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几年,驻马店小麦种植由于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纹枯病不断发生,可造成小麦产量损失5%~15%,严重的损失在30%以上,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加强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有很重要的意义。一、症状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小麦叶鞘和茎秆上,拔节后症状明显。发病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周围褐色、中央淡褐色至灰白色的梭形病斑,后逐渐扩展至茎秆上且颜色变深,重病株茎基l~2节变黑甚至腐烂,常早期死亡。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常形成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可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  相似文献   

3.
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近年来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幼苗发病.在近地表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病斑.后期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成株感病,在壁部叶鞘上形成云纹状病斑,并向上部扩展,后期侵入茎壁.造成茎壁失水坏死。纹枯病将导致小麦穗粒数减少、子粒灌浆不足和千粒重降低.造成产量损失一般在10%左右,严重者达30%-40%。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病规律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将农业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伟 《现代农业科技》2007,(18):73-73,75
结合当地实际,阐述了小麦纹枯病的症状特征及发病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黄淮麦区小麦纹枯病的危害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通过对小麦纹枯病的侵染及发病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技术措施,防效显著,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7.
1 危害症状 小麦纹枯病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土壤内病残体上越夏,小麦播种出苗后在小麦三叶期即可受到病原菌的侵染发病。在基部第一叶叶鞘上,首先出现淡褐色小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为中部灰色、边缘褐色的斑纹,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病株率提高,形成秋苗期发病高峰,暖冬年份可造成黄苗以及死苗;  相似文献   

8.
<正>小麦纹枯病又称小眼斑病,在我省北部小麦主产区,近几年随着种植方式、施肥、引种、气候的变化,该病从1995年起发病程度逐渐上升,现已成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 一、发病症状 小麦苗期感病后,病部初呈暗绿色小斑,后渐扩大呈云纹状大斑。潮湿条件下,病部出现白色的菌丝体,有时出现白色粉状物。后期病部表面产生褐色菌核。以病组织表面出现褐色菌核作为其诊断识别的依据。 二、发病规律 该病是角担菌属菌引  相似文献   

9.
10.
淮北地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良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22-122,202
本文主要介绍淮北地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概况,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且针对其发生危害情况和发病与流行规律而提出合理化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晏红英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246-246
本文介绍小麦纹枯病病源、发病症状、发病原因与规律以及防法技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 小麦纹枯病是近年来危害逐年加重的一种病害,其危害程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水浇地面积扩大、氮素化肥施用量增加、小麦播种量加大、密植程度提高,使小麦群体过大、田间小气候湿润、通风透光不良而利于纹枯病的发生。近年来发病面积占总面积的75%,平均减产15%,严重地块达39%。一、发生及危害小麦纹枯病是土壤传染的病害,病菌以菌核和病残体中的菌丝在  相似文献   

13.
华琼 《农家科技》1998,(11):12-13
<正>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纹枯病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受害麦田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可达40~50%。因此,必须提高对小麦纹枯病的认识,加强防治,严格控制其发生与蔓延。发病规律。小麦纹枯病主要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几年来,我区小麦生产由于推广矮秆品种和肥、水条件及种植密度的提高,小麦纹枯病明显上升。危害逐年严重。仅1990年金区发病面积达150.1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4.92%,一般田块病株率30~40%,严重田块80%以上,白穗率35.4%,损失小麦计1450.7万公斤,已经成为小麦生产上一种突出病害。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小麦纹枯病的发病特点、发生规律,并从选择抗纹枯病的小麦品种播种管理、科学施肥、水分管理、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小麦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促进太和县小麦的高产。  相似文献   

16.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多发于新蔡县小麦生产过程中的病害之一。本文就其发生的症状、发生规律及环境条件和其防治方法等方面做出了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正> 自1989年以来,随着我市小麦生产条件的改变和气象因素的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发病程度日趋严重,当前已成为我市小麦生产中的一大主要病害。据全市调查和统计,1991年,全市发病面  相似文献   

18.
1危害及症状小麦纹枯病是我国主要麦区的常发病,尤其在黄淮冬麦区发病情况普遍而且严重。小麦受纹枯病菌侵染后,出现烂芽,病株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苗期侵染发生在小麦3~4叶期,  相似文献   

19.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何文兰宋玉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麦纹枯病在我省近几年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特别是肥水条件好,小麦产量水平高的麦田,其发生危害尤为严重。受害麦田,一般减产5%~10%,重者可达40%左右,为此,特将小麦...  相似文献   

20.
杀虫(线)剂呋喃丹对小麦纹枯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在江苏省扬州市和灌云县两地试验,麦田施用杀虫(线)剂呋喃丹后,小麦纹枯病明显加重,用药田病株率在高峰期达72.56%,同期不用药田(对照田)病株率为31.25%,用药田比对照田病株率高出1.32倍;枯白穗率用药田最高达1.71%,比对照田的0.72%高出1.38倍。室内平皿抑菌试验初步显示,呋喃丹有效含量在低浓度下(0.01—1.0mg/L)时对小麦纹枯菌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在高浓度下(100mg/L)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达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