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以下简称试验农场)前身为国营皇天畈农场,始建于1950年,1983年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后正式命名。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市郊34公里处的富阳区境内,近邻美丽的富春江畔。是一座以科研服务、生态种养加工、资产经营为主的综合性农场,土地总面积330余公顷。现有职工700余人,其中在职职工140余人。试验农场在服务中国水稻研究所科研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建设、场区经济、人文文化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中国稻米》2020,(2):F0003-F0003
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以下简称试验场)前身为国营皇天畈农场,始建于1950年,1983年作为中国水稻研究所实验基地而正式命名。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郊34公里处的富阳区境内,近邻美丽的富春江,是一座以科研服务、生态种养加工、资产经营为主的综合性农场。总土地面积353hm^2。试验场按照"科技兴场、产业富场、人才强场、生态靓场"的战略方针,在服务中国水稻研究所科研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场区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高职工待遇和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以下简称试验场)前身为国营皇天畈农场,始建于1950年,1983年作为中国水稻研究所实验基地而正式命名。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郊34公里处的富阳区境内,近邻美丽的富春江,是一座以科研服务、生态种养加工、资产经营为主的综合性农场。总土地面积353hm~2。试验场按照"科技兴场、产业富场、人才强场、生态靓场"的战略方针,在服务中国水稻研究所科研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场区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农场(以下简称试验场)坐落于浙江杭州市郊34公里处的富阳区境内,近邻美丽的富春江,是一座以科研服务、生态种菜加工、资产经营为主的综合性农场。总土地面积353hm~2。近年来先后获得"浙江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杭州市平安先进单位"、"富阳区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试验场独资企业杭州阳陂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型企业,业务涵盖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田间测试、种子销售、农产品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稻研究所于1981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建立,1989年10月正式落成,是一个以水稻为主要对象的现代化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建所以来,在农业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直接领导及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水稻研究所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等机构的帮助下,通过历届所领导和全体职工的辛勤耕耘,中国水稻研究所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而且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人才。研究所实验基地位于杭州市郊富阳境内,由实验楼群与田间试验区、水稻种子工程技术中心和试验农汤组成,占地494公顷。实验楼群包括科…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于一九七四年一月五日至九日在南充市召开了全省花生科研协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花生重点产区的地、县农业局、粮食局,县农场,部分生产大队及科研单位共三十余人。 会议在十大精神指引下,以批林整风为纲,学习了《元旦献词》及有关文件。传达了全国花生育种协作会议精神,交流了花生生产、科研经验,讨论了一九七三年至八○年全省花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落实了全省花生试验研究协作任务。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1984)1号文件指出,国营农场应继续进行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办好家庭农场。办职工家庭农场,是国营农场的重大改革,对于摆脱办场老模式,克服吃大锅饭的弊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营农场的新路子,具有重要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国营农场“一死二穷”局面,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使农场和职工尽快地富起来,符合农场和广大职工的利益和意愿。贵州省湄谭茶场是茶叶专业场。1985年试办了家庭农场,1986年作了进一步完善,使生产有了一个新的起色,职工收入也有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临海市羊岩茶场系1972年建立的镇村联办的集体企业,有职工100多人,总资产超亿元,以出产"江南第一勾青茶"而名闻遐迩。2015年茶园面积达1.5万亩,生产羊岩勾青为支柱名优茶叶400余吨,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长期以来,茶场围绕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营销这两个关键环节发力,时刻紧固、着力驱使这两个"轮子"满负荷运转,从而  相似文献   

9.
位于苏北灌溉总渠、淮河人海水道两岸的江苏省淮海农场,为省属国有大型农场。全场现有人口8670人,职工2890人,耕地面积0.54万hm2。2006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被省发改委授予“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农业立场,科技强场,和谐兴场”,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资源为依托,按照合理布局、设施配套、科学管理、良性运行的要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计划,依托基地稳定、技术先进、产品优质、机制灵活等诸多优势,不断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积极探索农业标准化工作,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稻米》2001,7(6):5-5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新技术”系浙江省农办“农、科、教”结合项目、浙江省“三农五方”科研推广项目 ,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主持 ,义乌市农业局、新昌县农业局、景宁县农业局共同承担。立项以来 ,在项目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 ,经过项目承担单位的共同努力 ,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更好地总结经验 ,搞好试验、示范 ,2001年5月16日在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召开了该项技术的现场研讨会。特邀专家和项目组主要成员共22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张鸿芳高级农艺师主持 ,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科技厅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东山峰农场位于常德市石门县西北部的高寒山区,1972年开荒建场,山地面积91000亩,人口5100人,职工2500人。境内最高海拔1508m,最低海拔220m,方圆百里之内青山环抱、空气洁净、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有着得天独厚的适应茶树生长符合绿色食品基地要求的自然生态环境。80年代以来,农场根据本地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取得了明显效果。农场现已发展密植茶园6300亩,全部投产受益。1990年年产干茶950t,茶叶总产值934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2月20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朱德峰研究员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朱德峰研究员长期心系三农,以水稻产业发展为己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科研结合生产,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推动了我国水稻产业发展,受到领导、同行专家和稻农的广泛好评。1986年,他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中国水稻研究所工作,长期在科研第一线潜心钻研,至今已近30年。  相似文献   

13.
中百优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新近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于2006年5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在江苏省大丰市上海农场种子生产基地,进行了中百优1号的初次大田制种试验与技术研究。本文介绍了中百优1号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提出了中百优1号高产制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稻米》2003,9(6):16-16
9月28日 ,2003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组成部分———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科技年的标志性活动 ,我国最大农作物———水稻的全国性学术组织“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产业分会”在杭州成立 ,“水稻产业报告会”和“中国水稻研究所超级稻、优质稻展示”同时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水稻科研、推  相似文献   

15.
我场创建于一九六二年。现有九个工区,二个直属厂(茶厂、机修厂),共有三百六十一户,一千三百五十六人,其中干部、职工有六百七十三人。茶园面积二千零八十亩,水田三百八十亩,农地七十亩,果树二百一十亩,林地四百多亩,集体养猪一百九十六头,耕牛五十二头。农场实行二级管理,一级核算,是一个以茶为主的国营农场。  相似文献   

16.
受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农业部的委托,中国水稻研究所于2月在杭州举办了为期3周的“国际水稻生产培训班”。来自朝鲜农业部的官员、专家及朝鲜水稻主产区协作农场场长等4人参加了培训班。所长程式华博士出席了培训班的开幕式。程式华所长对朝鲜同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这次培训班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建所以来第一次举办针对水稻生产的综合性国际培训班,为保证培训班的学习质量,中国水稻研究所专门调集了全所育种、栽培、植保等学科的专家,作了充分的课前准备,为此次培训班提供了有力的师资支持。预祝各位学员学有所获,为促进中朝稻作科技…  相似文献   

17.
继中国水稻研究所网站 ( www.cnrri.org)于 1 999年 1 0月正式开通后 ,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联合主办的专业信息网站——中国水稻信息网 ( www.chinariceinfo.com)于 2 0 0 0年 5月 2 5日起在 INTERNET上运行。中国水稻信息网将依托中国水稻研究所在水稻领域上的科研及信息优势 ,以传递水稻种子价格、种质资源、品种及科研文献等方面的信息为重点 ,并以“立足水稻、原创至上”为选题原则。目前 ,水稻信息网已开辟了“领导言论”、“动态信息”、“品种选介”、“种质资源”、“名牌稻米”、“实用技术”、“生产动态”…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进行渤海国土开发,建立海岸带人工生态系统、建设滨海明珠—汉沽,在1984年11月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会议之后,天津市汉沽区即于同年12月5日建立了生态工程研究所和生态农场,并于1985年3月15日成立了中国生态学会生态学进修学院,成为科研、教学、生产、咨询四位一体的生态学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9.
编者话     
本期由华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谢振伦副教授组稿,主要内容是围绕我省湛江地区建设无公害茶园,生产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茶叶试验研究课题。由华南农业大学、湛江农垦局、海鸥农场、勇士农场等单位组成“无公害茶园生态模式课题组”,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已取得了显著成绩。海鸥、勇士农场茶园已被农业部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0.
《福建稻麦科技》2014,(2):35-35
正2014年5月6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主持、湖南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等26家科研和教学单位共同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国超级稻重点区域目标产量高效育种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杭州召开。会上,项目首席专家、水稻所所长程式华指出,超级稻项目自1996年设立以来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育种理论、技术方法都有新的突破,特别在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研究和超级稻新品种选育等方面获得多项国家奖励,培育出一批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超级稻品种。项目凝聚了全国水稻育种的科研力量,建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