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择云南省蒙自、陆良、楚雄、祥云、鹤庆、保山6个县(市)坝区桑园为试验点,调查各试验点桑园主要害虫桑红蜘蛛、桑蓟马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因分布于不同海拔高度区域的各试验点微观气候环境不同,以及桑园栽植的桑树品种不同,2种害虫的发生危害和消长规律存在差异;春、夏、秋季干旱或短时期少雨、无雨,均会导致2种害虫的发生危害加剧。根据各试验点的调查结果建议:正常年份蒙自、陆良坝区桑园应同时防治桑红蜘蛛和桑蓟马,保山、祥云坝区桑园以防治桑红蜘蛛为主,鹤庆坝区桑园以防治桑蓟马为主;春夏之交、夏末初秋各试验点桑园害虫的发生进入高峰期,当田间调查虫情指数为15.00时,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控制害虫的蔓延危害。  相似文献   

2.
从云南省各县(市)的调查情况看,由于2009年的晚霜气候因素的影响,桑褐斑病的初发病期比正常年份推迟发病15~30 d;并且随着海拔的升高(海拔高度由低到高是保山市、楚雄县、陆良市、祥云县、鹤庆市)呈逐渐加重的趋势。夏末秋初是桑褐斑病危害的高峰期,重病危害区祥云点桑园10月份的病情指数最高达68.07,鹤庆点桑园9月份的病情指数最高达86.36,其中病害对湖桑32号的危害重于农桑14号和女桑。根据病害在各试验点的发生情况,建议祥云、鹤庆坝区的桑园在夏末、早秋季提早防治桑褐斑病,楚雄、陆良坝区桑园在早秋季开始防治桑褐斑病,保山地区的桑褐斑病零星发生,危害较轻,可不做为重点防治,并且还要重视冬季、开春时节对病害的防治,以减少病原基数。  相似文献   

3.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四川南充蚕区桑园的发生危害较严重。为有效控制桑螟对桑树的危害,调查了桑螟在该区域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发生规律、为害特点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策略:重视虫情预测预报;通过养蚕布局错开害虫暴发期;使用短、中、长效农药增强化学防治效果;冬季桑园清理降低害虫越冬代虫口基数;发挥天敌昆虫的生物防治作用;结合物理诱杀手段提升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云南省桑树桑紫纹羽病的发生规律、危害情况,重点阐述了选择无病苗地,选用无病苗木,深翻土壤,改善土壤肥力,利用抗性砧木进行嫁接,合理轮作、间作和药物防治等方法,防止桑紫纹病的发生与蔓延。  相似文献   

5.
已报道的桑褐斑病的病原真菌有桑粘隔孢(Septogloeum mori Briosi et Cavara)和桑褐斑壳丰孢[Phloeospora maculans(Bereng.)Allesch]两种。在云南省不同蚕区选择感染桑褐斑病的桑树分离病原菌株,以待测病原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各菌株的r DNA-ITS序列。对菌株PCR产物测序后比对Gen Bank数据库中已提交桑褐斑病病原菌的r DNA-ITS同源序列,应用MEGA5.2软件和Neighbor-Joining法,分别计算遗传距离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从云南省不同蚕区感病桑树分离的桑褐斑病病原菌r DNA-ITS序列与Gen Bank中登录桑褐斑壳丰孢P.maculans的r DNA-ITS序列(登录号:GU214670.1)、桑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ori(Fckl.)Wolf]r DNA-ITS序列(登录号:AB435069.1)的遗传距离很近,序列相似度达99%以上,聚为同一分支,其中编号BS、DY、ML、QJ的菌株与来自印度的桑球腔菌的序列相似度达到100%。由此认为,引起云南蚕区桑褐斑病的病原真菌为桑褐斑壳丰孢Phloeospora maculans,有性态为桑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ori。  相似文献   

6.
夏秋期桑尺蠖的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受太湖小气候的作用,本市环太湖的周边几个镇村的桑尺蠖发生基数高、危害严重。尤其是2003年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晚秋蚕期桑尺蠖在我市大部份蚕区大发生。经过蚕桑条线齐心协力,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测报狠抓关键措施,加大防治力度,成功地遏制了桑尺蠖大发生的势头。  相似文献   

7.
桑树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大志  陈伟  廖安武 《四川蚕业》2005,33(1):24-24,30
桑褐斑病又称焦斑病、烂叶病,是桑树叶部的主要病害。以前凉山蚕区桑树栽植以四边桑、大行桑为主,桑褐斑病发生较少。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凉山州栽了大量的成片密植桑园。通过田间调查,桑褐斑病在成片密植桑园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有逐步蔓延之势。为减轻桑褐斑病的发生危害,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冉龙萍  陈绍雄 《四川蚕业》2005,33(4):18-18,17
桑蓟马,又名“举尾虫”、缨翅目、蓟马科,在我国的许多蚕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而在我县大规模发生桑蓟马尚属首次,现将其发生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罗凯 《四川蚕业》2010,38(1):38-38,51
<正>近年来,由于雨水偏多,我场自有桑园和原蚕区桑树桑螟虫发生十分严重,通过多年对其调查和研究,对桑螟在阆中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桑虱的发生情况和发生规律,并通过夏季中耕、冬季翻土,挖除卵囊、抹杀若虫,把握孵化盛期、危害春芽期、统一防治期3个阶段对桑园进行多次药物的综合防治方法,控制了桑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桑椹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椹菌核病的病原为柔膜菌目的真菌,病原真菌孢子在桑树开花期间侵入雌花引起初次侵染,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采取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相结合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地区高羊茅草坪褐斑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羊茅草坪褐斑病病原菌为半知亚门无孢目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在PDA平板上,菌落白色,后期淡褐色。该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田间在7月中下旬和9月上中旬有2个发病高峰,室内和田间药剂试验表明,5种药剂均百菌清(Chlorothalonil)、多菌灵(Carbendazim)、井岗霉素(Validamycin)、代森锰锌(Mancozeb)和福美双(Thiram)有一定防效。  相似文献   

13.
桑疫病病原性状、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疫病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各地发生普遍,对蚕桑生产的影响很大。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十多年来在桑疫病的分型、病原性状、发生发展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了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甘肃省燕麦(Avena sativa)产区白粉病的发生及其危害情况,本研究对张掖、甘南、武威和定西等市(州)主要燕麦产区进行了白粉病调查,同时采集病样对白粉病病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除甘南州的合作市和碌曲县未发现白粉病外,其余调查县(市)均有发生,其中天祝县种植的‘甜燕麦’病情指数最高可达50.10,山丹县种植的‘牧乐思’和‘加燕2号’病情指数较低,分别为0.28和0.34;同一燕麦品种在不同调查区发病程度差异较大,其中‘甜燕麦’病情指数变化最大(3.40~50.10),‘白燕7号’在永登县病情指数高达43.29,在通渭县仅为1.22;不同品种在同一种植区的发病程度也有差异。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调查过程中采集的白粉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发现甘肃省燕麦白粉病可能存在禾本科布氏白粉菌黑麦专化型Blumeria.graminis(DC.)f.sp.secalis和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燕麦专化型B.graminis(DC.)f.sp.avenae共2种。  相似文献   

15.
溃疡病是火龙果种植上的重要病害。为掌握火龙果溃疡病在贵州火龙果主产区的发生情况和发病因素,为田间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此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罗甸、镇宁、关岭、望谟及贞丰5个主产县火龙果溃疡病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且主栽品种均可发病,各树龄果园均可发病。病害在冬季发生不明显,3月气温回升后病害开始陆续发生和扩展,4月上旬(清明前后)雨水较多病情迅速增长,是春季防控的关键时期。5~7月进入雨季,田间高温高湿,为病害大面积蔓延流行期,需及时做好田间防控,以保证火龙果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近年,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迅猛,疾病发生越来越复杂,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在生猪养殖中,部分老的疫病如猪瘟、猪气喘病不断加重,新疫病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病感染,再加上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疫情肆意蔓延,对生猪养殖产业造成严重威胁。该文探讨疫病防控在生猪生产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彝良县生猪养殖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疫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