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概述了城市生态林带和苗圃式城市生态林带的概念、说明营造苗圃式城市生态林带可靠性的基础上,对苗圃式城市生态林带模式进行了规划设计,并对苗圃式城市生态林带经营运作模式和经济效益作了探讨,表明建设苗圃式城市生态林带,既为城市建设增添了高标准的城市生态林带,又为社会创造了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兴安盟农田防护林建设,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已逐步向结构合理、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方向发展,并从中优选出了多种造林模式。一、窄林带、小网格营造防护用材兼用林模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安盟采用窄林带、小网格营造防护用材兼用林。一般林带由2-4行组成  相似文献   

3.
农村上坟祭祀成了引发淳安县森林火灾的最大隐患,建设墓地和村庄生物防火林带是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对墓地和村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区域、类型和模式等进行探讨,研究设计了杨梅+枇杷防火林带、油茶+桂花防火林带等5种生态经济型营造模式,并就林带的营造技术和建设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浙江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类型和树种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浙江林火发生时间、火源和植被的特点分析,在总结浙江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经验的基础上,鉴于生物防火林带以害设防、多功能、近自然建设发展趋势分析,提出新建型、改建型和提高型3种建设类型。根据浙江自然地理和林火发生特点,针对山脊、上坡、下坡、坡脚(耕地或林缘)、坟地、森林公园6种不同建设区段,研究提出木荷防火林带、红花油茶防火林带、木荷-冬青防火林带等21种近自然型和生态经济型的结构配置模式,并就防火林带树种的适地适树选择和生态经济功能方面对模式选择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风沙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模式进行了试验构建与筛选,结果表明:樟子松、红皮云杉单行及双行林带配置经济树种模式中,带外株间配置较带内株间及带内行间配置成活率高,且随着林带树龄的增大,配置经济树种的成活率明显降低,林带中生态树种树龄以不超过15 a为宜;而针对不同类型区在防护林生育早期可分别间作经济作物或中草材来提高其经济效益,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力,从而增强了生态型防护林的经济功能;杨树林带与食用菌栽培有机结合可明显提高林带的短期经济效益,又促进了林木生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模式类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浙北嘉兴泥质海岸基干林带现状调查,按照新建国家标准前沿海堤、地方标准海堤和新围垦海涂三种典型立地类型,分别采取护堤平台宽林带造林、老海堤林带修复完善和农林间作方式,研建了前沿海堤宽林带模式、双重海堤复合林带模式、围垦海涂农林复合经营林带模式等三种浙北泥质海岸基干林带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7.
根据试验示范区的立地分类评价,结合造林实际,设计了坡面滞留林带和经济林带模式配置、交互配置,以及树种配置。并分析了各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防火林带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综述了防火树种选择的方法、防火林带选用的树种、防火林带的结构与配置、林带宽度和网格、防火林带阻火机理的研究现状以及防火林带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从嘉兴市农田林网现状入手,详细介绍了嘉兴市低效农田林网存在的4种类型,即:林带结构不合理、网格设计不规划、树种单一、断带网破;明确了低效农田林网的改造对象、5种改造方式和8种改造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处理好胁地政策、进行科学改造、加强养护管理等加快改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开始有计划地发展农田防护林,其林带结构与方位多以宽行并与主害风方向垂直的设计方案为主。自7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窄林带小网格的农田防护林网模式。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5的耕地实现了此种类型的农田林网。但至今对农田林网与主害风向方位(即林网与风偏角的关系)关系的认识还不统一,为此,我们于1984年5月至7月在安徽省宿县新河乡黄淮海平原综合防护林体系试验示范区,通过野外模型实验和理论推导,对窄林带小网格的农田防护林网的透风度,方位与防风效应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为黄淮海平原综合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提供规划设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章古台沙地油松天然更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2年的野外调查与比较分析,认为在章古台沙地油松天然更新是可能的.天然更新方式有2种:林隙更新;林缘更新.天然更新幼树在空间上呈带状、群团状分布,一般分布在距母树树冠投影以外的东北方向;更新幼树年龄在时间上一般是不连续的,主要集中在年降水量大的2004、2005、2008年;每100 m2更新幼树57~139株.油松...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生物防火林带结构模式的研究,对泰顺县火灾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后,研究和分析常绿阔叶林中不同植物种类的抗火性、耐火性和燃烧性,筛选出用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植物种类,并进行生物防火林带造林试验、结构与配置、造林规格及位置的研究.试验表明,由乔木-亚乔木-灌木构成复层结构,配置境界、主、副防火林带,结合山脊、山谷位置的防火林带,能达到理想的生物防火效果;对木荷、杨梅、茶叶等17个树种进行枝叶含水量和抗燃时间的测定的结果表明,杨梅、木荷、女贞、山杜英、甜槠、广玉兰、红花油茶、油茶、茶叶等树种可选为生物防火林带造林,其防火和阻燃性能比较理想.开展生物防火林带造林,经检查造林保存率与成活率均在85%以上,幼树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3.
‘美菱’竹Neosinocalamus fangchengensis‘Meiling’为竹亚科Bambusoideae慈竹属Neosinocalamus的方城慈竹N.fangchengensis Yi&J.Y.Shi经进一步分离、移栽、培育而成的竹类新品种,是方城慈竹的变异植株。‘美菱’竹与原栽培型‘方城慈竹’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秆基部节间具有宽窄不等的淡黄色纵条纹,而后者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丹东市主要绿化树种病虫害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危害行道树和绿化带的病虫害很多,病害主要是流脂病、腐烂病、干腐病和黑斑病,其中流脂病和腐烂病发生的面积大,发病率较高;高温、高湿和栽植过密是导致病虫危害的主要因素;混交度较差,纯林比例大,给病虫害传播创造了条件;生长势较弱的区段病虫危害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15.
京郊农田防护林景观生态评价--以北京大兴县北藏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theories of protective forests and landscape ecology, the reasonableness of structures and patterns of shelterbelt system at Beizang Town, Daxing County, Beijing were analyzed and assessed from the two scales of forest belts and networks, by integrating use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GIS and RS techniqu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istent main belt (3-12 m in width) was too narrow, while the assistant belt (3-27.1 m in width) was too wide;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e existent shelterbelts was single, and the structures and patterns of the shelterbelt system were unreasonabl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main and the assistant belts should be changed, such as increasing the width of main belts, decreasing the width of assistant belt, and planting more mixed species, and the pattern with arbores in the middle and shrubs in the sides of belts c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of forest network after regenerating or reconstruction, the grid number of closed network should be 13 per km2 and the minimum number of belts should be 34 per km2, This study also testified that integrating GIS and remote technique with landscape ecology could provid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reasonabl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tructures and patterns of shelterbelts system.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陇南市具有发展花椒产业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和效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产业化发展方面仍相对落后,具体存在采收困难、深加工不足、销售渠道窄等多方面问题.在上述陇南花椒产供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品种、加大科技投入、重视加工增值、健全市场服务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香脂树是植物树体内可分泌物理性质与柴油相似的树脂油的一类树种,在开发内外用药物制剂、天然精油、专业护理产品等医药和日用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并成为热带地区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之一。目前,因香脂树天然分布区域较窄、野生资源分布少以及泌油特性与机制不清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该树种的认知度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文中综述香脂树的种类及分布、泌油生物学特性与机理、树脂油理化性质及其在药用和日用方面的应用,探讨香脂树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旨在为深入开展香脂树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沙质海岸防护林体系土壤营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沙质海岸防护林体系前沿的草带、灌木带、基干林带、经济林种植带、农田林网、梯田地埂水土保持林和山地丘陵水源涵养林等7部分的土样养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立地土壤及层次肥力存在显著差异,全氮在整个海防林体系中含量很低;速效氮在草带灌木带和基干林带含量较低,而在其他带含量则较高;速效磷在基干林带、经济林种植带和农田林网土壤中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除草带外总体变化不大;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丰富阿拉善干旱荒漠地区城市绿化树种,于2004年春季,从河南鄢陵引种3年生(胸径3.5 cm)丝棉木(Euonymus bungeanus Maxim.)实生苗,通过7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以及抗寒性、抗旱性、生长表现等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丝棉木物候期与当地气候相吻合,相适应,抗寒、抗...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广东省湛江特呈岛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白骨壤纯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其树高、地径、冠长、冠幅以及分枝角度等,揭示了其生长及树冠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潮带间白骨壤冠幅及树冠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而树高、地径、冠长及树冠体积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潮带、高潮带与低潮带的树冠体积分别达31.522,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