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沼气为纽带的西单生态农业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锋  王新华 《中国沼气》1993,11(4):45-46
山东省临淄区西单村于1990年8月建成全省第一家农村大型沼左供气工程。这不仅是能源建设,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灶争柴、牛争草、地争肥”的矛盾。它以沼气为纽带,把种植业、养殖业、农副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将原半封闭式的农业系统,改变成完整的全封闭的良性循环体系。被市命名为“西单生态农业模式”,成为省级文明  相似文献   

2.
发展以村为单元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是浙江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选择,文章详细介绍了某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工艺路线、建设规模、供气户数以及工程调试情况,并对工程后续管护、建设成效进行了分析,对浙江省乃至全国农村沼气建设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山东临淄区西单村,坚持从实地出发,依靠科技,走生态农业之路,大力发展畜禽业。集体养猪2000头、奶牛80头、鸡8000只、鸭6000只。利用粪便,自筹资金,自己设计,建设了第一期沼气工程1000m~3(250m~3×4)。在省农能办、能源所和区农能办等支持下,于1990年8月实现全村285户做饭和村办企业办公室、招待所、村委会办公室冬季取暖集中统一供气;去年冬天又完成第二期沼气工程  相似文献   

4.
傅勋典  姜锋 《中国沼气》1992,10(4):34-36
山东大中型沼气工程始于1978年青岛和烟台利用厌氧发酵处理城市粪便建的第一批大型沼气工程。1980年农村也建成一批中型沼气发电工程。1982年蓬莱、文登酒厂从节能出发利用酒糟废液建成高温发酵沼气工程,开创了我省沼气从生活用能走向生产用能的新阶段。1989年临淄区西单村以养殖场  相似文献   

5.
农村能源建设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之一。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型农业,对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赣州“猪—沼—果”工程、北方“四位一体”工程等生态农业模式的逐渐推广,沼气的综合利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长期以...  相似文献   

6.
徐强民 《中国沼气》1994,12(3):33-35
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徐强民(浙江省抗州市农村能源办公室)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和生产用能的更高需求,城乡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发展较快。目前全国已建集中供气站439处,我省已拥有沼气集中供气工程27处,总容积达14...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规模的持续增长,户用沼气建设发展已呈现出潜力不足的特征,农民发展畜禽养殖方式也呈现集中养殖的方式,发展农村集中供气沼气工程建设将成为我国今后农村沼气建设新的发展方向。文章通过应用德菲尔法对洛阳市农村集中供气工程建设现状调查,分析研究集中供气工程发展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没有配套天然气的新村聚居农户的生活用能问题,四川省开展了新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文章详细介绍了四川成都某低能耗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工艺路线、建设规模、供气户数以及工程调试情况,并对工程后续管理维护、建设成效进行了分析,对四川省乃至全国农村沼气建设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惠斌  赵凯  刘悦  王婷  薛春湘 《中国沼气》2011,29(6):43-44,27
随着农村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的改善,随着城乡统筹和现代农业发展,为农村沼气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秸秆沼气联户供气,符合农村发展的大趋势,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文章介绍了河北省秸秆沼气联户供气发展现状和经验做法,以及“十二五”秸秆沼气联户供气发展思路、工作重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龙南县党委、县政府从1995年开始规划,发展沼气生态农业。通过3a的努力,全县共兴建沼气池近1万个,果园983.3hm~2,5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3.5万户。1998年15个“百池村”工程全面启动,初步建成5个沼气生态农业示范基地,1200多户沼气生态农业示范户。1~6月份完成建池任务2373个,是1997年同期的2倍。同时并广泛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沼液喂猪2.5万头,  相似文献   

11.
招远市蒋家村建设大型沼气工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丰玲 《中国沼气》2011,29(3):39-40,55
通过对灵山蒋家村大型沼气工程项目的建设探索,鼓励和引导经济强村和种养业发达村建设大型沼气工程,积极发展集养殖、沼气、种植于一体的循环生态农业.节约能源,增加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科学致富.  相似文献   

12.
沼气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超 《中国沼气》1998,16(1):41-42
沼气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建设肖超(广西农村能源办公室)去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成克杰在全区生态农业恭城现场会上说:“小小沼气点燃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之光”。这句话既充分肯定了沼气的作用,也揭开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农业建设成功之谜。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广西...  相似文献   

13.
以沼气为纽带促进城郊型生态农业发展谢大川,李晓丹(重庆市沼气办公室)一种以沼气为纽带,种植、养殖业相结合的城郊型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在重庆市歌乐山乡实施两年多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城郊发展“三高”农业提供了一个科学、实用的模式。1...  相似文献   

14.
发展沼气促进宁夏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龙 《中国沼气》2001,19(4):39-40
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我国农村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变时期 ,由于农业生产、乡镇企业、交通运输、物资供给、生活水平等的提高都需要能源 ,因此农村能源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当务之急。农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与农村能源的建设相互制约 ;农村能源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而沼气又是最为实用、最有发展前景的农村能源。1 沼气对发展农村经济的作用1 .1 促进了生态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在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中 ,沼气工程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得以完善 ,促进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推广的北方生态…  相似文献   

15.
文章报告了对安徽、河北、湖北和四川6处典型村庄规模沼气集中供气站运行管理情况的调研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讨论了沼气集中供气站运行模式和影响因素。比较而言,村集体协调参与沼气站运营管理模式的效果较好。在农村推广应用沼气集中供气符合沼气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建议:1)今后重点发展乡镇规模集中供气,因为有适度规模才可能实现盈利、方便专业化管理和发展经营型产业;2)基于我国已经发展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型规模化沼气装置,对当地的农村能源和环境保护发挥直接和间接效益,要盘活使用好现有装置;3)尽快实施沼气集中供气财政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七五”重点节能示范项目——四川乐至县沼气民用集中供气工程,在农业部成都沼科所科技人员的支持下,已全部建成运行,于1991年初正式通过国家计委的验收,这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国家正式验收的城市沼气民用集中供气工程。验收组认为,该工程的沼气生产、贮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6日,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在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北京的留民营组织召开了“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汇报会”。原国家人事部常务副部长程连昌、中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原组长宋树友(副部级)、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萧东升、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郝先荣调研员、中国沼气学会秘书长李景明、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总工颜丽、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专用车事业部总经理吴杰民、留民营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华等近4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马家乡在初保工作中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四川省达川地区农村能源办公室李邦廷四川省达县马家乡1991年在全乡兴起了“沼气热”,开展农村“百池沼气村”建池竞赛活动,当年率先在川主村建成了全地区第一个“百池村”。三年来先后共建成“百池沼气村”三个,建池复盖率达到...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沼气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生物质能源开发的高度重视,寻找出一种新的农村沼气建设运行模式,实现统一建池、集中供气、统一管理,将沼气用于农村居民照明、取暖、加热、甚至发电,使农户用上清洁廉价的沼气能源,对减少农民生活支出、提高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重庆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集中居住点建设,提出四种农村集中供气典型模式,同时从实际建设、运行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村沼气集中供气推广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沼气工程集中供气过程中上下限调节压力不稳、燃气灶使用效率不高和单纯的变频控制缩短电机使用寿命等问题,开发了一套采用西门子PLC作为控制器,通过采用增量PID算法配合现场执行结构的供气系统,实现了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安全稳定有序供气。结果表明:增量控制避免了电机的频繁启动,PID算法实现了供气的稳定,提高了燃气灶的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