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刊讯(记者曹凯云)2015年1月21日,河北省畜牧兽医局在石家庄市召开第二次"保护奶农利益,促进奶业健康发展"协调会。会议听取了蒙牛、伊利、君乐宝、三元等在河北收奶量较大的乳品加工企业和各设区市、定州市、辛集市近期在生鲜乳收购、奶站监管、乳制品销售、剩余生鲜乳喷粉等方面的情况汇报,通报了近期全省生鲜乳限收拒收情况和省局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记者杜洁茹)6月5日,河北省畜牧兽医局在石家庄市召开第五次"保护奶农利益,促进奶业健康发展"协调会。会议首先听取了蒙牛、伊利、三元、君乐宝、完达山等乳企近段时间在河北的生鲜乳收购量、生鲜乳价格、乳制品销售、剩余生鲜乳喷粉等方面的情况汇报,并通报了近期全省生鲜乳限收拒收情况和各局各项措施开展情况。就如何完善奶业利益联结长效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顾传学副局长主持会议并讲话。据了解,截止到2015年5月31日,河北省生鲜乳累计产量137.92万吨。乳企限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辑]2015年5月4日,从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为规范现制现售生鲜乳制品的经营行为,省食药监局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现制现售生鲜乳制品监管工作。近年来,湖北省乳制品的消费量不断增长,以门店形式,直接将生鲜乳作为原料,经净乳、杀菌、发酵等工艺,制成巴氏杀菌乳或发酵乳,供消费者现场即食消费的经营行为日益增多。通知要求,现制现售生鲜乳  相似文献   

4.
2013年,乳制品行业要重点做好加快推进扩大优质奶源基地;加快改良奶牛品种;加强奶站监管和实施生鲜乳监测计划,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大力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加强技术推广培训和宣传五项工作。据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3年一季度行业发展势头良好,生产经营各项指标均平稳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国  相似文献   

5.
宣汉县畜牧食品局针对从县境外购入生鲜乳加工乳制品的情况,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创新制定"五项"制度,监管外来生鲜乳质量安全。截止5月17日,已监管3批次外来生鲜乳30余吨,检测"三聚氰胺"均为阴性。一实行业主申报制度。凡需从县境外购入生鲜乳的业主,首先向县乳品管理站书面申报来源信息,包括运输车辆、起运地点、运输时间、运输吨位等情况。非我县专用生鲜乳车辆运输的,还应提供运输  相似文献   

6.
正8月16日,中国奶业协会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了《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5%;生鲜乳中乳蛋白、乳脂肪两大营养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国家标准,规模养殖场生鲜乳中体细胞平均值低于欧盟限量值,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据了解,2008年婴幼儿奶粉"三聚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从国家到地方到个人,大家都开始关注乳制品的质量,而生鲜乳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乳制品的质量,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为了解我区生鲜乳的质量状况,我中心采用国标方法乳品成分分析仪检测分析了我区生鲜乳乳成分及有害物质和抗生素含量等,结果表明;我区生鲜乳乳成分基本合格,但是存在掺水、掺碱现象。  相似文献   

8.
我国奶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时有效地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化管理技术,可提高生鲜乳安全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奶业综合竞争力。随着生鲜乳需求量与运输距离的不断提升,从生产牧场至乳品厂之间的质量监管成为生鲜乳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如何高效实现生鲜乳运输车辆调度、运输状态可视化监控、生鲜乳质量实时监控,打通生产乳从生产、运输和乳品厂之间全程安全监管环节,是当前生鲜乳生产和加工企业关注和实践探索的重要方向。为了全程零盲区监管保障生鲜乳质量,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生鲜乳运输车辆管理、调拨信息、过程监控、报表中心、后台信息等APP模块管理的互通,打破信息不共享孤岛,贯通牧场与乳品加工厂的信息对接,全程信息调拨、监管实现信息零延误,实时痕迹预警监管的经验做法,为生鲜乳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正>生鲜乳质量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生鲜乳质量安全是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如果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没有保障,则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生鲜乳安全生产监管的重要性。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生鲜乳的安全生产监管,对生鲜乳的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监督检测,只有采取科学严谨的安全生产监管措施,才能有效保证生鲜乳的质量安全。1问题分析目前,我国奶牛养殖逐步规模化,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生鲜乳收购站作为联系养殖场及乳制品企业的桥梁,如何强化监管责任机制,扎实推进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建设,做到管理规范,制度严格,宣传得力,培训到位,切实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绿色健康就成为当务之急。2009年5月31日-6月7日农业部先后派出10个检查组赴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山东、上海等20个省(区、市)进行重点督导检查。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升各级奶业监管人员依法履职、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更好地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加快推进河南奶业振兴,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在郑州举办了全省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法规培训. 各地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和日常监管工作负责人,省内各乳制品生产企业负责生鲜乳收购和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操作使用的负责人,生鲜...  相似文献   

12.
生鲜乳收购站作为联系养殖场及乳制品企业的桥梁。如何强化监管责任机制,扎实推进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建设,做到管理规范,制度严格,宣传得力,培训到位,切实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绿色健康就成为当务之急。2009年5月31日-6月7日农业部先后派出10个检查组赴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山东、上海等20个省(区、市)进行重点督导检查。  相似文献   

13.
<正>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所占的比例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最主要的标志。而乳制品工业的生产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关乎国计民生。随着人类对健康的向往,乳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天一包奶,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要加强生鲜乳生产、购销管理,为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驾护航,确保奶业健康发展,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对生鲜乳生产、购销环节的监督检查监管。在此过程中,基层单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生鲜乳的监督检查监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0月9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6号文《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条例所称的乳品是指生鲜乳和乳制品,由此可见生鲜乳和乳制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国家大事,而乳制品质量安全又取决于生鲜乳的质量安全,只有好的安全的原料乳,才能生产出好的安全的产品,怎样才能把好生鲜乳质量关,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浅谈生鲜乳质量验收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全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5%,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生鲜乳中乳蛋白、乳脂肪两大营养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国家标准,也高于美国标准。"8月16日,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谷继承在《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发布会上说。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辑]2015年8月14日,从河南省畜牧局获悉,河南省通过"数据库"和二维码的运用,实现了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环节的精准监管,在全国率先试行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的信息化管理。目前河南省有430多个生鲜乳收购站,近240辆生鲜乳运输车。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3个试点省份之一,2015年河南省积极采用农业部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监督管理系统,实现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程监管量大面宽,事关人民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大局,将生鲜牛乳纳入全程监管追溯系统,是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对于食品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在阐述发达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溯源与监管机制成功经验,分析甘肃省农产品和嘉峪关市生鲜乳质量安全追溯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嘉峪关市推进生鲜乳可追溯应采取的措施,以期进一步推进生鲜牛乳追溯系统建设,保障牛乳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生鲜乳作为乳制品生产的基本原料,其质量和安全控制尤为重要。芽孢杆菌对乳和乳制品质量安全造成一定隐患。文章综合分析了嗜冷与嗜热芽孢杆菌对生鲜乳的危害及可能作用机制,总结了芽孢杆菌污染生鲜乳的关键源头,探讨了生鲜乳中芽孢杆菌的防控措施。本文对有效控制生鲜乳中的芽孢杆菌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全面提升生鲜乳品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奶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乳品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生鲜乳收购站是架起养殖场及乳制品企业的桥梁,在奶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针对焦作市生鲜乳收购站的建设现状,对焦作市生鲜乳收购站建设现状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7月18日,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河北省奶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首次将生鲜牛奶收购和乳制品加工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条例》突出了以下3个方面:一是明确畜牧兽医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二是加大对生鲜奶牛收购的监管力度。三是加强对乳制品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条例》的颁布实施,在河北省奶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对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规范奶业生产经营活动,保障生鲜牛奶和乳制品质量安全,维护奶业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