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熟地首乌汤治马骡肺风毛燥肺为娇脏,易受六淫之侵,既怕热,又怕寒。在临床所见的肺风毛燥,多是由于长期劳役过度,奔走过急,用力过猛,损及肺经;或由于饲管不善,致虚肺、脾、肾三经。 1.主证:毛焦肷吊,神精倦怠,耳耷头低,食欲不振,时有喘咳,动则易汗,兼  相似文献   

2.
<正>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渐渐转凉,温差逐渐变大。对于家禽养殖体质保健,应该随季节而变化,与暑季有所不同。暑季多湿热,秋季反而燥凉。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秋季的主要特征。传统中医认为,秋气主大气降敛,万物收藏之机,天地间的大气逐渐收敛下沉。所以秋风萧瑟,树叶凋落,发黄变暗,汁液内敛,枝节干枯,这是其肃杀的本质。禽类与植物的变化一样,开始适应气候转变,储备能量,增强体质,而做好季节  相似文献   

3.
正戒吃油腻、煎炸的食物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戒吃过燥的食物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  相似文献   

4.
秋季多以燥气为主,秋应于肺,肺喜润而恶燥,易被燥邪所伤。蜂蜜具有养阴润燥、润肺补虚、润肠通便、解药毒等功效,对秋季肺燥咳嗽、干咳不止、口干、咽喉疼痛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相似文献   

5.
肺为娇脏、易受六淫之侵,既怕热,又怕寒.在临床所见的肺风毛燥,多是由于长期劳役过度,奔走过度,用力过猛,损及肺经;或由于饲养管理不善,致虚肺、脾、肾三经.  相似文献   

6.
啌嗽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症,对家畜健康危害甚大。今据多年临床实践,就诊治该症谈一些体验,供初学者临床参考。 (一)外感啌嗽要分寒、热、燥肺居高位,为五脏之华盖;开窍于鼻,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不耐寒热,有娇脏之称。故一旦遭受外邪侵袭,不论邪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肺卫则首当其冲,致使肺气壅  相似文献   

7.
<正>入秋后,天气逐渐变得干燥,且昼热夜凉,气候多变,稍有不慎,就容易伤风感冒、肠胃不适,谓"多事之秋"。由于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并诱发其他病症。这个时候,如果不顺应节气做好饮食起居的调养,潜在的疾病隐患就会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并使人体抵抗力减弱,对顺利过冬造成不良影响。秋季养生,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充足睡眠:睡眠应做到早睡早起,睡眠时头向西卧为好。深秋时节气候较寒冷,不宜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大睡,要养成  相似文献   

8.
鼻衄即鼻腔出血,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多由肺、胃、肝、肾病变所引起。因鼻为肺窍,故鼻衄多见于肺的病变,患者除鼻衄外,常有鼻腔气热,口干咳嗽;或有鼻燥,口臭、口渴欲饮;或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或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秋季气候干燥,是鼻出血的多发时节,常食蜜膏,可有效防止鼻出血。  相似文献   

9.
<正>疾病的发生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外感,包括风、寒、暑、湿、燥、热(火),也就是所谓的六淫。,二是内伤,包括喜、怒、哀、思、悲、恐、惊,也就是七情。而对于家禽而言,引起疾病的只有外感,而又多集中于风、寒、湿和燥。临床上常见的,治疗也比较棘手的疾病有腺胃炎、滑液囊支原体以及输卵管炎。从中医辨证角度来看,腺胃炎属于脾胃病,滑液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不同季节猪舍环境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的变化规律,试验于2017年3,6,9,12月份分别对中国农业大学丰宁实验站规模化商品猪场空怀妊娠舍与生长育肥舍内温度、湿度和CO2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空怀妊娠舍和生长育肥舍中温度、湿度与CO2浓度呈明显季节性变化,秋季空怀妊娠舍温度最高(为24.2℃),冬季最低(为16.7℃),春季和夏季分别为18.7℃和23.0℃;秋季生长育肥舍温度最高(为21.9℃),冬季最低(为13.6℃)。空怀妊娠舍内湿度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空怀妊娠舍内CO2浓度春、冬季极显著高于夏、秋季(P0.01)。一天不同时间段舍内温度呈规律性变动,为先升高后降低,而春、秋季畜舍内相对湿度先降低后升高。空怀妊娠舍内湿度与CO2浓度高度相关(P0.05或P0.01)。空怀妊娠舍秋季的温热环境指数为72.0,可加大通风量和通风频率以改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秋收后施肥对翌年环湖寒生羊茅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2019年以5龄环湖寒生羊茅为试验材料,对比秋季施肥和春季施肥下环湖寒生羊茅的饲草和种子生产性能及肥料利用效率。试验设置0(N0)和60(N60) kg·hm-2 2个施氮水平,0(P0)、60(P60)、75(P75)和90(P90) kg·hm-2 4个施磷水平,共计8个处理组合。测定株高、茎粗、生殖枝数、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秋季和春季施氮肥均可提高环湖寒生羊茅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增幅分别在62.79%和12.58%以上。但秋季施肥具有刺激生殖枝数进而保持种子生产的优势,春季施肥有促进饲草生产的优势。秋季施氮较春季提升种子产量的增幅为37.38%~73.99%。春季施氮较秋季提升地上生物量的增幅为6.47%~51.19%。2)氮肥是促进5龄环湖寒生羊茅生产性能的主要肥料。施氮对株高、生殖枝数、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的提升幅度分别为20.24%、19.10%、1...  相似文献   

12.
特克塞尔、无角陶赛特肉用羊与小尾寒羊杂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120只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原种肉羊场从山东引进的小尾寒羊作母本,以该场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特克塞尔和无角陶赛特肉用种羊为父本,随机分成特寒、陶寒和小尾寒羊3组。试验采用全舍饲饲养方式,经过2年时间的饲养试验,测定杂交一代羊的体重、体尺和母羊繁殖性能。结果表明,特寒杂一代羊12月龄体重比小尾寒羊提高17.22%~19.51%(P<0.01),陶寒杂一代羊比小尾寒羊提高15.65%~19.35%(P<0.01)。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病是一类疾病,不是一种疾病,涉及范围广泛,可发生于各系统、器官、组织,甚至不同的细胞。1中医学对恶性肿瘤病因病理的认识引起肿瘤的因素较为复杂,但不外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中医学认为外因为外邪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所侵和饮食不当(饮食不节,饮食偏、嗜,饮食不洁,饮食有害);内因为情志或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失常和脏腑虚亏(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七恒之府:脑、髓、骨、脉、女子胞、胆等精、气、血和精液虚亏)。中医学认为肿瘤病理改变主要为:气滞血瘀、热毒内结、…  相似文献   

14.
牛感冒俗称伤风,是以上呼吸道黏膜炎性变化为主的急性全身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普通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风邪为发病的主要原因,其病理总由肺卫首先受邪,因肺主皮毛、风、暑、湿、燥、寒侵袭皮毛而入,俗云:“疏忽麻痹不注意,万病皆由感冒起”。但因畜体反应的不同,病邪的兼挟有别而传变各异,故在具体的治法上亦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5.
猪高热病是多种病原共同参与后再继发性感染的一种疾病。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流感,猪蓝耳病,非典型性猪瘟、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炎、猪弓形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多种病原疫病发生、流行,多与气候的异常变化密切相关。风、寒、暑、湿、热、燥为六气,其中:风为春季主气,暑、热为夏季主气,湿为长夏(雨水偏多时)主气,燥为秋季主气,寒为冬季主气。预测气候变化,预先搞好必要的疫病防范工作,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雷山县羊绦虫、肺丝虫、肝片吸虫、捻转血矛线虫4种主要蠕虫的感染情况,为相关寄生虫病防治提供参考,2019年对万城屠宰场中来自雷山县境内的羊采用解剖观察、粪便检查及粪便恒温培养后再检查、血清学ELISA检测方法进行调查。结果:(1)4种寄生虫在全县羊群中常年均有感染,绦虫、肺丝虫、肝片吸虫、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分别为:45.11%、31.47%、27.27%、18.18%。绦虫感染率最高,与其他3种虫体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2)乡镇间和乡镇内4种寄生虫总体感染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规模场和散养户感染率比较,散养户感染率较高,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其中:散养户的单一感染率和混合感染率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散养户混合感染较严重。规模场和散养户的单一感染率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规模场单一感染较严重。结论:绦虫、肺丝虫、肝片吸虫、捻转血矛线虫在雷山县养殖羊群中感染率均较高,其中散养户的感染率显著高于规模场;4种寄生虫呈混合感染的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以小尾寒羊、湖羊、湖寒杂交羊为实验素材,以FecB基因为候选基因,探讨多胎基因在3种羊群体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尾寒羊、湖羊、湖寒杂交羊FecB基因均有BB、B+、++三个基因型,其中小尾寒羊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7(70)、0.30(44)、0.23(34),湖羊的分别为0.71(117)、0.23(37)、0.06(10),湖寒杂交羊的分别为0.28(70)、0.63(156)、0.08(20);经测序发现,在746 bp处发生A→G的突变。通过对FecB的检测,为下一步湖寒杂交后代母羊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 为适应蚕桑生产的飞速发展,1990年秋季我场从陕西省蚕桑研究所首次引进陕蚕三号杂交原种试繁普种,并获得成功。陕蚕三号原种是中·中和日·日四元杂交组合。中系由122、795正反交组成,正交为陕三5(122×795),反交为陕三7(795×122);日系由226、796正反交组成,正交为陕三6(226×796),反交为陕三8(796×226)。其中陕三7为限性品种,即壮蚕雌蚕为普斑,雄蚕为姬蚕。今秋我场引进试繁的是陕蚕三号的陕三7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了解河北北部山区春、秋季节不同建筑类型奶牛舍的空气质量,试验选取该地区3种有代表性建筑类型的奶牛舍,对春、秋季节奶牛舍内、外空气中CO_2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春、秋季节3种建筑类型奶牛舍内的CO_2含量排序为:有窗密闭式(舍2)半开放式(舍3)无窗密闭式(舍1),其中在春季早、晚和秋季晚有窗密闭舍舍内0.6,1.2 m处CO_2含量均超出国家标准。舍内不同空间高度处的CO_2含量表现为上低下高的分布规律,春、秋季节各舍晚上不同高度处的CO_2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建筑类型奶牛舍内空气中的CO_2含量均高于舍外,而舍外运动场与场中CO_2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黄芩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性寒、味苦,归肺、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黄芩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