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鱼鹅共养,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科学养殖方法。可以一水多用,做到鱼鹅双丰收。在池塘、水库中采用鱼鹅立体化养殖,是一种家禽饲养与渔业综合经营的立体化生态养殖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在我国东部、中原及南方地区发展很快,并已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池塘、水库中采用鱼鹅立体化养殖,是一种家禽饲养与渔业综合经营的立体化生态养殖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在我国很多地区发展很快,并已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比较,同等条件下鱼鹅综合养殖比鱼、鹅单养提高经济收益30%左右。  相似文献   

3.
梭子蟹与脊尾白虾、贝类生态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混养是一种模仿生物原始生态系统的科学的水产养殖模式。在同一海水池塘中养殖蟹、虾与贝类,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域空间与池塘滩面,实现水中有虾、水底有蟹与泥中有贝类的全方位、立体化养殖模式。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岛乡共有350hmz海水池塘采用蟹虾贝混养技术,平均每667m^2产缢蛏200kg、脊尾白虾15-20kg、梭子蟹60-75kg,每667m^2。产值8000~11000元、利润4500~5500元,创建了一套经济效益较为稳定的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辽宁省是我国中国对虾、海蜇的养殖大省。表1显示了辽宁省近10年来中国对虾和海蜇的养殖情况。辽宁省在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自然海水资源的同时,摸索出多种立体化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在节约土地、水、饵料资源的同时促进了生态的友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是依据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在同一池塘中进行多品种、立体化养殖的一种先进养殖模式。海蜇和鱼、虾、贝立体生态养殖的优点:一是充分利用了池塘的上、中、下层水体空间,可以有效提高单位水体生产能力和池塘使用效率,避免单一品种养殖减产和绝产所带来的风险;二是海蜇和贝类以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为饵料,使水中的天然饵料生物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三是鱼、虾的残饵、粪便是很好的肥料,可以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反过来又为海蜇和缢蛏提供了饵料;四是贝类在滤食浮游植物的同时,也滤食水中的细菌和有机碎屑,有效净化了水质。因此立体生态养殖具有成本低、病害少、风险小、效益高的特点,是一种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循环利用的新型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业一直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水产养殖在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基地化、工厂化、集约多元化和立体化养殖模式迅速建立起来,规模的扩大和集约程度的提高,也加速了水产动物疾病的传播速度,病害在大范围内频繁爆发,使水产业蒙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不断追求高品质生活,对食品安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生态、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顺应了这一趋势,其中稻田立体化生态养殖模式则充分体现了低碳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国家建设海洋战略进一步加强,日照市岚山区以海州湾为依托,致力于深远海养殖产业,打造立体化、多营养级养殖模式,探索新品种海水网箱养殖技术。海州湾位于国家重点开发的沿海主轴线与新亚欧大陆桥沿桥经济带的交汇处、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资源匮乏,  相似文献   

9.
为防病毒感染,封闭式养殖作为一种新的养虾模式在传统的养殖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它与传统养殖模式的最大区别就是采取一次性进水措施。因此如何保护好水质,保证养殖取得理想效益,对养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结合本地青蛤苗种资源丰富、梭鱼人工苗种和海捕苗种充足的优势,进行对虾、青蛤、梭鱼的立体化养殖,充分利用水体,使虾池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取得较好生产效益,具体操作如下:一、清淤与池底的处理收虾后对虾池进行清淤护坝,池底1/3面积整平翻耕。曝晒、杀灭病菌,给青蛤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底质环境。二、…  相似文献   

10.
鲍传和 《淡水渔业》1998,28(2):23-24
在池塘养殖时主养品种(吃食性鱼)占80%,配养鱼类(滤食性鱼)占20%,投喂全价颗粒饲料,在养殖中保持良好水质,简称80:20模式.这一健康养殖模式打破传统思想、改变放养结构、改进养殖方法、快速提高渔业生产水平.安徽省内越来越多的养殖场已开始实施这一养殖,养殖的产量、效益均高于传统养殖模式.本文就1997年在安徽省内几家渔场淡水白鲳80:20成鱼池塘养殖模式的养殖结果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1.
盐城位于江苏中部,全市现有养殖总面积180万亩,其中淡水养殖88.5万亩。盐城市主要养殖的大宗淡水鱼品种为异育银鲫,拥有全国最大的异育银鲫养殖基地,并已形成了池塘高效健康养殖、高涂蓄水综合养殖、潮间带滩涂围栏养殖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养殖模式,异育银鲫养殖规模达到40万亩,年产量20万吨。由于主要以咸淡水养殖为主,异育银鲫肉质较好,除销往上海、南京等国内大中城市外,还出口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创汇。盐城市异育银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淡水石斑鱼人工养殖中,流水养殖模式仍为主流,但随着环保和土地资源管控愈发严格以及养殖病害的逐年增多,淡水石斑鱼养殖业迫切需要转变现有养殖模式和调整养殖结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集工程化、设施化、集约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新型养殖模式,具有节水、节地、环保、高效和产品质量可控等优点.为优化淡水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苗种...  相似文献   

13.
王峰  雷霁霖 《水产学报》2015,39(4):520-528
为半滑舌鳎的集约化养成提供基础数据,设定开放流水和循环水两种养殖模式,以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大规格鱼种(0.640 ±0.063) kg为研究对象,检测半滑舌鳎的生长及肉质相关指标,实验共进行7个月,结果显示:①半滑舌鳎在两种养殖模式下的成活率分别为79.89%和90.38%,月增重率分别是0.154 7和0.1109 kg,肥满度分别是0.920和0.838,生长激素分泌量分别是2.812和2.706 μg/L.循环水养殖模式组在成活率、增重率、肥满度和生长激素分泌量上分别高于开放流水养殖模式组13.13%、39.5%、9.8%和3.92%.②两种养殖模式,开放流水养殖模式组在粗蛋白、氨基酸、PUFA上更占优势,但在粗脂肪、MUFA上循环水养殖模式明显占优势,分别高于开放流水养殖模式组41.732%和16.912%.实验表明,循环水养殖模式优越的水质环境更适合半滑舌鳎的育肥.本实验说明,半滑舌鳎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其生长处于较好的状态,营养品质上也能够得到保证.同时,也说明循环水养殖模式可以极大地发掘半滑舌鳎的养殖潜力,是一种适合半滑舌鳎集约化养殖的具有优势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规划建议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号召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介绍一种符合我国水产养殖业未来发展要求的节约型水产养殖模式,它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发展前景,在现阶段水产养殖生产中,节约型水产养殖模式能够实现土地资源、水资源、饵料、药物等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健康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立体化养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从2004年开始进行海水生态、立体化养殖试验研究,经过6年探索,现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取得成果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慈溪市海水养殖近几年异军突起,为改变以往以狩猎式获取自然产品为主的养殖方式,市科委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与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咸淡水鱼蟹混养模式和淡水品种海水养殖模式格局,现初步总结如下:   一、典型事例   1.淡水品种海水养殖模式:淡水品种海水养殖是近二年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水产技术部门大力倡导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主要养殖品种为草鱼和银鲫。这一养殖模式的技术优势是:   (1)饲料源充足:近几年我市的淡水养殖通过不断调整养殖结构,养殖模式已从过去草、鲤为主转…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鱼病防治技术工作的基层水产科技工作者,笔者对基层水产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看得一清二楚。从一个基层水产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和视野看,水产健康养殖应重点解决鱼病日益严重的问题,并把优先调整池塘养殖模式作为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的突破口。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一、把优先调整池塘养殖模式作为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的突破口1.养殖鱼类病害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是养殖模式和水、种、饵养鱼"三要素"出了问题。一是养殖模式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8.
0 前言 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已成为一种具发展潜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目前,国内河川沙塘鳢养殖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模式,普遍存在着养殖产量低,产品个体大小差异大,平均规格小等问题.根据养殖池塘的条件,塘鳢鱼养殖可分为设固定隐蔽物养殖和种草(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养殖两种模式;根据放养模式,可分为单养和混养.混养的品种主要是家鱼成鱼、青虾和河蟹.目前,河川沙塘鳢养殖以种草混养模式较为常见[1-3].  相似文献   

19.
刀额新对虾与缢蛏混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仰源 《齐鲁渔业》2007,24(4):28-29
为提高养殖池塘经济效益,选择具有环形沟的低盐度海水池塘,开展刀额新对虾与缢蛏混养,充分利用池塘水体进行立体化养殖,是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兴化市是全国河蟹养殖大县(市),2021年河蟹养殖总面积84万亩.兴化市积极推广蟹池套养淡水小龙虾的"兴化模式",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稳定提升池塘养殖经济效益. 一、养殖池塘工程建设 选取提水养殖塘口,开展蟹池套养淡水小龙虾养殖.提水塘口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附近无污染源、排灌方便的田块开挖,面积以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