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98份极早熟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发芽、芽期低温胁迫、苗期低温胁迫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最终筛选出2个玉米抗冷自交系,为选育极早熟抗冷玉米品种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特用玉米苗期耐冷种质的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6份甜玉米和25份糯玉米自交系进行3℃的低温处理,通过处理前后相对电导率测定比较,结合叶片萎蔫程度的观察,鉴定各自交系的耐冷性,从中筛选出耐冷性强的玉米材料14份,包括甜玉米8份和糯玉米6份,为选育耐冷新品种提供新种质.  相似文献   

3.
早春低温是限制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吉林省玉米骨干自交系能在耐冷玉米新品种选育中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采用室内与大田相结合的低温鉴定模式,分别测定玉米萌发期的相对发芽率、苗期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苗干重,统计田间出苗率和苗高,对80份吉林省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耐冷能力鉴定。鉴定结果表明:80份自交系可分为耐冷性强、中等耐冷、冷敏感和超冷敏感4类,其中耐冷性强的玉米自交系有8份,分别为丹340、自330、吉818、MD22、335♀、KW5G321、KW1A139、K10。  相似文献   

4.
2009年自然低温下优质稻种质资源耐冷性初步鉴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供试水稻种质材料中筛选耐冷性强的优良种质,为水稻耐冷性研究和利用积累材料,为优质稻耐冷品种选育提供优良亲本.[方法]利用早春低温和晚稻寒露风自然低温条件,采用早播早植法及晚播晚植法,对458份优质稻种质资源材料分别进行发芽期、幼苗期和抽穗扬花期的耐冷性初步鉴定与评价.[结果]在458份优质稻种质资源材料中,发芽期、幼苗期、抽穗扬花期表现耐冷性极强和强的种质分别有21份、15和76份、5和80份,分别占鉴定份数的4.59%、3.28%和16.59%、1.48%和23.74%.不同种质在不同生育期耐冷性表现不完全一致,但发芽期耐冷性强的种质在幼苗期也表现较强的耐冷性.筛选出在自然低温条件下各生育期均表现强或极强耐冷性的优质稻种质6份,如TKM10、三粒寸、湘晚籼13号、恢968选、649/五大稻种//649///649、253/P117//253///253.[结论]利用自然低温条件,可初步区分不同生育期耐冷性强与弱的优质稻种质资源,其适合对大量稻种资源进行耐冷性筛选鉴定;筛选出的耐冷性极强或强的种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不同生育期均表现强耐冷性的6份优质稻种质,可作为耐冷亲本材料在水稻的耐冷性研究及优质稻耐冷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供试水稻种质材料中筛选耐冷性强的优良种质,为水稻耐冷性研究和利用积累材料,为优质稻耐冷品种选育提供优良亲本.[方法]利用早春低温和晚稻寒露风自然低温条件,采用早播早植法及晚播晚植法,对458份优质稻种质资源材料分别进行发芽期、幼苗期和抽穗扬花期的耐冷性初步鉴定与评价.[结果]在458份优质稻种质资源材料中,发芽期、幼苗期、抽穗扬花期表现耐冷性极强和强的种质分别有21份、15和76份、5和80份,分别占鉴定份数的4.59%、3.28%和16.59%、1.48%和23.74%.不同种质在不同生育期耐冷性表现不完全一致,但发芽期耐冷性强的种质在幼苗期也表现较强的耐冷性.筛选出在自然低温条件下各生育期均表现强或极强耐冷性的优质稻种质6份,如TKM10、三粒寸、湘晚籼13号、恢968选、649/五大稻种//649///649、253/P117//253///253.[结论]利用自然低温条件,可初步区分不同生育期耐冷性强与弱的优质稻种质资源,其适合对大量稻种资源进行耐冷性筛选鉴定;筛选出的耐冷性极强或强的种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不同生育期均表现强耐冷性的6份优质稻种质,可作为耐冷亲本材料在水稻的耐冷性研究及优质稻耐冷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6.
耐盐玉米自交系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耐盐玉米自交系,为玉米耐盐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通过盐胁迫下玉米自交系发芽试验,从200份玉米自交系中初步筛选获得一份耐盐自交系NY71。又通过盐胁迫下幼苗生长量、含水量、叶片盐害指数、叶绿素含量以及渗透物质含量的测定试验,最终确定自交系NY71为耐盐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7.
高粱苗期的耐冷性是扩大高粱生产范围、降低早春播种低温冷害风险的重要性状。为满足高粱耐冷育种和耐冷性状遗传解析的材料需求,试验对237份不同来源的高粱种质进行了苗期耐冷性鉴定。结果表明,根据幼苗成活率分级,筛选出苗期1级耐冷种质12份,其中,我国地方品种5份、育成品种4份,外国品种3份;不同地理来源的高粱种质耐冷性存在明显差异,1级耐冷资源中我国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所占比例较大。说明来自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高粱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耐冷资源,可以加大力度进行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寒地水稻耐冷资源,2004~2010年对349份水稻材料进行孕穗期耐冷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耐冷性达到1级水平的材料63份,耐冷性达到2级水平的材料180份,拓宽了水稻孕穗期耐冷抗源;以空育131作为耐冷标准品种进行材料的评价,连续7 a,筛选出79份孕穗期耐冷性强于空育131的材料,其中与丰产性结合较好的材料15份,与优质性结合较好的材料8份,特种稻材料13份;水稻耐冷性田间鉴定结果直接受气候因素影响,以空育131为标准,划分试验材料对低温的敏感和钝感,其中钝感材料23份,敏感材料22份.  相似文献   

9.
寒地粳稻低温发芽力和芽期耐冷性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20份寒地粳稻品种资源进行低温发芽力和芽期耐冷性鉴定,利用118对SSR标记对低温发芽力和芽期耐冷性进行SSR标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低温发芽力和芽期耐冷性存在明显差异。与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和成苗率相关联的SSR位点分别有4、2、3和4个。其中RM1220同时与低温发芽力的3个性状相关联,RM109和RM453同时与两个性状相关联,通过优异等位基因挖掘,筛选出一系列优异等位变异及相应载体材料,这些分子标记、优异等位变异和载体材料可为寒地粳稻耐冷育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材料。  相似文献   

10.
玉米自交系的抗冷性存在强、中、弱三种类型,抗冷性强的自交系细胞膜和细胞原生质质量较好,渗透调节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低温下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较高,从而低温下能持续生长或冷害后迅速恢复。玉米抗冷性不仅受遗传控制,而且化学措施也可对玉米抗冷性产生调控作用。依据准确可靠的抗冷性鉴定方法,可筛选出抗冷种质资源。利用超早熟抗冷农家种×晚熟强优势单交种的顶交育种途径,可打破抗冷性与配合力之间的负相关连锁,从而选育出高产抗冷杂交种。本文综合评述了玉米抗冷性鉴定方法和效果,抗冷生理生化基础研究的进展,提高玉米冷性的措施和抗冷杂交种选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