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遂昌县地处浙西南,至今已发展板栗3000hm^2,是浙江省板栗重点县之一。近几年板栗炭疽病发生普遍,严重的发病烂果率超过了50%。遂昌县开展第二期板栗病虫害工程治理后,建立了板栗病虫害观察测报点,对确定为治理对象之一的板栗炭疽病进行了治理。现将防治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曾沛繁 《广西园艺》2007,18(3):25-27
本试验采取增施基肥及追肥、喷施多效唑控制板栗枝梢长度及提高坐果数量、喷施叶面肥保果、抑强扶弱或除弱助强修剪、适时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技术对板栗低产园进行改造。结果表明,实施该套技术后,板栗树形开张,树势健壮中庸,结果母枝充实,长度适中,雌花量增加76.7%,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产量大幅提高。三个试验果园平均每667m^2产量由2000年的119kg、132.5kg、119.3kg提高到2002年的203.53kg、236.94kg、187.77kg,分别增产71.03%、78.82%、57.39%。  相似文献   

3.
遂昌县是浙江省第二林业大县,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展嫁接板栗,目前已有板栗面积约0.27万hm^2。近年来,各种板栗病虫害普遍发生,尤其是果实病虫害更严重。2001年遂昌县被浙江省林业局列为第二期板栗病虫害工程治理项目县,为此,我们进行了本调查。  相似文献   

4.
板栗是山东省泗水县主栽果树之一。近年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及山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当地板栗生产发展较快,截至2005年,栽植面积已达1.5万hm^2,主要分布在泗张等山区乡镇。由于土壤瘠薄,管理粗放,多数板栗园树势衰弱,产量低,质量差。为此,自2001年开始,我站在泗张镇和圣水峪乡进行山区低产板栗园综合丰产示范试验,现将试验示范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8年开始对山地板栗低产园进行改造,采取嫁接良种,合理修剪,加强土壤管理,科学施肥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措施,2001年666.7m^2产量达229kg,较改造前增产2倍多。  相似文献   

6.
板栗是陕西秦巴山区的主要经济树种,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特色果品。陕西商洛地区的7个县共有板栗13.6万hm2,人均0.23hm2,产值超过5000万元,但是由于长期粗放管理,品种混杂,667m2产量在90kg以下的低产板栗园就占了57.25%。为此,我们从2000年开始,进行了山地板栗低产园改造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山地板栗生产的技术措施。1板栗园基本情况及改造效果试验板栗园位于宝鸡市西山区坪头镇,属于浅山坡地。海拔890~1050m;年平均气温12.09℃,7月份平均气温25.5℃,极端最高气温38.3℃,≥10℃的积温4112.3℃,1月平均气温-0.8℃,极端最低气温-16.7℃;全年无…  相似文献   

7.
李静  夏军 《河北果树》2006,(6):52-53
兴隆县是京东板栗的主产县,栽培面积4.6万hm2。但由于长期沿用传统的栽培技术,管理粗放,平均每667m2产板栗在80kg以下的园片占75.2%。为此,2002年以来进行了增产改造试验。试验园设在蓝旗营乡苇子峪村。坡度25°以下,土壤为片麻岩风化而成的砾质壤土,土层平均厚度20~30cm,土壤p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由于板栗价格居高不下,以及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我县板栗面积已达1.5万hm^2。主要分布在泗张镇、圣水峪乡等南部沙石山区。由于土壤瘠薄,管理粗放,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低.质量差。为此,我县林业局果树站自2001年开始,对南部沙石山区低产板栗园,进行了一系列的增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至2004年,试验区空蓬率由试验前的45.6%降到4.1%。结实率由48.5%上升为70.2%,单粒重增加31.3%,盛果期产量由2000年的88.5kg/667m^2提高到2004年272kg/667m^2,是开发前的2倍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莱阳市板栗树多栽培在山岭薄地或散生于山坡、沟谷、河滩中,立地条件差、种性杂、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产量低而不稳b全市1333hm’(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不足300kg。1991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低产板栗园改造试验、示范工作。通过改接换种、整地改土、整形修剪、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技术措施,大幅度提高了板栗产量,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分别设在河滩地和山地。河滩地板栗园设在莱阳市照旺庄镇,1980年定值,面积为7hm’,潮土,质地为砂壤土,有灌溉条件。原栽培品种为实生板栗,行株距5mX4m。山地栗园设在莱阳市河…  相似文献   

10.
高大密闭板栗树更新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树顶端生长势强,树冠分枝延伸很快,如果任其自然生长,3年生树高度可达3 m以上,七八年生树可达5~6 m。浙江省遂昌县自1989年始发展板栗至今,已有3 500 hm2。其中,有1 500 hm2多板栗的树冠高大密闭交接,形成平面结果,产量下降,病虫滋生,修剪、喷药等栽培管理不方便,另外的2 000 hm2中幼龄栗树也正在向高大密闭树冠发展。对如何控制板栗幼树的过快生长,矮化树冠,提早结果,华敦谅等已总结提出了相应的修剪技术[1]。为了寻求更新矮化已经形成高大密闭树冠的树体的适宜方法,我们于2004年进行了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设在湖山乡和金竹镇的6…  相似文献   

11.
板栗进入盛产后期,树冠内部光秃,枝量少,结果只限最外层,单位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为克服这一不足,笔者于2003年进行了板栗更新试验。试验设在广西平乐县平乐镇六合村,面积0.25hm^2,品种为九家种,树龄19a,缓坡地,黄壤土,pH值6,土壤肥力中等,株行距3.5m×5.5m。该园丰产期最高产量为每667m^2 236kg,更新前一年即2002年产量为每667m^2 87kg;2004年即更新后第一年产量为每667m^2 98kg;2005年即更新后第二年产量为每667m^2 127.5kg;2006年即更新后(完成树冠更新)第三年产量为每667m^2 238kg,恢复丰产期最高产量,现就板栗二年更新三年复壮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实生低产板栗高接换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峨县地处桂西北,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宜发展板栗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县共种植实生板栗6500km^2。由于实生繁殖,品种混杂,果品低劣,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严重挫伤了农民进一步发展板栗的积极性。为此,笔者从1996年开展连续10a进行板栗高接换种试验,并摸索出了有效的方法,深受群众欢迎。目前,已改良劣质板栗树730km^2。改良后,板栗的品质、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其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静  夏君 《中国果树》2007,(2):46-47
河北省兴隆县是京东板栗的主产区,现有4.6万hm2板栗园。由于多数栗园立地条件较差,加之管理粗放,有75.2%板栗园平均每667m2产量在80kg以下。为此,我们自2002年以来进行了一系列低产板栗园改造试验,初步总结出一些有效的丰产栽培措施。1低产园基本情况及增产效果试验在兴隆县蓝旗营乡苇子峪村进行,栗园建在坡度25°以下的山地,土壤为片麻岩风化而成的砾质壤土,土层平均厚度20~30cm,虽修建了“围山转”水土保持工程,但工程质量较差,冲刷严重,板栗部分根系外露,产量低且不稳。土壤pH值为6.7~6.9,年平均气温10.3℃,无霜期183天,≥10℃年活动…  相似文献   

14.
板栗是苍山县北部山区经济林栽培的主要树种之一,栽培面积1800hm^2,年产量1200t,结果园每公顷产板栗600kg,高产园达3000kg。但高产园面积小,大部分处于低产状态,少数成龄园中不但产量不高。而且果实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农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为了尽快改变低产园现状,我们在下村、贾庄两个乡选择有代表性的低产板栗园进行综合改造试验。  相似文献   

15.
板栗低产园改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是河北省宽城县主要果树树种之一,在当地果树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几年,随着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我县板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全县18个乡镇村村都有板栗栽植,面积达16 670 hm2,年产板栗500万kg.我县板栗品种主要以大板红为主,主要特点是比较丰产,大小年不明显,果实品质优良,嫁接亲和力好.  相似文献   

16.
<正>宜兴市地处江苏省南部,是江苏板栗重点产区之一。目前全市板栗栽植面积3 400 hm~2,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各镇,年产量近0.3万t,湖父镇是宜兴市板栗生产的重点乡镇,板栗栽植面积1 000多hm~2,其中20世纪80年代初建园的成龄板栗园近600 hm~2,由于建园时行株距较大,以后又长期粗放管理,普遍存在着植株稀疏、产量偏低、病虫害严重、树势较弱等问题。为了提高我镇板栗整体生产水平,增加果农收入,我们于2000—2006年进行山地成龄板栗低产园改造示范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遵化市是燕山板栗的主产区之一 ,现有板栗面积1 8万hm2 ,其中成龄栗园 1 2万hm2 ,由于实生繁殖管理粗放 ,板栗产量一直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 ,6 6 7m2 产量不足 5 0kg。为了提高板栗科学管理水平 ,实现高产稳产 ,自 1993年开始 ,对成龄板栗低产园进行了改造 ,使栗园平均 6 6 7m2 产达到 16 9 5kg ,实现了高产稳产 ,现将几年来总结出的板栗低产园改选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以供参考。1 修建高标准树下工程成龄板栗园大多建在山坡上 ,土壤瘠薄 ,水土流失严重 ,因此必须修建高标准树下工程。一般对缓坡地段的栗园进行梯田化整地 ,实行一…  相似文献   

18.
朱相雄 《浙江柑橘》2010,27(1):41-42
<正>遂昌县现有板栗面积4000hm2,年产4500t多,其中湖山、金竹为主产乡镇,湖山乡2002年被省林业局授予"浙江省板栗之乡"。近年来,栗农只注重种植面积而疏于管理;要想板栗连年丰产,必须打破种板栗只采不管的做法,特别是盛果期的栗树,更要做好采收后的管理工作,否则会影响翌年板栗的产量和品质。经过多年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板栗的采后管理应着重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板栗是潍坊市的主要干果树种,到2000年栽培面积为0.83万hm2,产量为1276万kg。但从当地板栗产区情况来看,树种以红栗子和实生栗树多,树龄老化,品种混杂,严重制约了板栗生产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引进了省内外板栗良种,采用大树低干嫁接方法,更新复壮,使其……  相似文献   

20.
2010~2013年对低产板栗林进行了高接换种和改造试验,经过4年的探索,总结出一套低产板栗林改造技术,供生产上借鉴,为提高板栗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果农经济收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