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龙婧婧 《甘肃农业》2005,(11):169-170
法治建设已在中国开始了漫长的征途。在实行的各种措施、方法中,我们却忽视了农村法治化问题。本文试从法治的特点、成因,结合农村法治化面临的问题,初步探寻解决方法。只有农村法治化得到建立和健全,才能实现整个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2.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并不断深化,导致农村各类信访事项频发,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笔者首先论述了当前农村信访现状及其发展形势,其次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信访现象的主要特点,再次从多方面阐述了当前农村信访问题的形成原因,最后,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确立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战略的高度,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农村信访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指明了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困境有农村社会治理法治目标模糊,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主体结构单一及缺乏正当法律程序。分析了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困境的原因有传统观念的深远影响和现实行政绩效考察的体制压力。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资源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必须采取法治路径予以规制.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存在缺乏针对性立法,多头执法问题突出,司法取证、裁判、执行难等问题.为此,需要筑牢法治基础,健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提升现有条款的可操作性;结合体制改革理顺我国农村环境执法体制,吸收先进经验建立执法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解决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难题,应从理念选择、制度建构和环境营造三方面着力,不断提升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浅谈新疆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沼气技术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行了浅释,分析了目前限制新疆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认识不够、技术力量薄弱、建设资金短缺;指出只有采取提高认识、加强机构建设、实施物业化管理、拓宽融资渠道等措施,才能实现农村沼气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聚焦三农、振兴乡村"是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战略发展理念,而对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单单依靠政策扶持与人为治理无法打破管理僵局,尤其对于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项工作所暴露出的弊端和存在的问题,逐步浮出水面。该文简单介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分析玉溪市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建设生态文明农村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坚定法治理念,促进科学执法;完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明确法治体系的责权关系,进一步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6):223-225
当前,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我国的农村法制建设存在忽视内生性,农村法律制度不完善;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民主体性长期缺位;执法队伍素质不均,农村基层自治没有落到实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立足农村,完善农村相关立法;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发挥农民主体性;以及优化基层执法队伍,全面落实基层自治等应对措施。针对农村现存法治建设问题与应对策略的研究探析,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村的改革事业一直在如火如荼进行。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村法治化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我国农村法治化治理存在法治建设主体缺失、居民法治意识淡薄、受当地传统落后思想影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农村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构建新型农村法治治理格局、构建农村法治监督网络等措施,助力提升我国农村法治化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法治化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石,本文通过揭示目前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完善建议,以期推动国家法治化进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传统体制下,重工业化发展战略及由它内生的种种制度约束,在农村积淀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约束主要表现为“流出地”的土地制度和“流入地”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核心问题是土地使用权归属和界定问题,促进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户籍制度的创新目标是逐步取消农民进城的户口管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同时也应该加强与户籍制度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刘荣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84-468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不利于本地转移,城市就业形势严峻阻碍了异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限制了就业范围,制度性因素则制约了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脱贫事业的胜利,乡村发展进入到全面振兴这一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从过去对农村的“物质帮扶”向“精神帮扶”转变,提高人员的整体素养,催生内生动力[1]。唯有如此,才能在有效衔接脱贫事业的基础上,创造继往开来的局面。面对如何践行“精神帮扶”这一时代命题,乡村法治化建设无疑是最好的答案。在过去的时期中,虽然中国的乡村法治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但囿于现实国情的限制,收效甚微。因此,面对乡村社会环境急速变化带来外部冲击、乡村治理主体法治意识淡薄以及涉乡村治理法律缺失等多种问题,必须全力推动法治化道路建设,重点提升乡村主体法律意识,进一步填补乡村法治相关的法律缺失,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城镇化的障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质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的过程 通过重点分析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各种障碍及机会成本 ,提出了扫清这些障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连年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清醒看到,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运行障碍。如农业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的需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结构调整等等。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相进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战略目标。“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今后十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认真贯彻的重要指导方针。因此,在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之际,正确认识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当代中国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从经济发展水平、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宏观方面的农民思想观念、农民素质等微观方面分析制约其转移的障碍,提出加快经济发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改变农民传统观念以及提高农民素质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苹果"再植障碍"也称重茬病,是苹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在苹果大面积种植区,特别是因无法倒茬而连续栽培的重茬地发病普遍,危害严重,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影响和限制苹果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综述再植障碍的症状,分析再植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客土法、无毒苗木和大苗定植、苗木消毒和激素浸根、清园深翻、休闲或者轮作、土壤消毒、微生物肥的施用和果园覆草等有效克服再植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动因是工业化、城市化推进中农民失去土地保障和集体迅速增加的货币资产,根源是集体资产产权模糊和村干部对资产的集权管理,外力是成功的乡村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革经验和不断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结果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