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简述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离体快繁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污染、遗传稳定性、玻璃化、褐化、黄化等,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植物组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当前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外植体污染、褐化和玻璃化现象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相应的解决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常见的污染现象、褐化现象、玻璃化现象、黄化现象和变异率高5个问题着手,阐述了形成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对植物的组织快繁和工厂化育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褐变、玻璃化和污染是植物离体微繁中常常出现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外植体的生长与分化,导致生产中损失,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植物茎段培养中存在的原因,并对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玻璃化和污染治理措施展开探讨,旨在为今后研究植物组织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木本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燕  韩瑞超  臧德奎  郝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1956-1958,2036
对木本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外植体类型、基本培养基种类、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环境条件等因素对木本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并分析讨论了组织培养过程中常见污染、褐化和玻璃化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蝴蝶兰是目前兰科植物中栽培最广泛、最普及的种类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市场需求量较大。现阶段,蝴蝶兰的种苗繁殖多采用组织培养来进行,但由于受褐变、菌类污染和玻璃化现象三大难题的困扰,尤其是褐变现象的发生,严重阻碍蝴蝶兰的规模化生产。该研究对蝴蝶兰组培苗褐变现象的实质、影响因素及其控制作了有益的探索,以期对蝴蝶兰种苗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海波  淡明  郭安平  贺立卡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32-2633,2894
论述了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褐变和玻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就植物组织培养而言,污染和褐化现象较为常见,是影响组织培养实验效果的主要因素。污染主要由真菌和细菌导致,褐化则主要由外植体中多酚氧化酶激活导致。笔者从2种问题的根本成因入手,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污染和褐化防治措施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薄荷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外有关资料,综述了薄荷属植物在组织培养研究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与进展,针对当前在薄荷属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外植体污染、褐变以及组培苗玻璃化等现象作了分析,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培养条件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配比方面综述了影响青蒿组织培养的因素,并从外植体污染、褐变及玻璃化等方面分析了青蒿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青蒿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金叶红瑞木离体培养中影响外植体褐化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丽  李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411-1411,1454
取材类型、取材季节和枝芽的着生部位是影响金叶红瑞木初代离体培养中外植体褐化的主要因素。解除休眠的冬芽作外植体,比露地栽培母株上的嫩枝段褐化率低;冬季外植体褐化率比春、夏季低,7月中下旬褐化率最高;取下部茎段作外植体的褐化率低于取上部茎段。  相似文献   

12.
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濒危植物油树组织培养过程中成年植株与试管萌发种子苗取材的外植体的种类与消毒程序、植株再生的两条途径(器官型与器官发生型)、生根与移栽、影响培养的因素及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褐化和玻璃化现象的防除等,并提出了翅果油树生物技术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刘庚伟  陈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8-80,99
综述了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组织培养过程中成年植株与试管萌发种子苗取材的外植体的种类与消毒程序、植株再生的2条途径(器官型与器官发生型)、生根与移栽、影响培养的因素及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褐化和玻璃化现象的防除等,并提出了翅果油树生物技术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述了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等主要因素对大戟科主要木本油料植物组织培养各阶段如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等的影响,探讨当前大戟科主要木本油料植物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提出今后应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外植体污染难题,提高外植体诱导成功率;从根本上解决褐化、玻璃化问题;提高芽苗生根率;此外,还需加大对大戟科木本油料植物工厂化育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博爱八月黄柿休眠芽、萌动芽和梢尖为外植体,研究了取材时期、消毒时间、消毒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芽、萌动芽和梢尖的萌芽率最高分别为70%、50%、30%,休眠芽(休眠期外植体)的萌芽率最高,且增殖能力强,12月6日前后为最佳取材时期,以休眠芽、萌动芽为外植体可建立初代培养,而梢尖不易建立初代培养.0.1%HgCl2对生长前期外植体消毒5min的效果最好,其污染率、褐化率较低,成活率最高;0.1%HgCl2对萌动期外植体消毒10min的效果较好,其污染率虽高,但褐变率最低,成活率也最高;比较消毒剂NaClO和HgCl2,0.1%HgCl2处理休眠期外植体15min的效果最好,成活率高达70.2%.博爱八月黄柿组织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1mg/LZT+0.1mg/LIAA+4.0mg/L6-BA.  相似文献   

16.
鹤望兰组织培养的褐变因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不同外植体类型、大小以及不同培养基成分和状态对鹤望兰组培褐变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花株和一年生苗褐变严重,种子切段和无菌播种苗的褐变较轻;外植体较大有利于减轻褐变;纸桥液体培养可以有效降低外植体的褐变度。  相似文献   

17.
一品红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悬浮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一品红原生质体融合及遗传转化等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一品红品种"喜庆红"的顶芽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悬浮系建立的研究。[结果]以浓度0.1%升汞处理顶芽和带芽茎段的时间分别以6 min和10 min为宜。在MS固体培养基里分别添加活性炭、PVP和Vc后,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褐化程度有所减轻,但与对照相比差异并不显著。[结论]一品红愈伤组织悬浮系的适合继代周期为7~8 d。  相似文献   

18.
血皮槭快繁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血皮槭快繁中外植体褐化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于6月采集嫩茎进行培养,分化高、褐化少;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25%、6-BA浓度为1.8 mg/L时褐化少;培养基中加入1.2 g/L Na2S2O3对防止褐化、提高腋芽萌发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的利用遗传转化技术进行猕猴桃品种改良研究,以中华猕猴桃华优组培苗幼嫩叶片为材料, 研究了外植体分化不定芽再生途径所需的培养条件及转化效率提高方法。结果表明,在叶片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加 入浓度为0.75~1.0 mg/L 的TDZ 时,叶片愈伤发生率达85.7%~90.1%,不定芽发生率达41.8%~44.6%;在TDZ 1.0 mg/L 基础上,补充0.1~0.4 mg/L IAA 可使叶片愈伤发生率提高到96.7%~100%,不定芽发生率提高到67.4%~71.9 %; 在农杆菌侵染液与共培养基中同时加入75~100 滋mol/L 浓度的AS,可使GUS 瞬时表达率及卡那抗性芽发生率分别 提高至27.9%、14.5%;外植体被农杆菌侵染前,的预培养2~3 d有利于提高GUS 表达率与卡那抗性芽发生率。GUS 染色与PCR 扩增检测结果显示,Shiva A基因已转化至中华猕猴桃华优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20.
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沙生柽柳休眠茎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包埋玻璃化法,对沙生柽柳休眠茎尖成功地进行冷冻保存。[方法]将沙生柽柳休眠茎尖包埋在含3%褐藻酸钙的胶球中,研究了预培养中蔗糖浓度、培养时间和不同玻璃化保护液处理的时间对沙生柽柳休眠茎尖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含沙生柽柳茎尖的胶球在0.8mol/L蔗糖溶液中培养24h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胶球经玻璃化保护液[40%甘油+45%(0.4mol/L)蔗糖+10%聚乙二醇(分子量4000)+5%二甲基亚砜]在25℃处理20min可以明显提高存活率,在优化条件下存活率可高达48.3%。[结论]蔗糖浓度和预培养时间是决定沙生柽柳茎尖存活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