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温湿度对草地螟白僵菌的致病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幼虫的致病力。实验设置了17、20、23、26、29℃5个温度水平,相对湿度(95±5)%、(85±5)%、(75±5)%、(65±5)%和(55±5)%5个梯度,用浓度为1×109孢子/mL的白僵菌孢子液感染2龄的草地螟幼虫。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6℃时的致死中时(LT50)最短,死亡速度最快,死亡率最高;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时,草地螟幼虫的LT50延长,死亡速度减慢。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时,草地螟幼虫死亡速度和死亡率不同。相对湿度为95%时,棉铃虫死亡速度最快,死亡率最高;相对湿度低于55%时,棉铃虫死亡率显著降低。相对湿度越高,草地螟幼虫死亡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2.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可作为多种农业害虫的真菌杀虫剂。研究测定了不同温、湿度条件对球孢白僵菌Bb00菌株的营养生长、孢子萌发率以及对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幼虫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5℃时该菌株营养生长最好,孢子萌发速度快且萌发率高,在此温度下菌株对桑天牛幼虫的致病力也最强;相对湿度为95%~100%时菌株的营养生长最好,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孢子萌发速度、萌发率也增高,相对湿度100%时达到最高,此时被该菌株感染的桑天牛幼虫的死亡速度快,死亡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3.
4.
为明确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的致病机制,探讨了球孢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解毒酶系的影响,对用球孢白僵菌处理后不同时间桑天牛幼虫体内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对上述3种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其中对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均表现出先刺激后抑制的作用;而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则呈先抑制后激活再抑制再激活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球孢白僵菌作为一种很重要的生防真菌,已被广泛用于农业害虫和蜱的防控。对前期筛选得到的具有生防潜力的杀蜱真菌B.bAT17用PCR进行分子鉴定,结果经登录GenBank检索表明,所持菌株与JF429895.1、AJ564812.1、AB027382 100%同源,为有效利用球孢白僵菌对蜱虫进行生物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鸡皮刺螨是中小型蛋鸡场常见的一种体外寄生虫,以往养殖户都采用有机磷农药或其他兽药进行防控,对人畜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为验证球孢白僵菌对鸡皮刺螨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患病鸡群分别采用球孢白僵菌和辛硫磷进行杀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 A组(球孢白僵菌组)用药后5 d、10 d、15 d和20 d时螨虫减少率分别为59.6%、74.1%、76.6%和82.7%,B组(辛硫磷组)用药后5 d、10 d、15 d、20 d时螨虫减少率分别为86.8%、85.2%、85.4%和75.1%,两组在用药后10 d、15 d、20 d时螨虫减少对比无明显差异。结果显示球孢白僵菌对鸡皮刺螨具有较好驱杀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球孢白僵菌对桑天牛的致病机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感染球孢白僵菌后的桑天牛幼虫血淋巴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在用球孢白僵菌处理后不同时间段的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中,氨基酸含量呈规律性变化:白僵菌侵入1 d,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呈下降趋势,而侵入4~5 d,游离氨基酸总量又逐渐上升;受感染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中的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不同,其主要氨基酸中的赖氨酸、酪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和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一样,先下降后上升,即是影响氨基酸总量变化的主要氨基酸种类。  相似文献   

8.
家蚕病原白僵菌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时连根 《蚕业科学》1997,23(2):100-103
调查研究了家蚕病原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原生质体的分离制备条件。以6mg/mLDriselase液为酶解液,以0.7mol/LNaCl液(pH5.8)为渗透压稳定剂,在30℃下轻轻振荡处理1.5h,能从家蚕病原白但菌嫩菌丝中分离出2~4×107个/mL原生质体,这是家蚕病原白鹰菌原生质体的最适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球孢白僵菌对鸡皮刺螨的杀灭效果,设计1×109(A组)、1×108(B组)、1×107(C组)、1×106(D组)等不同浓度球孢白僵菌对各100只鸡皮刺螨进行体外杀灭效果试验,并设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结果 10 d内A组、B组、C组、D组及对照组死亡成虫数量分别为94.333±2.082只、95.000±1.000只、43.667±0.577只、42.667±1.508只、以及20.667±2.080只。四组的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5.70 d、5.57 d、9.78 d和10.02 d。结果表明A组和B组对鸡皮刺螨有较好的体外杀灭效果,C组和D组有一定的杀灭效果,试验结果可为临床上用球孢白僵菌驱杀鸡皮刺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培养条件对猪链球菌2型生长状况的影响,笔者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培养时间(2 h、4 h、8 h、10 h、12 h、14 h、16 h、18 h、24 h和36 h)、温度(4℃、30℃、37℃、40℃和45℃)、pH值(5、6、7、8和9)、Na Cl浓度(1%、2%、3%、4%和5%)条件处理下,THB液体培养基中菌液OD600值。结果显示,该菌生长前12 h为延迟期,12 h~18 h为对数期,18 h后为衰退期。该菌在温度为37℃、pH值为7、Na Cl浓度为2%时生长状况最好。本试验结果为工业化生产猪链球菌灭活疫苗及防控猪链球菌病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生物防治白僵菌与家蚕病原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初步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广州市森林保护用生防白僵菌Bb2、华南农业大学保存生防用白僵菌Bb7以及收集自广东省化州蚕种场、化州市笪桥村、翁源县硝村等蚕区的3株家蚕白僵菌分离株(Bb8、Bb13、Bb14),分别用PDA培养基进行分离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比较,为开展家蚕白僵病的病原溯源和防控研究,以及为评估蚕区使用白僵菌农药对养蚕生产安全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上述5株白僵菌的菌落形态、营养生长量、产孢量等生物学性状存在差异,生长最快的是Bb2菌株,产孢量最高的是Bb8菌株和Bb13菌株;2株僵蚕蛹来源白僵菌Bb8、Bb14的分生孢子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呈球形或近球形,二者同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研究结果还显示部分蚕区的家蚕白僵菌与生物防治用白僵菌有一定程度的生物学特征相似性,而相同地区的家蚕病原白僵菌也存在差异,这暗示广东蚕区家蚕白僵病的病原来源复杂,对于2株生防用白僵菌菌株Bb2、Bb7是否为家蚕病原白僵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用于生物防治的白僵菌菌株和家蚕来源白僵菌的关系,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对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白僵菌生防菌株Bb10和收集自广西象州、宜州、环江等蚕区的4株家蚕白僵菌分离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毒力进行比较。菌株的鉴定结果表明:象州寺村镇的家蚕白僵菌Bb9和广西生防白僵菌Bb10均为卵孢白僵菌;象州中平镇的家蚕白僵菌Bb3和环江家蚕白僵菌Bb12为球孢白僵菌;宜州家蚕白僵菌Bb11为小球孢白僵菌。上述5株白僵菌的菌落形态、营养生长量、产孢量等生物学性状及对家蚕的毒力存在差异。生长最快的是Bb9菌株和Bb10菌株,且二者的菌落形态均呈棉絮状,但Bb10菌株的分生孢子较Bb9菌株的分生孢子要大很多;产孢量最高的是Bb10菌株和Bb11菌株;Bb3菌株对家蚕的毒力最强,Bb9菌株和Bb10菌株的毒力相对较弱。上述结果暗示广西蚕区白僵病的病原来源非常复杂,部分蚕区的家蚕白僵菌与生防用白僵菌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可作为家蚕白僵病的溯源和防控依据。  相似文献   

13.
白僵菌经不同基质传代后对桑天牛幼虫的侵染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以诱集自土壤中的对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幼虫具有较高致病性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b00菌株为原发菌株R0,通过反复接种桑天牛幼虫分别获得菌株R1、R2、R3和R4,并反复在普通查氏培养基上传代分别获得菌株M1、M2、M3和M4。将R0、R2、R4和M2、M4菌株感染桑天牛幼虫进行生物测定,发现在普通培养基上传代,会导致菌株致病力的降低,而通过桑天牛幼虫传代培养可以提高菌株的致病力。R4、R2、R0、M2、M4菌株的LT50分别为3.23、4.01、4.13、4.78和6.34d,LC50分别为0.686×106、1.470×106、3.050×106、7.940×106和9.580×106mL-1。表明通过菌株在桑天牛幼虫虫体上反复接种可以提高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的侵染力。  相似文献   

14.
一株白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微小牛蜱的致病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用于防控微小牛蜱的高毒力菌株,本试验从野外微小牛蜱饱血雌蜱体表分离出一株白僵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鉴定,确认该分离株为球孢白僵菌.致病力研究表明,当孢子浓度达到108孢子/mL,该菌株对微小牛蜱饱血成蜱的致死率即可达到100%,为微小牛蜱的生物防控试剂的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家蚕抵抗白僵菌感染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僵菌分生孢子在不同抗性品种蚕幼虫体表面,自萌发到侵入的全过程都不形成一个明显象附着胞那样的构造;分生孢子萌发后的侵入情况可观察到三种不同状态;蚕毛窝间隙、气门是自僵菌易侵入的部位之一.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蚕.对白僵菌的感染性存在差异.家蚕体壁的表面构造,化学性质的防御反应,以及家蚕血液对白僵菌发育、增殖的影响.是造成此差异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幼虫被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b00菌株感染后,虫体颜色及外部形态发生相应的变化。组织切片观察表明:白僵菌Bb00菌株处理后24 h,分生孢子即可以附着于桑天牛幼虫体表,48 h即可以萌发并侵入幼虫体表,使内表皮分解;菌丝进入血腔后开始增殖并向侵入点附近的脂肪、肌肉、气管等组织入侵。随着菌丝在幼虫体内的增殖,各组织器官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4 d后感染幼虫死亡,5 d后菌丝突破体表在虫体外形成菌丝层并有分生孢子产生。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家蚕病原白僵菌(Beauveriabasiana)原生质体的性状、再生回复形式与条件。家蚕病原白僵菌原生质体的无核率为265%,有核率为735%,其中单核率为535%。原生质体再生回复的形式可观察到3种,在位相差显微镜下不能判别原生质体有无再生回复能力。综合考虑原生质体再生频率和菌落生长发育速度,家蚕病原白僵菌原生质体再生回复用培养基的渗透压稳定剂以07mol/L葡萄糖较为适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