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养殖过程中,饲料、疾病、免疫、环境等因素均会影响到肠道健康,给养鸡生产带来很大损失。维持肠道健康是获取养殖效益的基础。维持肠道健康的前提条件是完整的肠黏膜上皮细胞及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而肠黏膜上皮细胞又是肠道绒毛的基本组成单位,因此保护肠道绒毛健康尤为重要。1造成肠道损伤的因素能够给鸡体肠道造成损伤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饲料原料中的大豆抗原蛋白或油脂氧化;外毒素(霉菌毒素)或内毒素侵害;寄生虫尤其是球虫的破坏;病  相似文献   

2.
肉种鸡饲养过程中面临多种应激,每个环节处理不好都有可能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通过肉种鸡健康养殖模式的建立,可以有效规避养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更深层次挖掘优秀品种肉种鸡的生产性能。本文主要从肠道健康、体重控制、免疫监测等方面介绍公司近年来在AA肉种鸡饲养过程中总结的一些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种鸡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扩大,种鸡的健康程度直接决定养殖场的生产成绩与效益,生产管理必须关注养殖中的每个环节和关键技术的现场分析,接收到种鸡发出的信号,做到早发现、治未病、强体质及促高产,推广科学养殖理念,确保种鸡的健康,提高生产成绩与质量。笔者结合多年的现场经验浅谈种鸡生产关键指标分析对种鸡生产的指导作用。1关键生产指标数据变化分析现代的种鸡养殖管理,关键是要做到"数字化"  相似文献   

4.
<正>肉用种鸡的科学饲养,是实现肉鸡养殖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充足的肉鸡种蛋供给,同样也是肉鸡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肉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鸡群的生产性能、种蛋质量以及肉种鸡的使用时间等等。在肉种鸡的养殖过程中,合理控制鸡群体重是最为关键的一项举措,利用合理限饲等方法,可对肉种鸡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1肉用种鸡的生理特征以及要求肉种鸡的育成阶段,通常是在种鸡的7~22周龄,也就是当肉种鸡从育雏舍转出后,  相似文献   

5.
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BCAA)在家禽生长、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涉及器官发育、免疫反应、肌肉蛋白周转和基因调控等关键过程。然而,单一BCAA的过量、缺乏或比例失衡均会影响家禽蛋白质合成和肠道健康,因此保持BCAA比例的平衡对于家禽的生产性能至关重要。尽管NRC(1994)提供了肉鸡、蛋鸡和种鸡的BCAA推荐量,但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以及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的家禽对BCAA的需求存在差异。同时,鉴于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禁用及养殖端所面临的多种疾病的挑战,也需要重新评估家禽对BCAA的推荐摄取水平。另外,BCAA在维持肠道完整性、调控肠道微生物组成以及提高机体蛋白周转效率的作用机理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本综述在阐述BCAA在家禽中的营养生理作用以及其对生产和健康的基础上,推荐了不同饲养条件下不同肉鸡品种(肉鸡、蛋鸡和种鸡)BCAA需要量,以期为家禽低蛋白日粮BCAA推荐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肉种鸡养殖是我国家禽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保证肉种鸡的质量就离不开优秀的养殖管理技术,而优秀的肉种鸡养殖管理技术是肉种鸡养殖产业发展的基础所在。肉种鸡养殖过程中机体的健康状态决定生产性能,对后期的产蛋性能发挥以及产蛋年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围绕着肉种鸡,对其养殖管理技术做出分析探讨,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7.
<正>在种鸡的肠道内含有大量的菌和多种激素,负责对养分进行消化、吸收和代谢,肠道也是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机体一半以上的免疫力来自肠道。因此,肠道的健康健全,直接影响到饲料的转化率以及种鸡整体健康和生产性能发挥,而且对养殖业而言,最大的成本正是来自于饲料。所以对管理者而言,做好肉种鸡育雏期的肠道管理极为重要,这对于整批鸡而言,意义都极为重大。1肠道管理的意义早在种鸡的胚胎时期,肠道就已经开始发育,  相似文献   

8.
马建涛 《猪业科学》2023,40(12):38-40
<正>猪肠道健康一直是畜牧业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维持猪群的生长性能、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在现代养殖业中,生长速度和养殖密度的增加,以及饲养环境的变化,都对猪的肠道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生物发酵饲料,作为一种潜在的营养策略,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肉种鸡是我国家禽养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肉种鸡养殖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对于肉鸡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肉种鸡养殖管理技术的提高主要可以通过合理控制养殖环境条件,其中包括养殖环境的光照条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肉种鸡养殖完善的设备设施等.本文将对肉种鸡规模化养殖中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介绍,旨在为肉种鸡的健康养殖以...  相似文献   

10.
沙门氏菌感染是肉鸡养殖中一种常见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导致肉鸡采食量下降以及肠道健康问题,同时沙门氏菌可以通过种鸡的生殖系统进行垂直传播,影响种蛋中鸡胚胎的生长发育,降低了雏鸡的生产性能。下文将对肉鸡养殖中沙门氏菌感染的基本情况,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措施以及相关的防治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肉鸡的健康养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种鸡是专门用来生产下一代仔鸡的专用鸡,要注意选择遗传基因好,健康无病,种用性能好的种鸡,这些对于成功培育种鸡来说非常重要,但是要提高种鸡的产蛋率,提高种蛋的质量,从而提供更多品质优良的雏鸡需要加强种鸡的饲养管理。其中包括做好鸡场和鸡舍环境的控制工作,给种鸡提供一个舒适的养殖环境,对种鸡进行分阶段饲养,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维持鸡群高产性能,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年,健康养殖已成为家禽业关注的热点,维护家禽肠道健康对于进行健康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维持家禽肠道健康的关键因素:肠道系统的早期发育,有益微生物在肠道的早期定植,肠道菌群平衡的调节,指出开发以小肽和源于家禽肠道有益菌为主的家禽肠道保护剂在维护家禽肠道健康、进行健康养殖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3.
焦洪超  刘慧  林海 《动物营养学报》2022,(10):6213-6219
通过在低蛋白质饲粮中补充合成氨基酸,是解决当前养殖生产中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和降低饲料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健全的肠道功能在维持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动物肠道需要一定水平的营养物质来维持肠黏膜的生长以及发挥肠道功能,饲粮蛋白质水平对于肠道结构、消化吸收及免疫功能等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综述了低蛋白质饲粮对家禽肠道健康、肠道形态及屏障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低蛋白质饲粮及相关技术在肠道功能研究和家禽生产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肉种鸡生产中,通常会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食欲不良,肠道出现不适,从而导致种鸡采食时间延长,影响种鸡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1影响肉种鸡采食时间的因素1.1疫病鸡群一旦发生疫病如AI、ND、ILT、IB、IBD、FP、MG、霉菌病、球虫病或其它寄生虫病或肠道疾病等,种鸡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采食时间延长。1.2饲料质量下降在饲料配制过程中,只重视其营养特性,即配制的饲料能满足家禽的营养需要,而忽视了它的饲养特性。在配制饲料时不考虑  相似文献   

15.
<正>首先是苗鸡数量与苗鸡价格,这是肉鸡养殖利润的根本。父母代种鸡饲养者在经历了苗鸡价格的高峰和低谷后,种鸡数量达到一个平衡,尽管按照很多同仁的预测父母代种鸡还是比较过剩的,但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带动消费也有所增长,估计会维持种  相似文献   

16.
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作为一种新型饲用益生菌,能够促进肠道健康和营养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从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肉禽养殖是我国畜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促进肉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生产效益和无抗绿色养殖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凝结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益生...  相似文献   

17.
种鸡通常指养鸡场中专门用于生产仔鸡的鸡,种鸡代表着一个种鸡场的繁殖能力,若种鸡发生疾病或生产性能下降,会直接导致后代鸡的品质下降,所以种鸡的健康状况事关重大。种鸡脱毛是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本文将对种鸡脱毛的原因及常见的预防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促进养鸡场种鸡的科学养殖。  相似文献   

18.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定植于动物肠道或生殖系统内,具有提高消化酶活性、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及调节宿主黏膜与免疫系统等功能。益生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是实施健康养殖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增强畜禽抵抗力及抗生素替代方面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对益生菌在家禽生产中对肠道微生态调节的调控机制及其对家禽生产性能、疾病防治及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进一步了解益生菌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肠道内短链脂肪酸(SCFAs)是后肠道微生物发酵的主要产物,也是肠道微生物和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信号分子,参与宿主多种生理代谢过程,如维持肠道稳态和健康、参与脂肪组织和肝脏中糖脂代谢、调控宿主能量稳态等。文章对SCFAs形成转运过程、生理功能以及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利用SCFAs和促进肉鸡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低聚木糖(XOS)作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及宿主免疫机能,进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本文就XOS的结构和功能、对肠道屏障的影响及其在动物生产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XOS在动物健康养殖中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