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报道了鲻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和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结果。HCG 1 000 IU/kg和LRH-A210μg/kg配合使用,在水温22~25℃时,盐度25~32,鲻鱼的催产效应时间和受精卵孵化时间分为别36 h和52 h。鲻鱼卵属浮性卵,圆球形,卵径为(316.4±6.9)μm,卵黄囊直径为(190.8±5.4)μm。鲻鱼的胚胎发育过程可以分为7个阶段: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出膜期。研究发现,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效应时间和孵化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温度为18~21℃时,孵化率最高,为82%。  相似文献   

2.
吴文婵 《北京农业》2012,(15):137-138
研究在人工条件下,鲻鱼的亲鱼选择、驯化、促熟、人工繁殖、胚胎发育与苗种培育生产的过程。结果表明:鲻鱼胚胎发育的进程为受精卵期、卵裂期、孵化期等7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鲻鱼(Mugil cephalus L.)属鲻形目鲻科,欲称“白眼”、“乌头”等。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等各地温暖海域。我国沿海均有生产,尤以南方沿海较多。主要渔场在沿海各大江河口区,全年都可捕获,渔汛期自10月至翌年2月,尤以冬季产卵期鱼体较  相似文献   

4.
王资勋  黄帅 《农技服务》2011,28(4):503+514-503,514
鲻鱼通过简单驯化而适应全淡水后,利用仅有0.087hm~2的都市型室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模式,每年养殖3~4次,总产量为20.1t,经济效益13.6万元/hm~2,如果将养殖面积扩大,则经济效益将达到156.8万元/hm~2。该养殖模式对于沿海周边及内陆地区皆适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梭鲈和鲻鱼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准备、鱼种放养、水面浮床水培蔬菜、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日常管理、捕捞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视网膜光损伤小鼠动物模型,通过该动物模型评价蓝莓提取物对视网膜光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综合评价不同剂量蓝莓提取物对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对视网膜MDA含量,LDH、SOD、CAT和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蓝莓提取物对视网膜光损伤小鼠视网膜组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蓝莓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小鼠视网膜细胞中LDH活性,能够显著抑制视网膜内部的脂质过氧化,还能够显著提高SOD、CAT和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结论]蓝莓提取物对保护小鼠视网膜光损伤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PCR技术,扩增了梭鱼和鲻鱼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并比较分析了其种间的序列差异。获得16S rRNA基因的540~560 bp碱基序列,出现26个碱基的插入与缺失位点;获得COⅠ基因的602~604 bp碱基序列,出现2个插入缺失位点;16S rRNA和COⅠ基因的序列中G平均含量最低,且(A+T)含量高于(G+C)含量,与其他鱼类中的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一致。在16S rRNA基因片段中,梭鱼出现1种单倍型,鲻鱼为2种单倍型;在COⅠ基因片段中,梭鱼样品中检测到3个单倍型,鲻鱼样品中检测到5个单倍型。以Takifugu poecilonotus为外群,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基于16S rRNA和COⅠ基因序列获得的NJ系统树基本一致,鲻鱼和梭鱼种内个体分别聚为一支,显示16S rRNA和COⅠ基因适合于梭鱼和鲻鱼的物种鉴定。  相似文献   

8.
人工感染3种弧菌对鲻鱼血清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病原菌对鲻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鲻鱼细菌性疾病的免疫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法将等比例混合浓度为4.5× 106 CFU/mL的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创伤弧菌(Vibriiovulnificu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混合菌悬液人工感染鲻鱼,对照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感染后第0、1、3、7、11、15、19、23、27、31和35 d采集血样测定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的变化.[结果]鲻鱼在感染3种弧菌混合悬液后第3d开始出现发病症状,其血清中的溶酶体酶(ACP、AKP和LSZ)活力总体上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抗氧化酶(SOD和POD)活力也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氨基转移酶(GOT和GPT)活力在感染初期呈急剧上升态势,而后下降回归至正常水平.[结论]鲻鱼受到外源微生物(弧菌混合悬液)刺激后,其体内非特异免疫系统被激活、组织(肝脏)受到损伤,即血清中非特异免疫酶可作为鉴定鱼体健康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卢连明 《福建农业》2011,(12):26-27
南美白对虾与鲻鱼兑淡混养模式,是一种生物之间良性互利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近年来,龙海市东泗乡等地大面积推广这种生态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养殖光唇鱼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浙江新昌县人工育成的光唇鱼为试养对象,研究了2010世代(4~15月龄)及2009世代(16~27月龄)光唇鱼的雌雄间生长差异、生长特性及体型变化等。结果表明:雌雄鱼在全长、体高、体宽及体重上存在极显著差异,2010世代及2009世代光唇鱼的生长速度均为雌鱼明显快于雄鱼。2010世代光唇鱼全长与体高、体宽及体重的相关关系分别为Lt=0.268+4.932Hb(r=0.9568)、Lt=0.236+9.014D(r=0.9941)、W=8×10-3Lt3.087(r=0.9921);2009世代光唇鱼全长与体高、体宽及体重的相关关系分别为Lt=1.255+4.726Hb(r=0.9613)、Lt=1.364+8.281D(r=0.9534)、W=7×10-3Lt3.179(r=0.9623);2010世代光唇鱼4-8月间生长速度较快,2009世代光唇鱼6-8月的繁殖季节生长速度较慢;雌雄鱼体型上存在差异,2010世代及2009世代光唇鱼的全长/体高、全长/体宽、体高/体宽、全长/头长、头高/体高及尾柄长/尾柄高6个指标各月间差异极显著,全长/头高各月间差异不显著。研究亮点:光唇鱼为浙江省土著溪流性鱼类,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相关其生长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养殖光唇鱼周年生长的研究,发现光唇鱼雌鱼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雄鱼,可能适合单雌养殖;并通过对不同养殖模式下光唇鱼生长的比较,发现网箱养殖方式可能更适合该鱼的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鲻胚后早期发育过程中体表色素的形成时间及各鳍的变化特点,为优化其种苗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的光学显微镜技术对鲻胚后早期发育过程中体表色素的分布与鳍条的形成过程进行连续观察和记录.[结果]鲻的体表色素发育需要依次经过6个阶段,初孵仔鱼就已经具有色素细胞,鱼体表面色素随着仔鱼发育进一步变化,至30日龄色素发育完全.在鲻的早期发育过程中,各鳍发育顺序依次为:胸鳍→尾鳍→臀鳍→第二背鳍→腹鳍→第一背鳍.鲻鳍的发育需要经过10个阶段,3日龄仔鱼便可观察到胸鳍芽,19日龄时尾鳍开始发育,21日龄时第二背鳍和臀鳍逐步发育,且臀鳍发育速度稍快于第二背鳍,腹鳍芽出现,26日龄时第一背鳍开始隆起,至38日龄鳍条发育完全.[结论]鲻胚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体表色素分布和鳍条发育与其形态发育及行为相适应,可作为早期发育的指示性标志.  相似文献   

12.
筛选比较了不同保存液、保护剂、降温方式、解冻方式对缺帘鱼精液超低温保存活力的影响,初步解释了缺帘鱼精子经超低温短期保存后活力明显较鲜精低的原因.结果显示:Ringer's液作为保存液,16%二甲亚砜作为保护剂,选取五步法超低温冷冻保存精子[精子缓慢降温至-150℃→液氮面上3 cm(约-170℃),停留4 min→液氮面(约-190℃),停留1 min→液氮];40℃水浴解冻取得最好的冻后活力,解冻后精子活力为(35.2±4.5)%.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缺帘鱼人工繁殖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组织切片技术,研究水泥池养殖缺帘鱼的生物学特征和性腺发育情况。[结果]结果表明:3龄缺帘鱼卵巢发育到I期,精巢为Ⅱ期;4龄缺帘鱼雄鱼可以发育至性成熟;4-5龄可以进行人工催产。缺帘鱼精巢为叶型壶腹型结构。[结论]雌雄鱼性腺发育存在不同步现象,需进一步研究并调节其生长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鲫鱼和红腹锦鸡视网膜结构的比较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视网膜组织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测量了视网膜各层厚度、3个核层的胞核层数及胞核直径,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鲫鱼和红腹锦鸡视网膜均由4层细胞构成,在显微镜下分为10层。鲫鱼视网膜平均厚度为196.57μm,红腹锦鸡为225.31μm。红腹锦鸡的视网膜内核层的细胞核层数比外核层多,鲫鱼的外核层细胞核层数大于内核层。鲫鱼和红腹锦鸡这2种动物视网膜结构的差异,与其从水生到陆生的生境迁移和捕食方式的变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将试验鱼暴露在硝基苯质量浓度为100×0.017,50×0.017,25×0.017,12.5×0.017,6.25×0.017,0 mg/L的水体中,72 h后置于清水中,于1,2,3,4,5,9,14 d分别取样,测定其对硝基苯敏感的生化指标:鳃Na+,K+-ATP酶、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血清丙二醛.结果表明:硝基苯质量浓度低于12.5×0.017 mg/L时,鳃Na+、K+-ATP酶的活力基本保持不变,而达到25×0.017 mg/L时,鳃Na+、K+-ATP酶的活力开始较明显地降低;质量浓度超过12.5×0.017 mg/L时,GSH-PX活力一直表现为诱导作用;高浓度组(25×0.017,50×0.017,100×0.017 mg/L)与对照组相比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至第4 d则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硝基苯染毒浓度越大,对鲤鱼影响越明显,染毒浓度越大,鲤鱼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也就越长.  相似文献   

16.
5种地被植物抗寒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种地被植物在南京地区冬季抗寒生理变化机制。[方法]以5种地被植物叶片为实验材料,测定低温处理过程中其相对电导率、MDA含量、SOD和POD活性等,分析低温下不同地被植物的抗寒能力。[结果]5种地被植物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降低而上升,但相对电导率大小差异明显,常绿油麻藤在低温处理过程中一直维持较低水平,其MDA含量变化幅度均较小,含量水平为最高。随温度下降花叶蔓长春、鸡血藤和扶芳藤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常绿油麻藤SOD活性一直上升。综合评价各地被植物其抗寒能力大小依次为:常绿油麻藤>鸡血藤>常春藤>扶芳藤>花叶蔓长春。[结论]5种地被植物的抗寒性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暴露在BDE-47下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测定96h-LC_(50)。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暴露在0、2、4、8mg·L~(-1)的BDE-47污染物下,双齿围沙蚕的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BDE-47对双齿围沙蚕的96h-LC_(50)为31.24mg·L~(-1)。在暴露期间,与对照组比较,各处理组的GSH含量、GST活力、CAT活力总体上无显著变化,仅8mg·L~(-1)组的GST活力在14d极显著性升高(P0.01)。暴露1d时,4mg·L~(-1)处理组GPx活力显著升高(P0.05),在第7~14d时,2mg·L~(-1)处理组的GPx活性呈上升趋势;在暴露1d时,4 mg·L~(-1)、8 mg·L~(-1)两组的SOD活力显著下降(P0.05),整体上看,在1~7d时,SOD活力被诱导升高。14d时,与对照组的比较,4、8mg·L~(-1)处理组的SOD活力分别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抑制。在暴露1d时,MDA含量被诱导升高(P0.05),且4mg·L~(-1)极显著升高(P0.01)。在暴露4~14dMDA含量总体上无明显变化,仅第7d的8mg·L~(-1)处理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双齿围沙蚕抗氧化防御系统中,MDA含量和SOD活力均在胁迫初期有显著变化,因此MDA含量和SOD活力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小麦春季冻害增施补伤肥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7年3月中旬,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如皋市气温大幅下降,极端气温降至0℃右,且持续时间较长,对处于拔节期的小麦造成不同程度的冻害.为探讨小麦受冻后增施氮索肥料对促进苗情转化的效果,我站开展了小麦冻后增施补伤肥的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