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近年来"三北地区"梅花引种驯化的工作进展,在综合近10年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乌鲁木齐市抗寒梅花品种区域试验情况,分析环境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探索在乌鲁木齐市继续推广栽植梅花抗寒品种的可能性以及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抗寒杂种梅花和"类梅花"品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次提出“抗寒杂种梅花”和“抗寒类梅花”品种的名称与概念,并简介了8个抗寒品种。其中‘送春’、‘燕杏’、‘小杏’、‘大羽杏’等4个属于杏梅种系;‘美人’梅属樱李梅种系。以上5个品种属抗寒杂种梅花。另有‘陕梅’杏,属杏种;‘辽梅’山杏、‘熊岳红’山杏、‘北绿萼’山杏等3个品种,属抗寒“类梅花。  相似文献   

3.
抗寒杂种梅花和“类梅花”品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首次提出“抗寒杂种梅花”和“抗寒类梅花”品种的名称与概念,并简介了8个抗寒品种.其中‘送春’、‘燕杏’、‘小杏’、‘大羽杏’等4个属于杏梅种系;‘美人’梅属樱李梅种系.以上5个品种属抗寒杂种梅花.另有‘陕梅’杏,属杏种;‘辽梅’山杏、‘熊岳红’山杏、‘北绿萼’山杏等3个品种,属抗寒“类梅花”  相似文献   

4.
为了找到梅花抗寒关键基因,进一步了解梅花的抗寒分子机理,在分析了NCBI核苷酸数据库中已公布的CBF/DREB1同源基因序列基础上,通过基因同源克隆结合RACE技术,在‘雪梅’花蕾cDNA文库以及‘雪梅’gDNA中均成功扩增得到梅花的1个CBF/DREB1类基因,命名为PmCBFa。该基因CDS区全长845bp,编码231个氨基酸。经核苷酸序列分析、预测编码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以及编码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CBF/DREB1类转录因子保守的AP2结构域及其两翼结构序列,且与桃的DREB1同源蛋白同源性最高。该研究结果为后续PmCBFa基因在梅花抗寒分子机理的研究中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梅花抗寒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梅花品种抗寒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电导法和生长法测定了梅花38个主要代表品种的抗寒性,并对梅花的系统、类、型的抗寒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杏梅系统比真梅系统抗寒,真梅系统的直脚梅类和垂枝梅类比龙游梅类抗寒。在直脚梅类的六个型中,玉蝶型和绿萼型抗寒性较强,朱砂型抗寒弱。垂枝梅类的‘骨红垂枝’同直脚梅类的朱砂型抗寒性相似。对梅花品种抗寒性的季节性变化、同型及同品种在不同栽培地区的差异及其枝条脱水等也进行了一些讨论。提出了在北京地区引种栽培梅花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结合包头市园林科研所引进不同品种抗寒梅的引种栽培情况,介绍了包头市栽培土地自然状况和引种梅花种类,分析了引种梅花的生长表现,并提出了梅花的种植管理及园林应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公主岭市国家寒地果树资源圃承担着我国梅花“南花北移”工程“三北”地区中吉林寒温带北缘区域试验任务。2001年在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陈俊愉教授的指导下,引进7个抗寒梅花品种,历经7年,现已成功筛选出4个抗寒梅花品种,连续4年开花,每年还结有少量的果实。2006年对该项目进行验收,初步确定能够适应吉林地区气候条件的品种4个,为北方地区种植梅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扩大梅花露地栽培应用的范围,自2005年起在大庆儿童公园进行5个梅花抗寒品种的区域试验,实现了4个品种开花,经过对比试验、方差分析、生态和生理分析,找出了影响梅花在大庆栽培的关键生态因子,提出了养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外植物引种驯化理论的研究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竺可桢、虞德源、陈俊愉的学说遵循了自然规律,其内涵和外延比德国迈尔提出并被普遍应用了一个多世纪的"气候相似论"更加科学、系统与完整,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可以用来指导抗寒梅花在北京城区的引种驯化。在对国内外植物引种驯化理论深入领会的基础上,结合梅花引种的实践,提出植物与环境存在互适性关系。在深入分析引种地的小气候环境和结合梅花引种驯化基础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严格论证并精心筛选了可在北京城区引种的真梅系品种。6年(2004—2009)共引种梅花47个品种1100余株,建立了16个示范区,并开展了北京市域梅花栽培情况的摸底调查。实现了系统引进以真梅系为主的中国梅花完整体系的规模应用。初步建立了以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为代表的北京城区特色赏梅景观,提出了北京城区中国梅花种植养护技术作业指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梅花种质资源以及梅花育种研究的总结,对梅花品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得到270个梅花品种的详细性状信息;结合对花梅和果梅的性状研究分级,选出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培育,并且通过芽变选种选出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 ,主要栽培于江南。为了扩大梅的栽培范围 ,该试验通过栽培手段 ,进行了提高梅花抗寒性的探索性试验。试验采用高位嫁接技术 ,在北京选择多年生的山杏作为砧木 ,采用几个较抗寒的垂枝梅品种‘残雪’、‘单粉垂枝’、‘双碧垂枝’、‘骨红垂枝’、‘粉皮垂枝’、‘锦红垂枝’进行嫁接栽培。结果发现 ,高达 2m处的气温 ,明显高于低处 ,有利于抗寒越冬。采用抗寒砧木 ,进行高位嫁接 ,有助于提高抗寒性。  相似文献   

12.
以能在北京地区露地越冬的梅花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5个品种群中的7个梅花品种‘大宫粉’、‘淡桃粉’、‘人面桃花’、‘三轮玉蝶’、‘小绿萼’、‘美人’梅、‘小白杏’梅为试验材料,进行非常规时间嫁接繁殖并进行容器栽培。探讨梅花园林工程用苗的快速和标准化的培育方法,初步建立抗寒梅花工程用苗的容器栽培快繁体系,为梅花的产业化发展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3.
梅花原产于我国西藏、长江流域至台湾岛屿,为我国冬末暮春观花的主要植物。通过南花北引、抗寒能力的驯化、栽培、繁育和现代园林的应用,发掘梅文化,带动旅游产业与国花评选。  相似文献   

14.
青岛梅园通过10多年对抗寒梅花品种的进一步研究,选育出3个优良新品种。其花具有较高的观赏特性,单株果实产量高,单果果肉厚,具有较强的食用价值。经过嫁接繁殖,性状保持稳定,可作为新优抗寒花果兼用梅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对5个不同梅花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梅花品种(东方朱砂、飞绿萼、小玉碟、淡粉、送春)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梅花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5个品种的抗寒性具有明显差异性,其中送春抗寒能力最强,其次为飞绿萼、小玉碟、淡粉,东方朱砂抗寒能力最差;飞绿萼与小玉碟抗寒性差异不明显.MDA、SOD、POD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低温下耐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较低的MDA含量、较高的SOD和POD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因此,几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梅花品种抗寒性的大小,可作为其抗寒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梅花产业处在发展的高潮中,南方及北方都同样需要大批量的梅花接穗来满足嫁接繁殖的需求。为了确保全国各地梅花接穗需求和高质量的接穗种源供应,以及梅花接穗成活率的提高,要求接穗的水分和养分充足且鲜活,所以从梅花接穗采集到冬季接穗的贮藏就是一项重要的枝术工作。莱州市宏顺梅花种植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接穗采集到冬季贮藏技术的深入研究,成功地获得了一套完整的采集冬季梅花接穗的方法,即"一种梅花接穗冬藏的方法"。该成果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814310.1)。"一种梅花接穗冬藏的方法"可为从事梅花事业的同行者提供参考,并对梅花接穗冬季沙藏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综合梅花的整体神韵和精神象征而言,梅花的美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雅不俗的品格;二是坚贞不屈的气节;三是先春而发的生机。简而言之,就是三种"气":"清气"、"骨气"和"生气"。有关认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至南宋时完全成熟,奠定了此后梅花审美的基本理念。"清气"和"骨气"是封建士大夫品德理想中的核心要素,两者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儒道互补"的传统文化精神,构成了封建社会士大夫阶层人格追求乃至整个民族性格的普遍范式。梅花二"气"兼备,完整地体现了这种精神法式。梅花的"生气"之美,主要适应普通大众的爱好,与"清气"、"骨气"一道,显示出梅花雅俗共赏的文化优势。  相似文献   

18.
梅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是象征春天的名花,又名春梅。梅花作为先于百花开的传统名花,雅俗共赏,深为国人所喜爱。梅花是园林绿化和园林造景的重要植物材料,而梅花的整形修剪是梅花健康生长和提高梅花观赏度的主要手段。通过论述梅花的整形方式(自然开心形、杯状形、多主干球形、伞形、桩景式、临水式、大树形、游龙梅形)和修剪技术,对梅花的整形方式进行研究,与梅花爱好者和研究工作者共同探讨梅花的修剪原则和梅花在不同景观环境中的应用。从而使原产中国素有"花魁"之称,凌寒绽开、暗香浮动、冠领群芳的梅花为世人所喜爱。  相似文献   

19.
在史料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分析,提出梅州命名来源路径为"梅花—梅溪—梅口—梅州";依史实否定"梅鋗说",并指出梅鋗与梅花的关联;"嘉应州"的名字也与"梅"相关。激励人们发扬梅花精神,建设美好梅州。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梅花光合作用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南京红"梅花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梅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有轻微的光合"午休"现象。在田间条件下,对净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的生理及环境因子为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温和光照强度,气孔导度、叶面水气压亏缺会显著影响蒸腾速率和叶温,从而间接影响光合作用,叶片温度是影响梅花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