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猪的正常生产过程一般为2~3h,近年来,有些母猪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使产程延长,死产率相应增加,给饲养户造成了相当的经济损失。笔者经过跟踪调查发现,致使母猪产程延长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4,(5)
<正>畜牧生产中,母猪断奶后不发情常常困扰广大养殖户,造成母猪使用率下降,甚至导致母猪的淘汰,严重影响养殖户的效益。对该情况,笔者在多年的诊疗工作中深有体会,现把对母猪断奶后不发情的常见原因总结如下。1原因1.1饲料营养水平不够,特别是饲料中维生素营养和能量不足。有些猪场的母猪使用的饲料维生素A、E、B1、叶酸和生物素含量较低,经常引起母猪断奶后发情不正常。据统计有50%以上的初产母猪在仔猪断乳后一周内不发情,而经产母猪仅为20%。哺乳期母猪体重损失过多将导致母猪发情延迟或乏情,而初产母猪尤其如此。在分娩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6,(9)
正由于初产母猪体重小,配种时P2背膘厚不达标,基础营养储备偏低,加上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使用同一饲养标准和饲料配方,初产母猪泌乳期采食量低于经产母猪,初产母猪很难满足高产状态的营养需要,初产母猪产后8~10 d后泌乳量明显下降,表现为母乳不足,所以有很多猪场在安排初产母猪的带仔数为8~9头,带  相似文献   

4.
依阿华州立大学D.B.Jones等人,为评价初产母猪日粮氨基酸对促黄体素(LH)分泌和断奶至发情间隔的影响,在23d哺乳期中,选择哺育一窝13只仔猪的36只初产母猪,分别分配给每天6kg含高蛋白(HP组,1.20%赖氨酸)或低蛋白(LP组,0.34%赖氨酸)的玉米-豆粕型日粮。通过改变日粮中玉米和大豆粕比例获得所需日粮赖氨酸浓度。在泌乳0、5、10、15和20d,在6h期间,分别间隔15min、1h、6h,评价血浆LH、ACTH和雌二醇17β。从断奶至断奶后45d,每天对母猪进行发情检查。哺乳期间,喂LP和HP日粮的母猪每天分别消耗4.41kg和4.98kg饲料。断奶时,LP组母猪体重较轻(P<0.05)、窝重较轻(P<0.05)、延长断奶至发情间隔(P<0.05)。LP组母猪的平均和基准线LH浓度以及LH脉冲6h较低。LP组母猪和HP组母猪之间的差别在泌乳10d形成。血浆雌二醇和ACTH浓度不因日粮而改变。泌乳第5d和第10d的平均LH浓度同断奶至发情间隔相关(γ分别为-0.54和-0.56,P<0.01))。第10d平均LH浓度同0~5d、5~10d乳形成所需的日粮赖氨酸极大不足相关(γ分别为-0.39和-0.49,P<0.05),泌乳早期母猪日粮氨基酸采食量不足会引起产后10dLH分泌较少,并与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猪高热病的凶手之一,近年来,造成生猪养殖场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病猪和带菌的猪是该病的传染源,一般通过呼吸系统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播。2~4周龄的仔猪可能发生感染,但5~8周龄的断奶保育仔猪最为多见,尤其免疫水平较低的初产母猪产下的仔猪更易感染,发病率一般在10%~15%不等,致死率约为50%,当混合感染严重时则死亡率会更高,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常在恶劣环境下多发。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4,(3)
<正>猪场在生产实际中经常会遇到母猪长期不发情、发情延迟或发情不明显的问题,特别是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一些猪场年淘汰母猪中约有20%的母猪因为此种原因而被淘汰,给养猪生产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一般来说,后备母猪达到8~10月龄,体重100~110 kg以上而不发情和断奶母猪超过10 d仍不发情就视为乏情。一般认为后备母猪不发情不超过3%为正常。而经产母猪不发情情况更为突出。1引起母猪不发情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何明辉 《畜禽业》2003,(8):43-43
优良的母猪从出生到性成熟,需8~10个月的时间,若不能正常进行配种,对养殖户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笔者在县种猪场及周边地区进行大量调查,发现有10%左右的母猪都曾出现过繁殖障碍问题。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因素很多,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下面就母猪的繁殖障碍及防治措施谈一些看法:1先天性繁殖障碍及防治1.1表现子宫先天性异常,两性猪,先天性不育等。1.2形成原因因近亲交配或其它原因,造成母猪出生时已丧失繁殖能力。1.3防治措施此类母猪一经检查发现后,应立即淘汰。2母猪乏情及防治2.1后备母猪乏情2.1.1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7,(Z1)
"PSY"是指规模猪场能繁母猪年均提供断奶仔猪的头数,是衡量猪场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随着现代养猪规模的发展进步,品种的改良,配种技术和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良种母猪的平均窝产仔数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养猪发达国家"PSY"普遍在22头以上,而商南县规模猪场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仅为12~17头。在生产调查中发现商南县很多猪场母猪乏情、返情、空怀、流产、假妊娠、难产、产程过长等情况非常普遍,大大影响了规模化猪场应有的生产力,使盈利能力下降。影响因素主要是疾病、营养、管理、品种以及其他应激等。并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在分娩过程中,超过一定的分娩时间(整个分娩过程一般为1~4h,超过8h可能是难产),不能将胎儿顺利地从产道中排出,称为难产。此时,若助产不及时或助产不当,不仅可以  相似文献   

10.
孙南英 《畜禽业》2001,(2):30-31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猪供试母猪选3~4胎的经产母猪,进行现有主要母猪品 种长嵊、长大、长加、长金与不同公猪杂交组合试验,再用其后代进行 肥育试验. 1.2 饲养管理选有代表性的农户作为试验点,每户的饲养管理条 件基本一致,60日龄前均采用仔猪全价料,60日龄后用自配饲料, 杜长大母猪生长育肥期的饲料代谢能为12.55MJ/kg,粗蛋白为 16%以上,其它带有本地血统的肉猪生长育肥期饲料的代谢能为 12.1MJ/kg,粗蛋白质为14%以上. 1.3 测试项目母猪高床产仔与一般圈养产仔哺育性能比较试验; 不同杂交组合的产仔哺育性能试验;杂交后代的肥育性能试验;胴体 与肉质性状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万孝康 《畜禽业》2002,(2):45-45
母猪,尤其初产母猪在哺乳期内易发生泌乳不足.如果母猪产后乳房不充实,仔猪被毛不顺,每次给仔猪喂奶后,仔猪还要拱奶,而母猪趴卧或呈犬坐,不肯哺乳,这是缺奶的表现.缺奶或无奶的主要原因是:(1)、母猪怀孕后期营养不良,猪体消瘦,乳腺没有得到较好的发育;(2)初产母猪乳腺发育不全,促进泌乳的激素和神经机能失调等;(3)母猪年龄太大,食欲不旺盛,消化吸收也不好;(4)母猪在怀孕期间喂给的能量饲料太多,而其它类型的饲料不足.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6,(1)
正1选留优良母猪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前提根据市场和实际生产需要,经济和饲养条件差的农村可选择长本、大本等二元母猪生产商品肉猪;销往大中城市或供港猪,宜选择大长、长大等外二元母猪生产优质(DLY)肉猪。选择的后备母猪,体型上应符合品种特征,发育良好,背部平直或微倾,腹部比较大而松弛,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殖力较差。奶头排列整齐均匀,一般在6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20,(6)
通过对丰润区养猪场仔猪死亡统计发现,母猪平均产仔数为10.4头,断奶成活数8.2头,每窝死亡2.2头,平均死亡率21.15%。造成仔猪死亡原因主要有产程过长或难产、脐带感染、母猪挤压、低温不食、腹泻、断奶应激等。根据病因采取加强母猪饲养管理,严把仔猪出生、补饲、断奶3个关键环节,显著提高了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倪田 《畜禽业》2000,(8):62-63
1 及时做好母猪的更新与淘汰,保持猪群始终处于良好的繁殖状态。种母猪的年更新率25%以上,公猪的淘汰率50%以上;1~2胎的年青母猪应占基础母猪的30%,3~6胎的经产母猪占60%以上,7胎以上的老母猪只占10%以下。 2 认真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促进其发情与发育,是保证母猪高繁殖力的基础。对后备母猪采取按体况饲养、适当控料的饲喂方式,使后备母猪的体况保持在五级评分的2.5~3分或十级评分的7~8成膘情。 3 后备母猪的配种必须在8~9月龄以上、发情2~3次以后,体重110~120kg上时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4,(1)
<正>母猪生产的目的是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的生产数量和质量。养殖户应根据母猪的体况和不同的生理阶段,加强饲养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达到提高养猪经济效益之目的。1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1.1调控营养妊娠母猪摄入的营养一是用于母体的维持和生长(初产母猪)需要,二  相似文献   

16.
母猪的繁殖周期可以分为配种期、怀孕期和哺乳期。在不同的生殖阶段,营养需求不相同,需要相应的饲养管理。1营养对母猪发情的影响及饲养管理要点1.1营养对母猪初情的影响1.1.1影响母猪初情期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品种:初情期一般为5~6月龄,地方猪的初情年龄早于外血猪,杂交猪早于纯种猪。营养水平对初情年龄也有影响,营养水平过低或高都会推迟后备母猪的初情年龄。后备母猪预配期(体重60~90kg的营养需要,详见表1。表1后备母猪预配期的营养需要1.1.2后备母猪的管理:体重120kg左右,7~8月龄,第2至第3个发情期配种。实行群饲,喂料量2.3~2.5kg/…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5,(6)
<正>经过调查发现,许多饲养10~20头母猪养殖大户,已经有了自繁自养的观念,但因为不愿意请技术员,想降低饲养成本用场外个体配种人员赶公猪在场内配种。这种作法是很不科学的。其实配种是很简单的,笔者根据多年搞配种的实际经验,简单的总结一下几个要点,与广大养殖户共同探讨。1选好公猪要考虑场内母猪的品种,便于获取最好杂交优势,公猪品种好,能显著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月上海金山区某规模猪场发生以初产母猪和第2胎母猪流产、不孕、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等为特征的繁殖障碍性疫病,经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猪细小病毒感染。经追溯调查,发现未及时对适龄母猪开展免疫接种造成了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9)
<正>2014年4月,某养殖户饲养的肥猪发病。该户共饲养肥猪100余头,其中体重1020 kg发病猪只20余头,已死亡3头,发病5 d。1温和型猪瘟的流行原因在调查养殖户中笔者发现,该病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1.1母猪和仔猪未接种过疫苗母猪饲养量在10头以下的养殖户母猪80%以上不接种猪瘟疫苗;70%以上自繁自养的断奶仔猪不接种猪瘟疫苗,95%以上的待售仔猪断奶时仍未接种猪瘟疫苗。经研究证明,在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4,(5)
<正>在规模化养猪生产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初产母猪的问题比经产母猪多,如产仔数不高、断奶后发情异常、所产仔猪容易生病,特别是仔猪拉稀等。作为一个猪群,必须保持适当的淘汰更新比例,规模猪场又必须有计划地补充后备母猪。为尽可能克服初产母猪的弱点,提高种猪群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使猪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有人提出了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1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的产生过程在1988年Leman养猪会议上,Hanor公司的Jeff Mencke、Isabelle Moreau及Kaek keane首次介绍了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SPP技术),该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