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育112是以自选系A67为母本,外引系吉85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属中熟玉米新品种,出苗至成熟125d,需≥10℃积温2550℃左右。2006—2007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104.2kg/hm^2,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10.6%。2007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848.2kg/hm^2,平均比对照品种吉单261增产14.8%。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倒伏、品质好、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绥玉10号(绥313)组合来源绥313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以绥601为母本,绥701为父本杂交育成,2003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定名为绥玉10号。产量情况2002年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102.9 kg/hm2,比对照龙单16平均增产16.97%,居同熟期参试品种之首位,2002~2003年全省适应区大面积试验示范,平均产量8 894.5 kg/hm2,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12.7%。品种特性适应区生育日数115 d,需活动积温2 350℃左右,秆强不倒伏,叶色浓绿,株高240 cm,穗位高80 cm,果穗圆柱型,穗长24 cm,穗粗5.0cm,穗行数14~18…  相似文献   

3.
大豆新品种垦保1号以合丰35号为母本,绥6227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5cm左右,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形,成熟时呈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1g左右。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8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0℃左右。蛋白质含量40.04%;脂肪含量21.48%。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2010、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55.4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号增产12.1%;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20.2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8号增产10.5%。  相似文献   

4.
大豆新品种绥农49是以绥08-5509为母本,以绥10-7500为父本有性杂交,经5个世代选育而成。2019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推广。该品种生育日数120d,需≥10℃活动积温2 400℃左右,2016-2017年特用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67.4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7增产12.7%;2018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045.8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7增产12.5%,蛋白质平均达含量41.24%,脂肪平均含量21.57%。中抗灰斑病,适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5.
产量情况 1999-2000年在所内和省内各适应区进行多点异地鉴定.平均产量为8771.8kg/hm^2,比对照合玉14平均增产15.9%;2002-200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381.7kg/hm^2。平均比对照克单8号增产12.58%;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520.7kg/hm^2,比克单8号平均增产14.3%。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垦保2号以绥农14号为母本,合丰35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5cm左右,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形,成熟时呈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19g左右.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0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200℃左右.蛋白质含量38.51%,脂肪含量23.04%.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2010、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81.2kg/hm2,较对照品种黑河43号增产7.67%;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91.6kg/hm2,较对照品种黑河43号增产11.0%.  相似文献   

7.
合丰45号是以绥农10号(绥农4号×绥7516)为母本,与垦农7号(绥农4号×合丰29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油分含量22.06%,蛋白质含量40.16%,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20.9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25号增产15.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26.4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增产16.4%,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中抗病毒病,属于超高产、多抗、高油专用型品种,2003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本文报导合丰45号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并对关键育种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豆品种绥农14的选育及体会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绥农14是以合丰25为母本,绥农8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1996年审定推广,该品种高产,稳产、搞病、优质,适应性广,一般产量2800kg/hm^2左右,平均增产12.3%,1996-2001年全省累计推广面积201.7万hm^2,全省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9.
临洮县旱作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仲龙 《甘肃农业》2013,(19):23-24
在临洮县洮阳镇旱作农业区进行的玉米品比试验表明,中晚熟品种澳玉3202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折合平均产量16591.5kg/hm^2,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28.7%,居第一位;中晚熟品种登海3622,折合平均产量13506kg/hm^2,较对照增产4.76%,居第二位:中晚熟品种沈单16号(cK)折合平均产量12892.5kg/hm^2,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10.
大豆新品种"吉农1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15号”是以“公交8609—74”为母本,以“公交8301—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180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6.3%;1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271.2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8.2%。该品种于200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伏、无褐斑。该品种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延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摘要:对引进的7个甘蓝品种在武威市古浪县黄羊川镇一棵树村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红韵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54865.86kg/hm^2,较对照品种中甘11号增产16.84%。春甘2号、中甘15号次之,分别为50752.29、49320.80kg/hm^2,较对照品种分别增产8.08%、5.03%。上述品种均表现早熟...  相似文献   

12.
谷子新品种峰谷12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峰谷12号是以承谷8号为母本,以赤谷4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生育期115d,属中熟品种。适于≥lO℃2700℃地区。2007-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87.2kg/667mz,较对照赤谷8号平均增产24.2%。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74.5kg/667m^2,较对照赤谷8号增产14.9%。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好且叶鞘紫色宜于识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近10年的精心研究,选育出优良长果黄麻新品系‘Y007—10’。该品系在2009-2010年品系比较中纤维产量居6个参试品种首位,2年纤维产量平均为3667.1kg/hm^2,比对照湘黄麻3号增产14.53%.品系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2011-2012年8地16个点次区域试验中有11点次纤维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平均纤维产量为3463.66kg/hm^2,比长果对照宽叶长果(纤维产量2897.19kg/hm^2)增产19.55%;比第l对照圆对照果品种179增产18.86%,相比其它所有参试品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其纤维支数398公支.纤维强力280N,均优于对照品种;中抗小黑点炭疽病.在大田种植一般不发病或少见病斑。  相似文献   

14.
黑河32号大豆早熟、高产稳产、优质,秆较强,较喜肥水、不炸荚、适应性广,两年区域试验12点次平均产量2269.7kg/hm^2,比对照增产8.5%,生产试验6点次平均产量1714.105kg/hm^2,比对照增产12.23%,高产栽培超过2800kg/hm^2。该品种的种植面积正在我旗迅速扩大,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得出,朝研229、朝研217生育期为166d,霞冠生育期为156d。霞冠、朝研229、朝研217抗早疫病、病毒病、膏枯痛比中杂9号(ck)强。朝研229折合产量为225000.0kg/hm^2。较对照中杂9号增产58833.3kg/hm^2,增产35.41%;朝研217折合产量为201166.7kg/hm^2、较对照中杂9号增产35000kg/hm^2,增产21.06%;霞冠折合产量为188333.3kg/hm^2,较对照中杂9号增产22166.6kg/hm^2,增产13.34%。朝研229、朝研217、霞冠3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新品种汾4846是以晋麦66号为母本、TK95—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在2004-2006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中水肥区域试验中,2a折合平均产量5630.2kg/hm^2,比对照品种京冬8号增产11.4%;在2005-2006年度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中水肥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675.6kg/hm^2,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8.2%。苗期和成株期中感条锈病和白粉病。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5.61%、湿面筋29.60%,沉降值17.50mL,千粒重42g左右,容重795g/L。适宜在山西省中部和我国北部冬麦区中水肥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吉农2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大豆新品种“吉农23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4年以“吉林30号”为母本、“公交89183-8”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87.0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10.6%;2006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294.5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21.3%。该品种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适宜吉林省的四平、辽源地区及长春南部中晚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在崆峒区进行的旱地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锦玉2号株型紧凑,穗行数、行粒数及穗粒数等性状表现较为突出,折合产量9296.0kg/hm^2,较对照品种承单20号增产19.04%,可作为崆峒区旱地玉米推广首选品种;登海9号折合产量为9146.8kg/hm^2,较对照增产17.13%,可在崆峒区部分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皖稻149系丰乐种业选育的三系中籼杂交稻新组合,全生育期138d左右,与汕优63相仿,适宜安徽一季稻区种植。 1 特征特性 1.1 产量高 2003~2004两年安徽省中汕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8169kg/hm^2和9520.5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8.41%和10.24%,居参试组第1、第2位。大田种植一般产9000kg/hm^2左右,高产田块9750kg/h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此研究采用回交育种方法,以合丰35为母本,与合交95-1101(合丰34×合丰35)为父本配制组合育成了合丰50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2.57%,蛋白质含量37.41%,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6.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4.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60.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7.4%;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355.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1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88.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6.3%,中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抗病毒病SMVⅠ号株系,200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同时申报国家审定品种。结果表明,合丰50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广适应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