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庆湿地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大庆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大力开展大庆湿地保护工作,应在新城区的核心区域建设湿地公园,做好湿地科研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工作,加强对大庆湿地保护管理和湿地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湿地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自90年代初开始加重对湿地的保护。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使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成为中国湿地保护工作的核心。今后,中国还将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对湿地的管理和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禽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中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为水禽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在水禽迁徙路线上占有重要位置。中国水禽尤其是珍稀水禽种类较多,在亚洲乃至世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是具有国际意义的迁徙鸟类。中国湿地分为北方湿地水禽繁殖生境和南方湿地水禽越冬生境,以及独特的青藏高原湿地生境和沿海湿地生境。目前中国水禽及栖息地保护管理中还存在围垦、淤积、污染、乱捕滥猎、管理不善等诸多问题,亟需开展保护管理网络建设、人员培训、加强立法、加强对水禽及栖息地保护的科学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湿地资源具有类型多、分布广,区域特性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为保护好这些资源,本文对吉林省湿地保护管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现阶段已完成吉林省湿地保护十年规划、建立了湿地保护法规制度体系、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管理机构基本健全、基础工作逐步加强、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资源合理利用成就显著、广泛开展了湿地宣传教育与国际合作等成绩,但也存在对湿地保护认识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湿地缺水、湿地破坏严重等问题,相应地提出了湿地保护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开始编制编制《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工作会议于199,5年11月1日-4日在北京召开。编制《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原林业部副部长沈茂成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沈茂成强调,加强对湿地的保护是我国履行国际义务应尽的职...  相似文献   

6.
李惠民 《草业科学》2004,21(12):111-111
近日,云南省政府向全省发出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规定严格控制外来物种人侵,不得随意向天然湿地引进外来物种;对于沼泽和沼泽化草甸要坚决杜绝将其随意转为建设用地;对破坏天然湿地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严肃查处。  相似文献   

7.
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和控制水土流失等生态功能,对促进社会进步,加快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继去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后,今年6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湿地保护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定保护湿地  相似文献   

8.
安徽湿地保护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琳琳  顾长明 《野生动物》2012,33(3):172-175
安徽湿地资源具有面积大、类型多、分布不均、水系发达、水质差别大和生物物种丰富等特点。安徽湿地保护面临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湖泊围垦、泥沙淤积、环境污染、过度渔猎、江湖隔绝、生物入侵、基建和城市化对湿地保护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在详细分析安徽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完善法规、加强科研宣教、健全组织机构、建立湿地监测网络、增加资金投入等一系列全面推进安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湿地保护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湿地保护管窥林业部科技司副司长马驹如湿地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的概念在中国被提出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实际上中国早在5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对湿地的实质性保护工作。纵观当前中国湿地的保护,成绩和问题并存,同时又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中国湿地保护取...  相似文献   

10.
黄河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是具有独立特殊功能的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湿地及其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日益关注。兰州是全国惟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市城区黄河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不仅是兰州市创建山水城市的依据,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针对兰州市城区黄河湿地的类型、面积与分布情况,阐释了兰州市黄河湿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湿地的保护管理不完善、水资源破坏严重、缺乏湿地管理协调机制以及宣传、教育工作相对落后等。最后,分别从行政和技术两方面提出黄河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措施和建议,为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青政办[2015]204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草原湿地生态管护员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11月17日青海省草原湿地生态管护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草原、湿地生态保护与管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设置及管理意见》(青政[2014]76号)规定,结合本省草原、湿地管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全省草原、湿地生态管护员(以下简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葛德光)近年来,安徽省砀山县采取积极措施,加强酥梨种质资源保护区内黄河故道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力度,科学实施湿地开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是全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全省自然湿地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功能逐步退化。  相似文献   

14.
丹顶鹤越冬期在人工湿地的夜栖数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士成 《野生动物》2007,28(2):11-13
通过对丹顶鹤越冬期问在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工湿地的夜栖地调查,得出鹤群夜栖分布数量及其动态规律,进而提出对该种群与夜栖地的管理举措。该项工作主要借助望远镜、GPS、照相机,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数量,往年数据则引用参考文献。结果表明:人工湿地中丹顶鹤的夜栖分布数量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其中安全度和水位为其主要限制因子。因此控制人工湿地冬季水位,保护栖息环境不受人为影响是丹顶鹤安全越冬的主要保护措施。本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湿地是世界上具有很高生产力的一种生态环境。为保护湿地,改变人们对湿地生态价值的认识,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国际水禽研究局和国际鸟类保护理事会联合开展了保护湿地的全球性计划。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作为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成员组织,在林业部的关怀指导下,于1986年初开始,积极筹备组织我国的湿地保护宣传活动。保护湿地,关系到地区经济开发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根本利益,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鉴此,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把保护湿地宣传工作的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对福清市江镜华侨农场越冬的黑脸琵鹭的栖息地选择、越冬数量的变化、越冬行为等生态学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湿地利用方式对黑脸琵鹭栖息的影响。广阔的水产养殖池、滩涂等湿地以及丰富的食物,是吸引众多黑脸琵鹭在该农场越冬的主要成因。积极引导农场的湿地利用是保护黑脸琵鹭的关键,维持传统的农渔业生产,合理调控水产养殖池的水位,改善农场植被条件,加强主栖息地和周边湿地的保护是亟待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兴凯湖保护区的基本特点及其有效管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兴凯湖保护区是我国东北穆棱一三江平原湿地最具代表性、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区域,而且与俄罗斯接壤,可以说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热点区域。在当前提倡对湿地、淡水水域和海域加大保护力度的关键时刻,集中相应的人力、物力对它给予更多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其基本特点、有效管理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作简要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盘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红海滩湿地和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芦苇湿地,被誉为“世界重要湿地”、“中国最美湿地”、“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首.这块湿地是独绝的自然生态优势.结合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实际,分析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苗春林 《内蒙古草业》2004,16(4):39-40,58
内蒙古南海子湿地是包头市唯一的一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1585hm^2,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鸟类,融城市、黄河、湿地于一体,是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缩影。本文通过对南海子湿地现状的分析,找出其发展对策,从而对整个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典型和范例。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平原湿地。保护区内湿地发育良好,复杂多样,泡沼星罗棋布,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物种繁多,是天然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也是目前三江平原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始湿地。本文阐述了挠力河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状况,并分析了管理现状,对保护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