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效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三北"工程建设的实际,把发展林下经济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努力实现"三北"工程建设与林下经济发展相得益彰,兴林与富民双赢。文章通过对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基本情况,所取得的成效及主要经验和做法进行介绍,以期为推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2011年10月,国家林业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和南宁市召开了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会议学习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指示和批示,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会上做了题为《壮大林下经济实现兴林富民全面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发展》的讲话,指出要深刻认识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加快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为了全面贯彻落实2011年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精神,国家林业局于今年8月召开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暨深化集体林  相似文献   

3.
周强 《湖南林业》2009,(12):6-6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兴林富民、事关农村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下一步,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快改革进度,确保全省林改目标任务的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4.
淅川县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带动下,以发展现代林业为目标,大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下经济,实现了兴林与兴县、兴林与富民的良性互动。目前,全县林下间种中药材面积1 066.6 hm2,年产值达到7 500万元;发展林菜间作基地1 400 hm2,实现年产值6 800万元。以间伐出的栎类、阔杂枝桠材为主要原料,年种植以香茹、木耳等食用菌近1 500万袋,带动农户0.5万余户,年产值达到0.9亿元。发展林禽养殖专业户达1200余户,饲养家禽60万只,年产值4 000余万元。目前淅川县林下经济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着产业分散、规模较小、效益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针对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关于发展林下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日前,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会议全面部署了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要求把这场事关兴林富民、事关农村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改革全面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6.
我国曾发布《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林下经济的发展方向,达到了兴林富民的目的。引导林农科学利用林下土地,延伸林下产业链。通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用轮种、套种、间种等传统技术,目前,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对林地的永续利用和森林多功能发展。  相似文献   

7.
日前,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会议全面部署了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要求把这场事关兴林富民、事关农村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改革全面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龙大学 《中国林业》2010,(24):57-57
"兴林富民"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林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的一项惠民工程,为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自然保护区带动社区群众实现兴林富民既可促进林业体制机制转变,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又能紧密结合群众的切身利益,让社区群众从林业发展中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9.
<正>"兴林富民"是加快林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的一项惠民工程,为林业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自然保护区是林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带动社区群众实现兴林富民?笔者认为,资源应得到有效保护,社区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林下经济是在我国林业发展战略实现根本转变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生事物,发展林下经济,事关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林业结构调整、巩固林业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近年来,宁化县林下经济活动的探索和尝试比较活跃,但在供给结构上也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分析宁化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县域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疆林业》2006,(4):4-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多年来,林业为改善新疆农村生态状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林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赋予了林业更加丰富的内涵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广阔农村是林业发展的主战场,广大农民是林业建设的主力军,兴林为了富民,富民才能兴林,林业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发展林业是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重要措施,是推动农村管…  相似文献   

12.
李赋中 《中国林业》2013,(17):47-47
自泾川县2008年被甘肃省确定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以来,积极探索生态脆弱区生态公益林改革之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走上了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互促的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当前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在当前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旗帜下,林下经济实现了两者有机结合和重要突破。文章深刻阐述了发展林下经济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发展以生态和民生为主题的现代林业的深刻意义。结合安徽发展林下经济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深刻阐述了发展林下经济就是实现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路径、经验和趋势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林下经济发展需要把握的几组重要关系,就推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建设,做大做强林下经济提出了战略性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读了这篇来自山区县最基层的报道,使人感到振奋的同时,也给人们以启发。本刊上期刊登了“西峡县林业经济开发研讨会纪要”一文,进一步总结了西峡县以林业规划员为队伍,实现区划、规划、实施一条龙,将规划落实到山头地块,生产任务落实到千家万户,依靠山区资源,以短养长,综合开发,兴林富民,振兴山区经济,使林业和山区生态环境和经济逐步实现良性循环的经验。奎文村的经验可以看作是西峡经验的缩影。在这里,科学技术已开始长入林业,长入山区经济,依靠科技兴林、发展山村经济已成为现实。广大农民已开始意识到把自己的发展前途和切身利益与实施林业规划,走科技兴林道路结合起来,在全村范围内初步形成了群众性发展林业、开发山区的大气候。  相似文献   

15.
辽宁满族自治县推进林下经济有序化、规模化发展对于加快实现生态富民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辽宁省内各满族自治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指出了在产业体系、品牌建设、技术推广和科学规范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宜辽宁满族自治县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旨在为该地区合理利用林业资源,提高林业产业竞争力,促进当地林业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九九六年全省林业工作要点“九五”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林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强县、富民、兴林。一是林业发展必须与培植地方财源,促进农村经济翻番相结合,解决强县的问题;二是林业发展必须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解决富民的问题;三是林业发展必须把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承德市大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不断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以促进现代林业科学发展、提高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化水平为主线,以提高林果生产者素质和推动兴林富民为目标,积极鼓励、支持科技创新,加强林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在全市林业系统形成了重视科技、依靠科技、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全市林业建设持...  相似文献   

18.
边疆国有林区与当地农民联营发展林业,是林业改革上的一大突破。实践证明,这是振兴山区经济,利国、兴林、富民的一条新路子。一、林农联营是一条兴林富民的必由之路。大兴安岭地区是国家重点开发的国有林区,总面积84,70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526万公顷,林木蓄积5.3亿立方米,现只有铁路两侧的八个林业局开发经营。而漠河、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北海市在林业工作上开拓创新,森林资源持续增加,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特色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加快,兴林富民取得新的成效,初步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开创了北海市林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梁山 《中国林业》2010,(6):57-57
林业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最古老的传统产业,是一个具有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特殊产业。林业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因为林是山之衣、水之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林产品会产生许多新需求,这些巨大的市场需求,将推动林业产业保持高速的发展态势,成为加快生态建设、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兴林富民、改善生态环境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