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奶牛线性外貌评分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线性外貌鉴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奶牛外貌评定技术。现将评分方法简明介绍如下。一、什么是奶牛线性外貌评分法线性评分法是根据奶牛的生物学特点进行的功能型外貌评分法。它将那些在经济上和生产性能上有重要作用并可通过遗传改进的外貌性状,用直线度量各性状表现的全过程,最后根据被评定奶牛各性状的实际表现状况进行评点给分。  相似文献   

2.
后备牛阶段是奶牛生长的重要阶段,后备牛的培育对奶牛的体型、粗饲料的采食能力、成年奶牛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该阶段没有直接经济收入,后备牛的培育往往被忽视,通过日粮营养水平的调控培育出优质后备奶牛是维持奶牛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日粮能量水平对后备奶牛生产性能、瘤胃上皮发育及微生物发酵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报道进行综述,旨在为系统了解日粮能量水平的营养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后备奶牛健康生长对其未来生产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调研结果表明,呼吸系统疾病和营养代谢疾病是导致后备奶牛发病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46.0%和38.4%.而后备奶牛中发病最多的为哺乳犊牛,占比达51.4%.目前,哺乳犊牛发病率正在逐年降低,从2015年的43.3%降至2019年的25.4%.此外调研发现,造成后备奶牛被动淘...  相似文献   

4.
后备牛时期是奶牛养殖的关键阶段,后备牛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对于奶牛的一生都至关重要,优秀的后备奶牛培育离不开科学、专业的技术支撑.现代后备奶牛培育技术上开始不断呈现标准化以及科技化的特点,要牢牢抓住后备牛培育技术推广这一关键点,健全后备奶牛培育科技推广体系,推进后备奶牛的科学培育,充分发挥技术在提高后备奶牛培育水平和相关研...  相似文献   

5.
4 选育与繁殖 4.1 后备母牛选择 4.1.1 按系谱选择 奶牛系谱是牛群管理的基础资料,它包括奶牛编号、出生日期、生长发育记录、繁殖记录、生产性能记录等.  相似文献   

6.
奶牛的体型评定是奶牛育种最早采用的手段之一。具有标准体型的奶牛因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和可观的商业利润备受人们所重视,从而也推动了奶牛体型评定方法的发展。奶牛的体型评定技术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传统的经验评定、部位评定、记述式评定和现代的体型线性评定。l传统的经验体型评定欧洲上个世纪首先对娟栅牛进行体型评定,荷兰弗里生从1903年起进行体型评分。早期的体型评定方法是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渐发展形成的。此时人们已注意到奶牛体型各部位间、部位和整体间以及体型性状与…  相似文献   

7.
奶牛精饲料品质优劣直接关系到日粮的营养水平,而奶牛日粮营养品质对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鲜乳品质等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用于评定奶牛精饲料和日粮品质及日粮营养平衡度技术的方法还较少。针对于此,本文介绍了奶牛精饲料品质、日粮营养平衡度和营养品质评定的新方法,并对新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建立规范的全国公牛后裔测定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奶牛育种的关键是培育优秀的种公牛,而选择优秀种公牛的基础是能够建立完善的公牛后裔测定体系。目前我国只有少量的公牛在进行后裔测定,而且测定奶牛场数量少,后裔种群数量少,各公牛站各自评定公牛,没有进行国家层面的统一后测与评定。所以只有建立国家层面的后裔测定系统,各自分工,各地奶协完成系谱资料登记与外貌登记,各公牛站完成后备公牛试配,DHI中心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国奶业协会收集各组织的数据并运算,共同进行全国公牛的评定。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推进我国奶牛良种化建设的进程,确保我国奶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对奶牛群体进行遗传改良,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有效技术措施。本文介绍了DHI技术在山西的发展状况、实际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推广新技术和科学饲养,改进牛场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数量性状与产奶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乳房数量性状与产奶量的相关分析王杏龙,杨章平,徐允令(江苏农学院牧医系扬州225001)前言现代奶牛育种主要从生产性能和体型两方面进行评定。过去对奶牛的体型评定采用描述比较的体型评定方法,由于该方法带有抽象的主观性并与实际有很大距离。因此,近几年...  相似文献   

11.
后备乳牛是奶牛从新生到生产前的统称.包括犊牛、育成牛、初孕牛三个生长发育阶段。由于这些阶段生长发育快速,因此培育正确与否对成奶牛的体型形成,采食粗饲料的能力,以及产奶和繁育性能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可见后备奶牛的科学饲养极为重要。下面我们就针对后备牛的三个生长发育阶段的饲养要点进行分述。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试点实施奶牛良种补贴项目以来,不仅奶牛良种覆盖率和生产性能得到提高,我国奶牛遗传评定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我国奶牛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奶牛种业迈入现代种业行列。本文就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10年来,我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奶牛育种技术的发展对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13.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奶牛极易发生热应激反应,并造成减产。热应激引起奶牛生理生化、免疫反应和代谢失调,从而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包括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繁殖性能,给奶牛业夏季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现有文献,对评定奶牛热应激的标准、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奶牛耐热性能的评定指标以及耐热性奶牛品种培育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探讨从遗传角度提高奶牛的抗热应激能力,为减少夏季奶业损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后备乳牛是奶牛从新生到生产前的统称,包括犊牛、育成牛、初孕牛三个生长发育阶段。由于这些阶段生长发育快速,因此培育正确与否对成奶牛的体型形成,采食粗饲料的能力,以及产奶和繁育性能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可见后备奶牛的科学饲养极为重要。下面我们就针对后备牛  相似文献   

15.
犊牛、后备牛是高产奶牛的基础,后备牛阶段的生长发育对奶牛的整个一生都至关重要.对奶牛后备牛阶段的生理特点、营养物质需要、合理的配种和分娩年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后备奶牛生长发育的群体评定和个体评定方法以及一些饲养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7.
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DHI奶牛生产测定技术的概念和测定的意义,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指出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是牛场管理的有效工具,它为奶牛的饲养管理、繁殖管理和育种管理提供了可度量的标尺,为牛场管理工作的改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简称DHI,其含义是奶牛群改良,是一整套完整的生产记录和管理体系;是一个实实在在,通过度量和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通过个体产奶牛的数据测定和牛群的基础资料分析,了解现有牛群和个体牛遗传进展、产奶水平、乳成分、乳房炎、繁殖等情况,从而对个体牛和牛群的生产性能和遗传性能进行综合的评定,找出奶牛育种和生产管理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后备奶牛的生长和健康水平对其成年后的生产性能有重要影响,关乎着牧场的未来发展。本文对比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后备奶牛的生长、繁育以及疾病管理的异同,分析表明我国后备奶牛整体生长及健康状况良好:犊牛的初生重适中,平均为37.8kg;哺乳犊牛平均日增重较高,位居主要奶业国家前列;哺乳犊牛发病率为25.4%,总淘汰率为10.8%,同样低于美国、英国等国家;而我国后备奶牛初配时间平均为13.8月龄,初产时间为23.5月龄,早于美国、德国、荷兰、伊朗等国家。上述研究说明,目前我国规模化牧场后备奶牛饲养管理水平较高,总体达到奶业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6,(5):131-135
后备奶牛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其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年奶牛的生长和生产。在生产实践中正确认识其生长发育规律,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后备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生长发育特点,综述了荷斯坦后备奶牛在体重和体尺方面的生长发育规律,为今后后备奶牛的科学饲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