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呼吸道病综合征(Chicken Respiratory DiseaseCinokex,CRDC)又名慢性呼吸道病综合征(CRDC)或多病因呼吸道病(MRD)或多因子呼吸道病或复合型慢性呼吸道病(CCRD),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细菌、霉菌、病毒等引起的鸡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鸡的一种常见征候群.营养缺乏和多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灰尘和氨气等)对CRDC都有激发和加重病情的作用;各种应激、遗传特性、鸡龄和性别等也对CRDC的发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鸡慢性呼吸道病(CRD)是由鸡败血支原体(鸡毒支原体、鸡败血霉形体,MG)引起的一种鸡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鸡慢性呼吸道病发生以后,可以导致免疫抑制,容易与大肠杆菌合并感染,产生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给养鸡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是目前养鸡生产面临的严峻的疾病之一。此外,虽然有多种高效药物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很难根治,容易复发,往往整个饲养期病情都处于时隐时现、时轻时重的状态,给养鸡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鸡MHC-BF基因是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一个亚区,它所编码的细胞表面糖蛋白抗原,在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基因调控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MHC-BF亚区基因的多态性,对鸡的马立克氏病、鸡球虫病、禽白血病、劳氏肉瘤病等病的抗病性有重大影响,对鸡MHC-BF区基因的多样性及在抗病中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凌育燊 《畜禽业》2002,(1):12-13
鸡呼吸系统是鸡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也是最容易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一个门户。由于家禽呼吸系统的结构特征,病原一旦侵入,极易引起体内多个器官组织的感染。呼吸道疾病是鸡的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凡能引起呼吸系统功能和结构改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疾病均可纳入呼吸道病的范畴,如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白喉型鸡痘(FP)、鼻气管炎、大肠杆菌病、传染性鼻炎、霉浆体病、曲霉菌病等,故又称为呼吸道病综合征(respiratorydiseasecomplex,RDC)。而如高温、潮湿、通风不良等环境因素,以及如遗传特征、免疫反应和营养状况等一些内部因素,均能诱发和加重病情。呼吸道病综合征引起鸡群死亡率升高和生产性能下降,以及药物和疫苗费用增多,给养鸡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地控制RDC,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卫生和科学的管理,正确的生物安全性措施以及有效的疫苗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5.
<正>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是由鸡贫血病毒fchicken anemia virus,C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鸡主要的免疫抑制病之一。其特征性病变为胸腺萎缩、骨髓黄化、造血机能障碍和免疫机能损害。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2,(12):5
<正>一是病毒血清型易变的和病毒毒力变异较大的一些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等可能在某些地区的发生和流行有增强趋势,其导致的免疫失败的现象仍屡见不鲜;二是禽传染性脑脊髓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三是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当前养鸡生产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特别是鸡传染性贫血病在某些地区有发生、流行蔓延的趋势;四是由禽白血病病  相似文献   

7.
肖炎生 《畜禽业》2010,(6):67-68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可直接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从而继发其他疾病如新城疫病、马立克病、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发生,发病率高,死亡率大,有的高达80%以上,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2,(12):3
<正>冬季天气寒冷,气温较低,是鸡呼吸道综合症的高发季节。该病是由鸡支原体,大肠杆菌,新城疫病毒,冠状病毒,传支传喉病毒,鸡嗜血杆菌(传染性鼻炎)和流感病毒其中两种或多种引发的鸡呼吸道病。对于该病,首先最重要的是预防好支原体病,建议开口药物就应该选择对支原体病和肠道  相似文献   

9.
前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杀淋巴细胞性疾病,主要发生于3~8周龄的幼鸡。此病于1962年首次报道发生在美国特拉华州(Delaware)甘布罗镇(Gumboro)的肉鸡群,因此又称“甘布罗病”。由于它侵害了体液的中枢免疫器官,常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并使病毒和细菌的易感性增高,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IBD疫苗的使用,曾使此病一度得到控制。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IBD流行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1)IBD呈暴发式流行,区域广;(2)新出现的毒株在许多方面与…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取氟苯尼考琥珀酸钠、水溶性氟苯尼考、酒石酸泰乐菌素、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和阿齐霉素6种抗菌药物,对自然感染鸡败血霉形体的病鸡进行治疗试验,以评价6种抗菌药物对自然感染鸡败血霉形体病鸡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和阿齐霉素对鸡败血霉形体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分别为96%和93%,有效率分别为98%和96%。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和阿齐霉素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优于水溶性氟苯尼考、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和酒石酸泰乐菌素(P<0.05),氟苯尼考琥珀酸钠治愈率和有效率优于阿齐霉素,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一起疑似雏鸭绿脓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绿脓杆菌病是由绿脓假单胞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上世纪70年代后,在我国新发生的一种鸡病,在一些养鸡场(户)的雏鸡和育成鸡中时有发生。近几年,在雏鸭中也有发生,但比较罕见。现将一起疑似雏鸭绿脓杆菌病的诊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何丽贞 《畜禽业》2010,(8):65-66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险传染病。7~15周龄鸡均可被感染,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鸡大肠杆菌病是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其特征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和脐炎  相似文献   

13.
目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病因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不仅能直接引起病鸡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能引起病鸡产生免疫抑制,从而使病鸡发生多种疾病继发感染,死亡率高,有的高达80%以上。给IBD防治工作带来困难,使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该病的流行特点、病因及防治对策等几方面加以分析,希望能对该病的防治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鸡白痢病(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一种最常见的,也是最顽固的鸡的传染病之一。主要发生于孵化后不久的雏鸡,常常出现白色下痢,并呈现急性败血症而致死,雏鸡发病、死亡率都高,甚至高达100%,成年鸡则多表现为无症状的带菌者。该病既可横向水平传播,也可垂  相似文献   

15.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鸡的一种淋巴细胞组织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外周神经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和肿大,导致鸡一肢或两肢外周神经麻痹以及内脏器官、性腺、虹膜、骨骼肌和皮肤出现肿瘤样病灶.  相似文献   

16.
孙好学  韩敏  曹靖  白建 《畜禽业》2005,(2):26-27
随着养禽业的发展,禽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并且种类越来越多,迫切需要提高禽病的诊断和防治水平。病鸡尸体剖检是诊断禽病,指导治疗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它便于现场开展并可及时提供防治措施。通过对鸡尸体病变的诊查、识别与判断,对单发病或群发性鸡病进行确定,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病鸡的剖检方法包括:了解鸡(死鸡)的一般状况,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  相似文献   

17.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广宾 《畜禽业》2010,(6):61-62
<正>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输卵管炎、腹膜炎、大肠杆菌肉芽肿和全眼球炎等症状。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细菌性疾病,发病率达30%~60%,病死  相似文献   

18.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杀淋巴细胞性的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3~6周龄的雏鸡和青年鸡,以法氏囊受到侵害、淋巴细胞坏死为主要特征。该病除直接引起鸡死亡和生产性能下降外,还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  相似文献   

19.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是引起禽类慢性呼吸道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本文就喷雾免疫在预防鸡毒支原体病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在养鸡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由喉气管炎病毒感染所引起,所有日龄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成年鸡发病更为严重;病鸡主要表现喉气管堵塞,咳嗽气喘,生长发育不良,生产性能下降等;预防该病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免疫接种,保持鸡舍和鸡场卫生,加强环境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