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燕 《浙江农业科学》2023,(6):1581-1584
针对当前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无法准确查明,没有可靠评价数据作为支撑的问题,引入GIS空间模型,开展对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通过对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数据采集,基于GIS空间模型的评价模型构建与要素图层分离,标度设置与评价值计算,提出一套全新的评价方法。通过实例应用证明,新的评价方法能够实现对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的准确评价,且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系数明显高于对比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约和集约使用耕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从耕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选取原则等方面的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农四师1998~2007年10年间的耕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07年两年的集约利用程度较高,1998、2002~2005年5年的集约利用程度相对较弱,1999~2001年3年的集约利用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以2009年黑龙江省耕地利用状况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分析计算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9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度平均水平为0.1417,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各县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各县市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I为0.14,县域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集聚特征;耕地利用集约度高区域主要集中在主要地级市(包括加格达奇区)及其周边县市,三江平原以及松嫩平原的南部和东部;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主要受区位条件、自然特征和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90~2008年湖北省耕地集约利用变化及空间分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国松  刘成武  罗倩  金三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34-13135,13174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1990~2008年湖北省17个地、市、州耕地集约度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8年间湖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上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存在关联性,表现为高高集聚、低低集聚和低高集聚的特征分异;因此,加大对湖北省耕地各要素的投入强度,以"高"促"低",制定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提高耕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耕地集约利用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以河南省地级市为研究区域,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GIS手段,定量分析了1989-2008年河南省各个地级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时空分布变化,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重点分析了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8年间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省域范围内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同差异显著;入口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科技因素、自然因素、政策因素对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农业科技进步因素是影响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最重要的驱动因子.此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李莹  吴善发 《北京农业》2013,(27):232-233
土地是最基础的物质资源,是难以取代的生产要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基于此,从耕地集约利用概念界定、定性分析、定量研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目前耕地集约利用相关科研工作进行了述评,以期理清目前研究中的侧重点和薄弱环节,从而为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城市群耕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本研究在综合评价框架下,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构建评测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2021年北部湾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集约利用指数为0.334,基尼系数为0.183,以低度集约为主且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超变密度(50.33%)和省域内差异(45.60%)是空间非均衡的主要来源。气温(0.491)、农业播种面积占比(0.273)、高程(0.165)和城镇用地集约度(0.146)的地理加权回归系数相对较大且为正,降水(-0.440)、城镇化率(-0.207)和建设投入强度(-0.170)的回归系数相对较小且为负,各因素存在空间非平稳性。研究表明,北部湾城市群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异质性表现为格局的空间非均衡性和因素的空间非平稳性,多因素之间体现了耕地利用自然因素是基础本底、农用土地集约经营正向促进、非农用土地集约利用负向抑制的作用机理,提高城镇用地集约度、统筹农业播种规模、量化耕地报酬是提升耕地集约利用的关键抓手。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垦区统计资料为数据源,对垦区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首先,根据垦区的实际情况,确定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然后,对2009年耕地集约利用进行定量测算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黑龙江垦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表现为建三江管理局、红兴隆管理局等东部4局耕地集约利用程度高,哈尔滨管理局次之,北安管理局、九三管理局等西部4局最低;从各管理局的耕地投入强度指数来看,最高的是建三江管理局,最低的是北安管理局;耕作状态最高的是建三江管理局,最低的是哈尔滨管理局;耕地利用效率指数最高的是哈尔滨管理局,最低的是九三管理局。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吕梁市出现了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人地矛盾尖锐等问题。因此,转变粗放的耕地利用方式,走集约利用道路变得极为重要。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选取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益3个方面的10个指标,建立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吕梁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计算出全市2013年的耕地集约度,评价其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结果表明,吕梁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异较大,表现为吕梁山区中部及其西坡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而晋西黄土丘陵和晋中盆地地区较高;2013年吕梁市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低于平均水平;吕梁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4个等级,Ⅰ级集约利用区有3个县,占所有县(市、区)的23%;Ⅱ级集约利用区有4个县,占31%;Ⅲ级集约利用区有5个县,占38%;Ⅳ级集约利用区仅有1个县,占8%;吕梁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0.
应用熵值法计算耕地集约利用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得出耕地利用综合集约度,并分析湖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影响湖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重要的因素为机械化率、动力投入、化肥投入、粮食安全系数和劳动力投入指数。湖南省各市州耕地集约利用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总体上呈东高西低的特点。高度集约利用区主要是位于长株潭和环洞庭湖地区;中度集约利用区主要分布在湘中南地区,低度集约利用区主要分布于湘西地区。  相似文献   

11.
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耕地保护"新政"时期的1999—2008年为研究时段,在测算各省(市、自治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基础上,运用GIS、线性回归和泰尔指数系统分析了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差异,并构建了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不同区域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⑴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由东中部地区向西部和东北递减,但东部耕地利用集约度位次整体下降,中部和西部则上升,东北相对稳定;⑵由泰尔指数可知,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总体差异较明显,相较于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大。⑶东部耕地利用集约度受耕地资源状况(如人均经营耕地面积等)的影响较大,其他区域则更易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和农业政策的影响。因此,我国应采取差别化的管控策略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发达地区要注重发展耕地适度规模经营,而欠发达地区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与机制。  相似文献   

12.
《山西农业科学》2016,(2):255-259
内蒙古地区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其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对于全球环境变化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内蒙古地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以2001,2005,2010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ArcGIS 10.0和FRAGSTATS 4.0软件,对研究区2001—2010年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景观要素类型以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为主;2001—2010年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林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的动态变化幅度最大,林地最小;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转换频繁;研究区多样性指数从1.304下降到1.204,均匀度指数从0.728下降到0.627,优势度指数从0.598上升到0.614,景观异质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内蒙古1978年以来耕地压力的变化规律,并结合SPSS软件,对其未来耕地压力的变化趋势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978-2006年,内蒙古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都有所增加,耕地压力指数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但未来近十年内,耕地压力指数会增大,到2017年,耕地压力指数将达到1,之后耕地压力指数进一步增大,遭遇耕地危机,严重影响粮食生产的发展.提出了减轻耕地压力以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仅从整体上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评价,但是企业的用地情况不能够全面反映出来,不利于微观管理。该研究以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通过对开发区内工业企业的强度潜力的测算并且结合GIS空间模型,从微观层次分析开发区内工业企业的土地利用潜力,并且将结果分为3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企业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低,需要通过对企业内部生产建筑调整、综合利用或增加投资等方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5.
常立新  田德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769-8770,8807
近十年来,内蒙古通过实施能源战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大批耕地在建设中被征收,加之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耕地人口承载力的潜在压力逐渐显现出来,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该研究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对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研究,提出耕地与人口协调发展的途径,为当地政府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贾燕兵  李建强  卞兴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661-11663
以耕地集约利用内涵为出发点,从投入强度、利用强度、产出效果、持续状况4个方面构建了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对四川省1978~2006年耕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在稳步中呈上升趋势;从最终参评因子的权重排序可以看出,影响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因素主要是耕地投入强度和利用强度。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耕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出发,以甘肃省耕地自然条件和现状数据为依据,从耕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程度和可持续利用状况等4个方面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多因素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甘肃省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现状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引起不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原因进行探究。揭示了甘肃省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规律和影响甘肃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各指标之间以及它们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聚类方法对重庆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将重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4级.总结出重庆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分异特点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圈层式空间分异结构.最后分析了重庆城市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优化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探寻更优的城市空间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