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下,城市河道硬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石板衬底和浆砌护岸让各地的城市河道发挥了治水功能,但是河流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被大大削弱.本文从生态学和景观学角度出发出发,提出治理河道应考虑营造多元化的生物群落,还要合理配置绿化树种和水生植物,使河道“活起来”、“美起来”.  相似文献   

2.
河流型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湿地公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植物景观不仅要满足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休闲游览等功能,还应体现河流蜿蜒曲折的形态特点。文中以构建具有河流特色的植物景观为目的,将其分为3个带:湿地植物景观带、生态防护林带和休闲森林景观带。其中,湿地植物景观带以水生、湿生植物沿河岸连续片植为主,目的是构建色彩丰富、开闭变化的滨水线性景观;生态防护林观带以耐水湿乔木沿堤坝群植的形式组建自然、和谐的绿色线性空间;休闲森林景观带以植物组团的形式营造多线相连的网状景观空间。以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研究其植物景观营造的方法,探索科学、合理、具有河流特色的植物景观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东莞市某河流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差的人工河道,通过采用河道生态补水、构建生态河床、构建深潭浅滩、营造生物栖息地等河流生态修复的设计方法,有效地改善了该河道的水体环境,使河流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及河流的连续性和开放性得到恢复,恢复了河道纵向的蜿蜒性和横向断面的多样性,同时,生境改善使生物的多样性得到提高,也改善了河道小型动物栖息的生存环境,且能抵抗南方洪水水量波动大的特点。给出了该河道的生态修复工程方案及实施设计,以为当地河道的生态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园林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文明观提出的,能使城市景观、城市生态和城市建设有机的结合,具有显著的功能特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其规划和建设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美学原理、景观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园林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营造城市生态文化氛围,采取市场运作和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陈锭国 《国土绿化》2007,(10):57-57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海拔760米,濒临蜿蜒曲折的马兰比季河,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四周被茂密森林和片片绿地包围,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堪培拉面积为2300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8万,建城历史  相似文献   

6.
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施工对河道生态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大,而且工期较短。为了更快更好地发挥城市河道治理的生态效果,减小施工期对河道生态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更长期地保持治理后河道的生态景观效果,应在城市河道整治工程施工过程中优化施工组织、合理投入、统筹部署。施工过程中需克服河道施工不可控制影响因素、对生态环境影响敏感度大、施工组织复杂等河道施工难题,实现干净、清洁的施工过程,以保证工期紧张压力下的工程质量,达到绿色、生态河道和市民人居环境良好改善的生态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7.
浅议如何降低园林绿地养护费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雅琳  姜有忠 《新疆林业》2009,(6):30-30,39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现代化城市的象征,也是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志,同时又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招商投资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和良好的外在保障。但随着城市的开发及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中的绿地面积日渐增多,为了确保花草树木生长良好,使园林景观更加美观、舒适、整洁,充分发挥这些绿地的功能,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维护好这些绿化景观。  相似文献   

8.
何吉土 《广东园林》2001,(1):23-24,18
本文从探讨宁波城市绿化风格的重要性入手,在分析了宁波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根据宁波的城市建城方针,着力营造具有港口和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城市生态园林,从而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推进宁波城市绿化建设,并使其在我国众多城市绿化大观园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9.
河道生物修复和生态修复是二个不同概念,生物修复是城市河道水污染控制的手段,是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延续,而生态修复则是通过创造适合于各类生物生存的生境条件,形成各种生物群落配比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强大、系统稳定的城市河道良性水生态系统,重建受损河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建国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加大,作为城市建筑主要原料之一的沙石需求量也急剧增加,因此在北京市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等主要河道内外挖下了大小不一、深浅不同、形状各异的数百个沙坑。这些沙坑大多数分布在沿河道,影响了当地景观、地貌,更是本地沙尘  相似文献   

11.
<正>河北省举办城市森林论坛,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意义深远。首先,城市森林建设是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础。营造城市森林的目的,就是创造优美、清新、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城市。人们越发清晰地认识  相似文献   

12.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辖6个区和3个市(县级)及一个县。东南面向黄海,西北濒临渤海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和山东半岛共扼渤海湾,北依东北三省广阔腹地,素有“京津门户”和”东北窗口”之称。全市陆地面积1.25万km^2,人口590万。蜿蜒曲折的海岸线长达1906km,有众多的天然港。  相似文献   

13.
以国内某城市内河生态治理与修复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河道水质及污染原因调查,确定了造成河道生态破坏的污染因素,主要问题为生活污水违规排放、上游来水水质差以及沿河洗涤。为此,提出的治理措施为:河道清淤、修复受损的护坡、控制污染源、恢复河道生态自清洁功能、改善水质及透明度。对比治理前后的数据,河道水体COD、TP、BOD5、NH3-N 4项指标的最小降幅为56.3%,最大降幅为78.2%,该河道的生态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北方郊野型河流多数存在河道干旱缺水,堤线不完整,缺乏系统的防护林带,垃圾倾倒及生境退化等诸多问题,基于景观水文理论,以山东平度市白沙河、泽河综合治理为例,探讨以"中心浅河道"型河道断面营造"有水则蓝,无水则绿"的常态化有水河道景观;以水文、水利与景观相融合的视角探讨城市雨水、再生水补充河道景观用水的多元化补水方法;以低成本、低管护的野生草花营造郊野型植物景观意向;同时探讨以较少人工干预、较少投资,融绿道体系于郊野型河道,完善其游憩功能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城市绿化工作应特别强调景观生态学原理的作用,建设结构优化、功能高效、布局合理的绿地系统。如何科学地构建城市的绿地生态系统,需根据每个城市的基本条件和特点,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进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1、营造城市外围生态圈(或生态环)利  相似文献   

16.
<正>营造城市森林,创造优美、清新、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加强城市森林建设,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有利于树立良好对外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向森林化方向发展,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是新世纪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从温州城市河道资源的现状出发,通过对温州城市河道生态景观修复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对城市河道生态景观修复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城市森林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森林尤为重要。城市森林由城区和郊区以树木为主体的所有绿色植物群落所构成,建设中应合理进行总体规划,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立地条件,形成城区郊区一体化,既有一定层次又相互沟通的城市森林网络,提高城市大环境的生态功能。章就辽宁省城市森林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森林建设步伐加快,营造城市森林,打造绿色生态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潮流。通过对我国城市森林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城市森林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南京市内玄武湖菱洲河道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基本原则,给出了河道治理的初拟技术方案,探讨了以城市河道生态建设为核心的综合整治措施,旨在对类似的河道整治项目与建设提供参考,促进城市河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