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 ,主要栽培于江南。为了扩大梅的栽培范围 ,该试验通过栽培手段 ,进行了提高梅花抗寒性的探索性试验。试验采用高位嫁接技术 ,在北京选择多年生的山杏作为砧木 ,采用几个较抗寒的垂枝梅品种‘残雪’、‘单粉垂枝’、‘双碧垂枝’、‘骨红垂枝’、‘粉皮垂枝’、‘锦红垂枝’进行嫁接栽培。结果发现 ,高达 2m处的气温 ,明显高于低处 ,有利于抗寒越冬。采用抗寒砧木 ,进行高位嫁接 ,有助于提高抗寒性。  相似文献   

2.
以能在北京地区露地越冬的梅花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5个品种群中的7个梅花品种‘大宫粉’、‘淡桃粉’、‘人面桃花’、‘三轮玉蝶’、‘小绿萼’、‘美人’梅、‘小白杏’梅为试验材料,进行非常规时间嫁接繁殖并进行容器栽培。探讨梅花园林工程用苗的快速和标准化的培育方法,初步建立抗寒梅花工程用苗的容器栽培快繁体系,为梅花的产业化发展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3.
抗寒杂种梅花和"类梅花"品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次提出“抗寒杂种梅花”和“抗寒类梅花”品种的名称与概念,并简介了8个抗寒品种。其中‘送春’、‘燕杏’、‘小杏’、‘大羽杏’等4个属于杏梅种系;‘美人’梅属樱李梅种系。以上5个品种属抗寒杂种梅花。另有‘陕梅’杏,属杏种;‘辽梅’山杏、‘熊岳红’山杏、‘北绿萼’山杏等3个品种,属抗寒“类梅花。  相似文献   

4.
抗寒杂种梅花和“类梅花”品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首次提出“抗寒杂种梅花”和“抗寒类梅花”品种的名称与概念,并简介了8个抗寒品种.其中‘送春’、‘燕杏’、‘小杏’、‘大羽杏’等4个属于杏梅种系;‘美人’梅属樱李梅种系.以上5个品种属抗寒杂种梅花.另有‘陕梅’杏,属杏种;‘辽梅’山杏、‘熊岳红’山杏、‘北绿萼’山杏等3个品种,属抗寒“类梅花”  相似文献   

5.
梅花品种抗寒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电导法和生长法测定了梅花38个主要代表品种的抗寒性,并对梅花的系统、类、型的抗寒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杏梅系统比真梅系统抗寒,真梅系统的直脚梅类和垂枝梅类比龙游梅类抗寒。在直脚梅类的六个型中,玉蝶型和绿萼型抗寒性较强,朱砂型抗寒弱。垂枝梅类的‘骨红垂枝’同直脚梅类的朱砂型抗寒性相似。对梅花品种抗寒性的季节性变化、同型及同品种在不同栽培地区的差异及其枝条脱水等也进行了一些讨论。提出了在北京地区引种栽培梅花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采用形态测量法,利用2009年3月北京中山公园‘丰后’和‘中山杏’梅花芽的物候观测数据,建立了12个梅花花期预报模型,经回报检验,效果良好,可用于北京地区梅花的花期预报。  相似文献   

7.
NaCl胁迫对梅花和山桃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盐胁迫对梅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在指导盐碱地条件下梅花育苗生产及盐碱地区耐盐植物筛选时的重要意义。以梅花种子作为梅花耐盐性初步研究试验材料,同时以常用作梅花嫁接繁殖砧木的山桃种子作对照,设置NaCl含量分别为0.0%、0.2%、0.4%、0.6%、0.8%、1.0%6个浓度水平的盐胁迫处理,研究其萌发过程中发芽率、丙二醛(MDA)含量、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梅花及山桃种子的发芽率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2)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种子MDA含量增加;SOD、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略有增加;NaCl胁迫浓度越高,种子所受到的伤害越深。3)研究发现,‘丰后’梅种子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且‘丰后’梅种子较山桃的耐盐性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具体阐述了盆栽‘美人’梅的栽培过程和催花技术。对嫁接的地栽‘美人’梅进行盆栽,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标准化栽培管理,培育出长势良好、树姿优美、观赏性强的盆栽‘美人’梅,并采用冬季温室大棚催花,使晚花的‘美人’梅在上海市梅花节开幕式时达到盛花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云南、湖北、江苏、广东、山东、北京等地大型梅花品种资源圃以及果梅种植基地的梅花种质资源进行实地调查,选出花色、花径、花瓣数量、果实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量、果实可食率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选育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云南丽江和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开展了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在云南丽江通过实生选育方式在所选的果梅优株中选育出‘江边7号’、‘拉市优4’、‘七河4号’、‘七河14号’、‘七河21号’5个花果兼用梅新品种,在山东青岛梅园通过芽变选种选育出‘黄绿萼’、‘彦文丰后’、‘舞丰后’、‘明晓丰后’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品种资源圃的50个梅花品种进行综合调查分析,选出武汉地区梅花切花品种10个,并初步建立起梅花切花分级模型。其中I类品种有3个:‘雪海宫粉’、‘见惊梅’和‘小绿萼’;II类品种5个:‘粉红朱砂’、‘江南朱砂’、‘多萼朱砂’、‘江砂宫粉’和‘人面桃花’;III类品种2个:‘武汉早红’和‘东方朱砂’。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 10个抗寒梅花品种在“三北”7个地区进行了区域试验 ,在所试抗寒品种中‘燕杏’最突出 ,‘丰后’、‘淡丰后’、‘送春’、‘美人’梅其次 ,可以在北京、太原、延安、兰州、沈阳应用 ,在包头和长春越冬略有受害 ,要加强管理并进一步试验 ;‘中山杏’梅可以在北京、太原、(延安、兰州 )应用 ;‘密花江’梅在北京生长良好 ,在延安、兰州、(太原 )略有受害 ,但应用的潜力很大 ;‘三轮玉蝶’和‘复瓣跳枝’在北京 (栽种初期 )稍有受害 ,两个品种对环境要求较高 ,其他试点不适合推广 ,但不排除在“三北”南部甚至中部良好小气候条件下栽培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梅花品种及近缘种山桃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梅花品种及山桃花朵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梅花品种青岛朱砂、黑美人、丰后、淡丰后、燕杏梅和山桃花朵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几种植物中共鉴定出20种挥发物。不同类型梅花品种及山桃植物花朵挥发物数量和含量有很大的变化,苯基/苯丙烷类芳香族的化合物含量占有绝对的优势,其中苯甲醛、苯甲醇和乙酸苯甲酯等是梅花及山桃花朵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出现的频率高达100%。[结论]为开发利用梅花香气资源和花香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梅花品种选择和商品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选择了62个适合湖南气候条件的梅花优良品种‘美人’梅和‘粉晕江’梅,确立了青梅作为嫁接砧木,嫁接组合成活率分别达到90.0%和86.8%;青梅砧木扦插繁殖时采用塑料小拱棚覆盖,比露地扦插提高砧木生根率15%,提高成苗率18%;每个插穗的根量平均多1.4条,成苗率达到了80%。  相似文献   

14.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以‘淡丰后’(或‘丰后’)为母本,分别与其他梅花品种及近缘种杂交的F1代及其亲本进行杂种鉴定。用47对从梅花近缘种(包括桃、李、杏、酸樱桃、甜樱桃)中已开发出的SSR引物和3对梅花EST-SSR引物对亲本进行SSR-PCR扩增,其中8对引物(aprigms18、BPPCT001、BPPCT002、BPPCT004、BPPCT034、UDP96005、UDP98409、PES16)对23个父本中的21个有稳定、特异扩增(相对于母本),包括12个梅花品种和9个近缘种,有效扩增率为91.3%。再用以上8对引物对10个杂交组合进行扩增,有6对引物(BPPCT001、BPPCT004、BPPCT034、UDP96005、UDP98409、PES16)能够初步鉴定出其中7个杂交组合中21个杂种F1代的真实性(父本分别为江梅、‘变绿萼’、‘白须朱砂’、‘小红朱砂’、‘辽梅’山杏、毛樱桃、‘寿红’桃),鉴别率为77.8%。证明梅花近缘种基因组SSR引物及梅花EST-SSR引物在梅花杂种鉴定中的适用性,拓宽了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梅花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梅花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的栽培历史,位居中国10大传统名花之首,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但由于优良品种缺乏、盆景制作周期长、成本高、产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梅花盆栽产业化发展。为此,2007年从莱州梅花研究所引进5个梅花良种(粉皮宫粉、南京红、粉霞、丰后、骨红),进行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6.
梅花嫁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梅花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介绍,简要阐明了梅花的栽培生理基础。通过试验说明了梅花几个品种不同时期嫁接成活情况,并详细总结了嫁接技术和嫁接后栽培管理技术,为梅花的嫁接繁殖技术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成活率、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优良砧木品种是番茄嫁接栽培的前提和基础。本试验研究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植株成活率、幼苗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番茄嫁接栽培中选择适宜砧木提供试验依据。试验以‘江蔬14号’番茄为接穗,劈接法嫁接,6个砧木品种分别为‘改良青园’‘新砧2号’‘果砧1号’‘亲和’‘科砧1号’和‘科砧2号’。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每个重复嫁接15株,以自根苗为对照。每个处理随机选择6株成活的嫁接苗定植于栽培桶中。嫁接后第56天测定生长指标,番茄成熟时测量果实品质指标,拉秧时统计单株产量。结果表明:‘亲和’和‘改良青园’砧木的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砧木品种,分别为63.33%和60.00%;‘科砧1号’砧木的嫁接成活率最低,仅为36.67%。各砧木嫁接均显著提高了番茄植株的茎粗、叶面积和总干质量,并显著降低了根冠比,其中‘新砧2号’‘果砧1号’和‘改良青园’砧木嫁接对番茄植株生长的促进效果较好。各砧木嫁接均显著提高了番茄单株产量,其中‘果砧1号’品种的提高幅度最大,达到254.5%;其次为‘改良青园’,提高幅度达到221.7%。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果砧1号’砧木对嫁接番茄果实品质影响的关联度最大,其次为‘改良青园’和‘亲和’,‘新砧2号’‘科砧1号’和‘科砧2号’砧木降低了嫁接番茄果实品质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认为:‘改良青园’和‘果砧1号’砧木嫁接番茄不仅成活率高,而且能明显促进植株生长,显著提高产量并改善果实品质,可作为番茄嫁接栽培中砧木选择的参考品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9个不同番茄砧木品种与‘以色列大果’番茄接穗品种进行嫁接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砧木对番茄亲和性、生长势、抗病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番茄砧木嫁接能显著降低青枯病发病率,其生长势、产量均明显优于自根苗,但果形、品质与自根苗无明显差异。综合各性状分析,‘爱好’与‘亲和’两种砧木在亲和性、产量、抗病性等方面均表现优良,适宜作为番茄嫁接砧木进行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甜柿直接嫁接在我国涩柿砧木上亲和力很差,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中间砧二次嫁接,改善柿树砧木与接穗的亲和性.【方法】以二年生安徽君迁子和山东君迁子为基砧,以一年生‘南通小方柿’和‘御所’枝条为中间砧,嫁接优质甜柿品种‘早秋’和‘富有’,观测其田间生长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研究不同中间砧对甜柿嫁接亲和性的影响.【结果】叶片PPO的活性与嫁接成活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95;POD与嫁接成活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65;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绝对差值、可溶性蛋白含量绝对差值与嫁接成活率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67和-0.136;IAA、GA_(1+3)与嫁接成活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和0.509,ABA与嫁接成活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62.【结论】‘御所’和‘南通小方柿’对安徽君迁子嫁接‘早秋’亲和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御所’的改善效果优于‘南通小方柿’;‘御所’能显著改善山东君迁子嫁接‘富有’亲和性,提高山东君迁子嫁接‘早秋’亲和性;但‘南通小方柿’对提高山东君迁子嫁接‘早秋’亲和性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徐杰 《河南农业》2012,(9):54-55
龙廷杏梅是在泰山脚下大汶河支流柴汶河发源地,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凤凰山下老杏、李园中发现的杏与李的偶然杂交种,当地杏梅的芽变新品种(原母树年久已失,通过嫁接得以保存),经人为嫁接栽培50多年,遗传性稳定。1998年7月由山东省农业大学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