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丹皮提取物和丹皮酚对几种中药材害虫的毒杀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熏蒸法和点滴法测定丹皮提取物和丹皮酚对几种中药材害虫的熏蒸及触杀毒力试验结果表明,丹皮提取物对4种仓虫成虫的熏蒸活性大小顺序为:赤拟谷盗>谷蠹≥药材甲>玉米象,对药材甲成虫的熏蒸活性丹皮酚明显高于丹皮提取物,随着药物浓度或熏蒸时间的增加,试虫的死亡率明显增加丹皮提取物对药材甲成虫的触杀作用高于赤拟谷盗;对药材甲成虫的触杀作用丹皮提取物高于丹皮酚;随着药物点滴剂量或点滴处理后时间的增加,试虫的死亡率明显增加并利用毒力回归式Y=A+BX中B值及由此求出的LC50或LD30值大小比较不同药物对不同虫种的毒力大小  相似文献   

2.
丹皮及其提取物对几种中药材仓储害虫的忌避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药材甲、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锯谷盗等5种仓虫的成虫对丹皮提取物3个浓度(100、200、400μg/cm2)处理的忌避率平均值均达Ⅴ(80.1%~100%)级,药材甲成虫的忌避率与丹皮提取物处理后周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赤拟谷盗幼虫对丹皮提取物3个浓度(0.25%、1.25%、2.5%)处理的忌避率平均值,1龄至6龄分别为Ⅱ(20.1%~40%)、Ⅲ(40.1%~60%)、Ⅲ、Ⅲ、Ⅳ(60.1%~80%)、Ⅴ级同时还证明用试虫50%忌避率所需药物浓度(RC50)来比较不同药物对不同虫种的忌避活性高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按巢式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丹皮及其提取物对中药材害虫种群抑制研究,结果表明:丹皮、丹皮粉和丹皮提取物对药材甲和锯谷盗种群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药材甲分别需1∶1 、1∶8、1∶400 剂量( 药物与泽泻的重量比例) 就能有效抑制其种群形成,对锯谷盗则分别需2∶1 、1∶8、1∶200 剂量-3 种药物对害虫种群的抑制效果以丹皮提取物最好,其次为丹皮粉,再次为丹皮-3 种药物不同剂量处理对药材甲种群抑制率差异不显著,对锯谷盗种群抑制率却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利用丹皮酚对马铃薯块茎蛾雌、雄蛾分别进行毒力测定,研究了丹皮酚亚致死浓度处理后对马铃薯块茎蛾雌、雄蛾求偶行为和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丹皮酚亚致死浓度LC_(10)处理1日龄雌虫后,雌虫的求偶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单雌求偶时间由(61.92±6.54)min降至(34.6±4.31)min,单次求偶时间由(15.44±2.15)min降至(5.69±1.02)min;处理后雄虫对不同当量正常产卵器粗提物的接触次数、滞留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正常雄虫对处理后雌虫产卵器粗提物浓度只有0.5头当量时降落次数、滞留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在其它浓度下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而产卵量和孵化率与对照相比,只有第1天有显著差异,第2、3天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李玉贤  王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31-12132
[目的]优选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丹皮酚的提取量/率为指标,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提取溶剂浓度(氯化钠溶液)、料液比对提取量/率的影响。[结果]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20 min、氯化钠溶液浓度3%和料液比1∶10。在此条件下,丹皮酚的提取量和提取率分别为0.964 0 g和85.69%。[结论]超声波提取对丹皮酚的提取量/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6.
非寄主植物及其提取物对菜粉蝶的产卵忌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测定了几种非寄主植物干粉及其提取物对菜粉蝶的产卵忌避活性.结果表明,番茄、茴香和万寿菊茎叶及其提取物对幕粉煤产卵有明显的忌避作用,其中番茄和万寿莉茎叶干粉1 d后非选择性产卵忌避率分别为50.02%和48.11%:番茄、茴香和万寿菊茎叶提取物1 d后非选择性产卵忌避率分别为72.04%,70.06%和67.34%,选择性产卵忌避率分别为78.93%,77.32%和75.88%.在供试非寄主植物中,菜粉蝶对茴香提取物的反应最敏感,选择性试验忌避中质量浓度仪为3.7470 g·mL~(-1).  相似文献   

7.
丹皮酚缩乙醇胺及其2,4-二硝基苯腙的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丹皮酚的结构修饰和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以丹皮为原料,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中药丹皮中提取活性成分丹皮酚,进而合成丹皮酚缩乙醇胺和2,4-二硝基苯腙衍生物,对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采用琼脂扩散法,对3种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进行了抑菌性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所测化合物对受试体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均有抑菌性,尤其是对短小芽孢杆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效果。[结论]试验定性地说明了标题化合物具有抑菌性,进一步的定量分析及应用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不同采收期川丹皮多组分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志川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5):997-1003
【目的】明确不同采收期川丹皮药材多组分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川丹皮最佳生长期与采收期,并为丹皮药材建立一种更符合中医理论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运用HPLC法在273 nm测量各样品中丹皮酚含量;在242 nm建立各样品的色谱指纹图谱,并以丹皮酚成分峰为参照计算其它成分的相对含量,图表分析展现牡丹皮多组分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1)垫江牡丹皮药材中丹皮酚的平均含量为1.25%,10月份川丹皮样品丹皮酚平均含量最高;(2)川丹皮中多组分化学成分在第5年11月份达到最高,其变化规律与丹皮酚不呈正相关。【结论】中药材多组分化学成分色谱指纹图谱技术是一种全面评价中药材质量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生产、流通领域中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丹皮酚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丹皮粉粒径(A)、浸润时间(B)、氯化钠用量(C)和馏出物量(D)对丹皮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丹皮酚提取量的主次因素为A>D>B>C;最佳工艺条件为丹皮粉粒径0.45mm,氯化钠用量60g/kg,浸润时间3h,收集馏出物量300mL。按筛选的最优工艺重复提取2次,结果表明,第1次蒸馏丹皮酚的平均提取量达23.72g/kg,第2次蒸馏丹皮酚的平均提取量为1.69g/kg,说明第1次蒸馏基本代表了样品内丹皮酚量。  相似文献   

10.
郜新莲  李原生  李玉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77-7078,7092
[目的]优化提取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工艺参数。[方法]以丹皮酚产量为指标,以加水量、浸泡时间和蒸馏液体积为考察因素,采用design expert7.05数据处理系统对工艺参数进行预测分析和优化。[结果]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为94 ml,浸泡时间为165min,收集蒸馏液体积为300 ml;在此条件下,丹皮酚的产量为16.42 mg/g。[结论]星点试验设计方法具有应用简便、预测性好等优点,可用于牡丹皮中丹皮酚提取参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实验研究了3种补充营养材料对洋虫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补充营养材料对洋虫产卵前期、卵期、产卵量、雌虫寿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用全麦粉作为洋虫成虫的饲料,可以缩短成虫的产卵前期,增加产卵量,产卵前期平均为6.50d,平均产卵量为78.70粒。所以,就繁殖种群而言,在洋虫羽化后饲喂全麦粉有利于种群获得更大的产卵量,更有利于种群的繁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自然滞育种群成虫滞育后生殖生物学的影响,明确“滞育发育”与滞育强度、滞育解除与滞育后发育的关系。【方法】观察记录中华通草蛉自然种群分别于11月、1月、3月在18、22、28℃及不同光周期(15D﹕9L、13.5D﹕10.5L、12L﹕12D)下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和雌成虫寿命等。【结果】温度对滞育解除后的中华通草蛉成虫的产卵前期(P<0.001)、产卵历期(P<0.001)、产卵量(P=0.012)和雌虫寿命(P<0.001)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中华通草蛉解除滞育后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雌雄成虫寿命均缩短。11月份22℃下成虫产卵量最高,而18℃下最低,且3个温度间产卵量有显著差异(P<0.001)。而1月份(P=0.604)与3月份(P=0.745)不同温度间产卵量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越冬时期对滞育成虫产卵前期有显著性影响(P<0.001),且随越冬时间延长产卵前期减少。成虫在1月份产卵量高于其它越冬时期,且只有在光周期15D-9L条件下差异显著(P<0.05),其余光照条件下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越冬时期对成虫产卵历期和雌虫寿命差异不显著(P>0.05)。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滞育解除过程中的产卵前期(P=0.240)、产卵历期(P=0.234)及雌虫寿命(P=0.155)均无显著性影响。中华通草蛉成虫在15D﹕9L条件下产卵量最大,且在11月份(P=0.008)与3月份(P<0.001)显著高于其它光周期下,1月份则光周期对产卵量无显著影响(P=0.735)。交互作用显示,温度与越冬时期的交互对产卵前期(P=0.016)及产卵量(P<0.001)影响显著,而对产卵历期(P=0.321)和雌虫寿命(P=0.583)则无显著影响。光周期与越冬时期的交互对产卵前期(P=0.664)、产卵历期(P=0.074)和雌虫寿命(P=0.052)均无显著性影响,但显著影响成虫产卵量(P=0.031)。【结论】温度对滞育后发育生物学特性均有显著性影响。越冬时期只对产卵前期和产卵量有显著性影响,说明不同越冬时期滞育强度不同且滞育解除过程的能量消耗会对产卵量有一定影响。光周期只对产卵量有显著性影响,说明光照长度会影响中华通草蛉卵粒的形成。温度和越冬时期比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成虫滞育后发育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植被及土壤的理化性质对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产卵量及产卵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外及室内笼罩模拟法,利用三因子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构建西藏飞蝗产卵选择模型。【结果】西藏飞蝗对不同植被的土壤有产卵选择性,其中草地和青稞地的产卵量最大(分别为36.03%和21.20%)。土壤的理化性质能显著影响西藏飞蝗对产卵地的选择,其中含盐量、含水量和pH值影响最大。单因素分析表明在试验设置的含盐量区间内选择产卵量随含盐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少,而含水量和pH值各有一最适值。双因素分析表明3个因素之间有一定的互作影响,其中含盐量的影响最大。统计频率优化法得出最适宜产卵的土壤综合指标为含盐量0.08%-0.12%、含水量2.91%-3.75%、pH 7.35-7.65。【结论】西藏飞蝗在不同的植被上生活,其产卵量差异显著。土壤含盐量、含水量和pH值显著影响西藏飞蝗产卵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捕食性食蚜蝇的生物学和生态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捕食性食蚜蝇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内容分为成虫习性(包括昼夜节律、取食和性成熟、交配和产卵、生殖潜力和产卵数、寿命等),幼虫习性(包括捕食范围和食物专化性、取食过程、捕食量和吸食时间、食物的营养价值),世代和发育历期,迂飞以及天敌等几个部分。并对该类食蚜蝇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给予评价。  相似文献   

15.
水稻品种抗性对褐稻虱自然种群控制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品种抗性对褐稻虱种群的控制作用研究中,大多数材料是在实验种群的试验中获得的,本文应用控制指数分析方法把实验种群的试验结果与自然种群的重要作用因子组合起来,对水稻品种抗性对褐稻虱自然种群的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说明,品种抗性作用于若虫存活率,与天敌的作用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而品种抗性对成虫繁殖力的影响,与捕食性天敌引起的成虫非正常死亡的共同作用,对褐稻虱种群后代卵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分析结果进一步明确品种抗性在种群系统控制中的优点,并为作物品种抗虫性对害虫自然种群作用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温胁迫对柑橘全爪螨存活及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存活及生殖的影响,揭示该螨在高温条件下的种群动态规律。【方法】柑橘全爪螨采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在人工气候室饲养10代后用于试验,饲养条件为温度(25±1)℃,相对湿度75%-80%,光周期14 h﹕10 h(L﹕D),寄主植物为盆栽柑橘苗。挑取雌成螨于离体柑橘叶片上,让其产卵12 h,然后移除雌成螨,收集的卵继续饲养至后若螨时,采用叶蝶法单头饲养到成螨。将雌成螨单头分别置于32、35、38及41℃恒温培养箱中热激一定时间,然后再放回上述人工气候室条件下,每个叶碟上再放1头雄成螨,每个处理至少设30个重复,以25℃为对照。每24 h观察、计数产卵情况,直至雌成螨死亡,测定高温及作用时间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寿命及生殖的影响。利用SPSS 10.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平均数的多重比较采用Duncan multiple range test(DMRT,P<0.05)。【结果】高温35及41℃分别胁迫柑橘全爪螨雌成螨1 h,其寿命显著缩短至10.1及8.2 d(P<0.001)。且随胁迫时间延长,影响加剧。38℃胁迫雌成螨3 h,其寿命显著缩短至9.6 d(P<0.01);41℃胁迫雌成螨3 h,其寿命显著缩短至5.0 d(P<0.001)。高温胁迫对雌成螨的生殖力也有明显影响,32、35、38及41℃分别胁迫雌成螨1 h,每雌产卵量显著下降为38.4、37.5、43.5和40.2粒(P<0.05);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产卵量继续下降,38℃胁迫雌成螨3 h,产卵量为23.1粒(P<0.001),41℃胁迫雌成螨3 h,产卵量显著下降至7.8粒(P<0.001)。雌成螨分别在32、35、38及41℃下胁迫1 h,特定年龄存活率(lx)曲线均出现“平台期”,但38及41℃分别胁迫雌成螨3 h,lx曲线“平台期”消失;且随着温度升高及胁迫时间的延长,lx曲线坡度变陡。特定年龄生殖力(mx)曲线显示,高温胁迫促使产卵高峰期提前,mx下降;高温38及41℃分别胁迫雌成螨3 h,mx下降尤为明显。【结论】高温胁迫下,柑橘全爪螨雌成螨寿命缩短、lx下降、产卵数量减少及mx下降,且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影响程度加剧,短时高温对雌成螨的存活和生殖有不利影响。夏季高温条件对柑橘全爪螨种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为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选择八角、花椒、生姜、小米辣、薄荷和草果等6种井上蛀果斑螟非寄主芳香植物,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不同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6种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的寿命和繁殖力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小米辣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的产卵前期影响最大,产卵前期较对照(1.03 d)延长2.03 d;八角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的产卵期影响最大,产卵期较对照(9.20 d)缩短6.62 d;八角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雌、雄成虫的寿命影响最大,八角挥发物处理下雌、雄成虫寿命仅为4.79和6.02 d,较对照分别减少11.64和8.79 d.八角挥发物处理下井上蛀果斑螟成虫无产卵高峰期出现,其余处理产卵高峰期仅为1d.各处理单雌平均日产卵量均显著下降.八角挥发物处理的单雌平均产卵量和子代卵的孵化率最低,产卵抑制率达86.21%,子代卵孵化率较对照减少83.19%.[结论]八角挥发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和繁殖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针对该虫的生态控制和植物源农药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温度、湿度对普通钝绥螨 Amblyseius vulgaris Liang et Ke 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25℃为最适温度.25℃下,未成熟期平均发育历期5.16d,成螨寿命34.16d,产卵期21.85d,平均每雌总产卵量45.62粒,种群内禀增长率 r_m=0.259.湿度对螨卵孵化和幼螨成活影响很大,25℃下相对湿度不足43%是限制卵孵化的极限区.  相似文献   

19.
水稻品种抗虫性对白背飞虱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白背飞虱实验种群及自然种群生命表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状态空间分析法,研究水稻品种抗虫性对白背飞虱种群的控制作用.实验种群的研究表明,白背飞虱在不同品种上的产卵过程均有差异,且其产卵量高于田间实际卵量,这是由于天敌引起白背飞虱成虫非正常死亡与其逐日产卵概率的联合作用.以田间品种为标准品种,把水稻品种抗虫性对白背飞虱存活率、发育历期、生殖力的影响转化成控制指数,进而预测不同品种上白背飞虱的种群动态,给予水稻品种抗虫性对白背飞虱种群的控制作用比较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短时高温暴露对褐飞虱存活和生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短时高温暴露对褐飞虱成虫存活和生殖特性的影响,为褐飞虱种群发生预测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初羽化24 h内的褐飞虱成虫,辨别雌、雄后放入平底玻璃管内,每管5对,置于水浴循环仪中进行高温暴露处理,设置6个靶标温度,分别为33、35、37、39、39.5和40℃,误差范围0.02℃。高温处理时以25℃为起点温度,然后以0.1℃/min的速度上升至靶标温度,待靶标温度恒定后,在靶标温度下处理2 h。处理结束后,将褐飞虱转移到25℃的人工培养箱中,1 h后观察记录其存活情况,以未经过高温处理的褐飞虱成虫为对照。随后研究其存活率、产卵量及后代存活能力是否发生变化。【结果】33-37℃对褐飞虱雌、雄虫的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而39-40℃下暴露2 h,雌、雄虫的存活率显著下降,其中39.5℃下暴露2 h,雌、雄虫存活率均低于50%,40℃下暴露2 h,雌、雄虫存活率仅为4.5%-6.7%,且成虫存活时间不足24 h;不同高温暴露2 h后,褐飞虱雄成虫逐日存活率曲线坡度较雌成虫陡;在35-39.5℃范围内暴露2 h,褐飞虱的产卵前期有所延长,尤其在39.5℃下暴露2 h,每头褐飞虱雌虫的平均产卵前期达6.3 d,与对照(25℃)的产卵前期3.5 d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在35和39℃暴露2 h,产卵前期显著延长,分别达到4.4和4.4 d(P<0.05);高温暴露对褐飞虱雌成虫产卵量也有明显的影响,33、35、37、39及39.5℃分别暴露2 h,每雌产卵量显著从25℃的365.5粒下降至165.4、194.6、146.7、301.6和234.7粒(P<0.05);高温暴露对褐飞虱后代孵化率和性比均无显著影响,但对其后代总存活率有着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度上升,F1代若虫总存活率由对照(25℃)的80.4%下降至61.8%-75.5%;褐飞虱成虫在33-39.5℃高温下暴露2 h,其F1代若虫总存活率比对照均下降,而除35℃(75.5%)外,其他温度暴露后,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40℃下褐飞虱停止产卵活动。此外,高温暴露还能使褐飞虱的产卵节律和孵化节律发生变化,经39.5℃高温暴露2 h后,较33、35、37和39℃高温处理及对照的产卵高峰期和后代的孵化高峰期推迟。【结论】在39-40℃高温暴露下,褐飞虱成虫存活及产卵量和后代总存活能力显著下降,39℃及以上高温对褐飞虱存活与生殖具有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