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澳大利亚杂交松产脂量及松脂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7年生杂交松50天内产脂量为588 g/株,分别比湿地松、加勒比松、马尾松高9.91%、23.01%、68.48%;全年产脂量3 057 kg/hm2,分别比湿地松、加勒比松和马尾松高43.1%、59.9%、82.5%.产脂量与树高胸径综合指数密切相关.杂交松松脂成分与湿地松、加勒比松相比,没有显著差别;与马尾松相比,除左旋海松酸偏低、去氢枞酸偏高外,其余组成成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澳大利亚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 caribaea)在广西中部引种的生长表现,在桂中地区的三门江林场对澳大利亚湿加松(P. elliottii×P. caribaea)与马尾松(P.massoniana)、加勒比松(P.caribaea)、湿地松(P. elliottii)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对其生长量、产脂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7.8a生时各树种的生长量为马尾松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在松脂产量方面,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湿加松早期生长快于其他树种,6.3 a生之后马尾松的生长量超过其它树种,17.8 a生时马尾松生长量显著高于湿加松、加勒比松和湿地松。从生长量和产脂量两个指标综合考虑,湿加松可作为脂材两用林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澳大利亚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 caribaea)在广西中部引种的生长表现,在桂中地区的三门江林场对澳大利亚湿加松(P. elliottii×P. caribaea)与马尾松(P.massoniana)、加勒比松(P.caribaea)、湿地松(P. elliottii)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对其生长量、产脂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7.8a生时各树种的生长量为马尾松>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在松脂产量方面,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湿加松早期生长快于其他树种,6.3 a生之后马尾松的生长量超过其它树种,17.8 a生时马尾松生长量显著高于湿加松、加勒比松和湿地松。从生长量和产脂量两个指标综合考虑,湿加松可作为脂材两用林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组合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对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组合引种试验研究表明:在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侧枝总数方面,杂交组合普遍好于对照;在生长性状冠幅方面大部分杂交组合种好于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加勒比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少部分比当地马尾松好;在生长性状方面杂交组合间和杂交组合内存在差异。主要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相关,因此间接选择也是有效的。在抗寒性方面,加勒比松无性系自由授粉子代、加勒比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CK2抗寒性最差,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抗寒能力较强,没有受冻,加勒比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CK3、当地马尾松、杂交组合种较抗寒且抗寒性相近;在抗虫(松梢螟)性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湿地松加勒比松种子园混合种、湿地松半同胞家系、当地马尾松种的对比造林试验表明:在抗寒性方面,未经杂交的湿地松半同胞家系抗寒性最差,加勒比松、湿地松混合种次之,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耐寒性最好;在树高生长方面,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生长最快,湿地松加勒比松混合种与马尾松种次之,湿地松半同胞家系最差;在树冠生长方面,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冠幅最大,马尾松、湿地松加勒比松种子园混合种次之,湿地松半同胞家系较小。  相似文献   

6.
对7个松树树种的材积和产脂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地点、重复对材积和产脂力的影响均不大,树种间材积和产脂力差异规律不明显。4个年度数据中,9年生和15年生材积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9年生和16年生时产脂力均达显著差异。从树种平均值分析来看,热带松、本种加勒比松和马尾松生长相对较快,而湿地松、巴哈马加勒比松以及火炬松则生长较慢;产脂力较高的是热带松、巴哈马加勒比松、马尾松优树混合种,属中等产脂力的是本种加勒比松和湿地松,产脂力较低的是垌头群马尾松(对照)和火炬松。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杂交松在广西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杂交松(Pinus elliottii×Pinus caribaea)引种区域对比试验表明,杂交松能适应广西的自然条件,并表现出优良的速生丰产性状。杂交松的生长优于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其平均公顷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大34.93%、82.44%和174.98%。杂交松年均树高和年均胸径生长量都超过了广西马尾松速丰林生长指标,适于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杂交松在桂东南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澳大利亚杂交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在广西东南部引种的生长表现,开展杂交松与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 var.hondurensis)的栽培对比试验,杂交松示范造林和采脂试验,杂交松不同种植坡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松能适应广西博白县的自然条件,并表现出优良的速生丰产性状,杂交松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以及松脂产量均优于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杂交松的种植规格以2.5m×4m为最佳,以种植在东坡和西坡生长较好;杂交松被松梢螟为害程度在4种松树中最高;杂交松在桂东南松类低产林改造和发展松树人工林中,可作为替代的造林树种,造林时可优先选择在东坡和西坡,并在杂交松人工林培育过程中注意防治松梢螟。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广西区内主要的产脂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elliottii)、巴哈马加勒比松(P.caribaea var.bahamensis)和火炬松(P.taeda)为材料研究产脂能力在种内的变异情况,比较不同选择方法的选优效果,从而确定上述4个树种在广西高产脂选择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各参试树种中湿地松产脂力和期望年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3.80 g/d、5.42 kg。在产脂力上湿地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马尾松;在期望年产量上湿地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马尾松。将产脂力标准设置为11 g/d、期望年产量设置为5 kg/a时,马尾松选择效果较为理想。而湿地松的产脂力标准27 g/d、期望年产量为12.5 kg/a,火炬松的产脂力20 g/d、期望年产量为10 kg/a,加勒比松的产脂力15 g/d、期望年产量为7 kg/a时,选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国外松又有人叫国外良种松,一般是指我国引种数量较多的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而言(加勒比松喜温,不耐寒,我省大部分地区不适合种植)。湿地松、火炬松都具有生长快,树干通直,材质优良,含脂量高,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的特点,是很好的速生优良用材树种。据资料介绍,二十三年生湿地松,胸径平均二十三公分,二十七年生湿地松林每亩可产材二十五点三立米,年生长达零点九一立米,二十至三十年就可以采伐利用。火炬松前十年生长迅速,年高生长约一米,径生长一点三公分以上,二十五年生树高二十一米,胸径二十至三十公分。我国引种的湿地松生长也很迅速,比马尾松快百分之五十以上,火炬松生长更快,比马尾松大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11.
F2代湿加松和火炬松引种试验林早期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进湿加松、火炬松家系建立了引种试验林,并以本地马尾松做对照。4 a生调查结果表明:F_2代湿加松和火炬松生长速度明显优于本地马尾松,湿加松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的特点,在闽北地区具有推广造林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对建水县小关石漠化地区栽种的云南松、马尾松、加勒比松、湿地松10a生林分生长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对树高、胸径、冠幅的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表明: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加勒比松最大,云南松最小;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也是加勒比松最大,云南松最小;冠幅年平均生长量则是云南松最大,马尾松最小.加勒比松、马尾松可作为建水县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进行推广;云南松作为乡土树种虽然存在有蹲苗期、前期生长量低等问题,但也可作为造林推广树种;湿地松则适宜培育小径材,可作为备选树种.  相似文献   

13.
5种松树造林的适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樟木头林场引种的4种松树及马尾松7年生林分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加勒比松巴哈马变种和湿地松具有良好的冠形和干形,有一定的生长潜力;而马尾松的树高生长虽然较快,但自然整枝较差。树干不通直,且虫害较严重。抗性差;加勒比松古巴变种的抗逆性差。生长速度慢。三级木比例大,适生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热带松树种、种源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南亚热带的福建省长泰岩溪国有林场引种 5种热带松树的 7a栽培试验表明 :湿地松×加勒比松F1、F2 代生长均优于马尾松、湿地松 ;台库努曼松、马克西姆松与湿地松持平 ,各种源间初显差异。卵果松生长虽好 ,但抗逆能力差 ;墨西哥松基本不能适应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用SRAP标记构建松树良种指纹图谱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对三种松树各16个样本进行检测,旨在构建三个树种的指纹图谱,为松树品种鉴定提供依据。采用5个引物组合对样本进行了SRAP扩增,在湿加松、火加松和马尾松上分别检测到46、53和44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多态性位点分别为9.2、10.6和8.6个。根据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进行赋值,把SRAP图谱转换为由1和0组成的数字指纹图谱,仅用2个或3个引物组合就可以把同一树种的不同单株完全鉴别出来,为松树优良品系的鉴定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湿地松采脂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大田县桃源林场13年生的湿地松为材料,对湿地松产脂量、最佳采脂间隔期的选择、采脂对湿地松生长量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湿地松7种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检验,确定合理的采脂间隔期。结果表明,胸径17cm的湿地松平均单刀产脂量为32g;采脂间隔期3—5天,不仅产脂量较大,而且对湿地松生长量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湿加松优良家系丰产林生长表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利用广东省湿加松良种选育协作组研制的14个优良杂种家系的扦插苗木在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内营建试验示范林7 hm2,利用优良杂种家系的混合扦插苗木在广东省台山市赤溪镇营建丰产林120hm2。试验示范林5.5年生时的数据表明,优良家系扦插苗木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可达到6.69 m,11.31cm,0.03603 m3,其材积生长比作为对照的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分别大136.59%,15.49%;3.5年生的丰产林的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3.50 m,5.62 cm,0.0054 m3,材积生长比作为对照的湿地松大350%。该结果充分显示了湿加松优良家系的生长优势,说明湿加松可在广东中南部地区通过扦插扩繁、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