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种子丸粒化技术在小粒种子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瑛 《中国种业》2020,(11):18-21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种子丸粒化的发展和现状,介绍了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和工艺流程。结合多年试验结果,分析小粒种子丸粒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详细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内外种子丸粒化的类型、所用的材料以及丸粒化的加工工艺、效应机理和质量标准,同时结合国外现状针对中国种子丸粒化技术成本高、专化性差、工艺落后、环保性差等缺点,提出了中国丸粒化的发展趋势是研发综合性丸化种子、粘合剂的种类及无公害丸化技术。  相似文献   

3.
蔬菜种子丸粒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蔬菜种子杂交优势和精密播种技术日益广泛地被采用,种子丸粒化技术在欧美国家得到推广。在英国大约95%的生菜种子是丸粒化的,番茄种子丸粒化程度也达到20%。丸粒化种子外观型状统一,有利于机械化播种。同时由于在丸粒化过程中加入了药剂及生长激素,使得种子发芽率高,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4.
郑述东  史志明  曹亮  陈贤 《种子科技》2019,(14):19-19,23
丸粒化是小粒蔬菜种子加工期间使用的一种技术,其以黏合剂的黏合作用为支撑,把生长调节剂、营养元素等黏附在种子表层,促使种子形成规格匀称、统一的球粒状。首先阐述了国际上种子丸粒化的研究情况,其次探析了种子丸粒化的作用机制,最后从多个方面探讨其发展前景,希望对种子丸粒化的推广应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种子丸粒化技术浅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国内推广应用的种子包衣技术,主要指的是薄膜包衣。而与之相对的还有一种包衣方法,即种子丸粒化。丸粒化种子与膜衣种子相比,在原理、工艺、质量要求等方面有着很大区别。为了加快种子丸粒化技术的应用速度,进一步提高我国种子包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笔者...  相似文献   

6.
杨健 《种子科技》2007,25(6):38-39
概述了种子包衣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小粒种子的丸粒化包衣所用种衣剂、包衣方法、作用和包衣流程,并预测了小粒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在山西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飞播用花棒种子丸粒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瑞凤  阎志宏  王爱勤 《种子》2004,23(9):35-38
针对飞播用种子丸粒化技术的不足,通过对各种原料配比对崩解时间的影响研究,使得处理后的丸粒化种子重量增加到原来的4~6倍,有效解决了种子"穿棉衣"与发芽和破损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外源激素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mg/LGA3和100mg/LIAA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株高、生物量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并且GA3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发芽率的促进作用较IAA明显,而IAA对丸粒化披碱草幼苗株高、生物量的促进作用较GA3明显。当GA3浓度大于50mg/L时,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而IAA各浓度均未对种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GA3和IAA处理对丸粒化披碱草幼苗根冠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接上期)12.飞播造林种子包衣技术研究单位名称: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评价单位名称:河北省林业厅针对飞播造林中存在的种子下落漂移严重,易遭鼠、鸟危害,发芽率、成苗率低等问题,进行了林木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研究。通过对包衣材料的理化性质和粘结强度等指标测定,研究和筛选出林木种子丸粒化包衣适宜的胶粘剂、包衣粉剂、成膜剂材料及应用技术;创新了适于垂直甩盘式丸粒化包衣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机械化播种需求的不断发展,对精量播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外进口甜菜种子的引进和使用几乎替代了国产甜菜种子,国外种业公司在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品种、新技术,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了国内企业竞争力。仅用高芽率包衣多粒种和单粒种已满足不了生产需求,丸粒化种子大量应用到生产已经成为甜菜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适应精量播种机械推广应用,对甜菜种子丸粒化技术进行了全  相似文献   

11.
甜菜丸粒化处理的种子,目前常用的都是单粒种,如BETA356、HX0602;种子丸化材料为惰性填料(黏土等),活性物质(杀菌剂、抗菌剂、杀虫剂),粘合剂(4L肥、菌肥),所以丸粒种子的胚芽和幼苗可以更好地抵抗真菌和病虫危害,特别是抵抗根腐病、甲虫、甜菜潜蝇、叶虱等病虫。但甜菜丸粒化种子的外壳占整个种子重量的70%,外壳厚、光滑,吸水渗透较慢,加之丸粒化种子均为单粒种,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国外因艺种子综合加工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介绍了种子精选、薄膜、结壳、丸粒化包表、除菌、引发等核心技术以及国外主要的种子技术处理服务公司,为今后我国园艺种子综合加工服务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针对目前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后发芽率难以保证,油菜生产上各项农业适用新技术难以到位的现状,通过对油菜种子实施丸粒化包衣的试验,研究油菜种子包衣对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幼苗生产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处理能显著提高田间出苗率;(2)能将各项农业适用新技术应用到位;(3)能提高油菜秧苗素质及后期产量.  相似文献   

14.
种子引发技术对甜菜纸筒育苗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甜菜纸筒育苗出苗质量问题,试验于2011年在黑龙江省农垦九三分局、讷河市、海伦市3个地点进行,以引发技术处理过的甜菜Bastion、Acero两品种的丸粒化种子和普通丸粒化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大棚育苗方法对其出苗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丸粒化种子相比,引发技术处理过的提前2d出苗,提前2d达到发芽峰值,发芽率提高了2.50%~15.00%,日平均发芽率提高了4.48%~74.42%,发芽指数增加1.81%~5.20%。引发技术处理过的甜菜种子出苗快、利于尽快达到苗齐,利于纸筒育苗苗床管理、提高育苗质量。  相似文献   

15.
种子包衣及丸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随着国家种子工程的启动,种子包衣及丸化技术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种子产业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同时,种子包衣与丸化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为种子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很好的技术载体,本文概述了种子包衣,丸化技术的基本概念,类型以及研究和发展现状,并对种子包席子有及丸化技术物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我给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丸粒化技术当中的特点,在欧洲现在几乎不再使用初始的种子了,几乎所有的甜菜、蔬菜都要进行丸粒化处理,在北美多数的种子已经被处理过了,并且根据不同的大小进行包衣,我们的目的是创造适应多种气候性的、更有利于在多范围播种的种子产品.  相似文献   

17.
加工番茄种子丸粒化处理后,可以实现精量播种,减少用种量,提高机械化程度,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本文从播前准备、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水肥运筹及收获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地膜覆盖滴灌条件下番茄丸粒化直播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余超 《种子世界》2004,(5):32-34
本文对种子包衣的起源和发展,种子包衣、丸化的概念、类型、机理,新疆加工番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丸粒化的作用,丸化包裹内容物及其对新疆加工番茄产生的效益做了详述。如果能将其用于新疆加工番茄,则不仅可以增强药效、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对于新疆农业的发展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9.
白三叶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牧草品种--白三叶种子较小,幼苗顶土力差,机械播种效果欠佳,种子出苗后不是过于密集就是缺苗断垄,不利于机械化播种.白三叶种子的特殊性和目前国内牧草种子包衣技术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白三叶的推广.通过对白三叶种子实施丸粒化包衣试验,确立丸粒化包衣种衣剂配方、包衣工艺,有效地与国产包衣设备配套使用等,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种子包衣不均匀和包表易碎的问题,保证包衣种子的质量,促进白三叶种子包衣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为实现草地建设的机械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融合组合是集束丸粒化种子的特殊配方组合,易于生产,每个集柬丸粒化种子中含有2~5个具有平衡生长习性不同种类或品种的种子,每个品种在发芽和生长阶段可以平衡、互补。融合组合包括单种或多种集束丸粒化种子。所有品种组合都具有栽培简单、生产投入成本低的特点,发茅率达95%以上。生长周期从播种到出苗需要8~12周。融合组合适宜彩色盆栽、吊盆和大型露台盆栽应用,每盆栽植3~5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