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苗龄为40 d的红叶石楠组培继代芽苗为瓶外生根试验材料,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栽培基质、不同激素、不同激素浓度处理及处理时间对红叶石楠继代芽苗瓶外生根诱导的影响,继代芽苗扦插前的不同炼苗方式及扦插后施肥方式对芽苗瓶外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3B1C3D2组合(珍珠岩、生根粉ABT 200 mg.L-1浸泡处理30 min)获得59%瓶外生根率,而A3B1C1D2(珍珠岩、ABT 50 mg.L-1浸泡处理30 min)为最理想的组合;芽苗在自然散射光下炼苗15~20 d,生根率可提高到81%;栽后适时追施营养液有利于芽苗的高生长。继代芽苗瓶外生根技术的应用减少组培苗培养工序,促进红叶石楠的组培快繁效率,降低组培苗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澳洲茶树组培继代芽瓶外生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培养40d的澳洲茶树组培继代芽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质、生长调节剂及处理方式和扦插时间对其瓶外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澳洲茶树瓶外生根的最佳方案是,在冬季,以红心土作为基质,将≥3cm的继代芽浸泡于0.4mg/m L的ABT溶液中30-50min,并蘸取相应浓度激素溶液与滑石粉的混合匀浆后扦插。此方案的生根率为92%,生根8.96条,平均根系长2.4cm,对促进澳洲茶树繁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牛大力组织培养瓶内复壮瓶外生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用改良MS+6-BA0.4mg/L+KT0.4mg/L+NAA0.3mg/L为继代培养基,25d繁殖系数达5.0~7.0,复叶数达2~3张,继代苗在改良MS+KT0.4mg/L+IBA0.3mg/L培养基上复壮后,基部浸蘸ABT生根粉500mg/L或IBA300mg/L溶液约1min,扦插在黄心土:河沙:泥炭土(10:1:1)混合基质中,40d出主根2条,生根率达75%~85%。  相似文献   

4.
以光叶楮无根试管苗为材料,进行瓶外和瓶内生根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瓶内生根率不断提高。在生根培养基1/2MS+ABT 0.7 mg/L+IBA 0.3 mg/L上,生根率达98.2%;瓶外生根以无根苗基部速蘸500 mg/L的IBA溶液30 s生根效果较好,生根成活率可达88.9%,试管苗的质量及移栽环境均能影响试管苗的瓶外生根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树莓继代苗为材料,研究移栽基质及激素处理对瓶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含腐殖土的黄沙是树莓试管苗瓶外生根较为适合的移栽基质;扦插前用5 mg/L IBA溶液处理2 h,能将生根率提高到83.3%,平均生根数5.4根,根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对草莓试管苗瓶外生根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简化培养程序,降低培养成本,以草莓继代芽苗为瓶外生根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栽培基质、激素、激素浓度对草莓继代芽苗瓶外生根诱导的影响研究以及采用不同生根处理方式,对成活率影响研究,建立草莓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技术优化体系。结果表明:A1B3C3组合(草炭:蛭石=1:1,激素NAA400mg/L速蘸处理)获得76.7%瓶外生根率,基质类型和激素浓度对组培苗瓶外生根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激素种类对组培瓶苗外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A3B3C3(草炭:蛭石:珍珠岩=3:1:1,激素NAA400mg/L速蘸处理)为最理想的组合;瓶外生根率低于瓶内生根率5.1%、根系质量优于瓶内,根活跃吸收面积提高1.34%、瓶外苗比瓶内苗缩短移栽时间30~40天左右,移栽成活率提高15%左右。  相似文献   

7.
珍稀植物鹅掌楸组织培养与离体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掌楸是优良绿化与优质用材的野生珍稀植物之一,采集野生多年生植物的冬芽为外殖体,以春芽、叶片、叶柄、花蕾和果实作对照,用MS为基本培养基,以1/2MS作对比,研究鹅掌楸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结果表明,初代培养最适为:MS+2.5mg/L6-BA+1.0mg/LIBA+0.2mg/LKT,增殖与继代培养最适为:MS+1.0mg/L6-BA+0.5mg/LIBA;将组织培养苗扦插在有机腐殖质土和珍珠岩(3∶1)基质中,瓶外生根率达83.3%以上。  相似文献   

8.
开展光叶楮(Broussonetia papyrifera)外植体消毒、侧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诱导试验。以75%乙醇+0.15%升汞消毒外植体,干净外植体获得率达40%;采用MS+6-BA 2.0 mg/L+NAA 0.5 mg/L培养基,侧芽诱导分化率达80%;采用MS+6-BA 1.0 mg/L+NAA 0.5 mg/L继代培养,增殖倍数达3.96倍;采用1/2MS+IBA1.0 mg/L或GGR6 0.5~1.0 mg/L进行生根培养,瓶苗生根率达100%,形成了可以产业化的光叶楮组织培养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9.
日本光叶楮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日本光叶楮顶芽离体培养 ,探索了日本光叶楮顶芽诱导、分化、快速繁殖及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 :适宜顶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 6 BA 1 0mg/L NAA 0 5mg/L ,诱导分化率 80 % ;适宜不定芽诱导及继代培养基为MS 6 BA 0 5mg/L NAA 0 2mg/L ,不定芽分化率 87 5 % ,继代倍数达 6~ 7;适宜生根培养基为MS IBA0 5mg/L ,生根率 98%。  相似文献   

10.
非洲茉莉组织培养以带茎尖茎段为最佳外植体;6-BA 2.0mg/L NAA 0.1mg/L的组合诱导率最高,顶芽诱导率达83.3%,不定芽诱导率达43.3%;在6-BA2.0mg/L KT0.1mg/L NAA0.1mg/L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倍数最高可达4倍;MS 附加IBA0.5mg/L诱导生根最为适宜,生根率迭98%.  相似文献   

11.
以长白落叶松成熟合子胚诱导出的不定芽为外植体,通过筛选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及激素配比、探讨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及活性炭(AC)对不定芽伸长的作用以及比较不同处理对试管内及试管外生根的影响,最终建立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BM+1.0 mg/L TDZ时,不定芽增殖最快,增殖系数为5.0;GA_3对不定芽的伸长有毒害,2.0 g/L活性炭(AC)对不定芽伸长促进作用明显,伸长比率达262%;1/2BM+0.5 mg/L IBA+1.0 mg/L NAA为试管内生根的最佳组合,生根率达26%,不定芽在750 mg/L NAA中浸泡25 s,试管外生根率(37%)最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尾叶桉(Eucalypt urophylla)优良新无性系的无菌组培苗为材料,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6-BA、NAA不同质量浓度配比对尾叶桉无菌幼苗丛芽增殖率,以及生根粉种类、质量浓度、不同IBA和NAA配比对不同尾叶桉无性系生根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6-BA质量浓度为0.01 mg/L,丛芽增殖率在NAA质量浓度为0.01、0.1 mg/L时递增;而NAA质量浓度为1、5 mg/L时,则有利于生根;筛选出适宜尾叶桉优良无性系ZQUA10的增殖培养基为MS+0.01 mg/L 6-BA+0.01 mg/L NAA+30 g/L蔗糖+6 g/L卡拉胶,增殖系数达到4.7;筛选出适宜尾叶桉优良无性系ZQUA13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 ABT1+30 g/L蔗糖+6 g/L卡拉胶,生根率达到57.5%;筛选出适宜尾叶桉优良无性系ZQUB58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1 mg/L IBA+0.5 mg/L NAA+30 g/L蔗糖+6 g/L卡拉胶,生根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索出不同基因型楸树离体培养条件的差异,并分别建立相应的快繁技术体系,以期为今后楸树良种产业化生产和繁育提供理论借鉴和科学依据。【方法】以‘洛楸1号’‘朝霞楸’‘云朵楸’和‘鲁楸1号’4个楸树优良品种为试材,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并对4个品种的植株再生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4个楸树品种对培养基所用的外源激素的要求不同,诱导阶段:6-BA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洛楸1号’和‘鲁楸1号’的诱导率可达100%;6-BA质量浓度为2.0 mg/L时,‘朝霞楸’和‘云朵楸’的诱导率最高,依次为100%,81.82%。增殖阶段:同一增殖处理对楸树4个品种的增殖效果不同,1.0 mg/L 6-BA最适于‘洛楸1号’增殖,增殖系数为4.70;1.5 mg/L 6-BA最适于‘云朵楸’和‘鲁楸1号’增殖,增殖系数依次为3.38、5.68;6-BA 3.0 mg/L最适宜‘朝霞楸’增殖,增殖系数为5.49。生根阶段:相同质量浓度的NAA比IBA能更好地促进楸树4个品种生根,0.1 mg/L NAA最适合‘朝霞楸’生根,生根率为97.50%;0.2 mg/L NAA最适合‘云朵楸’和‘鲁楸1号’生根,生根率依次为76.67%、93.33%;0.4 mg/L NAA最适合‘洛楸1号’生根,生根率为96.97%。【结论】4个楸树品种在组织培养阶段对培养基所用的外源激素的要求不同,繁殖能力存在差异,应针对品种建立相应的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南洋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洋楹(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L.)Nielsen)优树萌芽条幼嫩枝条的顶芽、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南洋楹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洋楹组培苗适宜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NAA(0.075 mg/L),月增殖率为2.65;适宜生...  相似文献   

15.
对广宁红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组织培养快繁育苗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浓度升汞液(0.025%和0.1%)进行二次消毒的处理方法可将外植体污染率控制在50%以下。在快繁增殖阶段,培养基组分为WPM+TDZ 4.0 mg/L+6-BA 1.0 mg/L+NAA 0.3 mg/L+蔗糖30 g/L可有效诱导外植体分化丛生芽;WPM+TDZ 1.0 mg/L +6-BA1.0 mg/L +NAA 0.3 mg/L+蔗糖30 g/L可维持芽丛持续快速增殖;而WPM+6-BA 1.5 mg/L +NAA 0.5 mg/L+蔗糖30 g/L有利于促进不定芽个体生长。通常的培养方法无法诱导植株生根,但经过针对调节极性表现的程序系列培养可显著提高植株极性反应水平,调整生理反应的同步性,促使不定根分化,生根率最高达90%。再生植株移栽的平均存活率为85.4%。  相似文献   

16.
北美鹅掌楸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种子诱导的无菌苗茎段,建立北美鹅掌楸的组培快繁体系,种子接种10d后开始萌动,实验的4种培养其中,最好的培养基是MS+3%蔗糖,种子萌发率达38.4%;MS+6-BA1.0mg/L+NAA0.1 mg/L是最好的外植体分化培养基,其增值率达2.04倍;小芽丛在MS+6-BA0.5 mg/L+NAA0.05mg/L上外植体分化数最高,达2.45倍,芽茁生长较好;芽苗在1/2MS+IBA0.5 mg/L+NAA0.1 mg/L生根培养基上,13 d后开始生根,生根率最高达66.7%,炼苗移栽20 d后苗木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美国红栌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彩叶树种美国红栌试管苗的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以及试管苗移栽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T(1971)+BA 0.6 mg/L+NAA 0.2 mg/L 培养基上,美国红栌试管苗继代培养的丛生苗分化率最高且生长良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1 mg/L+NAA 0.1 mg/L+IAA 1.5 mg/L,试管苗生根率可达90%;移栽基质为泥炭:珍珠岩=2:1混合,苗木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在昆明市松花坝苗圃地,以三角梅4年生健壮母树上1年生枝条为插穗,利用不同浓度(50 mg/L、100 mg/L、150 mg/L、200 mg/L)的4种生长调节剂( IAA、 IBA、 ABT1、 NAA)分别处理三角梅插穗后进行随机区组扦插试验,调查各生长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不同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水平对三角梅插穗的影响不同,以IAA 50 mg/L浸泡24 h的插穗,扦插生根效果最好,平均生根数为18根,平均根长为3.95 cm,生根率为91.67%;用100 mg/L的IAA处理的插穗,扦插生根效果次之。4种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的生根效果依次为IAA、 IBA、 ABT1、 NAA,均显著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花叶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Variegatum’)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的外植体消毒效果、激素质量浓度配比对腋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和移栽基质配比,建立花叶络石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0.1%升汞消毒10 min 效果最好,成活率达72%;花叶络石腋芽增殖较好的培养基组合为 MS +BA2.0 mg/L +NAA0.05 mg/L,增殖倍数4.23;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0.3 mg/L,生根率达到97.2%;花叶络石移栽较优的基质配比为蛭石∶珍珠岩∶泥炭=6∶1∶3,成活率达93%。  相似文献   

20.
洋桔梗的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洋桔梗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 BA0.5mg/L NAA0.1mg/L,增殖培养30d平均增殖倍数达6.7;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6mg/L IBA0.1mg/L。其生根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