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蜡梅为我国特产,其资源特丰富。蜡梅品种国际登录能更好地推动我国蜡梅各项产业开发、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南京中山陵园丰富的蜡梅品种资源中,首次通过国际登录的4个品种,并叙述了这4个品种的优良特性。初步探讨了中山陵园地栽蜡梅的主要栽培技术,并对今后中山陵园蜡梅品种国际登录、蜡梅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四川栽培蜡梅品种的调查与系统整理,结果表明:四川栽培蜡梅品种共88个,其中素心品种群有品种28个,乔种品种群有品种33个,红心品种群有品种27个;黄色系品种占88.64%,杂色系品种仅占11.36%;四川蜡梅品种主要以中、大花类为主,大花占23.86%,中花占67.05%,小花仅占9.09%;11月底以前和1月15日以后始花的品种极少,分别占总数的4.55%和3.41%,而12月初至1月15日之间始花的品种占91.04%。另外整理筛选出蜡梅优良品种5个和特异性新材料3个,优良品种的综合性状均优于目前主栽品种‘素心’,推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以2株花部观赏形态差别较大的蜡梅‘素心’单株H4和‘红心’H29作为亲本,杂交获得64个子代个体。利用AFLP和ISSR技术对F1代群体的分离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2对AFLP引物组合和9条ISSR引物扩增获得的838条谱带在F1代呈3种分离方式:孟德尔分离、偏孟德尔分离和异常分离,分别为634(75.66%)、144(17.18%)、85(10.14%)条;在符合孟德尔分离的标记中,可用于图谱构建的分离比符合1:1和3:1的条带共有166条。研究结果表明,"双假测交模型"适用于蜡梅这种木本观花灌木,此F1代群体可用于蜡梅遗传图谱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对河南中东部地区的蜡梅( Chimonanthus praecox Link) 品种进行了全面调查,根据花部形态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发现,河南地区目前栽培的蜡梅品种有 156个。按照蜡梅花内被片紫纹的多少分为 3个品种群,分别为素心蜡梅品种群( Ch.praecox Concolor Group)、乔种蜡梅品种群( Ch.praecox Intermedius Group) 和红心蜡梅品种群( Ch.praecox Patens Group),同时编制了河南地区蜡梅品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蜡梅花粉活力检测方法筛选及保存时间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无机酸法和离体萌发法等3种测试方法检测不同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品种的花粉活力。结果表明:TTC法和无机酸法检测效果较差,而经过改良的培养基离体萌发法能有效地检测蜡梅花粉活力。该实验条件下,蜡梅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为聚乙二醇(分子量6 000)300 g.kg-1 硼酸100 mg.L-1。在20℃暗培养条件下,品种大金星‘Dajinxing’、圆被素心‘Rotunbaticoncolor’和金龙紫穴‘Jinlong Zixue’的萌发率分别为64.4%,35.8%和35.5%,不同蜡梅品种花粉活力差异较大。室温露置条件下,蜡梅花粉活力能保持18~19 d,而经干燥后,在密封冷藏条件(4±2℃)下能保持2个月左右。图3表2参11  相似文献   

6.
在对合肥地区栽培蜡梅的品种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赵天榜等在《中国蜡梅》中提出的"蜡梅品种分类新系统"对其进行分类、鉴定,整理出2个品种群、5个品种型、19个品种。同时,论述了蜡梅独具魅力的景观效应,进而对蜡梅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提出了构想和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牡丹盆花品种‘太阳’、‘银红娇艳’、‘彩霞’、‘富贵满堂’、‘红宝石’、‘洛阳红’、‘乌龙捧盛’的采后特征进行观测发现,重瓣性较强的品种最初衰老特征主要表现为萎蔫;而重瓣性较弱的品种其衰老特征则主要表现为落瓣.在最佳观赏期和观赏期方面,‘洛阳红’是7个品种中表现最佳的品种.以牡丹‘洛阳红’盆花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乙烯和1-MCP处理对其开放衰老进程和观赏期的影响,发现经体积分数20 μL·L-1的乙烯处理6h,可促进盆花开放衰老进程,缩短观赏期;而经体积分数2.5 μL·L-1的1-MCP处理6h,可延缓盆花开放衰老进程,并极大地延长盆花最佳观赏期和观赏期.说明1-MCP对牡丹‘洛阳红’盆花采后保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蜡梅品种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梅是我国特有传统名花,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本文在对蜡梅品种资源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观赏、药用、食用和工业香料提取等方面论述了蜡梅品种的开发利用价值,并提出蜡梅产业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调查南京、如皋、上海、无锡等华东区地区的蜡梅品种资源情况,鉴定出117个蜡梅品种,为36个素心品种、45个乔种品种和36个红心品种;旨在为华东地区的蜡梅品种分类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也为蜡梅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银杏观赏品种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以银杏(GinkgobilobaL.)幼叶为材料,采用压片法首次对来自4个国家的‘塔形银杏’(Fistigiata)等21个银杏观赏品种进行系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银杏观赏品种染色体核型一致,均为2n=2x=24=4m 8sin 12st。②对其中已知性别的15个观赏品种和未知性别的6个观赏品种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6个未知性别的观赏品种进行了性别鉴定。③雄株染色体相对长度在4.37%~17.12%之间,而雌株染色体相对长度4.31%~15.34%之间。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占83.33%,观赏品种的核型属于较不对称的3B型。④核型进化分析表明,观赏品种染色体平均臂比或长度比较银杏原种有较大变化。‘垂乳银杏’(Tit)、‘金兵普林斯顿’(Prhacetonsentry)和‘叶籽银杏’(Yeziyinxing)的染色体长度比大于3.2,而‘圣克鲁斯’(SantaCruz)平均臂比最大为3.2。本文对银杏的起源、演化及观赏品种分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蜡梅品种嫁接成活率及成活株年生长情况的差异性,为蜡梅规模化嫁接繁殖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43个蜡梅品种进行了嫁接试验及年生长量等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嫁接成活率差异较大,其中金艳、飞帘、状元钟等10个品种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27个品种介于60%~90%之间,琥珀、砚池霞衣、银盘素心等6个品种略低于60%,最低为53.3%。不同品种嫁接成活株自然分枝能力差距明显,琥珀、碗粉、金灿灿、欢天喜地、大花素心等品种自然分枝能力强,火焰、象牙红丝、红霞、晚荷、金荷磬口等品种自然分枝力弱。不同品种嫁接成活株年生长量差异较大,金灿灿、茯金、素玉碗等10个品种年生长量超过300 cm,26个品种介于150~300 cm之间,金碗、金卷素心、红霞等7个品种低于150 cm。不同品种嫁接成活株枝条生长情况差异较大,象牙红丝、茯金、胭脂、黄金梅、卷被素心等品种枝条生长速度较快,银荷、金碗、琥珀、金卷素心、金荷磬口等品种枝条生长速度慢。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观赏凤梨周年生产催花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星’、‘紫星’、‘莺歌’、‘红剑’、‘平头红’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品种的观赏凤梨周年生产的催花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观赏凤梨对乙炔催花的响应不同,‘莺歌’从催花至成品上市的时间较其他品种长1~2周;同一品种在不同季节从催花至上市的时间也不同,9月催花的时间较2月长47 d。生产中应根据品种、季节确定催花日期。  相似文献   

13.
蜡梅栽培现状及资源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蜡梅特产中国,是栽培历史悠久的名贵花木。蜡梅可以盆栽、地植,可切花观赏还具有药用、食用、工业用等其他经济价值。蜡梅作为著名的园林绿化树种,在我国拥有众多的品种资源优势。该文通过对蜡梅栽培生产现状研究分析,指出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品种优势,统一认识,选育出优良品种。并对蜡梅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7份选育出的观赏桃新种质和15份市面上常见桃品种的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鉴定,旨在探讨新种质与市面上常见桃品种的种间遗传距离与亲缘关系,为观赏桃起源演化、开发利用和亲本选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36对引物进行TP-M13-SSR PCR扩增以及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并对扩增产物的扩增效率及引物多态性进行分析。对7份观赏桃新种质‘T20’、‘T22’、‘T28’、‘T10’、‘T13’、‘T9-1’、‘早花’与15份已有常见桃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利用6个SSR位点构建22份观赏桃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进行Neighbor-Joining聚类并结合表型性状开展综合分析。【结果】36对引物中筛选得到25对高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183个多态性等位基因和98.396个有效等位基因,观察杂合度平均值为0.341,预期杂合度平均值为0.739,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值为1.546,引物多态性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683,介于0.510~0.841之间。新种质‘T20’和‘T10’与已有‘台阶’品种相似系数最大,分别为0.95...  相似文献   

15.
该文综述了中国对梅花花色的研究。中国古代文献对梅花花色的直观记载提供了梅花花色进化的线索。中国近代在梅花品种分类和从观赏角度研究梅花时对梅花花色进行了详细记载。现在 ,红色花色已首先作为梅花花色研究的重点 ,已经鉴定‘南京红须’、‘南京红’花色色素花色苷的分子结构。梅花红色花色的产生可能是长期低温诱导自然选择的结果 ,而梅花红色花色除了吸引传粉者外 ,更重要的是强化梅花凌寒而开的能力。梅花花色色素的开发利用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何浩  何晓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72-11474
以张秀英、臧德奎发表的观赏桃花品种分类检索表为依据,对合肥地区的观赏桃花品种进行了调查,共发现观赏桃花品种17个;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合肥地区观赏桃花品种资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挖掘春季具有较长观赏期的观叶海棠品种,并探究色素含量对观赏海棠叶片色彩的影响,以引自北美的‘黛玉’海棠(Malus‘Black Jade’)、‘粉冠’海棠(Malus‘Pink Spires’)、‘丰盛’海棠(Malus‘Profusion’)、‘高原红’海棠(Malus‘Prairifire’)、‘皇家雨点’海棠(Malus‘Royal Raindrop’)、‘鲁道夫’海棠(Malus‘Roudph’)、‘时光秀’海棠(Malus‘Show Time’)、‘硕红’海棠(Malus‘Big Red’)、‘完美紫’海棠(Malus‘Perfect Purple’)、‘紫王子’海棠(Malus‘Purple Prince’)10个观赏海棠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发育时期(展叶前期L_1、展叶初期L_2、展叶后期L_3)叶片色彩参数及其色素含量。结果表明:多数品种明度(lightness, L~*)值变化相对平稳,而红度(redness, a~*)、黄度(yellowness, b~*)值变化幅度大。‘黛玉’‘粉冠’‘丰盛’‘鲁道夫’‘硕红’‘完美紫’‘紫王子’7个观赏海棠品种的a~*值显著降低(P0.05)‘,高原红’‘皇家雨点‘’时光秀’3个品种的a~*值呈升高趋势。b~*值在10个品种中的整体变化规律一致,呈显著性升高(P0.05)。结合色彩图谱分析发现,红绿色相a~*值可作为观赏海棠春季观叶的主要指示值,黄绿色相b~*值是观赏海棠叶色变化的辅助指示值。随发育时期的变化,观赏海棠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增加,花青素含量逐渐减少,并且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其他色素含量。叶片色彩与色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0个观赏海棠品种花青素含量与叶片a~*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片b~*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色彩参数间的相关性因品种而异。综上所述,在10个观赏海棠品种中,‘高原红’‘皇家雨点‘’时光秀’3个品种的观赏价值较高,在3个发育时期中其叶片呈红色周期长,达35 d左右,可作为春季观红叶树种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豫北地区蜡梅品种的首次摸底调查,详细记载了蜡梅的引种表现。初步摸清了蜡梅在安阳蜡梅园的物候期和特征特性,并据此总结出了适合安阳蜡梅园使用的蜡梅种植与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年的引种驯化和观测,发现‘十月梅’是目前北京地区冬季开花景观效果最好的蜡梅品种。对蜡梅开花过程中花蕾、花朵含水率和枝条含水率的变化趋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影响蜡梅冬季开花的关键因素是水分和温度。通过土表覆盖,可以有效保湿,提高土温,保持枝条含水率,促进蜡梅在冬季提早开花且多开花。  相似文献   

20.
在对栽培蜡梅品种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蜡梅品种资源进行了初步分类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的结果,分析了蜡梅品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分类依据。遵循《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与品种演化规律,同时考虑到实际应用,确定蜡梅品种分类的依据,制定蜡梅品种分类的三级标准。按照花色将蜡梅品种分为3个品种群:蜡梅品种群、白花蜡梅品种群和绿花蜡梅品种群。认为花色、内被片颜色、花型、花径大小及花期是蜡梅品种分类的主要依据,而叶片特征、果实形状、株型及枝条特征仅作为辅助依据。同时提出,进行蜡梅品种识别应抓住典型的、较为稳定的性状以及某些品种特有的个性,而非典型、不稳定的性状不应该作为品种区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