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勒泰羊是哈萨克羊的一个优良分支,我国著名的肉脂兼用型羊品种。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牧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世世代代精心选育出来的一个优良绵羊品种。因其有一个滚圆而肥大,全是脂肪生成的尾巴被称为大尾羊。其生长速度快,抗性强等特点使之不断引入全区以及区外一些省区,阿勒泰羊品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文章从阿勒泰品种资源现有情况出发,针对该品种生产特性进行综合开发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新疆现有马品种资源和马匹存栏变化等情况,从新疆的4个地方品种、2个培育品种和引进国外马种三方面分析了新疆马种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归纳了当前新疆为推进马品种资源开发利用而采取的措施,总结了新疆在马品种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面临的问题,并针对上述短板问题提出了新疆马品种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青海大通马品种资源形成与发展、品种特性以及大通马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对大通马的研究力度,加大政策扶持、提高农民养殖积极性,加大品种保护力度等措施,保护大通马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新疆哈萨克马的遗传资源特征,试验采用资源调查及体尺测量等方法,对新疆哈萨克马进行体尺、表型、毛色等方面的调查、测量。结果表明:新疆哈萨克马的毛色种类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全球马毛色种类的90%以上;哈萨克马体尺数据的影响因素可能包括哈萨克马所处环境和地域分布,新疆哈萨克马与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马之间差距比较大,这个与选育程度有关;生态环境有差异的阿勒泰地区哈萨克马与伊犁地区哈萨克马在外貌上有一定的区别,阿勒泰地区哈萨克马体型较粗壮,被毛、长毛较发达,冬季绒毛长而密,毛色种类较丰富;伊犁地区哈萨克马体型紧凑,被毛比阿勒泰地区哈萨克马稀少,毛色种类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绵羊多胎性的分子机理以及为哈萨克羊多胎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开展哈萨克羊品种多胎主效基因筛选和标记辅助育种研究,可为哈萨克羊品种的开发利用及遗传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也必将有力推动和加速哈萨克羊多胎品系的选育步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应用价值。本实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哈萨克羊FecB基因进行PCR-RFLP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哈萨克羊群体中FecB基因的A746G酶切位点上均未发现多态性,表明FecB基因的A746G酶切位点不能作为控制哈萨克羊繁殖力的潜在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掌握槐山羊品种资源现状及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本文对槐山羊品种形成历史,产区自然生态条件,品种特性及生产性能,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槐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沈丘县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伊犁马和哈萨克马泌乳母马在不同泌乳月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差异,为开发利用伊犁马和哈萨克马乳用特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年龄和胎次相近、产驹时间接近、健康的伊犁母马和哈萨克母马各12匹,在日粮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记录2个品种母马在泌乳30、60、90 d的产奶量;采集乳样,测定2个品种母马不同泌乳时间的乳中体细胞数、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总固形物含量。[结果]泌乳30 d时,哈萨克马的产奶量高于伊犁马(P>0.05),乳脂率极显著(P<0.01)高于伊犁马,乳中体细胞数显著(P<0.05)高于伊犁马,其他乳成分指标高于伊犁马(P>0.05)。泌乳60 d时,伊犁马的产奶量和乳糖率极显著(P<0.01)高于哈萨克马,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高于哈萨克马(P>0.05),乳中体细胞数和总固形物含量低于哈萨克马(P>0.05)。泌乳90 d时,伊犁马的产奶量显著(P<0.05)高于哈萨克马,乳糖率、总固形物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哈萨克马,乳脂率和乳体细胞数极显著(P<0.01)低于哈萨克马,乳蛋白率高于哈萨克马(P>0.05)。[结论]泌乳初期(30 d),哈萨克马的产奶量和乳营养成分含量高于伊犁马;泌乳中期(60、90 d),伊犁马的泌乳性能整体优于哈萨克马。在观察期内,哈萨克马的乳体细胞数大于伊犁马。  相似文献   

8.
正哈萨克马是一种新疆地区较为古老的品种,新疆天山北侧、准格尔西侧及阿尔泰西侧是这种马的主要生活区域,哈萨克马及后代在当地马匹总数中占据85%,加强哈萨克马妊娠期饲养能够有效提高马匹的繁殖概率,对当地的马匹产业有着重要影响。1哈萨克马流产的主要原因降低哈萨克马发生流产的概率,要全面掌握影响马匹流产的各类因素,并在考虑不同现状后采取针对性手段预防。  相似文献   

9.
哈萨克马属于古老地方马品种,仅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和中国新疆境内。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马产肉产奶性能大大高于新疆地区哈萨克马。本研究目的为探讨长期的地域分割和不同的育种方式,对两国哈萨克马遗传结构的影响,揭示哈萨克斯坦和中国新疆地区哈萨克马的母系遗传关系。研究方法:分别将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和功能基因ATP6-Arg(nps 7 974-9 963)区序列进行序列测定和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哈萨克马分布于13个单倍体型组(笔者称为世系,字母排序A到Q),其中分布频率大于5%的世系有7个,哈萨克马世系种类占世界家马世系种类的72%,表明哈萨克马丰富的母系遗传背景。比较两国哈萨克马群体,世系组成基本吻合,世系L、O、J和Q分布频率有显著差异。哈萨克马与欧洲马(Fell,Highland,Shetland)、俄罗斯马(Mesenskaya,Vayatskaya,Orlov)、雅库特马、蒙古马和藏马等群体的间遗传距离NJ树显示哈萨克斯坦哈萨克马与中国哈萨克马的母系遗传关系最接近。在欧洲马中分布频率较高的世系L,在哈萨克斯坦哈萨克马中频率显著高于中国哈萨克马(13%vs 3%),而有亚洲特征的世系Q在中国哈萨克马中频率显著高于哈萨克斯坦哈萨克马(32%vs 6%)。这一结果提示了哈萨克斯坦在对哈萨克马进行选育时世系L对产肉产奶性能的可能贡献;而处于自然繁育环境下的中国哈萨克马仍保留着亚洲马的世系特征。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马属于古老地方马品种,仅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和中国新疆境内。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马产肉产奶性能大大高于新疆地区哈萨克马。本研究目的为探讨长期的地域分割和不同的育种方式,对两国哈萨克马遗传结构的影响,揭示哈萨克斯坦和中国新疆地区哈萨克马的母系遗传关系。研究方法:分别将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和功能基因ATP6-Arg(nps 7 974-9 963)区序列进行序列测定和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哈萨克马分布于13个单倍体型组(笔者称为世系,字母排序A到Q),其中分布频率大于5%的世系有7个,哈萨克马世系种类占世界家马世系种类的72%,表明哈萨克马丰富的母系遗传背景。比较两国哈萨克马群体,世系组成基本吻合,世系L、O、J和Q分布频率有显著差异。哈萨克马与欧洲马(Fell,Highland,Shetland)、俄罗斯马(Mesenskaya,Vayatskaya,Orlov)、雅库特马、蒙古马和藏马等群体的间遗传距离NJ树显示哈萨克斯坦哈萨克马与中国哈萨克马的母系遗传关系最接近。在欧洲马中分布频率较高的世系L,在哈萨克斯坦哈萨克马中频率显著高于中国哈萨克马(13%vs 3%),而有亚洲特征的世系Q在中国哈萨克马中频率显著高于哈萨克斯坦哈萨克马(32%vs 6%)。这一结果提示了哈萨克斯坦在对哈萨克马进行选育时世系L对产肉产奶性能的可能贡献;而处于自然繁育环境下的中国哈萨克马仍保留着亚洲马的世系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新疆马遗传资源和马产业概况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畜禽资源保护利用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新疆马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方案,以及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巴里坤马是新疆三大名马之一,也是哈密市特有的优良地方品种。文章对巴里坤马的品种来源、分布、产区现状、数量变化、生产性能、常见疾病、饲养管理等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限制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巴里坤马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巴里坤马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疆阿勒泰马主要分布新疆阿勒泰地区,具有耐高寒、耐力、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群牧条件等特性的哈萨克马的山地类型.阿勒泰马与巴里坤马、培育品种伊犁马体尺体表做比较,结果表明阿勒泰马的体尺体表各方面都高于巴里坤马,低于培育品种伊犁马,在发展阿勒泰地区马产业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用途.目前阿勒泰地区仅有20万匹左右的阿勒泰马,因此阿勒泰马的保护、整群和选育工作是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黔西马又叫水西马,以体质结实,矮小精悍,灵活敏捷,善于爬山,持久力强,驮挽兼宜,耐粗饲等优良特性著称,是当地优秀的山地古老马品种,属于西南驮、挽、乘兼用型品种,已列入《中国马品种志》。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农民对马的役用和骑乘功能依赖性减弱。加之缺乏保种和科学的选育,近亲繁殖频繁,品种呈退化趋势,马匹的数量逐年下降,若不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措施,将会丧失这一优良的地方珍贵马种,造成马种基因库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加强黔西马品种资源保护,扩大种群数量,提高品种质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柯尔克孜马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遗传资源。近年来,随着马产业的迅速发展,优良地方品种资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促进马产业蓬勃发展的有力措施。笔者介绍了柯尔克孜马种质资源现状,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鸭品种资源大国,鸭品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遗传多样性也是世界罕见.养鸭业是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其价格相对均衡,饲养效益较为稳定.鸭品种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利用,同时也促进了鸭品种资源的保护.保护资源就是保护未来的产业,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开发的同时保护我国鸭品种资源,让其在畜牧业生产中长期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甘南牦牛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南牦牛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广大牧民群众的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以产肉为主的牦牛地方品种。文章在分析探讨甘南牦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甘南牦牛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实现甘南牦牛种质资源保护、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畜牧业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甘肃省黄牛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全省黄牛资源的数量分布、品种类型、生产性能改良现状以及资源优化对肉牛产业化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伊吾马是我区上世纪60年代培育的2个马品种之一,是以哈萨克马为基础,导入部分伊犁马血液培育形成,属以驮为主、驮挽乘兼用型。该马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对气候变化以及各种劣质草场和饲草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1伊吾马形成历史、分布和现状伊吾马场在建场初期,由原新疆军区阿尔泰军分区马场移交哈萨克马1200匹,1957~1958年又先后从伊犁和石河子地区引进马2100匹,其中,哈萨克马约占70%,伊犁马约占30%。  相似文献   

20.
保护畜禽品种资源是我区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畜禽品种资源与合理开发利用有机的结合是保护畜禽品种资源的有效手段。有序的保护濒危畜禽品种资源刻不容缓,应列入各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就保护与开发利用畜禽品种资源方面谈一些建议措施供各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与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