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向海水库浮游动物定点采样和调查分析,确定向海水库浮游动物的主要种类及生物量,分析其对向海水库鱼类的影响及其生物学价值,和对向海水库渔业现状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向海水库浮游动物定点采样和调查分析,确定向海水库浮游动物的主要种类及生物量,分析其对向海水库鱼类的影响及其生物学价值,和对向海水库渔业现状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向海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榆县西北部,是1981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以保护丹顶鹤等珍稀水禽和蒙古黄榆等稀有植物群落为主要目的的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向海保护区居民和外来人员的生产和生活的不合理性,对向海湿地环境造成很大威胁,耕地开垦规模大导致湿地缩小的同时也造成湿地水资源污染,这对水鸟栖息、繁殖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向海保护区自2016年综合治理后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向海湿地仍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向海湿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针对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孙跃 《吉林农业》2011,(6):293-293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保障和关键所在。向海水库做为通榆县的重要水利工程,如何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文中认为要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引导民间资金投向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农村水利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观光旅游服务业实施最优的税收服务和优惠照顾。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通榆县领导立足县情,审时度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尤其注重环境保护。通榆县以向海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倾力打造全国绿色生态旅游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向海自然保护区鹤类生境优化的水量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基于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水位达到165m,鹤类可选择生境面积最大这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计算了为维持这块鹤类生境面积的健康存在,需要从对向海自然保护区起重要水源调控功能的向海水库调出的水量,并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条件,提出了研究区湿地生境安全的用水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水库除险加固后,给水库本身及周边区域带来的效益,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向海水库浮游动物定点采样和调查分析,确定向海水库浮游动物的主要种类及生物量,分析其对向海水库鱼类的影响及其生物学价值,和对向海水库渔业现状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我县向海水库浮游动物情况为例,通过定点采样和调查分析来确定向海水库浮游动物的主要种类及生物量,分析其对向海水库鱼类的影响及其生物学价值,和对向海水库渔业现状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国家湿地保护和利用态势分析入手,剖析了向海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向海湿地保护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景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390-8392
选用反映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16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出各区县的综合分值。结果表明,万州区、开县、涪陵、忠县等地区是库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城口、巫溪、巫山、武隆是库区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李杨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198-199
黄栗树水库位于全椒县,属大二型水库,具有生活供水、农业灌溉、防洪调蓄等多种功能。对黄栗树水库主要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隔离防护、污染源综合整治和湿地保护3种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实现“保护水源”和“发展经济”是密云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探寻库区可行的生态经济模式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根据北京的发展规划、密云的过去的发展经历、目前实际情况以及发展目标,把适宜密云库区的生态经济模式构想为“一圈四带三循环”模式,即实现水库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圈层;建立生态保育带、观光旅游带、特色产业带、加工增值带;构建带内外的物质、能量和经济循环模式,使库区内外达到合理的能量等级。并就模式运行的关键技术(绿色技术与蓝色技术)与战略对策(政府管理与生态补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许多  曹银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338-7340
以1975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图为基础图件,以各个县市为研究单位,提取各个县市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三峡库区近30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度的变化、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然后接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引入了斑块平均面积、景观的多样性与景观破碎度,寻找分异特征。研究表明,三峡库区近30年各类建设用地的变化速度>河流水域的变化速度>林地、草地的变化速度>耕地的变化速度;各县市土地利用程度在增加;各个景观指数的变化在各个地域分布上的变化趋势是不一样的,土地利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比较和缓,三峡库区景观的多样性在减少。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现状使得北京跨界水源地发展模式受到各界的关注.以官厅水库流域的北京市延庆县和河北省怀来县为例,运用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延庆县符合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其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也接近或达到相关标准;而相对而言,怀来县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现状距离生态可持续的目标差距较大.而行政区划是导致北京跨界水源地境内外发展模式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加快重庆三峡库区劳务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昊杰  张明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440-9442
对重庆三峡库区劳务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库区劳务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水库建设是水库管护与营运新的发展方向。笔者以深圳一级水库为例探讨了环境建设与水库营运的有机结合,支撑水库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运作模式。指出了影响水库稳定发挥作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水库生态建设和管理方法。认为可以通过水源涵养保护林建设工程、截污工程等建设工程改造来保持水土提高水库水质水平;在处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汇流处理、消落带等问题上,提出了实施多层次综合生态水库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抚松县水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池塘渔业、水库渔业、高效渔业、冷水渔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抚松渔业的策略,如树立科学的养殖观念,加大库区水产业的技术投入力度,推广新的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渔业加工业,加强科技推广工作,加强渔业生产者的技术培训工作等。  相似文献   

19.
李江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4):360-362
以元江县磨房河水库库区植被恢复为对象,分析了库区植被恢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通过划定自然保护区、实施工程造林及搬迁库区人口等措施,库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89.2%,森林土壤的涵水能力大大加强,库区泥沙淤积明显减少,取得一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针对当前库区植被恢复所面临的投资大、见效慢、经济与生态不相协调、造林树种单一等问题,提出今后应加强库区综合开发工作,重视乡土树种的利用,大力推广造林新技术,以促进库区植被恢复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中小型水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中小型水库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