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后备种肉鸽、生产种肉鸽采用相同剂量、不同免疫途径接种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灭活疫苗,每隔14天检测一次,观察其免疫抗体滴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皮下注射的免疫抗体滴度优于肌肉注射,而且一免后的14天抗体滴度达到高峰,至试验阶段结束时免疫抗体滴度仍然维持4.3log2值以上,超过4log2值的抗体水平要求。因此,鸽群免疫禽流感HN灭活疫苗,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不同免疫剂量对黄羽肉鸡的免疫效果,将临床健康的黄羽肉鸡240羽随机分成A、B、C、D四个组,每组60羽,用同一种免疫程序同一时间、不同剂量进行免疫,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的方法检测血清中的禽流感H5和流感H7抗体。试验结果表明,A、B、C、D四组疫苗的免疫效果好,在二免后14 d至56 d(76日龄),免疫抗体合格率都达到90%以上,达到农业部免疫抗体合格率的要求(70%以上);禽流感H5免疫抗体平均滴度达7log2以上,流感H7免疫抗体平均滴度达6log2以上;但以C、D两组的免疫效果更好,在二免后14 d至56 d(76日龄),免疫抗体合格率都达100%,禽流感H5和流感H7免疫抗体平均滴度达7.8log2以上。因此,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Re-8株+H7N9 H7-Re1株)对鸡的免疫程序:10日龄颈部皮下首次注射0.1、0.2、0.3 mL;20日龄颈部皮下二次注射0.1、0.2、0.3、0.5 mL,适用于76日龄左右出栏的肉鸡。但推荐10日龄和20日龄鸡分别颈部皮下注射0.3m L/只,免疫程序会更好。  相似文献   

3.
肉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效果评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肉种鸽、肉乳鸽采用不同类型、不同剂量的禽流感疫苗注射,在不同的时间段监测观察其抗体滴度水平变化,探索出肉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最佳免疫剂量及疫苗品种:乳鸽使用0.3ml的H5N1+Re-1疫苗进行禽流感的首免,二免采用0.5ml的H5N2灭活疫苗进行免疫,从而提高肉鸽免疫抗体滴度水平,保证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重组禽流感病毒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和H7N9 H7-Re1株)对雉的免疫保护效果,选取30日龄的雉,按照免疫程序首免后21 d,加强免疫1次,分别于接种前和接种后定期采血,分离血清,检测H5、H7亚型HI抗体滴度。结果显示,免疫前,雉血清中H5、H7亚型HI抗体滴度均为0;免疫后14 d,H5和H7亚型抗体平均滴度分别达到7.0log2和7.07log2,49 d后平均滴度达到峰值,分别为8.04log2和9.20log2;H5亚型免疫有效期可达105 d以上,H7亚型可达189 d以上。结果表明,重组禽流感病毒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对雉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且安全性良好,但疫苗免疫49 d后,H5、H7抗体效价逐渐下降,133 d后明显下降,群体免疫合格率低于70%,因此生产中推荐,30日龄首免后,51日龄和5月龄各加强免疫1次。本研究为珍稀禽的禽流感免疫疫苗选择和程序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三黄鸡禽流感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水平连续跟踪,探讨H5N1亚型禽流感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该批鸡母源抗体水平较低,下降较快:免疫后30 d左右,抗体滴度达到4.5 log2,免疫后56 d,抗体达到高峰,其免疫保护期可达3个月.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设计不同的免疫程序,用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1+H9N2 Re-2株)免疫黄羽种鸡,通过对H5亚型和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滴度监测,探讨H5亚型和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消长规律及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结果表明,用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免疫黄羽种鸡后,H5亚型和H9亚型禽流感HI抗体的消长规律基本同步,其抗体滴度阶段性峰值出现在免疫后的第21~28天.根据试验结果,建议用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免疫黄羽种鸡的免疫程序设为:首免(14 d),0.3 mL/只;二免(56 d),0.5 mL/只;三免(119 d或开产前4周),0.5 mL/只.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试验组水禽(鸭)免疫禽流感灭活疫苗(H5N2亚型D7株)、对照组免疫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细胞灭活疫苗(Re-6株),在免疫前及免疫后15d、21d、36d、51d和66d分别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及病毒核酸监测,结果显示:免疫后各试验组动物的抗体水平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均为100%,达到合格标准。免疫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抗体水平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并在第15d可达到较高的免疫抗体,获得较强的免疫保护,其中试验组抗体水平为6.9~7.3 log2,对照组为6.2 log2。直至免疫后66d,试验组的抗体水平为8.10~8.75 log2,对照组为6.3log2。免疫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抗体离散度都比较高,均在60%以上,最高可达到107.34%;免疫后抗体离散度比较低,均在30%以下。通过比较分析,禽流感灭活疫苗(H5N2亚型D7株)对水禽的免疫效果要优于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细胞灭活疫苗(Re-6株)。  相似文献   

8.
用5种不同的禽流感疫苗以不同免疫剂量、不同免疫次数接种乌昌地区三黄鸡,定期检测禽流感免疫抗体,结果表明,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Inactivated Vaccine of Avian Influenza(H5N2)和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H5N1Re-1+H9N2 Re-2株)等3种疫苗均能刺激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抗体,而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和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H5亚型)的免疫抗体十分低下。经不同免疫次数的比较试验表明,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Inactivated Vaccine of Avian Influenza(H5N2)和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H5N1Re-1+H9N2 Re-2株)二次免疫的H5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经一次免疫的抗体水平,且免疫持续期长。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对鹅的免疫特性,将100只27日龄四季鹅,随机分成3组:一免组40只,接种剂量0.5 mL/只;二免组40只,二次接种剂量分别为0.5 mL/只、1.5 mL/只;对照组20只,不免疫。结果显示:一免后21 d H5(Re-8株)免疫抗体平均滴度为5.85 log2,抗体合格率为85%,28 d为7 log2,抗体合格率为100%,但60 d后平均滴度降为5.95 log2;二免后7 d为7.15 log2,39 d为7.95 log2,抗体合格率均保持100%。一免后21 d H7N9免疫抗体平均滴度为5.2 log2,抗体合格率为85%,28 d为6.6 log2,抗体合格率达到100%,60 d后降为3.15 log2;二免后7 d为6.8 log2,39 d为7.05 log2,抗体合格率均保持在100%。结果表明:该疫苗能够有效刺激鹅产生免疫保护抗体,适用于鹅的禽流感免疫;为增强免疫保护效果,建议进行二次免疫。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用H5N1(Re-1株)灭活疫苗和H5N28株灭活疫苗对蛋鸡群进行免疫效果跟踪检测,结果表明H5N28株灭活疫苗首次免疫后21d,只有1个样品抗体合格率达到93.75%,其余样品抗体合格率均在59%以下.H5N1(Re-1株)灭活疫苗首次免疫后21d,抗体合格率93%,首次免疫后21d抗体滴度≥26的达72.7%,二次免疫后21d抗体滴度≥26的达93.3%,三次免疫后4个月抗体滴度100%达到28~211,本试验对指导养鸡户的禽流感免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通过对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H7Re 2株)在种鹅和蛋鸭上接种后产生抗体效价值的情况研究,来评价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对水禽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种鹅和蛋鸭在14日龄接种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45日龄进行二次免疫,H5N1 Re-11株抗体滴度、H5N1 Re-12株抗体滴度、H7N9 Re-2株的抗体滴度都较高,从抗体消长规律来看对产蛋前的种鹅和蛋鸭都有较好的保护力。通过本实验在水禽上接种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首次免疫后14d产生抗体,开始具有保护力,二免后14日龄抗体滴度达到高峰,对鹅群和鸭群有很好的保护力,为广大养殖户在水禽上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提供临床效果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禽流感灭活疫苗(H5N2亚型,D7株)与同类产品对不同日龄鸭及SPF鸡的免疫效果,将该疫苗与国内两家禽流感生产企业的2批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分别免疫鸭和SPF鸡,免疫后14、21、28、42 d采血测定各免疫组的HI抗体效价。禽流感灭活疫苗(D7株)以0.25 mL剂量免疫鸭后14 d,所有免疫组鸭的HI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即能达到6㏒2以上,28 d HI抗体GMT达到峰值9.1㏒2,而两批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以0.5 mL剂量免疫鸭21 d后HI抗体GMT均没有达到6㏒2;两种疫苗分别免疫21日龄SPF鸡21 d后各免疫组的HI抗体GMT基本相似。试验结果表明,禽流感灭活疫苗(D7株)对鸭的免疫效果要明显优于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Re-5株),而对鸡的免疫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重组鸡白细胞介素6(rChIL-6)在商品鸡体内对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7株)免疫增强作用,将rChIL-6与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7株)采用肌肉注射方式免疫57日龄麻鸡,分别在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第7、14、21、35、42天,检测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Re-6、Re-7)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与灭活疫苗同时注射rChIL-6组比单一注射疫苗组的H5N1 Re-6抗体滴度可提高1.6 log2,Re-7抗体滴度可提高1.8 log2。提示rChIL-6对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7株)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当前应用的Re-8株种毒相关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野鸟源H5N8流感病毒的免疫预防效果,本研究将重组禽流感病毒(AIV)H5亚型Re-8株灭活疫苗(H5N1亚型,Re-8株)和重组AIV(H5+H7)灭活疫苗(H5N1Re-8株+H7N9 H7 Re-1株)分别以0.3 m L/只的剂量接种3周龄SPF鸡,免疫3周时进行HI抗体检测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上述2种疫苗免疫的SPF鸡血清中针对H5亚型Re-8株抗原的HI抗体均在8 log2以上,以105EID50的剂量、鼻腔感染途径攻击野鸟源H5N8病毒BHG/QH/2/16和BHG/Tibet/3/16后,所有免疫组鸡在14 d观察期内均全部健活,不排毒,而对照组鸡在攻毒后4 d内全部发病、死亡、排毒。现地免疫重组AIV 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Re-6株+Re-7株+Re-8株)的商品蛋鸡直接进行HI抗体检测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免疫蛋鸡血清中针对Re-8株抗原的HI抗体平均滴度为8.3 log2,以相同攻毒方式和剂量分别攻击2株H5N8病毒后,免疫鸡也获得完全免疫保护,不发病、不死亡、不排毒。本研究结果表明,含有重组AIV H5 Re-8株抗原的灭活疫苗可有效防控野鸟源H5N8流感病毒,为我国及其他国家H5N8亚型禽流感免疫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试验于江苏扬州地区9个规模鸭场进行,将每个鸭场的鸭群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加强免疫试验组。在冬季(12月初)分别随机采血检测抗体,同时对试验组鸭群加强免疫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Re-6+Re-8株)。50d后对两组分别随机采血检测抗体。试验结果表明:加强免疫后,试验组免疫抗体合格率从93.38%提高到98.01%,免疫抗体滴度从6.04log_2提高到7.41log_2;对照组抗体合格率无明显变化,抗体滴度从6.09log_)2降低到5.98log_2。由此可见,在12月初加强免疫的免疫方案能显著提高鸭群免疫抗体合格率、免疫抗体滴度及鸭群抗体均匀度。本试验结论,在寒冬的长三角地区,应及时对鸭群进行H5N1亚型禽流感加强免疫,并建议用鸭群免疫抗体合格率大于80.00%和鸭群抗体滴度大于6.00log_2两个指标评估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评估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对商品肉鸡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将该疫苗按照现地免疫程序分别接种10日龄白羽肉鸡和14日龄黄羽肉鸡,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每周采血,分离血清,检测H5亚型Re-8株和H7亚型H7-Re1株禽流感病毒(AIV)HI抗体滴度,并在初次免疫后3周和出栏时以鼻腔感染方式分别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前,所有肉鸡血清中H7亚型H7-Re1株AIV HI抗体滴度均低于1log2,H5亚型Re-8株AIV平均HI抗体滴度分别为5.3log2(白羽肉鸡)和4.1log2(黄羽肉鸡);一次免疫的白羽肉鸡在免疫后3周至出栏时,2种亚型AIV平均HI抗体滴度在6.0log2~6.7log2;2次免疫的黄羽肉鸡在初次免疫后3周至出栏时,2种亚型AIV平均HI抗体滴度均在6.0log2以上。在一次免疫后3周时和出栏时,采用高致病性H5、H7亚型AIV攻毒后,对照组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均全部死亡,免疫组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均不发病、不排毒、不死亡,获得100%的免疫保护。本研究结果表明,重组AIV二价灭活疫苗对商品肉鸡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为该疫苗的现地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崇左市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家禽实施免疫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亚型Re-8株+H7N9 H7-Re1株)的免疫效果进行了评估,旨在为崇左市家禽禽流感防控决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0.35%,H7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4.94%,禽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阴性。H5+H7免疫抗体水平较高,抗体合格的血清中,H5平均效价为8.33log2,H7平均效价为7.41log2,疫苗安全稳定,可有效抵抗当前禽流感流行毒株的侵袭。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H5亚型禽流感Re-4毒株疫苗免疫效果,采用血凝-血凝抑制试验(HA-HI)方法对16个县区102个规模场/散养户送检的1621份鸡血清,进行H5亚型禽流感Re-4毒株免疫抗体检测。结果:Re-4毒株免疫血清抗体合格率为72.9%(抗体滴度≥5log2),Re-4毒株免疫抗体合格率高于50%的蛋鸡场户占80.4%,免疫抗体滴度≥7log2的血清份数占合格数的76.2%;发生过H5亚型禽流感疫情和疑似H5亚型禽流感疫情地区的17个养鸡场户,鸡群抗体滴度≥7log2的血清比例占到免疫合格数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鸡胚源H5N1亚型Re-6株、鸡胚源H5N1亚型Re-6+Re-8株灭活疫苗、细胞源Re-6+Re-8株灭活疫苗及水禽专用H5N2亚型D7株灭活疫苗4个产品对番鸭的免疫效果,分别取四种疫苗分别免疫20日龄番鸭,125只/组,免后35日采血测定HI抗体效价。结果表明,4种疫苗免疫后用Re-6抗原检测抗体依次分别为8.1log2、9.3log2、8.9log2、7.0log2,用Re-8抗原检测抗体分别为1.5log2、9.9log2、8.7log2、7.5log2,用D7抗原检测抗体分别为0.3log2、7.6log2、5.6log2、6.5log2。四种疫苗免疫效果由高至低依次为:鸡胚源H5N1亚型Re-6+Re-8株灭活疫苗细胞源Re-6+Re-8株灭活疫苗H5N2亚型D7株灭活疫苗鸡胚源H5N1亚型Re-6株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20.
研究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种鸡和肉鸡的免疫原性,并对雏鸡母源抗体和免疫后的抗体进行动态观察,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该疫苗对鸡的免疫程序。用HI方法检测种鸡、肉鸡的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和再免日龄。结果表明种鸡的母源抗体约能维持10 d多;0.3 mL/羽首免后10 d HI抗体就可达到6.40 log2,3-5周达到高峰期,至免疫17周后(19周龄)HI抗体水平仍然维持在4.88 log2;19周龄时0.5 mL/羽进行二免,有效抗体能维持约20周;280日龄0.5 mL/羽三免后抗体水平均一,下降缓慢,至种鸡淘汰时(三免后29周)抗体水平仍能维持在5.32 log2。肉鸡母源抗体约能维持7d,10日龄时0.3 mL/羽免疫,有效抗体能维持到上市。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鸡的免疫原性确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