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不同季节交让木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交让木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春季和秋季的日变化幅度小.夏季8:00~18:00,F0(最小荧光)和NPQ(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4:00,而Fm(最大荧光)、Fm′(光适应下的最大荧光)、Fv(可变荧光)、Fv/Fm (PS 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m/F0(电子传递效率)、Fv/F0(PS Ⅱ潜在活性)则呈现先降后升的规律,12:00出现最小值.冬季8:00~16:00,F0日变化幅度较小,而Fm、Fm′、Fv、Fv/Fm、Fm/F0、Fv/F0的日变化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之间,而NPQ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正好相反,最小值出现在12:00~14:00.春季和秋季的Fv/Fm、Fm/F0和Fv/F0明显高于夏季和冬季,表明交让木在春季和秋季叶片PSⅡ光能转化效率、电子传递效率和潜在活性都明显高于夏季和冬季.交让木夏季和冬季叶片的NPQ参数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表明交让木叶片在夏季和冬季吸收的光能有较大比例用于耗散而保护自身的光合机构.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季节交让木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交让木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春季和秋季的日变化幅度小。夏季8:00~18:00,F0(最小荧光)和NPQ(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4:00,而Fm(最大荧光)、Fm′(光适应下的最大荧光)、Fv(可变荧光)、Fv/Fm(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m/F0(电子传递效率)、Fv/F0(PSⅡ潜在活性)则呈现先降后升的规律,12:00出现最小值。冬季8:00~16:00,F0日变化幅度较小,而Fm、Fm′、Fv、Fv/Fm、Fm/F0、Fv/F0的日变化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之间,而NPQ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正好相反,最小值出现在12:00~14:00。春季和秋季的Fv/Fm、Fm/F0和Fv/F0明显高于夏季和冬季,表明交让木在春季和秋季叶片PSⅡ光能转化效率、电子传递效率和潜在活性都明显高于夏季和冬季。交让木夏季和冬季叶片的NPQ参数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表明交让木叶片在夏季和冬季吸收的光能有较大比例用于耗散而保护自身的光合机构。  相似文献   

3.
对大叶冬青叶片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季节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几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春季和秋季的日变幅小。Fm、Fm′、Fv、Fv/Fm、Fm/F0、Fv/F0在夏季8:00~18:00呈现明显先降后升的规律,其最低值出现在14:00左右,而NPQ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其最高值出现在12:00左右。Fm、Fm′、Fv、Fv/Fm、Fm/F0、Fv/F0在冬季一天中的变化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其最高值出现在14:00左右,而NPQ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正好相反,其最低值出现在14:00左右。冬夏季节的Fv/Fm、Fm/F0和Fv/F0显著低于春秋季节,表明大叶冬青冬夏季节叶片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效率和潜在活性显著低于春秋季节。NPQ参数在冬季和夏季显著高于春秋季节,表明大叶冬青在冬季和夏季吸收的光能有更大比例用于耗散而保护自身的光合机构。相关分析表明,NPQ在春、夏和秋季与其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气温和光照呈显著正相关,而在冬季则与其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夏季的Fm/F0、Fv/F0、Fv/Fm与其气温和光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乳源木莲幼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季节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幼树叶片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乳源木莲幼树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春季和秋季的日变化幅度较小。在夏季08:00—18:00,Fm(最大荧光)、F'm(光适应下的最大荧光)、Fv(可变荧光)、Fv/Fm(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m/Fo(电子传递效率)、Fv/Fo(PSⅡ潜在活性)呈现先降后升的规律,最低值出现在14:00;而NP,Q(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最高值出现在12:00。Fm、F'm、Fv、Fv/Fm、Fm/Fo、Fv/Fo在冬季1 d中的变化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最高值出现在14:00左右;而NP,Q在1 d中的变化情况则正好相反,最低值出现在14:00。春秋季节的Fv/Fm、Fm/Fo和Fv/Fo显著高于冬夏季节,表明乳源木莲幼树春秋季节叶片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效率和潜在活性显著高于冬夏季节;乳源木莲幼树冬季和夏季的NP,Q参数显著高于春秋季节,表明乳源木莲幼树在冬季和夏季吸收的光能有较大比例用于耗散而保护自身的光合机构。NP,Q在春、夏和秋季与其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气温和光照呈显著正相关,而在冬季则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夏季的Fm/Fo、Fv/Fo、Fv/Fm与其气温和光照呈显著负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光环境下桢楠幼树叶片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全光照(Ⅰ型)和90%光照(Ⅱ型)环境下,F0(最小荧光)、Fm(最大荧光)、F’m(光适应下的最大荧光)、Fv(可变荧光)、Fv/Fm(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m/F0(电子传递效率)和Fv/F0(PSⅡ潜在活性),从08:00—18:00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在60%~65%光照(Ⅲ型)和50%~55%光照(Ⅳ型)环境下,则呈现先降后升的单谷型,最小值出现在12:00—14:00。在全光照(Ⅰ型)和90%光照(Ⅱ型)环境下,NP,Q(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日变化则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在60%~65%光照(Ⅲ型)和50%~55%光照(Ⅳ型)环境下,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在Ⅰ型和Ⅱ型光环境之间,除F0和NP,Q的日均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均值无显著差异。在Ⅲ型和Ⅳ型光环境之间,各项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均值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Ⅰ型和Ⅱ型光环境下的F0、Fm、F’m、Fv、Fv/Fm、Fm/F0、Fv/F0日均值都分别极显著(P<0.01)低于Ⅲ型和Ⅳ型光环境下的对应值,而Ⅰ型和Ⅱ型光环境下的NP,Q日均值却极显著(P<0.01)高于Ⅲ型和Ⅳ型光环境下的对应值。由此可见,Ⅰ型和Ⅱ型光环境下的桢楠幼树叶片吸收的光能有更大比例用于热耗散而保护自身的光合机构。  相似文献   

6.
4种含笑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山含笑、阔瓣含笑、金叶含笑和峨眉含笑幼树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及其与光照(PAR)、气温(Ta)和大气相对湿度(RH)的相关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种含笑幼树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在春季日变化小,各个时刻的测定值均大于0.75,荧光参数Fv/Fm在春季与其PAR、Ta和RH均无显著相关性。4种含笑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在夏季的日变化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最低值(0.75)出现在12:00~14:00之间。深山含笑和阔瓣含笑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与夏季的Ta和RH均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但金叶含笑夏季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与PAR和Ta呈显著负相关。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的日变化趋势和测定值看,深山含笑、阔瓣含笑和金叶含笑的光合机构在夏季12:00~14:00均受到可逆性胁迫影响。峨眉含笑夏季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与Ta和RH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且Fv/Fm的测定值在一天中各个时刻均低于0.75,表明其光合机构在夏季受到不可逆性胁迫影响。峨眉含笑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在秋季日变化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最低值(0.72)出现在14:00,且与RH呈显著正相关,其它3种含笑的Fv/Fm在秋季的日变化小,各个时刻的测定值均在0.75以上,且与其PAR、Ta和RH无显著相关性。4种含笑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在冬季的日变化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与Ta呈显著正相关。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的日变化趋势和测定值看,4种含笑的光合机构在冬季只受到了可逆性胁迫影响。  相似文献   

7.
银杏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银杏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华北地区人工栽培的银杏为试材,研究了其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季节动态变化规律。[结果]银杏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v/Fm、Fm/Fo、Fv/Fo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先减小后增大的动态规律,一般在中午12:00达到最低值,向阳叶片的NPQ在中午时分达到最大值。银杏阴生叶的荧光参数Fm、Fv、Fv/Fm、Fm/Fo、Fv/Fo明显高于阳生叶,但NPQ最高峰出现时刻早于阳生叶,且峰值高于阳生叶,表明银杏阴生叶可能具有更为灵敏的热耗散机制。(3)与阳生叶相比,在不同测定时期阴生叶具有更高的PSⅡ潜在活性和内禀光能转换效率。[结论]为保扩银杏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试种油棕在西双版纳的光适应性,采用PEA-2016植物效能仪测定2个品种RY4、RY6的叶绿素荧光日变化。结果表明,品种RY6的F0、Fm、Fv随着光强的增强平稳升高,下午16时达最高值;品种RY4则变化不规律,F0、Fm、Fv在10时、14时发生降低的现象,16时达最高值;16时后,2个品种的F0、Fm、Fv同时下降。品种RY4和RY6的Fv/F0、Fv/Fm在中午12时前基本无差异,下午14时,RY4品种出现光抑制,Fv/F0、Fv/Fm急剧降低,RY6品种则平稳升高,下午16时都达一天中最高值,之后同时下降。  相似文献   

9.
利用植物效能分析仪,研究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参数中,可变荧光(Fv)下降,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0)降低.Fv,Fv/Fm和Fv/F0在水分胁迫各处理的变化趋势为N>L.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加剧,Fv,Fv/Fm和Fv/F0值也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10.
水盐胁迫对沙枣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水分和盐分胁迫条件下测定2个种源沙枣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0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的增加,2个种源的沙枣叶绿素含量、Fv/Fm和Fv/F0都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水分梯度为50%~55%和盐分梯度为0.1 mol/L时2个种源的叶绿素含量、Fv/Fm和Fv/F0值分别达到最大值;随胁迫时间增加,水分胁迫下包头种源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比赤峰种源高出29.28%,而Fv/Fm值和Fv/F0值最大改变量分别为赤峰种源的1.25倍和6.62倍;盐分胁迫下包头种源沙枣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比赤峰种源高出25.26%,而Fv/Fm值和Fv/F0值最大改变量分别为赤峰种源的2.38倍和3.05倍。这说明水分和盐分胁迫对包头种源沙枣的叶绿素含量及其荧光参数的影响高于对赤峰种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直杆大叶、厚荚、卷荚、肯氏和纹荚5个品种相思树为材料,研究叶绿素荧光参数在夏季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种相思树在12:00-16:00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光抑制,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分别为0.730-0.854和2.711—5.592。在温度最高的14:00,5种相思树Fv/Fm 和Fv/Fo的大小均为:直杆大叶〉肯氏〉厚荚〉纹荚〉卷荚,16:00的大小均为:肯氏〉直杆大叶〉厚荚〉纹荚〉卷荚.卷荚的最小初始荧光(Fo)明显大于其他树种,而Fv/Fm和Fv/Fo均显著小于其他树种,表明其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的光量捕捉效率低于其他树种.  相似文献   

12.
在4种不同质地的土壤和2种施肥水平下,研究了夏玉米生育后期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粘壤土和壤土、砂质壤土、壤质粘土上玉米的叶面积动态和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玉米生育后期各处理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质地土壤玉米Fv/Fm、ΦPSⅡ、qP表现为粘壤土>壤土>壤质粘土>砂质壤土,NPQ表现为砂质壤土>壤质粘土>壤土>粘壤土,蜡熟期各处理间的差异明显大于乳熟期。施肥使各种质地土壤玉米Fv/Fm、ΦPSⅡ和qP明显提高,NPQ降低,尤其在砂质壤土上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利用涡度相关法,对安吉毛竹林生态系统的碳通量进行实时观测,同时用叶绿素荧光仪PAM 2500测定通量框架下毛竹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了毛竹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的日变化和月平均变化及荧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NEE值在6:00-7:00开始转为负值,至17:00-18:00转为正值;白天表现为碳汇,并且在数值上,NEE值的负值最高点表现为秋季(9月,10月,11月)>春季(3月,4月,5月)>冬季(12月,1月,2月),说明毛竹CO2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逐月NEE值变化范围为-25.563 3~85.531 2 gC·m-2·月-1,12和1月份NEE值较低,1月份达到最低点。叶绿素荧光参数中PSⅡ的最大光合量子产量(Fv/Fm)先降后升,12月,1月和3月份Fv/Fm低于正常水平,与其他月份差异显著(P < 0.05),说明毛竹在这3个月份受到了胁迫,光化学效率降低;Fv/Fo与Fv/Fm趋势相同,12月,1月和3月份潜在活性最低,并且与其他月份差异显著(P<0.05);PSⅡ的实际光合量子产量(ФPSⅡ)变化趋势与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大致相同;在10月至翌年3月份,qP逐渐下降之后开始升高,同时伴随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值的上升和下降。研究表明,毛竹在受到低温胁迫时,会导致其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电子传递的部分减少,光合碳同化率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找出对制干辣椒美国红最适宜的水分灌溉梯度。[方法]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对辣椒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结果]晴天自然光下PSⅡ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上午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光照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12:00~14:00之间降至最低点,16:00以后再缓慢上升,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相反。[结论]在各项荧光参数指标表现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选择300、375 m3/hm2灌水梯度。  相似文献   

15.
生长季油松针叶叶绿素荧光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华北地区常绿树种油松耐严寒酷暑的特性,测定生长季针叶叶绿素荧光随短时温度胁迫的变化规律,以探讨油松光合机构对异常温度波动的响应特性。结果显示:在30 和35 ℃常见高温下,随温度升高,初始荧光(F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逐渐上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最大量子产额(Yield)、电子传递速率(ETR)逐渐下降,变化的幅度较平稳,表明夏季常见高温可影响油松针叶PSⅡ的活性,但造成的损伤不大;而40 ℃以上的高温胁迫,F0、qN上升与Yield、ETR下降的幅度明显增大,Fv/Fm降低到0.8以下,表明针叶的光合机构受损严重。在零上低温(0~15 ℃范围)胁迫下,随温度降低各参数变化不明显,表明生长季油松PSⅡ对零上低温的扰动较稳定;零下低温胁迫时,Fv/Fm、ETR、Yield、qN急剧下降,F0显著上升,且这种损伤是不可恢复的,表明油松PSⅡ在生长季对零下低温是敏感的。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台湾桤木幼苗光合作用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台湾桤木的耐盐机制,以1年生台湾桤木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加盐的方式模拟盐胁迫,设置0.1%、0.2%、0.4%、0.6%及0(CK)5个盐分梯度,研究台湾桤木幼苗在盐胁迫下的光合作用和荧光特性。结果表明,盐胁迫使叶绿素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逐渐降低,而胞间CO2浓度(Ci)增大,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主要光合参数Pn、Gs、Tr、Ci两两之间相关性极显著;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随着盐胁迫逐渐下降,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增大,初始荧光(F0)与Fv/F0、Fv/Fm相关性显著,F0与PSⅡ光化学量子产额(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相关性极显著,Fv/F0与Fv/Fm、Yield两两之间相关关系极显著。因此认为,盐胁迫期间Pn降低主要由于非气孔限制因素;桤木幼苗通过增强热耗散的方式来缓解逆境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胁迫2个月后,低盐胁迫(0.1%)具有比CK更大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观赏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研究比较了刚竹属等22个观赏竹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观赏竹种不同属间、种间的光系统II(PSII)功能具有差异,竹种间叶绿素荧光参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1)刚竹属的高节竹、红哺鸡竹、斑竹、金镶玉竹、黄秆乌哺鸡、绿皮黄筋的Fv、Fm、Fv/Fm、Fv/F0、ΦPSⅡ、qP等值高于其它7个竹种,qN值相对较低,即前6个竹种具有较好的光合生理功能;(2)刚竹属竹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除qN值外,其它参数均值高于箣竹属竹种,而属内竹种的各项参数差异小于属间差异,箣竹属、牡竹属的qN值较低,表现竹种光合机构有着良好的自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桂花在越冬期间遭受寒害时的光合机理,运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手段,监测桂花叶片在北京地区越冬过程中光系统Ⅱ(PSⅡ)行为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越冬过程的推进,初始荧光(F_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有效量子产额(yield)和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均随温度下降出现同步降低,并表明越冬过程中桂花叶片的捕光天线系统遭受破坏,从而抑制了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桂花叶片通过减小天线系统捕获的光能来降低对PSⅡ反应中心的激发压。另外,桂花叶片的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始终较高,说明PSⅡ反应中心能够在越冬期间保持较高的开放程度,进而减少激发能在PSⅡ供体侧积累对PSⅡ反应中心的伤害;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伴随温度下降而明显降低,由此可以推断,桂花主要通过天线系统以外的热耗散途径来抵御冬季低温胁迫。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施肥配比对骏枣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骏枣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氮磷钾在不同施肥时期施肥配比的响应机制。【方法】以新疆阿克苏地区3年生骏枣为试验材料,均株施N 0.440 kg、P2O5 0.368 kg、K2O 0.079 kg,按不同量分别于萌芽期、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施入,共组成A、B、C、D 4个氮磷钾施肥配比,以萌芽期施入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肥(质量比为1∶2.5)0.4 kg/株为对照,采用Handy PEA 植物荧光效率仪测定花期和成熟期骏枣叶片的荧光参数,研究氮磷钾施肥配比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4种施肥配比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骏枣花期和成熟期,初始荧光(F0)均大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v/F0)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4种施肥配比方案对骏枣的F0、Fm、可变荧光(Fv)和Fv/Fm影响差异显著,花期F0FmFv的顺序为C配比>B配比>A配比>D配比,Fv/Fm的顺序为D配比>C配比>A配比>B配比;成熟期F0的顺序为C配比>A配比>B配比>D配比,FmFv的顺序为D配比>C配比>B配比>A配比,Fv/Fm的顺序为D配比>B配比>C配比>A配比。【结论】不同施肥方案比较结果显示,采用D配比(萌芽期施氮0.176 kg/株、磷0.123 kg/株、钾0.040 kg/株,花期施氮0.132 kg/株、磷0.123 kg/株、钾0 kg/株,果实膨大期施氮0.132 kg/株、磷0.123 kg/株、钾0.040 kg/株)时骏枣的最大荧光产量和PS Ⅱ 光能转换效率及PS Ⅱ 电子传递活性最高,说明在氮磷钾施用总量相同的情况下,于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追施磷钾肥能够改善骏枣的光合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