米品种数量也逐年增加,但主导品种突出,耐密品种占绝对主导地位,适合全程机械化的玉米品种更有推广潜力。针对河南省玉米生产现状,提出育种对策是不断扩增、改良和创新种质资源,改进育种方法,逆境筛选增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11.
刘彪 《种子世界》2011,(12):36-37
1品种来源 浚单20是河南省浚县农科所以9058为母本,浚92-8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玉米单交种,该品种2003年先后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54。  相似文献   

12.
驻花2号是驻马店市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以冀L9407为母本、郑20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花生品种。2009—2010年经河南省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区域试验鉴定,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强、品质优良、抗网斑病、中抗叶斑病和病毒病等特点;2011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2012年6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花2012004),适宜在河南省各地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3.
大穗玉米品种单大2号单大2号是河南省玉米研究中心培育的超大穗玉米新品种。1993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年12月获全国农业科技博览会金奖。现已累计推广26.67万hm2。该品种由河南省开封县大李庄农科所试验、示范,表现为平展型,春...  相似文献   

14.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新稻10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稻10号,中粳型常规水稻品种,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分蘖力强、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本地当家品种豫粳6号为母本,与品质优、抗病性好的自育品系新稻8940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1~2003年先后参加河南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3年、2004年先后分别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滑玉11是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为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株型紧凑等特点,夏播一般产量9000kg/hm2,是河南省近年重点推广品种之一,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6.
优质水稻新品种新稻11号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稻 11号 (新稻 97254)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品质特优、抗病性好的日本品种黄金增为母本,与分蘖力强、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本地当家品种豫粳 6号 (新稻 9024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2000- 2001年参加河南省粳稻区域试验, 2002年参加河南省粳稻生产示范, 2003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开始在河南省沿黄稻区推广.为进一步挖掘新稻 11号的增产潜力,探讨其高产栽培途径,加速其推广种植,对该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优质面条小麦豫农201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岩涛 《种业导刊》2009,(7):20-20,23
豫农201是河南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优质面条小麦品种,是由河南省农业大学教授崔党群通过复合杂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适宜河南省中北部早茬中高肥力地块种植。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06006。河南科瑞迪种子科技有限公司独家拥有生产经营权。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规定,经第七届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决定撤销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玉米、水稻、大豆、棉花4种主要农作物共51个品种。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小麦育种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育 750 0~ 90 0 0kg/hm2 的优质高产品种和选育 9750kg/hm2 的超高产品种是河南省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 ,在品种类型上优质高产品种可以目前的高产品种类型为主 ,超高产品种则以大穗类型为主 ,并着重对河南省优质高产育种和超高产育种的主要攻关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根据各地市的考察总结,综合专家的考察意见,分析了2014年河南省秋作物生产形势及品种利用情况,提出2015年河南省秋作物品种布局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