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分析了"数字城市"的内涵和功能,论述了"数字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建设"数字城市"的必要性,提出了"数字城市"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文 《农民文摘》2018,(1):48-50
诚品书店创办人吴清友,被认为就像乔布斯"重新发明"了手机一样"重新发明"了书店。他是机械专业毕业生,"一夜暴富"后,却在38岁将人生归零,心甘情愿把"赔钱"当作理想。他因一间书店而广为人知,被认为就像乔布斯"重新发明"了手机一样"重新发明"了书店。他是吴清友。他的后半生悉心奉献过,甚至弥留之际仍驻足的地方,叫作诚品。  相似文献   

3.
李小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52-16453,16461
阐述了陕西省农业院校"非农化"现象的现状,剖析了农业院校"非农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转变农业院校"非农化"现象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定点医疗机构数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新农合"发展水平及"新农合"管理机构方面综述了重庆市沙坪坝区"新农合"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新农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了完善重庆市沙坪坝区"新农合"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多村一社区"的诸城模式,起码是对现有的村级机构进行了"精兵简政",让老百姓减轻了"养干部"的负担。但是,报道里说——撤销建制村,村民变居民,消除了"农村人"与"城里人"的身份界限,在制度上实现了城乡劳动者身份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6.
略论网络时代“全民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网络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浅阅读"、"快餐阅读"、"阅读危机"等现象。阐述了在此背景下提倡"全民阅读"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应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入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工学结合"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阶段农业职业院校"工学结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实现"工学结合"有效管理新举措,即构筑"三足鼎立"支撑体系、建立"二元融合"运行机制、形成"一线贯穿"督评体系。  相似文献   

9.
杨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70-16372
介绍了"三会村治"的运作模式,包括"三会"组成人员、"三会"职能构成、"三会"制约与协调的关系。通过梳理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及相关的《宪法》及《村委会组织法》法律条文,考量了"三会村治"的法律正当性。并在制度设计的细节方面,对"三会村治"新模式进行了完善:严格任职条件,确保"三会"组成人员的素质要求;规范选举程序,保障"三会"组成人员的公平当选;完善罢免程序,强化"三会"组成人员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经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提出了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飞地"型城镇的概念,分析了黎平快速通道地区建设"飞地"型城镇的优势,指出了黎平快速通道地区建设"飞地"型城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中央精神,根据农业部、商务部、教育部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的工作部署,2009年以来,广东省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农与超"、"农与校"的相互了解和有效对接,使"菜园子"接上"菜篮子",农民"菜易卖、得好价",消费者“花少钱、吃好菜”。  相似文献   

13.
植物工厂的产生、发展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片围绕"人类将走向何处去"以及"谁来种田"的争议声中,被誉为"蔬菜帝国"、"新兴产业"和"未来农业"的植物工厂,给大家带来了无限憧憬、希望和神秘感。  相似文献   

14.
魏祥健  杨丹  唐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851-6853
对重庆地区大学生"村官"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大学生"村官"工程的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5.
康贻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825-3826
介绍了"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理论基础,分析了高等师范院校推行"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高等师范院校推行"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宁阳县"一村一品"的现状,分析了宁阳县"一村一品"情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宁阳县"一村一品"产业化格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三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农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发展"三品"的重要性,以及现代农业中"三品"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三品"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村一品"是农村市场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对以村为基本单元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模式的一种表述。实践证明,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强村富民的具体行动。云南省发展"一村一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目前,云南省涌现了越来越多具有一定区域规模和专业化程度、特色鲜明的专业村,逐步形成了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新格局。本文简要阐述了"一村一品"的涵义,分析了云南省"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一村一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郭杨  卓丽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816-4818,4863
从居住区绿地的概念入手,总结了居住绿地的功能与分类。纵览哈尔滨居住区绿地发展历史,并以"辰能溪树庭院"、"四季上东"、"招商诺丁山"、"滨才城"为例,分析了哈尔滨居住区绿地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20.
当前广大地理教师普遍认为,现行教材与原用教材的最大区别,是它更适合学生自学,甚至可以说它是"自学的教材",或者说它既是"教材",也是"学材"。这正好说明,现行地理教材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学生,由"教"转向了"学"。也就是说,要适应地理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