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水稻是重庆市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两系杂交水稻因育种效率高、制种成本低、品种稻米品质好等优势,近年来成为水稻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明确两系水稻杂交组合遗传特性,选择了渝优系列代表性恢复系11个,分别与两系不育系‘C815s’、‘深08s’配制两系杂交新组合,对新组合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组合实际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C815s’组合在株高、产量、稻瘟病抗性等性状上优于‘深08s’组合,而‘深08s’组合则在生育期、有效穗、稻米品质等方面优于‘C815s’组合。研究结果为两系亲本的创制及两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长期稻-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为探讨湘南红壤稻田多熟制增产潜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1982年开始,对红壤稻田布置了冬种紫云英(T1)、油菜(T2)、黑麦草(T3)翻压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影响的长期轮作制度定位试验。3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1)与冬闲(T4)处理相比,绿肥还田能促进水稻增产,其平均增产效果和年均增产率为:T1> T2> T3,且其增产稳定性较好;(2)与T4处理相比,绿肥还田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T1处理下活性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在有机质中所占比例最大;(3)与T4处理相比,绿肥还田能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加速土壤矿化,促进水稻对磷素和钾素吸收,其中,T1处理下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2和T3处理显著高于T4处理,T1处理比T2和T3处理更能促进土壤磷素释放与吸收,致使T1处理土壤全磷累积相对缓慢,也更需要补充外界钾素;(4) 稻-稻-紫云英轮作是一种较好的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光叶紫花苕、箭舌豌豆、肥田萝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探索绿肥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3种绿肥聚垄种植玉米,均能增强玉米抗旱能力,对玉米产量表现出明显效果。用光叶紫花苕聚垄种植玉米产量最高,其产量可达741.8kg/667m2;其次是肥田萝卜聚垄种植玉米,产量可达610.0kg/667m2;箭舌豌豆聚垄种植玉米产量居第3,产量为595.4kg/667m2,不种绿肥(对照)种植玉米产量最低,产量为564.3kg/667m2。  相似文献   

4.
5.
为了明确云南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 RSD)的发生危害情况,为推广应用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和有效防控甘蔗宿根矮化病提供科学依据。于2012—2014年,对云南省18个蔗区的甘蔗宿根矮化病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调查,并采用PCR技术对田间采集的1091 个蔗茎样品进行RSD检测。结果表明,825 个样品为阳性,阳性检出率75.6%;18 个蔗区都检测出RSD,阳性检出率56.4%~88%;28 个主栽品种均感染RSD,阳性检出率51.2%~100%,其中‘粤糖82-882’、‘粤糖93-159’、‘粤糖00-236’、‘粤糖60’、‘桂糖11’、‘桂糖17’、‘桂糖94-119’、‘赣蔗18’、‘云引58’、‘德蔗93-94’等10 个品种感病严重,RSD检出率在90%以上;不论是新植、宿根,还是水田、旱地甘蔗均感染RSD;可见RSD已在云南各蔗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是导致甘蔗减产、宿根年限缩短及严重威胁云南蔗糖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6.
研究绿肥还田利用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及产量的影响,对优化区域玉米种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2020—2021年在甘肃内陆河绿洲灌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绿肥全量翻压(tillagewithfullquantityofgreen manure incorporated in the soil, TG)、绿肥地表覆盖免耕(no-tillage with full quantity of green manure mulched on soil surface,NTG)、绿肥地上部移除根茬翻压(tillagewithrootincorporatedinthesoilandabovegroundgreenmanure removed, T)、绿肥地上部移除免耕(no-tillage with above ground manure removed, NT)和传统翻耕、休闲(conventional tillage and leisure, CT) 5个处理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NTG和TG处理具有明显的干物质积累优势,在完熟期二者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CT处理显著...  相似文献   

7.
稻曲病是真菌性病害,由稻曲病菌寄生所致。过去一直认为是“丰产病”。稻曲病在日本也有所谓丰年穗、曲等俗称。因此,人们认为一个稻穗上只有几个谷粒被侵害,对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忽视对发生规律和防治方面的研究。我省对这方面的工作亦作得甚少,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自70年代后期开始,稻曲病在江苏、安徽、江西和湖南等省逐年加重。近年来,我省由于品种、气候、栽培制度和施肥水平等因素的变化,稻曲病在黔北、黔中和黔东南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育秧方式和壮秧剂对抛栽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杂交水稻桂两优2号为试材,设土床旱育秧(A1)、编织布旱育秧(A2)、塑盘旱育秧(A3)、编织布湿润育秧(A4)、塑盘湿润育秧(A5)5种育秧方式及壮秧剂处理2个因素,研究育秧方式对抛栽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抛栽后立苗最快的是A2,其次是A3和A5,A1和A4最慢;分蘖最快、数量最多的是A2,其次是A1,A4分蘖最慢、数量最少;干物质积累A2具有明显优势,其次是A3、A5和A1,A4积累最少;A2的产量最高、产量性状较好,A4产量最低、产量性状较差,其他处理的产量及性状介于A2与A4之间。施用壮秧剂可促进早稻生长,改善产量性状,提高产量。育秧方式与壮秧剂交互作用对早稻产量及主要性状有显著影响。综合早稻生长和产量及性状看,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合的育秧方式是编织布与施壮秧剂组合旱育秧。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方县绿肥聚垄秆还土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初步研究表明,绿肥聚垄、秸秆还土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了土壤肥力,促进作物高产、稳产,低耗。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黑龙江省植保站根据气象部门对秋冬季气象条件的监测结果及2009年长期气象预测,结合全省种植结构调整、栽培管理等情况综合分析,预计2009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总体为偏重发生。春季,大田苗期害虫与地下害虫将重于常年,其中地老虎继续呈加重危害趋势。农田鼠害在山边、渠边等地块仍将出现较为严重的盗籽扒苗现象。新建水稻  相似文献   

11.
摘 要:在大田条件下,以尿素和不施肥作对照,研究了畜粪、菜籽饼、生物有机肥、硫酸镁钾等4种肥料、12个配比施用量对水稻病虫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肥料、12个配比施用量对水稻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具有较好的抑制和控制作用,对稻田杂草发生无影响。产量测定结果表明,早稻菜籽饼2250 kg/hm2、菜籽饼1500 kg/hm2、菜籽饼750 kg/hm2、生物有机肥900 kg/hm2处理和晚稻畜粪31500 kg/hm2、菜籽饼2250 kg/hm2、菜籽饼1500 kg/hm2、生物有机肥900 kg/hm2、生物有机肥600 kg/hm2处理均增产效果显著,硫酸镁钾3个配比施用量无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生物有机菌肥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要:本文通过生物有机菌肥与化肥两种肥料对水稻生育、产量、品质和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施倍得生物有机菌肥可以减少氮肥量176.7㎏/hm2(256.83%),并能获得与化学肥料相同的增产比率,同时还缩短水稻生育期2~11d,降低植株高度6~8cm,增强抗倒伏能力,保证安全成熟,并能提高水稻饱满千粒重、混合千粒重和成熟率。施用生物菌肥还能提高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和胶稠度,降低垩白率、垩白度,改善稻米食味。生物有机菌肥还能提高籽粒中铁、钙和镁的含量,降低铜含量,改善稻米的营养成分,提高人体所需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优化组合药剂防治水稻重大病虫害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完善药剂在防治水稻病虫害过程中的优化组合用药技术,为水稻生产上减少化学农药投入和提高种粮效益提供依据。本研究在早稻、单季晚稻、连作晚稻上分别实施水稻重大病虫害全程组合用药防治技术,对秧苗素质、病虫害防治效果、稻田蜘蛛种群动态、稻谷产量、防治工本药本、农药使用量、种粮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控制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重大病虫害的基础上,优化组合用药技术的利用可减少防治次数2~3 次,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20.88%~ 56.85%,同时还能提高秧苗素质,促进水稻生长,维护稻田蜘蛛种群动态平衡,并增加稻谷产量483.30~945 kg/hm2,实现节本增收增效1186.05~3690 元/hm2。根据稻田生产实际需要,合理实施水稻重大病虫害组合用药技术是当前水稻生产上实现农药减量、农业增效的有效措施,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不同绿肥品种翻压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不同生态区最佳绿肥对象,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绿肥翻压对玉米产量及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综合生物学性状较好,是提高玉米直径、长度与生物学产量及养分的较好绿肥,尤其在缺磷地区是较好的绿肥,但应提早掩埋时间,以提高玉米有效株数;紫云英是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秸秆产量的较好绿肥;小麦对板结的粘土改良有积极意义,小麦与黑麦草应提早播种期,黑麦草在缺磷地区是较好绿肥;箭筈豌豆是提高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较好绿肥,综合生物学性状较好;肥田萝卜是改良酸化土壤与提高生物学产量及养分的良好绿肥,在缺磷地区是较好绿肥。以综合指标来看,箭筈豌豆是湘西州绿肥种植较适宜对象。  相似文献   

15.
选用有代表性的两个香稻品种培杂软香(杂交稻)和桂香占(常规稻),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6个不同的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的混配组合对香稻稻纵卷叶螟、三化螟、二化螟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印楝素乳油+苏云金杆菌(Bt)+井冈霉素+杀虫双混配组合对两个香稻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较佳,对四种病虫害的的防治率都在94%以上,且香稻产量较高。印楝素乳油+苏云金杆菌(Bt)+鱼藤酮乳油+井冈霉素混配组合对培杂软香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对四种病虫害的防治率高达94%;印楝素乳油+苏云金杆菌(Bt)+井冈霉素混配组合对桂香占病虫害的防治和增产效果明显,对卷叶螟的防治率为93%-96%,对其他三种病虫害的防治率高达98%。因此,在适当比例情况下,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配施防治香稻病虫害效果较好,且具有一定的保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加大配方肥应用,开展了不同肥料品种与配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用尿素18kg/667m2、过磷酸钙50kg/667m2、氯化钾18kg/667m2的处理下,水稻实粒数多,实际单产最高,达739.5kg/667m2,可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育期温度逆境处理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温度逆境对水稻的响应,采用盆栽种植的方法,在早稻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利用人工智能气候室,通过不同时期的温度逆境处理,分析其对早稻产量及构成。结果表明:生物量表现为低温中温高温,灌浆期孕穗期分蘖期处理;分蘖期和孕穗期的温度变化对有效穗影响较大,灌浆期的温度变化对有效穗基本无影响;孕穗期进行温度处理对结实的影响最明显,且高温会显著降低结实率;孕穗期高温处理显著降低千粒重,其余各时期温度处理的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单株产量表现为低温中温高温,灌浆期处理分蘖期处理孕穗期处理,孕穗期高温处理的产量最低,较同时期低温处理减少26.80%~42.46%,较同时期中温处理减少21.16%~36.22%。试验表明,高温对早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影响最大,3个时期中,孕穗期是早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最敏感时期。  相似文献   

18.
出米率是米厂及储粮库点评判稻谷优劣的重要指标。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及检验方法,因此稻谷出米率值的检验结果准确性有待考量。通过比较不同操作方法对粳稻净稻谷出米率值的影响,以出米率值最大为依据,根据碾磨出大米达到三级精度为判定标准,确定测定粳稻出米率的规范化操作方法为:待测试样为净稻谷140 g,碾磨时间30 s,卡槽位置为第5格,过筛方式为顺时针筛30 s,逆时针筛30 s,同时精米机中心轴温度过高会降低出米率值,为提高出米率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指导天柱县水稻合理施肥,试验采用6种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肥在产量上分别比不施肥、施有机肥、习惯施肥和生态矿物菌肥工、Ⅱ区增产60.61%、35.9%、11.40%、35.31%和26.2%,在新增纯收入上分别增收508.45元/667m2、795.99元/667m2、552.15元/667m2、419.93元/667m2和334.7元/667m2,投入产出比提高。说明采用配方施肥在水稻生产上优于其它5种不同施肥方式,同时也得出施用生态矿物茵肥是农户在水稻生产上增产、增收、节支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