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4个酿酒葡萄品种和11个鲜食葡萄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从3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扩多态性引物,用于15个样品的正式扩增。共扩增出134条DNA带,其中多态性扩增带99条,占73.9%。根据DNA扩增结果计算出品种的遗传距离,并构建聚类树状图。分析结果表明,红地球、瑞必尔与其它13个品种的遗传距离最远,巨峰系列的葡萄品种间遗传距离值较小,蛇龙珠品种与其它3个酿酒葡萄品种在遗传基因上存在差异,与品丽珠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是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 利用RAPD标记对芥菜 (BrassicajunceaCoss .) 16个变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从 60个 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2 7个有效引物 这 2 7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 336条DNA带 ,其中 2 75条为多态性带 ,占总数的 81 85%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的DNA带数为 12 4 4 不同引物扩增出各自不同的DNA指纹图谱 ,大部分图谱均有特征或特征带型 芥菜的RAPD多态性百分率和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均明显高于已  相似文献   

3.
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90份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200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7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谱带38条,多态性程度为54.3%.平均每个引物产生7条多态性谱带,每个引物可扩增出4~9条,谱带大小为100~2000 bp.对RAPD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4.
应用RAPD标记技术研究大花蕙兰种质资源亲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来自2个企业的18个大花蕙兰品种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从5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92条DNA条带,其中90条为多态性带,占97.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6条。18个种质之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1975~0.6704,平均相似系数为0.4761;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3296~0.8025,平均遗传距离0.5239。基于RAPD的扩增结果建立了UPGMA亲缘关系聚类图,18份种质在遗传距离0.5239处被划分为4个类群。供试的18份种质间的遗传亲缘关系与其花色和花枝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新疆梨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和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疆梨种质资源亲缘关系以及遗传多样性,旨在为供试梨资源的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对48份梨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和遗传关系研究.[结果]14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1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101条显示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2条多态性谱带.19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6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38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2条多态性谱带.基于ISSR和RAPD两种标记,利用UPGMA分别构建了48份梨资源的聚类树状图.ISSR和RAPD分别聚类以及两种标记混合聚类均将48份梨种质分为3类:第Ⅰ类群中包括1份种质;第Ⅱ类群中包括23份种质;第Ⅲ类群中包括24份种质.[结论]两种标记适合于梨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为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对11份笋子芥材料进行RAPD分析,并对笋子芥遗传多样性和分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个引物共扩增出93个位点,其中多态性谱带65条,多态性程度为69.9%;平均每个引物产生9.3条多态性谱带,每个引物可扩增出7-13条,谱带大小为100-2000 bp.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为0.38时,11份笋子芥可聚成四大类群.  相似文献   

7.
以来源于日本的6个葡萄品种(或品系),4个毛葡萄与欧亚种的杂交种,以及东亚野生种毛葡萄为试材,利用RAPD技术研究葡萄的亲缘关系.从26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3个多态性好的引物扩增材料,产生176条多态带.应用Nei&Li聚类法,获得11份试材的遗传距离矩阵及聚类分析树系图.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分析不同种源西红花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8种西红花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22个随机引物对8个西红花品种进行RAPD分析,并根据RAPD的扩增结果,应用NTSYS-pc 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2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共扩增出143条DNA条带,其中108条为多态带,占总数的75.5%,平均每个随机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7.9条;在遗传相似系数0.62处将8个样品分为2类,一类为药用西红花,另一类为观赏西红花。[结论]RAPD法能有效鉴别药用西红花和观赏西红花,分子聚类结果与地理因素未见确定联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40条随机引物10碱基寡核苷酸链随机引物进行筛选,得到8条随机引物能够扩增出谱带清晰,带型稳定且具有多态性DNA片段,对分离的黄瓜细菌性白枯病8个菌株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共产生65条谱带,其中45条为多态性带,占谱带总数的69.23%;利用UPGMA法对DNA扩增图谱进行聚类分析,以遗传距离0.695为阈值,将8个供试菌株分为2种遗传类型。可见,黄瓜细菌性白枯病具有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区域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RAPD标记分析番茄亲本及其F_1的遗传距离和杂种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技术对22个番茄材料从分子水平揭示了亲本和其杂种F1的遗产差异。11个引物共扩增出了74条DNA带,平均每个引物6.72条,其中61条具有多态性,占总条带数的82.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5.1条多态性带。通过RAPD遗传距离分析发现F1有偏向于父本遗传的趋势。对番茄亲本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与所配F1的单果重、株高、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等杂种优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均呈不显著相关,用RAPD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的预测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葡萄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起源于中国的野葡萄12个种23个株系、欧美杂种6个品种、河岸葡萄3份、15个欧洲葡萄品种共47份材料为试材,采用RAPD技术对葡萄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520个随机引物中获得16个多态性好的引物用于RAPD分析,共获得DNA条带258个,其中多态性条带186个,DNA条带大小介于100~3 500 bp之间。应用STATISTICA获得了47份葡萄材料树谱图,供试材料可分为6类。欧洲葡萄、欧美葡萄杂种、河岸葡萄与中国野葡萄亲缘关系较远。在中国野葡萄中,山葡萄与其他种亲缘关系较远,刺葡萄次之。  相似文献   

12.
葡萄品种果实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洪琴  蒋丽光  邹陈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19-4022,4030
为了解决遵义市葡萄生产上品种单一问题,并为筛选优良葡萄品种提供基本数据,试验以葡萄品种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红富士、京亚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结合室内测定的方法,对葡萄的果实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葡萄品种的平均单果重、最大稳重存在显著的差异,果形指数、平均稳重在欧亚种内、欧美种内相互无差异,但2个种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可滴定酸含量上,2个欧美种品种显著高于2个欧亚种品种;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方面,4个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可滴定酸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最大稳重与平均单果重、平均穗重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果形指数与平均穗重、平均单果重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综合比较而言,4个葡萄品种在遵义市可以正常开花结果,能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在避雨栽培方式下,4个品种果实的性状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品质都在中上水平,其中欧亚种品种在遵义市的表现要优于欧美种品种.  相似文献   

13.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5份葡萄品种(系)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2条引物扩增出160个清晰可辨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47个,多态性为91.88%;95份葡萄资源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1.4326,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2598,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0.3979;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0.55000-0.99375,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7217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5份葡萄资源划分为3大类,分别为欧亚种、欧美杂种和东亚种群,这与葡萄传统分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24份葡萄种质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标记对24份葡萄材料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50条引物中筛选出6条扩增稳定且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用于葡萄的ISSR扩增。共扩增出59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3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0%。根据ISSR扩增结果,利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析,24份葡萄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2~0.88,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495。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5处,24份葡萄材料明显分为2大类群。第1类包含10个欧美杂种、7个欧亚种、1个华欧杂种,第2类包含3个美洲杂交种、1个河岸葡萄、1个冬葡萄、1个东亚葡萄。由此可见,美洲杂交种与欧美杂种、欧亚种葡萄的亲缘关系较远,欧美杂种与欧亚种葡萄之间亲缘关系较近。此外,引物BC820与引物BC847分别在我国自主选育砧木品种华佳8号与抗砧3号中扩增出一条特异条带,可为利用ISSR标记鉴定葡萄品种或品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欧亚种葡萄避雨栽培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意大利、黑玫瑰等13个欧亚种葡萄(Vitis vinifera L.)品种在避雨栽培下的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及抗病性等方面的田问鉴定,结果表明:早中熟品种的京秀、森田尼无核、矢富罗莎及晚熟品种意大利、秋黑等5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而美人指等品种存在着成花难、裂果等一些问题,推广应慎重。并对欧亚种葡萄在南方避雨下栽培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葡萄霜霉病(Downymildew)是发生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于葡萄霜霉病发病盛期,对在陕西省杨凌区新引进栽培的不同葡萄新品种霜霉病抗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摸清不同葡萄品种抗病性,为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控和葡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新引进的38个葡萄品种叶片的田间发病情况统计,并对霜霉病的抗病指数和病叶率进行常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的38个葡萄品种中,6个品种表现为高抗,病情指数为4.47;6个品种表现为抗病,病情指数为20.00;1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病情指数为34.47;8个品种表现为高感,病情指数为62.00。受霜霉病的感染,葡萄的病叶率达82.90%,且随着抗病等级的降低,叶片病害等级也随之增加。综上所述,不同品系葡萄对霜霉病的抗病等级为:山欧杂交种山葡萄欧美杂交种欧亚种,且不同葡萄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赤霉素对早紫葡萄无核及果实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棚栽培的3年生早紫葡萄(Vitis vinifera)为材料,研究了在花前10 d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溶液对果实品质、无核率及座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赤霉素(GA3)溶液后都能达到无核化的效果,其中以50 mg/L的赤霉素(GA3)溶液无核处理的效果最好,无核率可达93.33%;果实的可溶性糖及可溶性固性物含量也均最高,而且其着色度、表面光洁度等外观品质也最好。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宜昌市于2015年3月26日引进一批五年生的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 L.×V.labrusca L.cv.Summer Black),当年定植,当年结果 ,其表现早熟、丰产、果实大小一致、果皮紫黑、肉质硬脆、酸甜适度等优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技术对61份花椰菜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10个引物扩增的总位点数为69个,多态性位点数为44个,多态性达63.77%。UPGMA聚类分析揭示了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RAPD标记说明花椰菜品种间有相同的遗传背景,但相互之间又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