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又称疙瘩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及早鉴别诊断,防止疫情扩散,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简要叙述牛结节性皮肤病和常见牛皮肤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等,为快速准确诊断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全身性感染疫病,以皮肤出现结节为典型临床特征,严重影响着养牛业的发展,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要求法定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进行管理. 1 国内流行现状 2019年8月,新疆伊犁州发生了LSD疫情,是我国首次确诊的LSD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认为经虫媒传入的风险最高.2020年以来,我国福建长汀、江西赣州、广东潮州、安徽黄山、浙江金华等地先后确诊了6起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各地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该病的散发流行对我国的奶牛和肉牛养殖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最显著特征是全身皮肤出现结节病变。本文梳理了LSD危害、流行病学情况及全球流行情况,提出相关防控措施,包括高危地区开展紧急免疫,对病牛及接触牛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培训,加强对节肢动物扑灭及提供养殖生物安全防范水平,以期为LSD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skindisease,LSD)又称牛结节疹、牛疙瘩皮肤病和牛结节性皮炎,是一种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skindiseasevirus,LSDV)引起的疫病,以全身皮肤出现结节性病变为显著特征[1].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我国...  相似文献   

5.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2019年8月在我国新疆伊梨州首次发现,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全身皮肤出现结节、肿块,所以又称为牛疙瘩皮肤病,我国暂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牛结节性皮肤病(LSD)疫情的流调、诊断、封锁,扑杀、消毒、免疫等综合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撰写突发应急防控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动物疫病.感染该病的牛会出现高热、皮肤结节等症状.该病的致死率较高,感染后可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母牛流产,对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归纳总结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流行特点、诊断治疗及防控措施,以期更好的预控牛结节性皮肤病,减少我国养殖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急性、亚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出现结节,母牛流产、产奶量下降,公牛不育。文章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全而的阐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3~2016年,全球共有60个国家报告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疫情。其中,非洲多数国家仍呈地方流行性,在中东地区进一步蔓延,传入伊拉克、伊朗等国家,并再次出现跨湖传播,传入部分亚欧交界国家和欧洲国家~([1])。2014~2018年,共12个欧洲国家和7个亚洲国家向OIE报告了6 106起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2018年,疫情已经扩散至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进一步向东移动,接近我国新疆地区,传入我国的风险不断加大,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传入我国,从而对我国的养牛行业带来严重威胁~([2])。文章对牛结节性皮肤病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阐述了目前针对该病的风险控制方法,为LSD的防控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起源于非洲,在撒哈拉和马达加斯加呈地方流行,欧美国家鲜有发生,我国境内尚无牛结节性皮肤病.在疫病流行的非洲等地区和国家,该病的检测技术主要有病原分离鉴定、常规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对于没有该病发生的地区和国家,有学者应用有交叉反应的同...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俄罗斯北高加索联邦区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发生风险状况,基于OIE风险评估框架和统计分布模拟的方法开展对北高加索联邦区牛结节性皮肤病释放风险评估及其监测抽样模拟。结果显示:北高加索地区联邦区LSD的发病率均值为0.02371(95%CI=0.02-0.03),最大可能流行率能达到0.0329。基于对该地区LSD发病率的估算,抽样监测模拟显示随机抽取平均83头牛只(95%CI=10-234头只),就可以有95%的把握抽取取到一头只LSD阳性的牛。牛结节性皮肤病作为一类可以通过接触和虫媒传播的疫病,对畜牧业危害极大,对其的控制应实施严格的入境检疫和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牛和水牛。该病于2019年8月首次传入我国,并在多地暴发。目前该病在南非、中东、欧洲和亚洲的多个国家广泛流行,对世界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对该疾病的防控很大程度受限于对其传播机制的认知不足。本文总结了LSD的传播方式,包括虫媒传播和非虫媒传播,以期为LSD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郭芳 《兽医导刊》2022,(3):10-11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牛结节性皮肤病毒引起的一种牛全身性感染疫病,临床以皮肤出现结节或者溃疡为特征,并伴有发热或者水肿等情况,可导致患牛产奶量下降,或者公牛不育,母牛流产死胎等繁殖性疾病,给养殖场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科学的防控措施对降低该病的危害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发生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从牛结节性皮肤病(LSD)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总结了综合防控措施:加强检疫监管和监测排查、严格疫情处置和紧急免疫接种、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强化生物安全管理和虫媒控制。  相似文献   

15.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以发热、消瘦、皮肤水肿、局部形成坚硬的结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亚急性传染病.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疫苗接种是当前主要的防控措施,但我国目前并没有针对该病的疫苗,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该病的病毒分离和鉴定、血清学...  相似文献   

16.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又称牛结节疹,是一种由牛结节性皮肤病毒(LSDV)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慢性的传染病,是由媒介传播的家牛和亚洲水牛的痘病,临床主要特征为皮肤出现结节。目前,牛结节性皮肤病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接种痘病毒疫苗是预防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主要措施,国内尚未研发出该病预防疫苗。本文主要介绍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特点、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旨在为养牛业中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虫媒病,对牛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临床现场观察等方法,对铜仁市LSD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解。结果显示,本地区LSD总体发病率在0.6%~5.5%之间,死亡率较低。临床表现上,LSD主要会造成牛皮肤出现典型的结节性损伤,同时也会伤及到乳房、睾丸、口腔等部位。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对LSD的科学防控提出4条合理化的防控措施,对于降低LSD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9年8月,在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伊宁市、霍城县的牛群中发现牛皮肤上长满大小不等的肿胀结节,伴有体温升高等临床症状,并有1头牛死亡。随后专家赶赴现场开展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病牛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判定为牛结节性皮肤病(LSD);采集发病牛样品,包括各种皮肤结节和血清,并采集肺脏、脾脏、淋巴结等脏器,送至省级实验室开展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同时送至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省级实验室荧光PCR检测显示,发病牛样品为LSD病毒核酸阳性;ELISA检测显示,有16份牛血清LSD病毒抗体阳性。经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检测,送检的疑似病料确诊为LSD病毒核酸阳性,这是我国首起LSD疫情。通过做好疫源追踪、消毒灭源、疫情解封风险评估,同时在新疆伊犁州使用山羊痘疫苗紧急免疫防治LSD,后期持续临床监测显示没有新的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9.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的易感动物是牛,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会对地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被我国暂定为二类动物疫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山羊痘病毒(GTPV)与绵羊痘病毒(SPPV)都属于痘病毒科下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中的山羊痘病毒属。为开发有效的诊断试剂和疫苗,以及理解病毒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情况,深入了解病毒的分子特征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现状,包括其病原学特征、临床症状、基因组功能、流行病学以及对牛生产的影响,并探讨了实验室诊断、疫苗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的防控方向。  相似文献   

20.
2015年牛结节性皮肤病(LSD)首次传入欧洲,并持续在巴尔干半岛地区扩散和蔓延。为了解该病的流行形势,对2015—2016年欧洲LSD流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分布来看,疫情呈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于6—9月;从空间分布来看,疫情在巴尔干半岛地区沿东南向西北方向传播,且多集中于疫情国家边界区域;从群间分布来看,疫情主要发生于小规模牛场,且以散发为主。依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预防LSD传入我国的建议,如严格禁止从疫情国家进口牛及相关产品、加强LSD宣传培训、强化LSD主动监测和媒介控制、制定防控应急预案或防控技术规范、做好技术研究储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