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南园艺》2003,31(2)
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最近研制成功 6CM 6E型茶叶微波杀青干燥机 ,并投入生产试验。该机应用微波技术取代传统的热传导加热杀青和干燥方法 ,杀青时间短 ,受热均匀 ,能较好地保证茶叶自然舒展 ,外形美观。所制成的绿茶水分含量有所降低 ,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含量增加 ,色泽更加翠绿 ,香气怡人 ,提高了茶叶的品质。茶叶微波杀青干燥机投入生产实验  相似文献   

2.
梨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果肉质地和香气是梨果实重要的经济性状,针对梨果肉质地和香气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多,且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围绕梨果肉质地和香气研究进行了概述,重点对软肉型梨、脆肉型梨果肉质地和香气形成机制,以及对影响梨果肉质地和香气形成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展望了果肉质地与香气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梨果肉质地评价研究、果实香气研究和培育不同香型梨果新种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摘要:香气成分是评价甜瓜果实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形成不仅与品种类型有关,也受到了外界因 素的影响,相关机理非常复杂。为了促进高品质甜瓜产业的发展及甜瓜香气品质的改良,综述了甜瓜果 实含有的香气成分及其合成机理,总结了果实成熟度、呼吸类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施肥和土壤盐分 对甜瓜果实香气形成的影响,并且展望了盐胁迫对香气合成的影响机理研究将进一步成为甜瓜果实香气 合成机理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桃果实香气物质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席万鹏  郁松林  周志钦 《园艺学报》2013,40(9):1679-1684
 介绍了桃果实香气物质组成、特征香气成分及其香味特点,综述了桃果实香气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影响桃果实香气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和乙烯对香气物质合成的调控作用,提出了未来桃果实香气研究应开展的工作与方法,旨在为进一步开展本领域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不同时间和温度热水处理茶树鲜叶,使茶叶中咖啡碱含量减少43.3%~65.8%的同时,也造成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大量损失。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各种生化成分损失越大。同时,热水处理后,干茶颜色、香气、滋味都明显变差,茶叶感官品质明显下降,不适宜北方低咖啡碱绿茶加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果实香气是杏果实内在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该文介绍了杏果实香气物质的检测方法,香气物质种类与组成,以及主要特征香气物质;综述了杏果实香气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与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杏果实香气品质改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陕西商洛茶区地处秦岭腹地,为我国茶区的最北缘。商洛茶叶品质优良,芽叶肥壮,水浸出物丰富,特别是影响香气和滋味的芳香物质、氨基酸等含量高,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适中。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商洛茶叶"色绿、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且富含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的独特品质。1商洛茶区现状商洛六县一区均为深度贫困县区,而茶叶产业是商洛市具有特色优势的朝阳产业,也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截至2017年,  相似文献   

8.
永川秀芽简称“川秀”,产于重庆市永川,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创制,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属新创名茶,属绿茶类。永川秀芽的品质特点为:外形紧细圆直,色泽绿润有毫,汤色清澈绿亮,香气鲜嫩高长,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相似文献   

9.
半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半高丛越橘品种北陆、圣云和北蓝为材料,研究了半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半高丛越橘以醇类、酯类、萜类和酮类物质为主。共检测出3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北陆检测出16种,圣云17种,北蓝23种。2-甲基丁酸乙酯和β-芳樟醇是半高丛越橘的特征香气,构成了半高丛越橘特有的香气,同时乙酸丁酯、2-丁酮、D-柠檬酸为北陆的特征香气,丁酸乙酯、2-丁酮为圣云的特征香气,丁酸乙酯、乙酸己酯、己醛为北蓝的特征香气成分,品种间特征香气的差异形成了半高丛越橘品种间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10.
大埔县是广东省著名产茶县之一,至2013年底,全县茶园面积保有量为7 600 hm2。茶叶是大埔县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主产青茶。文章以大埔县主要栽培品种为例,阐述8个栽培因素对青茶香气和滋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茶树新品种金牡丹"是茶叶研究所安溪铁观音和黄金桂杂交后代鉴定筛选获得,属灌木型,中叶类,芽叶紫绿色,杂种优势强,制乌龙茶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酷似铁观音。  相似文献   

12.
葡萄香气物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气是衡量葡萄和葡萄酒品质的重要指标。葡萄果实及葡萄酒香气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烯类化合物、降异戊二烯衍生物、芳香族化合物、挥发性脂肪族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吡嗪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含量、性质及相互之间的平衡,对葡萄及葡萄酒的香气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综述了几种常见香气物质在葡萄及葡萄酒中的特点和含量,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综述了各种因素(品种、栽培技术、环境条件等)对葡萄果实的香气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影响,认为干燥的砂质土壤,适当的曝光,冷凉的气候,生长势弱的砧木等更有利于香气物质的形成,同时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和目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日本对阿鲁斯(Earl’sFavourite)等厚皮甜瓜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研究表明,它涉及90多种香气成分;乙酸乙酯约占香气总量的50%~60%;乙酸酯类,特别是乙酸乙酯在甜瓜的香气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另外还发现香气与甜瓜品种的果实呼吸特性及乙烯释放时期有关。  相似文献   

14.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8.6℃,年降雨量1 800~2 000 mm,境内海拔高低悬殊较大,且有温度垂直变化大、小气候突出的特点,是福建省乌龙茶主产区之一.原来种植的毛蟹等色种茶制出的乌龙茶茶叶香气不足、品质相对较差,价格不高,生产效益低,已不能适应当今乌龙茶市场需求.为提高毛蟹品种茶叶市场竞争力,提供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茶叶综合效益,笔者与德化美湖九龙茶叶专业合作社进行毛蟹品种改制红茶的试验,初制的九龙红茶,红汤红叶,毫显香高,滋味醇厚鲜爽,市场畅销,经济效益成倍提高.现将九龙红茶初制加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日本关于厚皮甜瓜若干品种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日本对阿鲁斯(Earl's Favourite)等厚皮甜瓜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研究表明,它涉及90多种香气成分,乙酸乙酯约占香气总量的50%-60%,乙酸酯类,特别是乙酸乙酯在甜瓜的香气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另外还发现香气与甜瓜品种的果实呼吸特性及乙烯释放时期有关。  相似文献   

16.
问亚琴  崔婧  潘秋红 《园艺学报》2012,39(9):1679-1686
 萜烯是构成葡萄果实品种香气的重要成分,主要以游离态和糖苷键合态形式存在。通常糖苷键合态萜烯的含量远远高于游离态,是构成葡萄酒香气的重要前体物质。对葡萄果实中糖苷键合态萜烯物质的组成、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催化糖苷键合态萜烯形成的糖基转移酶等的研究进展以及糖苷键合态香气物质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果实香气合成与遗传控制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香气作为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化学分析仪器和手段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香气研究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果实香气研究经历了香气组分分析、特征香气鉴定、香气生物合成途径分析及香气的遗传控制和改良等发展阶段。描述了果实香气的主要组成成分(醇类、酯类、醛类、酚类、萜类),对一些代表性水果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介绍了与果实香气合成密切相关的脂肪酸途径、氨基酸途径,萜类合成途径以及关键酶的研究进展,展示了最近果实香气成分的遗传控制和转基因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开展桃果实香气性状遗传控制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水果香气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果的香气成分是果实品质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综述水果香气物质研究进展的各方面,包括香气物质的感官分类、香气物质与果实品质的关系、常见水果特征香气成分及其测定方法、香气物质生物合成过程及相关酶的生理功能等,并对今后水果香气成分的研究目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葡萄酒的香气是造成酒复杂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评价酒质优劣的关键性指标,葡萄酒香气分析是提高和控制葡萄酒质量的重要手段。现对葡萄酒香气成分的来源、不同品种葡萄酒香气成分研究结果以及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葡萄酒香气成分研究的方向,以促进葡萄酒香气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朱峰山 《西南园艺》2002,30(3):41-41
家庭可以自制茉莉花茶。采花的时间在下午 6时以后为宜 ,因为此时花蕾刚开始放香 ,香气最浓。制茶前先将相当于茉莉花 5倍重量的茶叶 ,放在铁锅内用微火加热至 60~ 70℃拌炒 ,使茶叶干燥 ,但不能炒焦。然后取出 ,晾至比气温高 2~ 3℃ ,即可窨茶。具体方法 :将采摘的花与加工后的茶叶充分拌和 ,放在用作食品包装的塑料袋中 (不必扎口 ) ,让其自然地完成茉莉吐香和茶叶吸香的过程 ,约 2 0h(小时 )后 ,茉莉花变为褐色时 ,将花和茶从袋中倒出 ,捡出花朵 ,即成茉莉花茶。这种方法只能少量窨制 ,因其含水分较重 ,须及时饮用 ,不能长期存放。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