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研究:VI.二联疫苗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对雏鸭进行早期免疫的试验结果。试验采用不含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和含不同滴度母源抗体水平的1日龄的四川麻鸭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经皮下注射、饮水、滴鼻和喷雾进行免疫,探索不同免疫途径对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效果及免疫持续期,选出最佳免疫途径。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没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进行免疫的最佳是皮下注射和  相似文献   

2.
元德发 《饲料博览》1998,10(4):43-43
7活拔毛绒鸭的饲养管理7.1活拔鸭毛绒的意义活拔鸭毛绒,就是利用人工拔取活体鸭毛绒,这样在一年内,可以多次在一只鸭体上获取毛绒,从而迅速增加羽绒产量,而且可以提高羽绒质量。活拔鸭毛绒技术为羽绒生产创造了一条新的途径。我国是养鸭大国,北方寒冷地带,羽绒...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对雏鸭进行早期免疫的试验结果。试验采用不含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和含不同滴度母源抗体水平的1日龄的四川麻鸭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经皮下注射、饮水、滴鼻和喷雾进行免疫,探索不同免疫途径对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效果及免疫持续期,选出最佳免疫途径。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没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进行免疫的最佳途经是皮下注射和饮水免疫,其中皮下注射效果比饮水稍好:①到3日龄产生对鸭病毒性肝炎部分免疫力,4日龄产生坚强免疫力;②皮下注射到3日龄、饮水免疫到4日龄均产生对鸭瘟的坚强免疫力,保护期持续2个月以上。2.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鸭进行免疫的最佳途经是饮水免疫:①到34日龄产生对鸭病毒性肝炎部分免疫力,5日龄产生坚强免疫力;②34日龄产生对鸭瘟部分免疫力,5日龄产生对鸭瘟的坚强免疫力,其免疫持续期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4.
选用38-45日龄樱 桃谷肉用仔鸭为原料,配以北五味子藤藿者等东北特有的调味料,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制成了麻,辣鸭摧头的鲜,香的麻辣鸭软罐头。  相似文献   

5.
高邮鸭体脂沉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邮鸭为试验素材,屠宰测定1-8周龄鸭腹脂重、皮下脂肪重(腿、颈部)、肌脂率(腿、胸肌)和肝脂率,研究其体脂分布和沉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邮鸭生长发育的早期,腿部皮下脂肪、腹部脂肪、颈部皮下脂肪比胸部皮下脂肪沉积早。高邮鸭早期生长过程中,腹脂相对于屠体重的比值呈上升趋势,说明腹部脂肪的沉积速率大于体重的生长速率。3-5周龄鸭的肌脂率、肝脂率的变化曲线是一致的。各周龄鸭肝脏含脂率高于肌肉含脂率,这可能与肝脏是脂肪合成的场所有关。  相似文献   

6.
1992年10月底,泉州市郊两个养鸭户的两批丽佳雏鸭相继于15日龄左右发生一种以萎顿、软脚、眼界有分泌物、下痢和摇头、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疫病.根据临诊和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学检验,分离出一株血清Ⅰ型鸭疫巴氏杆菌,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为国内另一鸭品种发生本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1992年10月底,泉州市效两个养鸭户的两批丽佳雏鸭相继于15日龄左右发生一种以萎顿、软、眼鼻有分泌物、下痢和摇头、角弓反张等症状为特征的疫病。根据临诊和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学检验,分离出一株血清1型鸭疫巴氏杆菌,确诊为鸭传染浆膜炎,为国内另一鸭品种发生本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鸭胚肝细胞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15日龄左右的鸭胚肝脏,经清洗、剪碎后,加入最终浓度为0.125%的胰酶,37℃消化15~20分钟,以含犊牛血清的199培养基为营养液,置含5%CO_2培养箱内培养72小时,可制成鸭胚肝细胞单层培养物,若向培养基中加入10%的鸭胚尿囊液,能促进细胞的生长,接种鸭肝炎病毒后,感染细胞可在48小时出现CPE,96小时形成空斑。  相似文献   

9.
稻鸭无公害共育提高水田经济效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稻鸭无公害共育试验结果表明,共育不仅不影响水稻生育进程,而且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改善经济性状。稻鸭共育能有效控制水田杂草生长和病虫发生,减少鸭的喂食量。不仅实现稻鸭双丰收,而且可生产无公害的稻、鸭农产品,大幅度提高了水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确诊的鸭出血症濒死番鸭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其肝、肾、脾、胰腺等实质器官淤血、出血,细胞变性、坏死,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脾脏白髓内淋巴细胞崩解、消失,法氏囊滤泡内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表明鸭出血症病毒可导致机体广泛性组织损害,尤其以循环系统和淋巴组织受损更为严重,这提示鸭出血症病毒可引起鸭免疫功能低下,出现继发性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田间免疫试验。试验采用不同品种鸭群首次免疫(30日龄)后不同日龄和加强免疫(168日龄)后不同时间(天)的鸭抵抗1万倍最小致死置鸭瘟病毒(DPV)强毒攻击的能力以及鸭首次免疫后不同日龄鸭血清中抗DHV中和抗体液度和加强免疫后不同时间(天)所产的蛋孵出的1日龄雏鸭抵抗1万倍LD60鸭肝炎病毒(DHV)强毒攻击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30日龄的雏鸭进行首次免疫,其对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期达5.5-6个月,对鸭瘟的免疫期达9个月;产蛋前(23-24周龄)进行加强免疫,则对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期均达到9个月。经过1990-1995年大面积对天府肉鸭(曾祖代、祖代和父母代)、樱桃谷鸭(祖代和父母代)四川麻鸭、建昌鸭和奥日星鸭(祖代和父母代)共1千余万羽份的免疫注射,免疫效果良好,深受使用单位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在规模化养鸭中应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防制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适用的免疫程序。试验采用了测定血清中相应抗体液度以及免疫鸭抵抗鸭瘟强毒攻击的能力和免疫鸭的下一代雏鸭抵抗鸭肝炎病毒强毒攻击的能力来进行判定。试验结果表明,种鸭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防制,使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首次免疫的适宜时间为28-30日龄,二免时间为产蛋前即23-24周龄.这样在60周龄内可使种鸭不发生鸭瘟和下一代雏鸭不发生鸭病毒性肝炎。对于1-30日龄阶段的小鸭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主要是依靠母源抗体和环境的隔离、消毒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雏鸭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抵抗力较弱,常患感冒、小鸭病毒性肝炎、球虫病、曲霉菌病和下痢等疾病,影响雏鸭成活率。因此,要加强对雏鸭疾病的防治,以保证雏鸭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一、育雏前的准备 1.鸭舍育雏鸭舍宜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地方,周围建运动场、戏水池。在进雏前三天,应将鸭舍地面填平打实,堵塞鼠洞,维修好门窗,打扫干净后,用20%的生石灰进行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免疫不同品种成年鸭后,其血清中抗鸭瘟病毒和鸭肝炎病毒的ELISA抗体消长规律,从而为临床上合理地应用二联苗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二联苗免疫鸭后抗体的消长与鸭的免疫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肉用种鸭的强制换羽试验赵聘赵云焕魏明奎(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信阳464000)居为堂(潢川华英禽业总公司种鸭场)鸡的人工强制换羽技术,目前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而鸭的人工强制换羽技术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鸭的强制...  相似文献   

17.
闽北单季稻田稻鸭共育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鸭共育技术是以水田为基础,种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生产绿色稻鸭产品为目的的稻鸭种养复合新技术。即利用鸭子在稻株间捕虫、吃(踩)草、耕耘,显著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并刺激水稻生长发育,同时利用鸭子排泄物作为稻田的追肥,促进水稻健壮生育。2004年6~9月,我们在光泽县崇仁乡池湖村单季稻田进行了稻鸭共育技术试验,面积4086m^2。  相似文献   

18.
5个鸭群体遗传关系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2个微卫星标记对5个鸭群体(金陵黑鸭、樱桃谷鸭、乌嘴鸭、莆田黑鸭和三穗鸭)的进行了了群体内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群体间遗传距离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标记只有7个在5个群体中检测到多态性,5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在0.530 8~0.634 7之间,其中金陵黑鸭的平均杂合度最高,乌嘴鸭的最低。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构建的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樱桃谷鸭独聚为一大类,金陵黑鸭与乌嘴鸭聚集为一类,莆田黑鸭和三穗鸭聚集为一类。上述5个群体7个微卫星座位的检测和分析结果为这些鸭群体的资源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选用12个微卫星标记对5个鸭群体(金陵黑鸭、樱桃谷鸭、乌嘴鸭、莆田黑鸭和三穗鸭)的进行了了群体内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群体间遗传距离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标记只有7个在5个群体中检测到多态性,5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在0.5308-0.6347之间,其中金陵黑鸭的平均杂合度最高,乌嘴鸭的最低。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构建的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樱桃谷鸭独聚为一大类,金陵黑鸭与乌嘴鸭聚集为一类,莆田黑鸭和三穗鸭聚集为一类。上述5个群体7个微卫星座位的检测和分析结果为这些鸭群体的资源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规模化养鸭中应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防制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适用的免疫程序。试验采用了测定血清中相应抗体滴度以及免疫鸭抵抗鸭瘟强毒攻击的能力和免疫鸭的下一代雏鸭抵抗鸭肝炎病毒强毒攻击的能力来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