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绒山羊胎儿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辽宁绒山羊胎儿期的发育过程对于指导其妊娠期和出生后饲养管理及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对妊娠后45、60、75、90、105、135 d的辽宁绒山羊胎儿外形、体尺、体重及部分器官发育速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的胎儿在45日龄时已经具备其固有体型;135日龄时其形态、机体的所有器官均已发育完全;135日龄的胎儿体重、体尺已经接近出生羔羊;胎儿在90 d胎龄前,绝对增重不大,但相对体重增长快速;90 d胎龄后绝对增重加快,尤其是120d胎龄后,日增重可达40~80 g,说明辽宁绒山羊与其他羊一样,胎儿发育主要以后3个月为主;胎儿器官的发育速度与相应器官的生理机能是密切相关的,凡是代谢旺盛的器官均优先发育;胎儿的粗毛在105d时已全部生长于皮肤之外,而胎儿绒则是在120 d开始出现,在135 d时能够覆盖全身。  相似文献   

2.
辽宁绒山羊以其产绒量高、绒质好、遗传性稳定,耐粗放饲养、适应性强、繁殖成活率高等特点而闻名于世界。凤城市是辽宁绒山羊的主要产地之一。经过多年的提纯复壮,改良提高,现今已成为凤城畜  相似文献   

3.
绒山羊胚胎移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2只辽宁绒山羊采用CIDR+FSH方法,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超排有效率87.5%,平均采胚14枚/只,最高个体采胚数26枚;对164只本地山羊采用CIDR+PMSG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24小时内同期发情率为100%;胚胎移植后两个情期不返情率(妊娠率)64.38%。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皮肤毛囊发生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阿尔巴斯绒山羊胎儿期55d至初生10个阶段的头顶、颈侧、髫甲、颈上缘、肩胛、体侧、背部、荐部、股部、腹部10个部位皮肤为样品,制作横切和纵切切片,观测皮肤毛囊性状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各部位表皮在胎龄55~65d均形成完整的结构,在胎龄85~95d达到最厚;真皮厚度在胎龄95~125d增长幅度较大。胎龄55d见到初级毛囊原始体,胎龄65d见到次级毛囊原始体,次级毛囊是初级毛囊的一个分支。胎龄85d见到皮脂腺,胎龄95d绒、毛开始形成,见到汗腺,有粗毛长出体表,绒毛在胎龄115d长出体表。各部位初级毛囊在胎龄95~115d增长速度较快,次级毛囊在胎龄105~125d增长速度较快;初级毛囊密度在胎龄75~85d最大,次级毛囊密度在胎龄105~125d达到最大,S/P在胎龄115d至初生时达到最大。胎龄105d已经形成完整的毛囊群结构,主要为三元毛囊群。  相似文献   

5.
6.
以视黄酸受体γ(retinoic acid receptor-gamma,RARG)基因为候选基因,,运用测序法寻找辽宁绒山羊RARG基因第3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在辽宁绒山羊中RARG基因第3外显子区域内未发生突变,可初步判定辽宁绒山羊双羔性状与RARG基因第3外显子不相关.  相似文献   

7.
辽宁绒山羊规模种羊场担负着向当地和周边地区提供符合品种标准的辽宁绒山羊种用公母羊的任务。规模种羊场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种羊场的经济效益、供种安全和供种质量。笔者总结了辽宁绒山羊规模种羊场的饲养管理经验,形成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供辽宁绒山羊规模种羊场和绒山羊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1育成公、母羊的饲养管理育成羊是指从断乳到配种前期5~18月龄的羊。这个阶段羊只生长速度较快,增重较大,要加强饲养管理,使羊只发育良好。育成前期(5~8月龄)要给予0.5~1.0千克的优质干草,0.2~0.5千克的精料。日粮中精料组成:玉米45%、豆饼15%、麸皮20%、苜蓿15%、骨粉2%、食盐1%、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1%、磷酸氢钙1%。育成后期(9~18月龄)优质干草、秸杆适  相似文献   

9.
辽宁绒山羊胎儿皮肤中Bcl-2\Bax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儿期是辽宁绒山羊皮肤及毛囊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Bax与Bcl-2基因能否在皮肤及毛囊表达,则与其发育及成熟密切相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辽宁绒山羊胎儿期的45、60、75、90、105、120和135 d胎儿皮肤上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表皮、皮脂腺、汗腺上都存在Bax和Bcl-2阳性表达;两种蛋白在内根鞘上呈强表达,而在真皮乳头则弱表达.初级、次级毛囊上Bax平均光密度先增加后维持,而Bcl-2的平均光密度则是先不断增加,后稍有降低,Bax/Bcl-2比值的变化趋势也是降低的,表明随着初级和次级毛囊发育逐步成熟,细胞凋亡现象也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0.
胎儿期是绒山羊皮肤及毛囊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Bax与Bcl-2基因在皮肤及毛囊中正确表达与否,与皮肤及毛囊的发育及成熟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采集辽宁绒山羊胎儿期第45、60、75、90、105、120天和第135天皮肤,对胎儿皮肤和毛囊中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Bax和Bcl-2在初级和次级毛囊、表皮、皮脂腺、汗腺中都呈阳性表达;且2种基因在内根鞘上呈强表达,而在真皮乳头中为弱表达。初级和次级毛囊中Bax平均光密度先增加,随后达到一定阈值后维持水平;而Bcl-2的平均光密度则呈现先增加后稍有降低;此外,Bax/Bcl-2比值也表现为降低的趋势。因此,可以推断,随着辽宁绒山羊初级和次级毛囊发育逐步成熟,细胞凋亡现象也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辽宁绒山羊胎儿期皮肤毛囊发育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皮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VEGF辽宁绒山羊胎儿期不同阶段的表达及MVD进行检测。结果表明,VEGF在辽宁绒山羊胎儿期75 d后的各个时期皮肤毛乳头及毛囊内根鞘上表达,同时随着胎龄的增加,VEGF阳性区域的平均光密度亦随之增加;且皮肤中MVD也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毛囊上的VEGF平均光密度与MVD呈极强正相关(r=0.966,P=0.007)。  相似文献   

12.
辽宁绒山羊毛囊群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辽宁绒山羊的产绒性能与其皮肤毛囊结构是密切相关的。通过组织切片技术观察辽宁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最小二乘均数分析,研究了辽宁绒山羊羔羊不同月龄,不同季节毛囊密度和S/P值的变化及出生类型,母羊年龄对毛囊性状影响。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的毛囊群主要是由3个初级毛囊和若干个次级毛囊组成的三毛群,三毛群占毛囊群总数的75%左右。次级毛囊呈楔形群排列在中心初级毛囊和外周初级毛囊中间,随着羔羊月龄的增长,毛囊密度逐渐下降,S/P值逐渐上升,S/P在6月龄达到最大值。成年羊初级毛囊密度季节间变化不大,次级毛囊密度和S/P值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4月份次级毛囊密度和S/P值最小,9月份次级毛囊密度和S/P值最大。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VEGF基因对山羊皮肤发育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分别对45、60、75、90、105、120和135 d的辽宁绒山羊胚胎皮肤组织中VEGF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VEGF基因mRNA在45-135 d辽宁绒山羊胚胎皮肤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随日龄增长表达量逐渐上升,在135 d时达到高峰。75、90、105、120和135 d胚胎皮肤组织表达量均显著高于45 d和60 d(P<0.05);但相邻日龄间表达量变化不同,60 d与75 d、105 d与120 d间差异极显著(P<0.01),120 d与135 d间差异显著(P<0.05),45 d与60 d间、75 d与90 d间、90 d与105 d间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VEGF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可能与辽宁绒山羊胚胎皮肤组织发育调控相关。  相似文献   

14.
β-catenin是Wnt信号途径中的重要调控因子,对毛囊细胞的生长、分化、运动、凋亡的调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5日龄、365日龄、730日龄的辽宁绒山羊皮肤中β-catenin mRNA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日龄辽宁绒山羊皮肤上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β-连环蛋白在不同年龄辽宁绒山羊皮肤中均有表达。45日龄的β-catenin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P<0.01)地高于365日龄(1周岁)和730日龄(2周岁)的表达量,而365日龄(周岁)与730日龄(2周岁)间β-catenin基因mRNA表达量则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β-catenin在绒山羊皮肤毛囊的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探索辽宁绒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方法,本试验以屠宰场绒山羊卵巢为材料,采用抽吸法收集直径大于2 mm卵泡的卵母细胞,研究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孤雌发育的影响。试验1,将一部分COCs经机械吹打脱除卵丘细胞成为机械裸卵(DOs),然后以4种方式培养,即COCs单独培养、DOs与COCs共培养(DOs(COCs))、DOs与卵丘颗粒细胞共培养(DOs(CCs)),以及DOs单独培养。试验2,根据包裹卵母细胞的卵丘细胞的完整性分为3组,有3层卵丘细胞紧密包围的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3,有1-3层卵丘细胞包围的卵母细胞COCs1-3,无卵丘细胞包围的裸露卵母细胞NOs,3组各自单独培养。结果表明:COCs组的成熟率、孤雌卵裂率和囊胚率最高,分别为83.25%、41.75%和29.25%,卵丘细胞的存在有利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随后的发育,COCs3组成熟率、孤雌卵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83.25%、42.50%和29.75%,显著高于COCs1-3和NOs组,卵丘细胞的完整性也影响着卵母细胞的体外发育,自然裸卵已失去体外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紧密结合内蒙古绒山羊育种需要,利用系统分析法研究确定了优质、高产内蒙古绒山羊育种目标性状及其边际效益,其绒用、繁殖、生长发育三类性状的相对经济重要性分别为78.7%、11.7%和9.6%,;采用基因流动法研究了不同群体规模、不同群体结构、公母羊使用年限、近交风险等因素对群体综合育种进展和育种效益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现行育种规划的措施及最优化育种方案.通过优化分析认为,在群体规模为3 000只基础母羊时核心群、繁殖群和生产群比例分别处于7%~9%、11%~13%和80%,核心群母羊开放程度小于20%时,其综合育种进展和育种效益最高,规划期内育种的投入产出比为1∶4.20.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我们从辽宁省绒山羊育种中心引进优质绒山羊纯繁后代。经过繁育及舍饲实验,该品种在我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具有耐寒、抗病力强、耐粗饲、繁殖率高、高品质、高效益,能有效抵御市场风险,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辽宁绒山羊是我国著名的绒肉兼用型地方优良品种,绒毛纯白,绒质优良,产绒量居品种之冠,被国人称之为“国宝”、“掌上明珠”,绒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价格昂贵,被称为“软黄金”。因此,辽宁绒山羊发展速度很快,现辽宁省辽宁绒山羊例养量达到300万只。众所周知,以放牧方式饲养绒山羊破坏山林、破坏植被及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BLUP法又称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该方法在同一个方程组中兼顾固定的环境效应和遗传效应,还能把随机的遗传效应考虑在内。LAMS育种方案(Look ahead mate selection)可提前预测后代遗传优势。2009~2011年,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常年长绒型辽宁绒山羊新品系选育扩繁及产业化示范"项目,为使选育更加科学合理,能够实际育种值及育种效果的预测,项目组系统研究了在选育中应用BLUP法进行选种及应用LAMS法进行选配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能否做好辽宁绒山羊冬季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母羊的越冬成活率、增重及繁殖、产绒性能的正常发挥。概括来说,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冬季气温较低,羊只体热散失较多,通过采食摄取的能量有很大一部分通过体热而损失掉。因此,做好保温工作对母羊保膘非常重要,同时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