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卉》2019,(3):6-8
“节味”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仪式。为节日加点“料”,加一点想象和创意,为节日配上有含义的花,让节日更加鲜活灵动。传承传统花文化,让节日气氛回归原味。 春节在我国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
张会平  王杰 《现代园艺》2022,(20):121-122+125
雄安新区的规划与建设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选择。雄安新区作为新的城市要想站得稳、立得牢,在规划与建设中关键是传承好历史文脉,因为文化塑造着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建筑风格需要通过文化来塑造。雄安新区区域内本土文化丰富多样,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并融合在雄安新区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中,不仅能打造富有时代特色和文化风貌的城市,而且能更好地创新文化发展格局。重点从雄安新区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如何使本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传承和创新进行研究说明,旨在提炼雄安文化,延续历史文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城市园林文化对历史的挖掘与表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园林设计中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方法,对发扬传承本国的历史文化、发掘本国历史文化中深刻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许多承载着城市文化记忆的老建筑、老街区因为基础设施陈旧、周边城市功能发生改变、空间不能满足周围市民的生活需求等原因被大量拆除和盲目重建,严重影响了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和历史文脉的完整性。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让历史文化延续得更久,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以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为研究对象,对现状进行总结的同时提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出现过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思想、民俗等等,而建筑作为凝固的历史其对于我们缅怀先辈、了解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现阶段我国也更加重视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传统艺术手法更需要源远流长。徽派艺术则是其中的代表,是我国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可通过园林景观这种具备历史表达与传承效果的表现形式将其展示在世人面前,以徽派艺术为着手点,使其与园林景观进行有效交融。主要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徽派艺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探究其运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园绿地不仅仅是城市的游憩场所与生态空间,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承场所。文化是景观的灵魂,城市公园必须充分挖掘、融合并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本文以桂林虞山公园为个例,通过对广西桂林市的城市文化元素的阐述与分析,浅述了虞山公园对当地历史文化传承的作用与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着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其中农耕文化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得到了源远流长的传递。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情境,尤其是农村区域,更是形成了特色性的乡村文化景观。这也正说明了我国的农村环境是一个动态性的发展过程,内容也丰富多彩。本文针对农村文化景观遗产,对其保护专项法规进行可能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元素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结晶,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即对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使现在园林景观建筑设计中新中式风格更具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赵丹青 《现代园艺》2024,(2):150-152
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村落景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村落景观,传承和发扬珍贵的历史及传统文化,让人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基于此,阐述了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村落景观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村落景观保护中的应用,并就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村落景观数字化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前景进行论述,旨在推动湘西南苗侗少数民族村落景观保护与文化传承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正由武汉市观赏协会和武汉客厅联合主办的201 6第二届世界奇石文化博览会10月15日至31日在武汉客厅成功举办。本次博览会旨在为全国各地的奇石爱好者提供一个共赏奇石,同品传统文化的平台,推进各界人士了解和欣赏奇石、传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原湖北省人大副主任谢培栋、原武汉市政协主席刘善璧等省、市领导,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武汉市观赏石协会会长刘明利,《中华奇石》总编陈  相似文献   

11.
陈臻 《花木盆景》2003,(5):38-39
中国观赏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几千年来,围绕观赏石而诞生的字画、书籍、家具等不计其数,使得中国赏石化得以传承下来。然而,令赏石界痛心和费解的是,在历次物拍卖  相似文献   

12.
千年大运河,流淌着中华大地的文明史诗。苏州大运河沿线承载着厚重的文化遗产资源,如何通过滨水景观设计实现运河的保护传承与活态利用价值,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以遗产廊道为出发点,通过对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生态环境特色、历史内涵等发展现状统筹考虑,提出景观设计策略,为苏州大运河沿线景观空间优化、遗产廊道构建增添凝聚力与辐射力,以期提升中国大运河文化内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森林康养景观常常表现为隐性的方式存在着,需要深入地探索才能把握。森林康养景观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森林的存在而逐渐变化。基于这2点了解森林景观,提出了中国传统的森林景观设计的理论。中国传统的森林康养设计是整治森林景观的行为,是保护和利用森林景观的代表性与安全性的途径。同时,森林景观又是设计的基础,森林景观作为中国森林康养文化的一部分,与传统康养文化相融至关重要。在森林景观与康养文化之间,在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森林康养的景观设计首先要建立从森林及周边景观到传统森林康养文化的一种系统性和联系性的设计观念,要充分认识森林康养景观的设计是对森林的整治、文化的继承、自然的尊重和对历史的传承。其次,森林康养景观设计从空间层次、历史层次以及康养层次,去认知背后的中国森林康养文化及设计过程。最后,中国本土的森林康养景观设计需要建立一种以森林为基础,以大众的普适性为根本的设计观念。  相似文献   

14.
《花卉》2015,(17)
中国盆景的艺术具有上千年的传承历程,经历过历史的变迁和许多的自然灾害,最终得以保留成为了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我国的盆景艺术是一种高等的艺术文化,既能美化自然又具有文化底蕴。盆景技艺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其独特的社会地位,不但能够装点园林还能增添园林的独特魅力,而且本身堪称集"诗、书、画、技"为一体的迷人园林。但目前盆景技艺在现阶段的传承和发展中却面临着很多困境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花卉》2019,(3):9-11
“节味”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仪式。为节日加点“料”,加一点想象和创意,为节日配上有含义的花,让节日更加鲜活灵动。传承传统花文化,让节日气氛回归原味。 元宵节活动在全世界华人社会有悠久历史,亦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灯节,又称为元宵、元宵节、上元、正月半。  相似文献   

16.
宋艺飞 《中国果树》2022,(2):115-116
<正>乡村文化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家族文化为核心,以乡土本色为主要特征,是乡村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所传承下来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综合体。乡村文化是中国乡村发展之魂,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然而,随着城乡融合发展,在现代城市文明的猛烈冲击下,作为文化载体的古老村庄和聚族而居的熟人社会正逐渐消失,传统的敦亲睦邻、孝亲敬贤的乡村文化也被慢慢搁浅。加之城市工业用地不时挤占农村土地的生存空间,农耕文化记忆或在不断被冲刷,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断层,乡村文化认同感逐渐式微。  相似文献   

17.
传统书院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在历史的长河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传统书院文化精髓的研究及对传统书院园林典型案例的解析,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提出了“现代新书院”的概念,并运用到现代中小学校园景观设计中,让青少年学生从小就能在校园中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外来文化的融入,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与干扰,当下多数青少年被外来文化所感染,甚至反感中国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阻力。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有义务更有责任将传统精神文化融入专业设计中,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延续和文化传承的实物载体,是我们重要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中国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各具风情、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更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云南省墨江县联珠镇镇区范围内的大寨村为例,进行一次传统村落的调研。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提供优美的环境体验,同时还肩负着历史文化的传承作用。从景观叙事方式、内涵以及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研究历史街区中景观的传承作用、历史街区中景观叙事表现方式等,以常州市青果巷为例,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景观叙事手法的现实运用、历史街区在景观传承方面的表现,以及历史街区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我国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人对自然和自身的思考。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园林也以自身独特的视角审视大自然,并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将其反应出来。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很有必要将传统园林元素应用进来,以提高现代居住区文化内涵的同时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