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顶坛花椒抗旱能力及其对微量元素Zn的响应程度。[方法]采用电介质的相对电导率法和NBT(氮蓝四唑)光还原法分别测定了经不同浓度ZnSO4预处理后顶坛花椒在干旱胁迫下的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适宜浓度的微量元素Zn对顶坛花椒抗旱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干旱胁迫15d后,当ZnSO4预处理浓度为0.11%时,在相同培养条件下,顶坛花椒叶片相对电导率具有最小值;当ZnSO4预处理浓度为0.06%时,顶坛花椒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具有最大值,能有效消除因活性氧积累而对顶坛花椒造成的伤害。[结论]当ZnSO4预处理浓度为0.06%~0.11%时,Zn能有效抑制顶坛花椒相对电导率,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消除其体内活性氧的积累,从而保护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提高顶坛花椒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2.
贺红早  陈训  李苇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32-8434
用TTC法测定了顶坛花椒花粉的活力和寿命,用拟合二次方程(Quadratic)、分析建立曲线估计模块(Curve estimation)的方法分析了顶坛花椒花粉活力和寿命对微量元素Zn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3~8年和生长在海拔600 m左右的顶坛花椒花粉具有较强活力,散粉后花粉的最长寿命为6 d。当ZnSO4浓度为0.08%时,各年龄级的顶坛花椒花粉活力达到最大值;ZnSO4浓度为0.06%时,Zn可以促使不同海拔的顶坛花椒花粉活力达到最大值;当ZnSO4浓度为0.09%时,顶坛花椒花粉寿命可以从散粉后6 d延长到7 d。因此,当ZnSO4浓度为0.06%~0.09%,顶坛花椒花粉活力和花粉寿命均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贵州省贞丰县顶坛花椒的产业发展状况、品种特性及生产中存在的不足,从育苗、移苗定植、椒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顶坛花椒的栽培技术,以提高顶坛花椒的科技生产水平,确保顶坛花椒品牌效应,促进椒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顶坛花椒枯落物是否具有化感作用(即对自身或其他植物的毒害作用),以正己烷作溶剂,超声波浸提,低压真空旋转浓缩顶坛花椒枯落物,采用GC-MS气质联用技术,分析顶坛花椒枯落物中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顶坛花椒枯落物中含有烃类、醇类、烯类及其衍生物、醛及烯醛类、酮及烯酮类、苯醌类、酚类、酸酯类和大分子维生素及香树...  相似文献   

5.
顶坛花椒和四川茂县大红袍花椒挥发油的GC-MS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训  贺瑞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1879-1880
[目的]分析顶坛花椒挥发油的含量和化学组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贵州顶坛花椒和四川省茂县大红袍花椒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已确定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对2种花椒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贵州顶坛花椒共鉴定出29个化合物,按峰面积计算,检出率为99.417%,四川省茂县大红袍鉴定出38个化合物,检出率为97.685%;顶坛花椒挥发性成分中的芳樟醇含量尤其高,达到茂县大红袍的4.56倍。顶坛花椒挥发油中单萜和倍半萜衍生物含量高达93.985%,而茂县大红袍只有77.256%。感官评价表明,顶坛花椒的香味比茂县大红袍浓郁。[结论]顶坛花椒与茂县大红袍的挥发油均有多种成分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顶坛花椒挥发油含量10.34~10.95g/100 mL,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5.2%~6.08%,具有香味浓烈、油多味麻等特点,是典型的喀斯特干热河谷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优良地方种质资源,也是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重建的主要经济树种。为了避免对顶坛花椒盲目引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介绍了顶坛花椒适生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顶坛花椒适生气候条件:海拔500~1200 m,年均温13~20℃,极端最低温不低于-5℃,年日照时数1600h以上,无霜期超过300d,年降水量700~1400 m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不同套种模式顶坛花椒土壤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为黔中石漠化区顶坛花椒及套种作物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玉米、红薯、火龙果、砂仁、构树、金银花、山豆根和花生与顶坛花椒套种,以顶坛花椒纯林模式为对照,研究不同套种模式顶坛花椒土壤不同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不同套种模式顶坛花椒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存在差异。Ca、Mg和S含量,除套种玉米土壤Ca含量较顶坛花椒纯林略有上升外,其余套种模式3种矿质元素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Cl、Si和Co含量,除套种金银花土壤Co含量较顶坛花椒纯林有所下降外,其余套种模式3种矿质元素含量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Ni和Al含量,除套种玉米和火龙果土壤较顶坛花椒纯林有所下降外,其余套种模式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Na和Se含量,除套种玉米和花生土壤Se含量较顶坛花椒纯林有所上升外,其余套种模式2种矿质元素含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As、Pb、Cr、Cd、Ti和Sr含量,除套种火龙果土壤6种矿质元素含量均有所降低外,其余套种模式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结论】顶坛花椒套种后有利于部分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的增加,但套种红薯、砂仁和金银花模式土壤应适当补充含Ca、Mg、S、Na和Se元素肥料,套种玉米和构树模式土壤应适当补充含Mg、S和Na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8.
顶坛花椒种子萌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提高顶坛花椒种子萌发率的关键技术。[方法]通过顶坛花椒的田间种子萌发试验,初步探索采种时间等技术措施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立秋至白露,采种越晚,种子萌发率越高。其中,8月20日采种的种子萌发率为8月7日采种的2.22倍,而9月5日采种的种子萌发率仅为8月20日采种的1.26倍。经洗衣粉、碱水、湿沙埋藏脱脂催芽处理的种子萌发率比冷水直接浸泡处理的种子萌发率高,碱水处理的效果最好。撒播出苗率平均为沟播的6.58倍。不同施肥处理对顶坛花椒种子萌发的影响极显著,播种方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显著,而采种时间、种子处理方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顶坛花椒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给顶坛花椒储藏品质及综合开发提供参考,对不同采摘时间和海拔高度的顶坛花椒籽的质量及花椒籽储藏期间的生理代谢和油脂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海拔地区成熟花椒籽品质优于高海拔地区的;常规晾晒加工的花椒籽在储藏期生理代谢旺盛,不耐储藏;充氮气调、生物降氧、真空条件均对花椒籽脂肪降解有抑制作用,新采摘花椒籽采用人工降低水分和自然缺氧气调的储藏方式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顶坛花椒基地土壤养分与树体营养状况的现状及关系。[方法]对贵州顶坛花椒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树体衰退现象,进行土壤与植株叶片营养状况分析。[结果]贵州顶坛花椒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土壤氮、磷、钾含量均较高,硼、铜含量差异不明显,部分树势衰退的椒园锌含量偏低,个别树体长势差的叶片中硼含量较低。[结论]该研究为探明花椒树体早衰的原因并制定防控措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顶坛花椒苗木分级标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层抽样、逐步聚类分析法,对顶坛花椒1年生移植苗和留床苗的分级标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地径(D)和苗高(H)对顶坛花椒苗木质量有很好的表达,可以作为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进而,按照3个等级,对顶坛花椒1年生移植苗和留床苗提出了相应的分级标准,并将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该分级标准与苗木实际情况相符,可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拔高度对贵州花江峡谷顶坛花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6年在花江峡谷地区银洞湾村的花椒定位试验和采样分析资料,分析了海拔高度变异与顶坛花椒质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该区域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产量明显降低,建立了产量(y)与海拔高度(x)之间的关系式。花江峡谷海拔850 m以下的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是种植顶坛花椒的优势地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近年来,贵州省关岭县和贞丰县种植的顶坛花椒出现大量开雄花的现象,表明花性分化过程发生了变化。顶坛花椒花性分化过程中生理特征变化表现出怎样规律,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探讨了顶坛花椒花性分化过程中激素、多胺以及C/N变化规律,为顶坛花椒花性分化机制及调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贵州省关岭县顶坛花椒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花性分化不同时期花芽的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乙烯(Eth)、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R)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花芽腐胺(Put)、苯乙胺(Pea)、尸胺(Cad)、亚精胺(Spd)、精胺(Spm)、色胺(Try)、组胺(His)和酪胺(Tyr)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花芽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花芽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二者的比值为C/N。【结果】(1)在顶坛花椒花性分化不同时期中,IAA和ABA差异显著,且均表现出雌花>雄花>花序轴分化期的花芽的规律,表明高的IAA和ABA含量促进雌花发育;雄花和雌花中GA3含量均显著高于花序轴分化期的花芽,雄花和雌花的GA3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报道,阐述了贵州省顶坛花椒锈病的发生规律、流行时间动态与综合防治,旨在降低花椒锈病的发生率、提高花椒品质,促进花椒产业健康发展,同时为花椒锈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顶坛花椒优质高产的适宜树形,为贵州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顶坛花椒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3种树体结构(开心形、圆头形和丛状形)对花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开心形的冠幅(4.34 m×3.79 m)、中枝数(39条)、总枝数(66条)、产量(9.32 kg/株)及鲜椒果穗性状(果穗长8.35 cm,宽4.13 cm,重18.71 g,果穗粒数93粒)均最大;圆头形的主干高(63.58 cm)、长枝数(37条)及树冠投影面积平均产量(1.45 kg/m2)均最大;丛状形的树高(3.00 m)和基径(8.13 cm)最大。3种树形花椒的色泽为-7.45~5.57,挥发油含量为8.1~8.9 mL/100g,麻味物质为6.12%~6.62%,3个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开心形树形利于花椒产量和花椒果穗增加,各树形的综合排名为开心形(2.962)>丛状形(-0.295)>圆头形(-1.212)。【结论】栽培顶坛花椒的适宜树形为开心形。  相似文献   

16.
不同衰老程度顶坛花椒土壤养分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花椒林地土壤肥力改良及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花江峡谷地区6种不同衰老程度顶坛花椒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有机碳(SOC)、全氮(TN)、碱解氮(AN)和全磷(TP)等29项土壤养分及矿质元素化学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构建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对顶坛花椒土壤的养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不同衰老程度顶坛花椒的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差异,总体表现出衰老退化较轻花椒林地土壤养分含量高于衰老退化严重的花椒林地。2)研究区土壤养分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有二氧化硅(SiO2)、硼(B)、全钾(TK)、钼(Mo)、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 6个指标。3)全体数据集土壤质量评价分值依次为低挂果植株(315. 410)幼树衰老植株(233. 972)黄叶+低挂果植株(80. 844)全死亡植株(-35. 366) 4/5死亡植株(-268. 017) 1/2死亡植株(-326. 845)。【结论】衰老退化较轻的顶坛花椒林地的土壤质量较好,但6种(Ⅰ~Ⅵ)不同衰老程度顶坛花椒林地均需要对应增施不同肥料改良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7.
宋林  张晓珊  王欣  许才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210-12212
介绍了顶坛花椒发展背景和研究现状以及对花江峡谷区生态修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存在的问题,建议项坛花椒发展应与正在实施的科研课题结合,加强成熟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运用,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等。  相似文献   

18.
以贵州花江峡谷地区特有经济树种顶坛花椒为研究对象,按海拔、坡向因素选取3个群体32个单株,调查了9个结实性状,采用多重比较、变异系数、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顶坛花椒结实性状的多样性及群体间和群体内的变异特征和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顶坛花椒结实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3个群体9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9.81%(17.36%~50.96%),9个形态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果穗果粒密度(47.56%)>果穗果粒数(44.43%)>枝条结果部位长度(33.71%)>果穗宽(28.75%)>果枝直径(25.21%)>果穗长(24.61%)>果枝长宽比(22.54%)>果穗长宽比(21.23%)>果枝果穗密度(20.20%),表明果枝果穗密度和果穗长宽比较为稳定,而果穗果粒密度和果穗果粒数稳定性较低。相关分析表明,果穗性状和枝条性状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聚类分析表明,顶坛花椒结实性状的变异无空间特异性。为顶坛花椒种质资源的评价、利用及遗传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花椒幼嫩茎叶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掌握花椒幼嫩茎叶的营养价值。[方法]参照《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10种常见嫩茎、叶类蔬菜及其他食物成分,测定了贵州顶坛花椒幼嫩茎叶所含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分。[结果]与10种常见嫩茎、叶类蔬菜及其他食物的成分相比,顶坛花椒幼嫩茎叶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的含量最高,富含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氨基酸组成合理,VB2含量突出。[结论]花椒幼嫩茎叶为较高营养价值的理想蔬菜。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顶坛花椒人工林光合特性随林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探究土壤养分元素与光合特性的耦联关系,以贵州喀斯特高原峡谷区5~7、10~12、20~22、28~32年生顶坛花椒人工林为对象,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叶片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