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咸宁市境内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和金沙镇、通山县、通城县国家气象观测站夏季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到咸宁市南部山地夏季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随海拔高度的分布情况。根据山岳型避暑旅游气候资源评价的相关研究,提出适宜于咸宁市山地避暑旅游气候资源的两个基本气候评价指标,通过气象要素值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研究得出,咸宁市避暑旅游气候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海拔高度在800 m以上的山地区域,南部海拔1 000 m以上的山地避暑旅游气候资源更佳。  相似文献   

2.
利用黑龙江省6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8年6—8月份的定时观测资料和日值资料,包括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以及雷暴等要素数据,应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的《避暑旅游城市评价指标》计算模型,从气候舒适度和气候风险两个方面分析黑龙江省夏季的避暑旅游气候资源及夏季、6—8月份逐月的旅游气候适宜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更适宜夏季避暑旅游;而7、8月份是黑龙江省避暑旅游最适合的月份,南部地区气候适宜度更高;6—8月份气候适宜度有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北部地区气候适宜时间持续较短,而南部地区气候适宜时间持续更长。黑龙江省夏季气候风险最大的时间是6、7月份,夏季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更多的是暴雨、大风、雷暴。  相似文献   

3.
根据万源市1981-2010年气候资料统计和计算人体舒适指数,结果表明万源市旅游气候资源优越。适宜旅游期从3月上旬一直到11月中旬,旅游时期长,其中最适宜旅游期为初夏季4月中旬至6月上旬和初秋季9月至10月中旬。夏季凉爽湿润,旅游开发方向之一可定位为夏季避暑旅游。  相似文献   

4.
我国休闲农业开发适宜度评价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休闲农业开发内涵,构建了普遍适用的休闲农业开发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其对全国22个地区休闲农业开发适宜度做出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较适宜开发休闲农业,而西部和中部地区在休闲农业开发较为困难,东西差别较大,且整体上休闲农业开发适宜度水平不高.我国休闲农业开发的制约问题主要是经济水平落后,而优势为农业基础地位稳定牢固,以及农业生产投入量大.  相似文献   

5.
基于周宁县旅游资源优势和气候特点,对旅游气候资源舒适度进行评价,认为周宁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均可开展旅游活动,尤其6—8月盛夏周宁县是游客避暑旅游最佳地。基于此,要围绕“中国天然氧吧”发展生态、休闲、养生、运动旅游活动,并带动农业和花卉种植经济,推动农旅共兴。  相似文献   

6.
张美花  曹茜  林祥鎏 《农业与技术》2015,(3):206-207,209
利用闽侯雪峰山所在地大湖乡区域自动气象站(2011~2013年)的气象资料,以闽侯国家一般气候站(城关)的气象资料作为参照,分析雪峰山的山地气候特点,并应用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和风效指数对其旅游气候资源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得出在闽侯雪峰山,旅游舒适期长、暑热天气少、空气质量高、旅游气候适宜,是盛夏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7.
胡江波  魏玲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0):84-85,90
利用汉中市近40年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汉中市旅游气候资源特点,通过计算舒适度指数、风寒指数,对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汉中市具有明显的旅游气候资源优势,每年有7个月的适宜旅游期,4~6月和9~10月为最佳旅游月份,从而为汉中市旅游发展规划、开发旅游气候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习水县有关气候指标和气象资料分析,按照人体舒适程度和旅游的基准指标,分析习水旅游避暑气候资源。经综合分析,各项气候指标说明习水是天然避暑之都,适宜旅游居住避暑条件。  相似文献   

9.
采用2013年7—9月泉州境内21个自动气象站以及1981—2010年7—9月崇武、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6个国家气象站的资料,对上述地区盛夏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和≥35℃的高温日数进行对比分析,再通过计算人体综合舒适度指数、高温炎热指数,对泉州市盛夏避暑旅游气候资源及适宜避暑区进行研究。分析表明,泉州市盛夏避暑旅游气候资源丰富,不同地域存在显著差异,内陆较高海拔山区由于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下降形成山地气候,盛夏无酷暑;沿海地区的气温受到海洋调节形成海陆风,凉爽海风吹向陆地,高温难以形成。极适宜避暑区包含了绝大部分海岛、滨海站和高海拔山地站,适宜避暑区落区位于沿海地区和个别高海拔山地,均非常适合盛夏避暑旅游。  相似文献   

10.
运用GIS技术及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和方法对陕南秦巴山区进行中草药气候资源评价及区划,即在分析选择影响中草药品质气候因子的基础上,确定优质中草药气候资源评价指标模型;根据要素权重和隶属度,建立单因子评价栅格图层;利用GIS空间叠置功能,综合评价图按适宜度分级,得到陕南中草药种植气候生态区划图。最后以山茱萸为例进行了详细的气候资源评估和区划。  相似文献   

11.
利用毕节市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 2016年月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资料,区域自动站近6a两要素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和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等方法,计算毕节市各站以及主要旅游景点逐日、逐月总的舒适指数,并以此来评价毕节市旅游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毕节市旅游气候资源具有旅游适宜期较长,适宜区广,是发展生态旅游的最佳旅游胜地,按适宜旅游月份,毕节市旅游气候区域可分为春秋舒适型、夏季避暑型、冬季型。不同旅游气候区域旅游时段差异大,春秋温暖舒适,是毕节市旅游黄金时期,夏季毕节市是避暑胜地,各地都可以开展旅游,冬季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河谷区域适宜开展户外旅游。  相似文献   

12.
张素华 《农技服务》2011,28(9):1362-1362
结合镇远县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镇远县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镇远旅游应在重视文化积淀的同时,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打造休闲镇远、盛夏避暑镇远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3.
气候资源是旅游开发中极为重要的资源之一。笔者以舒适度指数和风效指数作为旅游气候资源的评价指标,对昆明市全年12个月的旅游气候资源加以分析和评价,得出昆明市地区全年体感舒适,四季适宜旅游的结论,并针对昆明市的气候特点提出了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慧  赵俊三  李红波  周豹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994-13997
针对于低丘缓坡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需要进行低丘缓坡资源的建设适宜性评价,有必要把生态学的概念引入其中,以减少开发过程中带来的弊端.提出了基于“生态位”元胞自动机(CA)的新模型,同时将该模型应用于拥有典型的低丘缓坡资源,处于云南省中部的安宁市,探讨了如何通过“生态位”元胞自动机和GIS的结合对安宁市低丘缓坡资源进行建设适宜性评价,根据元胞在t时刻的适宜建设的概率,将元胞的建设适宜性分为4个等级,即高适宜(S1)、中等适宜(S2)、勉强适宜(S3)、不适宜(N),从而得出安宁市低丘缓坡资源建设适宜性结果,为更加合理地利用低丘缓坡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1981—2010年临朐县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参照温湿、风效和舒适度指数及等级标准,对旅游气候资源和舒适度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临朐县一年四季皆适宜旅游,其中春季、秋季最适宜旅游,夏季较适宜旅游,冬季较不适宜旅游。  相似文献   

16.
庐山旅游气候资源及其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庐山45年的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资料,评价其旅游气候资源,计算人体舒适度指数,得出庐山旅游气候资源非常丰富,与气象条件有关的自然景观观赏价值很高;夏季凉爽舒适,为避暑胜地;春秋两季稍凉,可适当安排旅游活动;冬季较冷,但可观赏各类雪景。  相似文献   

17.
农业观光园布局适宜性评价属于多目标不确定性识别的范畴,传统方法不适应具有模糊性对象的评价问题,而物元模型能够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信息.采用物元分析法对农业观光园布局适宜性进行评价,并以南昌市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布局适宜性评价的物元模型,并结合GIS技术对南昌市的农业观光园进行了布局适宜性评价,有助于农业观光园的合理规划、科学布局.  相似文献   

18.
黄赛群  曾虎龙  刘光伏  曾胜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42-8643,8676
[目的]分析评价南洞庭湿地气候资源。[方法]利用沅江气象站1971~2000年各月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总云量、相对湿度以及灾害性天气日数等气象资料,从气候特点、气候适宜性等方面对南洞庭湿地气候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南洞庭湿地景区气候宜人,景色秀丽。景区旅游适宜期为9月~次年5月,最佳旅游期为9月中旬~11月下旬、3月中旬~5月下旬。从该区气候要素来分析,虽然存在一些影响户外旅游活动的不利天气气候因素,但这些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率较小,对开展旅游活动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为气候资源利用和旅游经营者合理开发旅游产业、安排旅游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陕西省韩城市为例,依据新时期我国农村建设要求,从韩城市农村地区居民点用地特征入手,选取生态条件、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3个方面的16个相关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利用生态位理论与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其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将韩城市农村可用作居民点的土地依据适宜性划分为4个等级:高适宜居民点用地、一般适宜居民点用地、不适宜居民点用地和禁止居民点用地。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点选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历史气象观测资料、卫星遥感影像资料,结合海拔高度、地形差异的影响,采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来研究北京西部生态涵养区的气候资源基本状况、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综合评判涵养区气候承载能力,以期为生态涵养区建设、资源优化开发与保护、生态旅游发展提供科学的气象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涵养区出现严寒、酷暑的概率相对较低,夏季山地区域更适宜于避暑旅游。(2)涵养区总体累积降雨量适中,降雨引发的灾害相对较少,宜居性较高。(3)涵养区具有很大的气候生产潜力,生态农业资源开发潜力和价值高。(4)涵养区夏季大部分时间人体感觉舒适、全年旅游舒适期长,具有休闲、避暑、生态旅游的气候条件优势。(5)涵养区高温灾害风险较低,宜于打造宜居、宜游胜地,真正践行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造区域经济价值。(6)涵养区东部平原内涝风险等级较高,需提前防范,做好城市排涝工作,及时规避风险;中西部深山区泥石流风险等级较高,要加强风险隐含点的防控与排查,科学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