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推动昆虫性诱剂群集诱杀技术在防治水稻二化螟的应用,2013年在重庆市垫江县开展了性诱剂诱芯诱杀二化螟成虫的试验示范.结果初步表明,性信息素防治二化螟成本低,省工省时增收,无污染,对环境影响小,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逯改霞 《落叶果树》2014,46(5):40-42
应用性诱芯进行诱杀桃潜叶蛾成虫、预测预报该虫的发生动态和防治技术研究.分析2011、2012年两年的试验数据表明,在甘肃秦安,桃潜叶蛾一年发生6~7代,世代重叠.在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后的3~5天即第1代幼虫初孵化期喷1次药,以1%甲维盐3000倍液防治效果好,防效98.2%.在以后各代成虫高峰期后3~5天可择期喷药4次,适宜的喷药虫口密度临界值为666.7m2面积上5个诱捕器平均每天每个诱捕器诱得200头成虫时开始喷药.  相似文献   

3.
茭白田应用性诱剂防治二化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是浙江省重要的水生蔬菜品种之一,年栽培面积2.7万余hm2,二化螟是茭白生产上遇到的主要虫害。据各地多年试验,使用性诱剂诱杀茭白田二化螟不但符合精准测报的要求,而且有较好的防效,可大大降低茭白下一代二化螟雄成虫的种群数量,从而扭转茭白害虫防治方法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的被动局面,解决  相似文献   

4.
性诱剂防治梨树苹果蠹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试验比较,明确了塑料杯丙二醇式苹果蠹蛾诱捕器的诱蛾效果比罐头瓶水式诱捕器的诱蛾量高近2倍。采用性诱捕器诱杀雄蛾与化学防治方法相结合,可将库尔勒香梨的苹果蠹蛾虫果率控制在0.84%以下,其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用化学农药的防治处理。利用性诱剂测报苹果蠹蛾发生期,可有效地指导喷药适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性诱剂防治和常规施药进行比较,以了解二化螟性诱剂在茭白上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防治能有效地诱杀二化螟成虫,并且显著降低茭白二化螟的虫口密度和卵量。使用性诱剂防治二化螟能大大降低防治成本,667 m2可节本增效达100元。  相似文献   

6.
提高梨小食心虫诱蛾量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梨小食心虫是当前果品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因此,梨小的诱杀测报是当前防治工作的重要问题。我们利用梨小性诱剂诱杀时,发现有的成虫在性诱剂诱芯上落一下就飞走了。经试验,我们在梨小性诱芯下面的水盆里加1/20的糖醋液,第二天发现诱杀量可以提高4—5倍。这样不但增加了雄虫的杀虫量,而且也  相似文献   

7.
性信息素对水半夏斜纹夜蛾田间控害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性信息素防控斜纹夜蛾的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诱捕器的布局上采用外密内疏的形式,性信息素防治外围区诱蛾量明显大于中心区蛾量,性信息素防治区百丛虫量明显低于化学防治区虫量,防效高于化学防治区。  相似文献   

8.
不同性诱剂诱捕小菜蛾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菜蛾为甘蓝、白菜、青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为探明不同诱捕器对小菜蛾的诱杀效果,作者选用蔬菜生产上常用的4种诱捕器开展了诱集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北京中捷四方雌雄双诱高效诱捕器采用PLT-A信息素光源诱捕器配合普通橡胶诱芯,对小菜蛾成虫的诱捕效果显著,其诱虫量显著大于其他单一性诱方式,符合目前绿色防控的技术要求;以毛细管和橡胶头为载体的两种诱芯,诱捕小菜蛾的效果差异不大,可作预测预报和防控使用。  相似文献   

9.
性诱剂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害虫的性生理作用,用性诱剂(性信息素)诱杀果树害虫,对控制下一代的发生量,减少田间药剂防治次数,具有良好作用,是一种有机的治虫新技术。1性诱剂诱杀害虫的优势选择性高.即每一种昆虫需要独特的配方和浓度.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对其他昆虫种则没有引诱作用:无抗药性:经济,即雄虫对雌性性信息素的反应极度敏感.仅需微量即可见效.有效期长:对环境完全无害.既不直接接触(植物或其他粮食),又不会杀害自然天敌,从而不会干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以梨小食心虫性诱芯、粘虫板、三角形诱捕器、下冲式诱捕器Ⅱ型为试材,在桃园研究了3种诱捕器与性诱芯组合后对梨小食心虫和非靶标昆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颜色对梨小食心虫雄成虫的引诱作用影响较小;下冲式诱捕器Ⅱ型在空瓶口向上挂放方式上诱虫量最大;白色塑料三角形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杀效果显著高于白色粘虫板和下冲式诱捕器Ⅱ型,且对非靶标昆虫的误伤量显著低于粘虫板;三角形诱捕器制作简便、诱虫效果好、成本低,适合与梨小食心虫性诱芯组合用于果园诱杀和监测其成虫。  相似文献   

11.
目前应用性引诱剂诱虫方法有干式诱捕法、迷向法和水盆挂诱芯湿式诱捕法。湿式诱捕法,利用悬挂诱芯引诱雄成虫跌落诱捕器中的水中,达到消灭雄成虫的目的。目前常用悬挂诱芯的方式,诱芯位置固定,液面随着水分蒸发离诱芯越来越远,需经常观察,随时向诱辅器补水,这种方式达不到诱虫效果,而且劳动力度大。我地果农不断改进创新制作漂浮式高效诱捕器,效果较好,省工、省时,值得推广。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将直径20~30cm的饮料瓶、食用色拉油桶、塑料  相似文献   

12.
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害虫效果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进行性诱剂和诱捕器诱杀害虫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诱捕器的诱虫效果来看,不管是单放还是混放性诱剂均以用UMT—B诱捕器的诱蛾量较多。从性诱剂诱芯的诱虫效果来看.不管是用UMT—B诱捕器还是可乐瓶诱捕器,单放甜菜夜蛾性诱剂诱蛾量较多。从诱蛾持效期来看,中科院甜菜夜蛾诱芯诱蛾持效期较长,达30 d左右。  相似文献   

13.
应用高频振式杀虫灯和梨小食心虫、桃蛀螟性诱杀梨害虫,2009-2010害虫高峰期光诱共诱得梨树害虫20 543和12 977头,每个梨小食心虫诱捕器诱蛾725头和265头,桃蛀螟诱捕器诱蛾42头和26头,防效显著,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茭白是磐安县高山蔬菜的主导品种,年种植面积约1333.3hm2,产值6000万元,二化螟是茭白生产上遇到的主要虫害,传统方法是施用化学农药防治,但这种方法投入成本较高,同时残留农药影响食用安全。信息素(又名性诱剂)是生物体之间起化学通讯作用的化合物的统称,是昆虫交流的化学分子语言,使用性诱剂诱杀茭白二化螟有较好的效果。为了解性诱捕器在不同放置密度和放置高度情  相似文献   

15.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梨小食心虫性诱芯诱捕成虫,观察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并进行喷药防治,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泰安1年发生4~5代,当连续诱得成虫2~3天后喷药防治,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0000倍液优于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的防治效果,药剂持效期2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甜菜夜蛾是危害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推广甜菜夜蛾绿色防控技术,在北京市大兴区开展了4种性诱剂及杀虫灯对甜菜夜蛾诱捕效果比较的田间试验,并分析甜菜夜蛾在本地区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性诱剂诱捕器对甜菜夜蛾成虫的诱杀数量是杀虫灯的3.59倍,且虫峰明显,诱集效果明显好于杀虫灯;北京中捷四方有限公司生产的PVC性诱剂诱芯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的橡胶性诱剂诱芯诱集成虫总量分别为368.67、337.33头,单日最大诱虫量为23.67、19.67头,显著高于宁波纽康性诱剂,且在虫峰期起峰早、峰值高,更适合在本地田间生产中应用于甜菜夜蛾的田间监测及防治;通过周年监测甜菜夜蛾成虫发生动态,甜菜夜蛾在本地区始现期为4月中下旬,终现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最高虫峰期散状分布在6月下旬至9月,极易造成秋茬十字花科作物田间危害。  相似文献   

17.
在红江橙果园中进行了害虫食物诱剂、性诱剂以及常规农药防治桔小实蝇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害虫食物诱剂对桔小实蝇的防治效果较好,30天后平均防治效果可达91.40%,性诱剂平均防治效果为70.15%,普通农药平均防治效果为52.03%.害虫食物诱剂和性诱剂对桔小实蝇均有一定的诱捕效果,但害虫食物诱剂的诱捕量远大于性诱剂,且所诱捕的雌虫数多于雄虫数;性诱剂只引诱到桔小实蝇雄虫.害虫食物诱剂能更有效地控制桔小实蝇对红江橙的为害.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夏,在通海县与澄江县开展了不同性诱剂对小菜蛾的诱杀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个点的结果一致,不同性诱剂对小菜蛾的诱杀效果差异显著。澄江县在试验期以诱芯D的平均日诱蛾效果最高,诱蛾量11.3头/d,极显著高于诱芯A、B、C,诱芯A、B、C日平均诱蛾量分别为5.7头/d、4.1头/d、3头/d;通海县在试验期仍以诱芯D的平均日诱蛾效果最高,诱蛾量7.6头/d,极显著高于诱芯A、B、C,诱芯A、B、C日平均诱蛾量分别为4.9头/d、2.4头/d、2.9头/d,两个点4种诱芯在最高单日诱蛾量方面亦然;在不同时间段内,4种小菜蛾性诱剂产品的诱捕性能表现亦各异,其中在1~15d内,两个点都是诱芯D的平均诱蛾量最高,诱芯B和诱芯C平均诱蛾量相近,诱芯A居于诱芯D与诱芯B、C之中;但两个点都表现为10d后4种诱芯诱蛾量都明显下降,在16~30d内,两个点诱捕量为诱芯D>诱芯A>诱芯C>诱芯B;通海在31~50d内4种诱芯诱捕量仍为诱芯D>诱芯A>诱芯C>诱芯B;4种性诱剂的田间持续期亦有所差异,两个点都表现为以诱芯A、D的持续期最长,诱芯C次之,诱芯B最短。  相似文献   

19.
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是我国柑桔产区主要害虫之一。其卵、幼虫、蛹具有隐蔽为害的特点,成虫期的诱杀防控成为该虫预测预报和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广泛。从诱杀剂筛选(食物引诱剂、信息素引诱剂和杀虫剂)和诱杀方式(诱器法和点喷法)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柑桔大实蝇诱杀剂筛选、诱杀方式改进以及成虫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哈密瓜为试材,采用甲基丁香酚(ME)、诱蝇酮(CUE)诱杀雄性成虫和蛋白饵剂假丝酵母丸(TY)、铵盐类合成饵剂醋酸铵(AA)诱杀雄、雌两性成虫的方法,开展了海南反季节大棚哈密瓜园实蝇害虫种群动态与综合防治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哈密瓜园实蝇种类主要有5种,即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南亚果实蝇B.tau(Walker)、橘小实蝇B.dorsalis(Hendel)、辣椒果实蝇B.latifrons(Hendel)和普通果实蝇B.caudata(Fabricius);其中,瓜实蝇和南亚果实蝇是哈密瓜园的主要害虫,其优势度指数(D)分别为0.6675与0.2884;冬春茬害虫的种群发生高峰大致出现在5月中下旬。试验表明,铵盐类合成饵剂醋酸铵对瓜实蝇雌虫和南亚果实蝇雌雄虫具有明显的诱捕能力,采用大量诱捕大棚内雌雄两性成虫的诱杀技术与及时处理被害瓜等农业措施相结合方法,综合防治冬春茬哈密瓜实蝇害虫效果显著,在不套袋的情况下被害瓜率与对照瓜园相比下降了22.28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