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玉贞 《北方园艺》2010,(23):51-52
研究了沼肥对黄冠梨园土壤养分及梨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沼肥提高了梨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了梨果的单果重量、总糖、还原糖、糖酸比,降低了总酸、VC及蛋白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2008年1月3日,宜宾市根雕奇石协会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会议室召开了“2008年宜宾迎春赏石联谊会”。此次联谊会上,协会总结了成绩,表彰了先进,布置了新一年的工作,同时,举办了石友“迎奥运书画奇石展”。会后,还进行了歌舞、戏曲表演、小提琴独奏、魔术杂技等石友才艺表演活动,整个联谊会别开生面、生动活泼。参加这次联谊会的有来自内江、江安、南溪、宜宾县及云南水富等地奇石协会代表及部分非会员石友100多人。宜宾市委宣传部、社科联等有关领导到会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3.
对10a生龙王帽杏园地表喷施300倍液Agri-SC土壤调理剂,研究了土壤调理剂对杏园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树体根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调理剂不同程度降低了各土层土壤容重,增加了各土层总空隙度、田间持水量,提高了各土层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调理剂显著增加了细菌、固氮菌等微生物数量,增强了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蛋白酶活性,抑制了脲酶活性。促进各土层细根生长,须根数量在0~30、30~60、60~90cm土层分别是对照的2.10、1.85、1.56倍。研究结果还表明,土壤调理剂在0~60cm土层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山地苹果算是出尽了风头露尽了脸。在包头、广州等地建起了直销窗口.苹果销往内蒙古、山西、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到俄罗斯等国.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初秋时节.苹果还没有到采摘期。各地果商早已蜂拥而至.在果园里忙着抢签订单。看着丰收的苹果转眼将换成一沓沓票子.宝塔区果农笑在了脸上,喜在了心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广西恭城县水果、毛竹、养殖等农业特色产业迅猛发展.优质板块农业生产基地达到了1.87万hm^2。一部分头脑灵活、擅长捕捉市场商机、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走向了市场.从事农产品购销.成为农产品经纪人。他们积极为农民送技术、跑市场、传信息、签合同,搞活了农产品流通,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柿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结果习性,分析了其树姿、树干、叶、花和果的观赏特性。提出了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中国苹果市场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杰 《落叶果树》2011,43(1):11-13
考察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五个大型果品批发市场。分析了国产苹果的质量、产量和市场营销动态。指出了中国苹果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大石早生李"为试材,研究了连续2年农家肥、菌渣、缓释肥处理对土壤养分、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家肥更好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0.61%、79.08%、26.00%、41.44%。菌渣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效果最显著,比对照提高了43.51%。缓释肥将全钾含量提高了10.05%,效果比其它处理显著。农家肥改善果实品质效果最为显著,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5.98%、16.15%、49.39%、27.42%,可溶性酸含量降低了19.39%,果实钙、镁、锌、铁含量高于其它处理。缓释肥改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效果不显著。3个处理均提高了果实单果重,其中菌渣效果最好,增重率为27.45%。缓释肥能显著提高李子产量,单株平均产量达到74.86kg,比对照提高了54.83%。  相似文献   

9.
山地苹果树更新修剪对树体营养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常规修剪为对照,探讨更新修剪对盛果期山地苹果树体营养和生长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更新修剪提高了叶片、枝条中的氮、磷、钾、钙含量,提高了果实中的氮、钾、钙含量,对果实中的磷和根系中的磷、钾无显著影响;降低了根系中的氮、钙含量;显著增加了长枝、中枝的比例,显著降低了短枝、叶丛枝比例,促进了枝条健壮发育。更新修剪增加了叶面积,提高了叶绿素、单果质量、果实维生素C和有机酸含量,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着色面积等无显著影响,提高了果实产量,极显著提高了果园的经济产值。  相似文献   

10.
酥梨是陕西省蒲城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已栽培20余年。酥梨果形端正、果面光洁、果点小、含糖量高、耐贮藏,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但近几年酥梨出现了风味偏淡、含糖量降低、耐贮性下降、销量下滑问题。对此,笔者走访了果农,进行田间调查,分析了酥梨品质下降的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根据GB/T19630有机产品标准、欧共体有机农业条例2092/91原则及标准制定了适宜江西地区条件的有机紫山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有机紫山药优质生产的栽培条件、生产技术及采收、运输、贮藏、销售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从而提高了产品品质、保障了食品安全、维护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户收益。  相似文献   

12.
孙义平 《果农之友》2009,(5):21-21,26
我市自2000年以来,共引进黄金、水晶、新世纪、金廿世纪、绿宝石、黄冠等绿皮梨新品种10余个,果实普遍套袋。通过几年来的品种特性观察与生产来看,果园经济效益显著。但也有不少梨果出现果锈、虎皮、裂纹、裂口、黑点、日灼、畸形果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果面光洁度.降低了商品率。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菇渣对设施盆栽草莓土壤理化性状、根际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及草莓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菇渣提高了盆栽草莓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和pH值,显著提高了草莓苗期、开花期和盛果期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以及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施用菇渣显著提高了草莓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改善了草莓品质和风味。综合来看,设施盆栽草莓以施菇渣+无机肥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桃及其多个近缘种的起源中心。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过科技工作者广泛的资源考察,收集了国内外大量种质资源,培育了623个桃品种。依托有关单位建成了郑州、南京、北京3个国家桃种质资源圃。科研人员在栽培模式、整形修剪、科学施肥、花果管理、设施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采后贮藏加工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延长鲜果供应期、丰富果实类型、提升桃果品质提供了保障,支撑了我国桃产业的发展。今后的工作重点将围绕关键基因的挖掘定位、育种技术的创新、以及抗性、低需冷量、省工省力、适应机械操作品种等方面展开。通过优质、安全、高效的现代栽培技术以及采后技术的研发,为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重点介绍了陇东地区苹果园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即采用农业防治、苹果园生草养鸡、物理防治及合理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等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了苹果园的病虫害,减少了化肥农药用量和次数,提高了果品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结球甘蓝在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等性状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是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结球甘蓝雄性不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综述了结球甘蓝雄性不育的类型、遗传特性及其在细胞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结球甘蓝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应用,同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结球甘蓝雄性不育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搜集了近30年来我国自主培育的切花菊新品种123个,对其花色、花型等形态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自育切花菊品种在花色方面形成了红、黄、绿、青、粉红、紫、白、间色8大色系,花型涵盖了芍药型、莲座型、荷花型等20个花型,形成了主要以大菊为主,自然花期从夏天到冬天的各类品种。这些育种成就为我国切花菊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朋友的感染下,迷上了奇石收藏,看到有特色、喜欢的奇石,不惜高价购买收藏。闲遐之余,便自我欣赏,或和石友们切磋,深感惬意。期间也参加过省、市的奇石大奖赛,并获得奖项。现已收藏黄河石、三峡石、浑河石、戈壁石等32个石种,863方奇石。通过收藏奇石,丰富了自身的文化生活,平添了生活乐趣,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也增长了文化知识,开阔了文化的视野,期间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使生命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我国黄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期间,我国黄瓜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国际黄瓜基因组计划(CUGI)的顺利实施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从育种材料创新与资源评价筛选、新品种选育、遗传规律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组织培养、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转基因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过去五年间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真菌的药用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综述了真菌的药用价值。对真菌的主要药理作用如抗癌、抗菌、抗病毒活性、健胃、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血栓、抗风湿、镇静、活血止痛和利尿作用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