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选择适应南方种植的福建山樱花和台湾寒绯樱为砧木,以十一种优良的观赏樱花(A-K)为接穗,进行引种嫁接种植试验,结果表明: ①福建山樱花和台湾寒绯樱都是嫁接A-K十一种观赏樱花合适的砧木,砧穗亲和力强,其中以D、H品种嫁接成活率为最高;②对A-K十一种观赏樱花嫁接苗进行种植半年后进行调查,十一种嫁接苗生长表现好,适应性强,其中地径以C、D品种表现最好,苗高以B、H品种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2.
观赏羽扇豆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观赏羽扇豆繁殖技术,供生产借鉴。[方法]以LupinusGallery、LupinusMinaretie、LupinusRussell Prize、Lupinus arboreusBlue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结果]结果表明,9月中下旬播种,发芽率最高可达97%,营养土配方以泥炭土∶珍珠岩∶河沙=2.0∶1.0∶0.5最佳。组织培养繁殖中,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以MS+0.5 mg/L6-BA+6 g/L琼脂+45 g/L白糖最佳;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基以MS+0.5 mg/L6-BA+0.8 mg/LGA3+2 g/LAC+6 g/L琼脂+45 g/L白糖最佳,繁殖系数大6;生根培养基以1/2 MS+0.25 mg/LNAA+6 g/L琼脂+45 g/L白糖最佳。扦插繁殖难度大,成活率低。[结论]播种繁殖是传统的广泛采用的繁殖方式,组织培养繁殖可大大提高繁殖速度。  相似文献   

3.
选择适应南方种植的福建山樱花和台湾寒绯樱为砧木,以11种优良的观赏樱花为接穗,进行引种嫁接种植试验。结果表明,①福建山樱花和台湾寒绯樱都是嫁接11种观赏樱花合适的砧木,砧穗亲和力强,其中以大渔樱、河津樱嫁接成活率最高;②嫁接苗种植半年后调查,11种嫁接苗生长表现好,适应性强,其中地径以初美人樱、大渔樱表现最好,苗高以八重寒绯樱、河津樱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4.
观赏凤梨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多数附生于热带丛林之中,共有60属1 400个原生种,其中最为流行的种集中在擎天凤梨属(又称果子蔓属,Guzmania)和莺歌凤梨属(又称丽穗凤梨属,Vriesea).两个属的共同特点是株型秀美,叶色光亮,质地厚实,叶缘无刺,有的品种叶片有纵向或横向条纹或彩带.叶片簇生于短缩茎上,形成叶杯,用以储水和吸收养分.根系不发达,主要起固定作用.花序为主要观赏部位.擎天凤梨属花序苞片颜色变化丰富,有紫红、粉红、红、黄,莺歌凤梨花序具分枝或不分枝的剑形花序,花序颜色同样较为丰富.观赏凤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量引入我国,由于其独特的叶姿和花型、持久的花期(长达4~9个月),立即风靡市场.近几年国产观赏凤梨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质量稳步提高,尤其是国内专业凤梨公司的崛起,其产品质量和进口观赏凤梨不相上下.但是,目前观赏凤梨在国内无论是播种苗或是组培苗都主要依赖进口,除个别品种有组培苗供应外,未见有播种苗生产供应的报道.2000~2001年我们开展了观赏凤梨种子繁殖技术研究,获得了擎天凤梨属火炬凤梨(Guzmania focus)和莺歌凤梨属大莺歌(Vriesea poelmanii)的种子及播种苗.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冬樱花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塑料小拱棚下进行冬樱花嫩枝扦插,分别用不同浓度的IBA,NAA,ABT1号处理,以IBA 5000mg/kg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7.77%,通过对珍珠岩、蛭石、泥炭、素红壤、河砂及珍珠岩:蛭石:素红壤=1:1:2的混合基质等6种扦插基质及苗床扦插和育苗盘扦插的比较,得出扦插繁殖的最佳组合为:用泥炭或素红壤作扦插基质,苗床扦插。  相似文献   

6.
非试管繁殖技术是对传统与现代各种育苗技术的集成与发展,其充分体现了传统育苗的易操作性以及现代育苗的高效性。该文介绍了非试管繁殖技术的概念和推广应用特点,比较了观赏彩叶植物的非试管繁殖技术与常规繁殖技术,分析非试管繁殖技术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观赏花卉有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观赏花卉有性繁殖技术,包括种子采收与处理、种子贮藏与播前准备、播种时期与方法、播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观赏花卉有性繁殖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列举了陕西省西安植物园从国内外引种的野生及栽培的观赏草约90种,分别属于禾本科、莎草科、灯心草科及天南星科等。对这些观赏草的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进行介绍,同时对栽培技术要点也进行了相关的阐述。推荐了16种适应西安地区生长及观赏性好的观赏草。作为一种新型的景观材料,观赏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和笔者的中国-俄罗斯科技交流,主要从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面详尽地阐述了欧洲荚蒾在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动态和进展,为今后培育更多更好的欧洲荚蒾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简要阐述结香开发利用前景的基础上,介绍了结香的观赏特性,并对其繁殖技术和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我国结香的生产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青钱柳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钱柳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是重要的资源植物。从嫩叶、茎段和腋芽、离体胚等不同外植体的选择,以及适宜青钱柳生长的培养基和生长调节物质的筛选等方面综述近几年青钱柳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组培快繁中常见的污染、褐化和生根问题,并提出探索组培苗生根机理及方法和体胚发生技术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观赏植物传统矮化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综述了中国观赏植物矮化途径与历史经验.以史实阐明中国是利用盆栽、盘扎、成年枝嫁接、矮化砧等最早的国家.归纳探讨了植物各种相关调控技术及其机理,指出矮化各主要途径间的关系与地位.  相似文献   

13.
沙棘繁殖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棘的产业化开发步伐越来越快,沙棘的繁殖技术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述了沙棘生物学以及繁殖技术概况,重点阐述了沙棘的常用繁殖技术应用情况,并提出技术研究思路,展望沙棘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森林水文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基于国内外近几十年森林水文学的研究成果,在简要介绍森林水文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概述了森林对降水、蒸发散、径流、泥沙和水质的影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看,森林植被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少径流泥沙、改善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研究方法、研究尺度、森林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等原因,各地森林水文效应具有较大差异.因此,今后森林水文研究工作必须加强水文过程物理机制研究,对于分析评价不同地带、尺度、类型的森林水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彭水县为重庆烟草重要的生产基地,其烟草育苗大棚设施规模大、闲置时间长。结合彭水县栽培实际,总结了一套烟草育苗大棚樱桃番茄栽培技术,对发展烟草辅助产业,提高烟草育苗设施利用率,增加烟农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红宝"樱桃的主要性状,简述了红宝樱桃用吉塞拉5号矮化砧木组培快繁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7.
樱桃矮化砧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华矮樱、G isela-5、G isela-7为供试材料,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矮樱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 S 6-BA 1.0 m g.L-1 NAA 0.1 m g.L-1,增殖培养基为M S 6-BA 1.0 m g.L-1 NAA 0.2 m g.L-1,生根培养基为1/2M S NAA 0.8 m g.L-1;G isela-5号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 S 6-BA 0.8 m g.L-1 NAA 0.1 m g.L-1,增殖培养基为M S 6-BA 0.8 m g.L-1 NAA 0.2 m g.-L 1,生根培养基为1/2M S NAA 0.5 m g.-L 1;G isela-7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 S 6-BA 0.8 m g.L-1 NAA 0.1 m g.L-1,增殖培养基为M S 6-BA 0.8 m g.L-1 NAA0.1 m g.-L 1,生根培养基为1/2M S NAA 0.5 m g.L-1。  相似文献   

18.
药赏两用植物的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药赏两用植物的耐盐育种及耐盐机理,盐胁迫对药赏两用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理生化和药材质量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对药赏两用植物的耐盐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香石竹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珍红  桂敏  龙江  陈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715-1717
系统分析了国内外香石竹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等研究进程,对国内外香石竹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深入对香石竹组培快繁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其脱毒方面的研究;加强香石竹扦插方面的研究;建立香石竹良种繁育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观赏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主要观赏植物的转基因研究进展、主要园林性状的改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